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统计学选择题与答案解析

2022-08-19 来源:步旅网
统 计 学

第一章 总 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认识对象是( ① )。

①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② 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方面 ③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 ④ 社会经济现象的所有方面

2、统计所研究的是( ① )。

① 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 ② 社会经济的个体现象 ③ 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或个体现象 ④ 非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

5、无限总体是指( ③ )。

① 包含单位特别多的总体 ② 包含单位较多的单位 ③ 包含单位特别多、难以计数的总体 ④ 单位不加限制的总体

6、社会经济统计中使用的总体概念,通常是指( ① )。

① 有限总体 ② 无限总体 ③ 变量总体 ④ 属性总体

7、一个事物被视为总体或总体单位,要依据( ④ )来决定。

① 事物的本质 ② 事物的内在联系 ③ 事物的复杂程度 ④ 统计研究的目的

8、以下岗职工为总体,观察下岗职工的性别构成,此时的标志是( ③ )。

① 男性职工人数 ② 女性职工人数 ③ 下岗职工的性别 ④ 性别构成

9、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② )。

① 学生年龄 ② 学生性别 ③ 学生身高 ④ 学生成绩

10、标志是( ② )。

① 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 ② 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③ 都能用数值表示 ④ 不能用数值表示

11、统计学上变量是指( ④ )。

① 品质标志 ② 数量标志 ③ 统计指标 ④ ②和③

12、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③ )。

① 工厂数 ② 职工人数 ③ 工资总额 ④ 产品数

13、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① )。

① 粮食总产量 ② 粮食平均亩产量 ③ 人均粮食生产量 ④ 人均粮食消费量

14、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② )。

① 货物周转量 ② 劳动生产率 ③ 年末人口数 ④ 工业增加值

15、质量指标( ④ )。

① 不能用数值来反映 ② 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 ③ 必需用数值来反映 ④ 有时能够用数量指标来反映

17、表述不正确的是( ③ )。

①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连续变量

②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是一个离散变量 ③ 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总是固定不变的 ④ 职工平均工资是个质量指标

18、从认识的顺序上来讲,一项完整的统计工作可分为四个时期,即( ② )。

①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设计和统计分析 ②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③ 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④ 统计设计、统计整理、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19、指出错误的命题( ③ )。

① 凡统计指标都能够表示为具体的量 ② 凡统计标志都能够表示为具体的量 ③ 质量指标反映的是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④ 数量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现象量的规模

第二章 统计调查

一、单项选择题

5、对某地工业企业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③ )、

① 各工业企业 ② 每一个工业企业 ③ 各工业企业全体职工 ④ 每位工业企业职工

6、在统计调查中,报告单位是( ③ )、

① 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② 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 ③ 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④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单位

10、抽样调查所抽出的调查单位是( ① )。

① 按随机原则抽选的 ② 按随意原则抽选的 ③ 有意识抽选的 ④ 典型单位

11、要调查某工厂的全部机器设备的情况,该工厂的每台机器设备是( ① )。

① 调查单位 ② 填报单位 ③ 调查对象 ④ 调查项目

14、只对全国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就能够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方式是( ③ )。

① 普查 ② 抽样调查 ③ 重点调查 ④ 典型调查

15、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哪种调查方法( ④ )。

① 统计报表 ② 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16、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一致的是( ② )。

① 企业设备调查

② 人口普查

③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ﻩ ﻩ ④ 农村耕畜调查

③ 重点调查 ④

17、调查表的内容一般有三个方面( ③ )。

①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数值ﻩ ② 栏号、计量单位、填表者 ③ 表头、表体、表脚 标志

18、若对我国居民家庭收支情况进行调查,合适的调查方式为( ④ )。

① 普查 ② 重点调查 ③ 典型调查 ④ 抽样调查

20、200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 ③ )。

① 重点调查 ② 典型调查 ③ 一次性调查 ④ 经常性调查

21、某市为了解某种商品销售的基本情况,有意识地选取了几个规模较大的销售这种商品的商店(场)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② )。

① 抽样调查 ② 典型调查 ③ 重点调查 ④ 普查

④ 调查单位、调查项目、调查

第三章 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出( ① )。

① 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差异性 ② 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差异性 ③ 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同质性 ④ 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同质性

3、对某一总体( ④ )。

① 只能按一个标志分组 ② 只能按一个指标分组 ③ 能够按多个标志分组 ④ 依照需要能够按一个标志分组,也能够按多个标志分组

8、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④ )。

① 正确选择不同特征的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② 确定组距

③ 选择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 ④ 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14、社会经济统计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分布是( ③ )。

① 连续型变量分布 ② 离散型变量分布 ③ 正态分布 ④ 其他类型分布

第七章 抽样推断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推断的主要目的是 ( ③ )

①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 ②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③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 ④广泛运用数学方法 2、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④ )

①所研究的总体不同 ②调查对象不同

③调查对象的代表性不同 ④调查单位的选取方式不同 3、按随机原则抽样即( ④ )

①随意抽样 ②有意抽样 ③无意抽样

④选取样本时要求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相等的机会或估计性被抽中 4、抽样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 )

①随机原则 ②同质性原则 ③系统原则 ④及时性原则

7、样本是指( ④ )

①任何一个总体 ②任何一个被抽中的调查单位 ③抽样单元 ④由被抽中的调查单位所形成的总体

10、抽样误差是指( ③ )

①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②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③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④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11、抽样极限误差是( ② )

①随机误差 ②抽样估计所允许的误差的上下界限 ③最小抽样误差 ④最大抽样误差

14、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重复抽样的估计精确度和不重复抽样的相比( ② )

①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②前者一定小于后者

③两者相等 ④前者估计大于、也估计小于后者

15、抽样估计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② )

①是一致的 ②是矛盾的 ③成正比 ④无关系 16、抽样推断的精确度和极限误差的关系是( ① )

①前者高说明后者小 ②前者高说明后者大 ③前者变化而后者不变 ④两者没有关系 17、点估计的优良标准是( ③ )

①无偏性、数量性、一致性 ②无偏性、有效性、数量性 ③有效性、一致性、无偏性 ④及时性、有效性、无偏性

18、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欲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则样本容量应( ① )

①增加8倍 ②增加9倍

③增加倍 ④增加2。25倍

19、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欲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则样本容量应( ③ ) ①增加8倍 ②增加9倍

③是原来的2、25倍 ④的确应考虑抽样方法和抽样组织形式等

27、抽样时需要遵循随机原则的原因是( ③ )

①能够防止一些工作中的失误 ②能使样本与总体有相同的分布 ③能使样本与总体有相似或相同的分布 ④使单位调查费用降低

第八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诸多关系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种类型,这就是( ①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 ②因果关系和非因果关系 ③随机关系和非随机关系 ④简单关系和复杂关系 2、相关关系是指变量间的( ④ )

①严格的函数关系 ②简单关系和复杂关系 ③严格的依存关系 ④不严格的依存关系 3、单相关也叫简单相关,所涉及变量的个数为( ② ) ①一个 ②两个 ③三个 ④多个 4、直线相关即( ① )

①线性相关 ②非线性相关

① ) ③曲线相关 ④正相关 5、多元相关关系即( ② )

①复杂相关关系 ②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 ③三个变量的相关 ④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6、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④ )

①(0,1) ②[0,1] ③(-1,1) ④[-1,1]

8、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为1时,表明两个变量间存在着( ③ ) ①正相关关系 ②负相关关系 ③完全线性相关关系 ④不完全线性相关关系

9、两个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愈不紧密,样本相关系数r值就愈接近( ③ ) ①-1 ②+1 ③0 ④-1或+1 10、相关系数的值越接近-1,表明两个变量间( ② ) ①正线性相关关系越弱 ②负线性相关关系越强 ③线性相关关系越弱 ④线性相关关系越强 13、进行简单直线回归分析时,总是假定( ① ) ①自变量是非随机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②自变量是随机变量、因变量是确定性变量

③两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④两变量都不是随机变量 14、在直线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的大小( ① ) ①表明两变量线性关系紧密程度的高低

②表明两变量关系的独立程度 ③不能用于判断两变量的紧密程度 15、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数值表明:当自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 ② )

①增加1、5个单位 ②平均增加1。5个单位

③增加123个单位 ④平均增加123个单位 16、若回归系数大于0,表明回归直线是上升的,此时相关系数r的值( ① ) ①一定大于0 ②一定小于0 ③等于0 ④无法判断 17、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 ③ ) ① ② ③ ④

18、若依照资料计算得到的回归方程为,则相关系数r为( ③ ) ①—1 ②0 ③1 ④0、5

20、下列现象的相关紧密程度高的是( ② )。 ①某商店的职工人数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7

②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4 ③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1 ④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1

24、相关系数是( ① )。

①适用于线性相关 ②适用于复相关 ③既适用于单相关也适用于复相关 ④上述都不适用

25、回归直线斜率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是( ① )。 ①正相关依然负相关 ②线性相关依然非线性相关 ③单相关依然复相关 ④完全相关依然不完全相关

26、在因变量的总变差中,若回归变差所占比重大,而相应剩余变差所占比重小,则自变量与因变量( ④ )、

①零相关 ②相关程度低

③完全相关 ④相关程度高

27、某校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时间(x)与考试成绩(y)之间建立回归方程,该方程参数的计算( ② )。

①值是明显不对的 ②值是明显不对的 ③值和值都是不对的 ④值和值都是正确的

28、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5,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0,产量与利润的相关系数是0。80,因此( ② )。

① 产量与利润的相关程度最高 ②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程度最高 ③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程度最高 ④看不出哪对变量的相关程度高 29、判定系数( ② )。

①是对相关关系显著性检验所运用的统计量 ②是衡量回归模型的拟合优良程度的指标

③其定义是在回归模型为非线性模型、回归系数是用最小平方法下给出的 ④定义是在回归模型为线性模型、回归系数是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下给出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