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读懂诗句,体会感情(详案)

2021-10-04 来源:步旅网
读懂诗句,体会情感(示范课)

【教学目标】

1.梳理、归纳读懂诗歌大意与情感的步骤、方法。 2.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与答题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关注诗歌的语言特点,正确理解诗歌。 2.品味意象,综合其他因素,全面把握诗意。

【教学方法】 1.引导法 2.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一代代诗人为我们留下的不仅是精美的语言、动人的情思,还有积淀深厚、传承有序的中华文化。所以高考语文无论题型如何变化,总会为古典诗歌留下一席之地。要有效地进行诗歌鉴赏,读懂诗句、体会情感是根本点。

二、预习展示1

那么,要如何读懂诗句呢?前人说过,读诗如泡茶。我们可以运用想像,将寥寥几十字的诗句描述成形象可感的画面。而在实际的描述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掉入一些陷阱里。请大家看下面一段对2011年山东卷《咏山泉》的画面描述。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跟随我的声音,进入诗歌的世界。

2.你认为,这段描述有哪些问题?原因是什么?这给你在描述诗歌时提供怎样的经验?

3.明确:颔联理解有误,“转来”理解有误,“恬澹”理解有误。原因是没有关注诗歌的描写对象是山泉,没有注意联系诗歌的上下文进行理解。

4.归纳:理解诗句,不仅要落实重点字词的含义,要充分尊重诗句的特点。要明白诗句陈述的对象、诗歌的语境,以及上下文的语脉。对于诗歌中存在的省略、跳跃、倒装等句式也必须考虑在内。

三、预习展示2

当我们走进诗歌的画面,又该在哪里寻找诗人的感情呢?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往往把情感寄托在意象和意境上,所以品味意象和意境的特征,成为把握感情的重要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分析2010年全国卷2《梦中作》的意象和意境。

1.学生齐读本诗。 2.学生分析意象。

3.对于这三个没有写到特点的意象,你认为其中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4.明确:笛声往往哀婉、凄怨(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酒往往与愁恨相连(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月往往与凄凉、抑郁、思念有关(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6.“仕途失意”“世事无常”这些词语在诗句中并没有明确提到,你是从哪里获得的信息?

7.归纳:除了品味意象和意境,我们还要联合题目、注释、典故、直接表情的语言等因素才能进行完整体会诗人情感。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高考的参考答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答题的范本。概括诗人的感情,不能只有喜怒哀乐等简单的字眼,还需要把情感的来由说清楚。

四、预习展示3

好,下面我们小试牛刀,将刚才的方法应用于08年湖北卷的《临江仙》上。 1.学生范读。

2.在这三个答案中,你最欣赏哪一个?原因何在?其他两个答案各有什么不足?原因何在?它们能给你什么启示?

3.呈现标答:下面我们看看高考标答,但答案的第一点存在争议,因为“幽默诙谐”不能算作感情。可以换成宽宏、大度等字眼。但这个答案为我们提供了答题的另一个规范:分析诗人的感情,要注意先总后分,便于阅卷老师抓住答案要点。

五、实战演练 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明白方法之后,我们要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去迎接2012年福建卷的挑战。

1.学生作答

2.订正、评价答案

3.呈现标答:这道题目最容易使我们误读之处就是把词人与钓鱼翁合二为一。其实词人是站在远处观察渔翁,不知不觉中将渔翁作为自己情感的对应物。这种写法,与柳宗元的《江雪》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要在紧张的实战状态下读懂诗歌,方法只是工具,关键是平时的多读多悟多练,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答题习惯。希望同学们学以致用,把今天的所得运用到你人生中的每一次诗歌阅读中。祝同学们在高考中创造佳绩!

七、作业布置 2012年湖北卷

八、板书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