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实验室质量手册范本

2024-08-23 来源:步旅网


Q/YF-SSC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依据:ISO/TS16949:2002(7.6.3)及 GB/T15481-2000idtISO/IEC17025:1999

版 本 号:B/0

分 发 号: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01目 录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受控标识:

编 制 日 期

审 核 日 期 批 准 日 期

目 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文 件 编 号 Q/YF-SSC Q/YF-SSC Q/YF-SSC01目 录 文 件 名 称 页 数 总页码 02发布实施令 03授权书 04实验室概况 05职能分配表 1.0质量管理体系及手册管理程序 2.0技术文件和资料管理程序 3.0校准/检测的分包 4.0校准/检测分包程序 5.0设备与标准物质控制程序 6.0检验质量申诉及不符合检测工作处理程序 7.0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8.0记录表控制程序 9.0 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程序 10. 人员管理程序 11设施环境控制程序 12校准、验证和测试控制程序 13实验室仪器设备控制程序 14测量的溯源控制程序 15被校件与被测件管理等距离 16证书与报告管理程序 Q/YF-SSC Q/YF-SSC Q/YF-SSC Q/YF-SSC Q/YF-SSC Q/YF-SSC Q/YF-SSC Q/YF-SSC Q/YF-SSC Q/YF-SSC Q/YF-SSC Q/YF-SSC Q/YF-SSC Q/YF-SSC Q/YF-SSC Q/YF-SSC Q/YF-SSC Q/YF-SSC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02发布实施令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发 布 实 施 令

公司为满足ISO/TS16949:2002标准中7.6.3条款“实验室要求”,依据ISO /IEC17025: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并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重新编制了《实验室质量手册》(第二版),现予以批准。本手册于二○○二年六月一日起正式实施。

《实验室质量手册》是描述实验室质量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是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的行为准则和评审的依据,也是实验室质量保证能力的证实,手册所涉及的单位和员工都必须严格执行,确保实验室质量方针的实现。

总经理:

年 月 日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03授权书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授 权 书

根据实验室质量体系要求,授权___ 为实验室负责人,并授予如下职责和权限:

--在质量体系运行中代表部门经理行使权利; --按建立、实施和保持全面的质量体系;

--对质量体系运行进行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并负责外部质量保证的协调;

--定期向部门经理报告有关质量状态;

--描述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并且由此推进质量改进计划。

总经理:

年 月 日

授 权 人 签 字 识 别

编号 姓 名 职务/职称 授权签字领域 备注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04实验室概况

实 验 室 概 况

实验室是公司计量管理、理化试验的技术机构。隶属于质量保证部。实验室筹建于1991年7月,并于1992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主要业务是计量管理、化学分析、金相检验、硬度试验,10年来为保证我公司产品的内在质量,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2002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xx生产量的加大,工厂扩建,为满足ISO/TS16949条款 7.6.3“实验室要求”及ISO/IEC17025:1999实验室质量体系要求,持续改进的需要,新建实验室 平方米,实验室现有环境已符合标准要求。并新增了一系列的检测设备、仪器,已基本完善了各项检测手段,在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减员增效,进行了“一人多职、一职多能”,上岗人员均经过上级培训取证,且一人持多证。实验室现设经理1名(兼职),技术员2名(兼职),计量管

理员1名(兼职),检验人员 名。

手 册 覆 盖 范 围

对所有产品的检验和试验设备进行检定(外委)、校准、检修,确保溯源统一、正确。对公司所有产品提供内在质量检验及失效分析报告。

实验室开展的检测项目

计量管理:所有在用的监测和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包括体系确认和过程控制. 理化室:xx用钢化学分析、溶液分析

xx用钢金相分析、xx半成品、成品、热处理金相分析、 硬度试验、 钢样酸浸表面裂纹分析

企业名称替换

1目的和范围

实验室质量手册

1. 0质量管理体系及 手册管理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1.1为了公司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提出整体要求及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1.2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确认及《实验室质量手册》的管理。 1.3本手册规定了公司实验室的业务范围、工作内容及工作准则。 1. 2引用文件

2.1 ISO/TS16949:2002质量体系 汽车供方质量体系要求 2.2 ISO/IEC17025: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3术语

本手册中优先使用ISO/IEC指南2和VIM中的的术语及定义,若是专用术语或与上述标准定义的含义不一致时,给出明确定义。

3.1实验室:是包括物理、化学、尺寸、电器、仪表、可靠性能的检验和试验设施。 3.2实验记录:是根据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记录结果,表明实施过程的书面证据。 3.3实验范围

a 实验室用以进行检验和试验的设备清单 b 实验室有能力进行的各项具体试验、评价和标准。 C 实验室进行检验和试验所用的方法

D 原始数据:是正在进行试验时由试验人员/分析人员收集和记录的试验数据。通常不

对这些数据进行某种方式的编辑和处理,而是记录在原始记录中。它不同与试验报告中的结果,试验报告中的结果通常对原始数据进行了编辑、计算、换算或其它的处理以便于分析和说明。 4职责

4.1质保部负责建立、实施和保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体系的持续改进。 4.2质保部理化室负责《实验室质量手册》的正常运行和日常管理。 4.2管理部负责《实验室质量手册》的发放、回收、处理。 4.3人资部负责组织实验室人员的培训。 5要求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1.0 质量管理体系及

手册管理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5.1质量体系的建立

参照ISO/TS16949:2002质量体系 汽车供方质量体系要求对内部实验室要求及ISO/IEC17025: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并结合公司实际生产需要建立和实施实验室文件化质量体系。 5.2质量体系文件结构

质量体系文件由质量手册、相关支持性文件和质量记录构成。 5.3质量体系策划内容

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以及新产品开发/产品的改进,需要进行相应的不断完善实验室质量体系和检验手段的策划。策划活动必须考虑以下方面:  实验室质量计划

 实验室资源的配置如实验室设备、实验方法、实验室材料等。  确保实验室体系文件与公司体系文件的相容性  实验能力、实验技术  接收准则  实验记录等

5.4质量方针

科学、公正、准确、及时

a方法科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据校/检验准规程、标准,选用先进的检测设备,确保检测方法的科学性;

b行为公正:不受任何方面的干预,确保检测行为的公正性;

c结果准确:报告应准确无误,不得有数据或结论性差错,其他方面的差错要降低限度,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d工作及时:实验室收到送检样品后3日内出据报告,有特殊要求时则协商解

决。

5.5质量目标

加强试验员培训,提高试验员素质,保证试验质量,确保测试数据准确无误,其它差错率低于1%。

5.6实验室体系控制和运作,按下列程序文件实施 5.6.1管理类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1.0质量管理体系及

手册管理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1).实验室岗位职责

(2).技术文件和资料管理程序 (附表1 技术文件清单) (4).设备与标准物质控制程序 (附表1标准物质清册)

(3).校准/检测的分包程序

(5). 检验质量申诉及不符合检测工作处理程序 (6).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7). 记录表控制程序

(8).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程序

5.6.2技术类

(9). 人员管理程序 (附表1实验室人员清册) (11).校准、验证和测试控制程序 (附表1开展检定计量器具规程目录)

(12).实验室仪器设备控制程序 (附表1仪器设备清册) (13).测量的溯源控制程序 (14). 被校件与被测件管理程序 (15). 校准/检测结果质量保正程序 (16). 证书与报告管理程序

5.7《实验室质量手册》的管理

5.7.1质保部负责《实验室质量手册》的管理。 5.7.2《实验室质量手册》由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 5.7.3《实验室质量手册》的分发

本《实验室质量手册》是公司《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在内容上与之相容,适用于实验室的管理,本《实验室质量手册》分受控与非受控本两种,分别在扉页印有红色的“受控”或“非受控”印章。受控本统一编号,按规定的发放范围和数量分发,办理签收手续;非受控本根据需要发放并作登记,不编号,不跟踪更改,作废时也不收回。 5.7.4《实验室质量手册》的更改

需要更改时,理化室提出更改申请,经部门经理审核、主管经理批准后,以更改通知单的形式通知受控本的持有者,持有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更改。并对其及时性及正确性负责,换版须经总经理重新批准后,由管理部发放。并收回旧版受控本,加盖作废章,统一销毁.

(10).设施环境控制程序 (附表1危险品分类清单)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1.0 质量管理体系及

手册管理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5.7.5实验室手册的保管

实验室手册持有者应妥善保管,不准任意涂改,严禁外借、外赠,使用中确因破损失效,可以换新并办理补发手续,实验室手册持者调动工作时,应将质量手册交回。 6.质量记录 无

企业名称

实验室质量手册

文 件 编 号 Q/YF-SSC

替换

1.目的和范围

2.0 岗位职责

版 次 共 页

B/0 第 页

1.1为明确实验室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力以及相互关系特制定本程序。

1.2本程序规定了实验室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相互关系,保证校准、检测工作的科学公正。

1.3本程序适用于实验室的机构设置、职能分配。 2.引用文件

无 3.术语

无 4.职责

4.1总经理负责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能分配和资源的配置,任命关键岗位的人员,指定

关键管理岗位的负责人: 4.2质保部部长负责组织实施. 5.要求

5.1组织机构图(见附图一) 5.2员工行为规范

a严格执行《实验室质量手册》的规定:

b实验室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程序,执行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不得违规操作或伪造数据:

c履行职责,遵纪守法,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介入、干预实验室工作的进行: d样品送达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检出,不得超过规定的期限:

e实验室的管理(包括环境、设备、仪器、原始记录等)要达到程序文件规定的要求。 f实验室出据的检测报告要达到程序文件的规定要求。 5.3岗位职责 a质保部部长

.负责组织对不合格项的控制,并对纠正措施执行情况组织跟踪验证。

.组织处理校准检验工作中的抱怨以及质量事故。组织编制实验室的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负

企业名称替换

责报告的审核工作。

实验室质量手册

2.0岗位职责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负责协调实验室和各分厂之间的相互关系

.负责实验室用的设备、仪器、标准物质、低值易耗品等购买申请的审批。 .有权批准对不按实验室质量体系有关文件要求的不合格检测工作的拒绝受理。 .有权对协调不了的实验室和有关部门相互关系向主管经理汇报。 .对实验室不能及时完成或完成不好工作任务负责任。 c 金相技术员

.编制检验操作规程,明确检验项目。

.对试验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指导,无证人员不能独立出报告。 .完成疑难检测项目的检测,及仲裁检测结果。 .积极开展试验研究工作,改造旧设备,改进检验手段。 .实验室管理需达到公司系统及同行业先进水平。 .有权编制实验室所有的管理、技术、操作制度与规定。。

.有权对不称职、技术达不到要求的试验员向科里建议停止出检验报告。 .有权对试验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业务考核。 d金相试验工

.负责本室材料、零件(成品、半成品)的有关金相检验项目的检验工作。 .负责公司产品失效分析(包括废品分析)工作及指导工艺试验的调试。 .负责严格按实验室质量体系有关程序文件的执行和操作。 .负责实验室工作场所、环境卫生的清扫、物品摆放、整理。 .负责原始记录和样品的装订、保存,以及样品的标识。 .负责对设备、仪器的正常维护和保养。

.有权按要求、实事求是写出检验报告,对违反程序文件规定的委托检验任务拒绝受理,但要向主管汇报,有权对未经检定、校验的计量设备、仪器拒绝使用。

. 对实验室环境记录、报告、样品等管理不符合要求负责,对没经过审核的检验报告结果负全责,对经审核的报告结果负70%责任。

e 化学分析技术员.编制化学分析操作规程,明确化验项目,抽验化验结果。

企业名称替换

能独立.出报告。

实验室质量手册

2.0岗位职责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建立,健全化验手段及化验记录,报告单。对化验员进行专业技术指导,无证人员不

.完成疑难化验项目的化验及仲裁化验结果。

.积极开展化学分析研究工作,不断更新化验设备仪器。

.实验室管理要达到公司系统及同行业先进水平。 有权对化验员进行各种形式考核。 .有权对违反操作规程者,提出处理意见。 f 化学分析

.负责本室材料、零件(成品、半成品)承担的化学分析项目的化验工作。 .负责严格按实验室质量体系有关程序文件的执行和操作。 .负责实验室工作场所、环境卫生的清扫、物品摆放、整理。 .负责样品的接收、标识以及原始记录和样品的保存。 .负责对设备、仪器的正常维护和保养。

.有权按要求、实事求是写出检验报告,有权对违反程序文件规定的委托检验任务拒绝受理,但要向主管领导汇报,有权对未经检定、校验的计量设备、仪器拒绝使用,对没有经过审核的检验报告结果负全责,对经审核的报告结果负70%责任。 g计量管理员

.负责计量设备的验收、建档工作: .负责编制周期检定计划,并组织实施:

.负责宣传贯彻国家计量法令及有关计量工作方针政策转发上级计量工作文件。监督检查各分厂、各部门执行况。

.制定公司计量器具管理目录,统一安排各种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计划。 .组织汇总计量器具的购置计划,上报副总经理审准后由采购部统一采购。

.负责保管好计量设备技术档案,认真添写使用检修状况做好原始记录。 .对偏离校准状态的量具检验过的产品,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复测并添写记录。 .为了了解变差的来源,定期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 .有权对不符合计量,管理条例和量值传递者追究责任。

文 件 编 号 Q/YF-SSC

企业名称实验室质量手册

替换

2.0岗位职责

版 次 共 页

附图一 主管副总经理 质保部部长 质量监督员、检验员 计量兼检验员 硬现化金 度场学相 试检分试 验测析验 室 室 室 室

B/0 第 页

企业名称替换

1.目的范围

实验室质量手册

3.0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1.1为了对与实验室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均能得到和使用文件的有效

版本特制订本程序。

1.2本程序适用于实验室文件(包括质量体系文件及实验室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批、发放、修改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控制。 2.引用文件

2.1《技术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2.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3.术语

无 4.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实验室手册批准;

3.2质保部负责人负责组织程序、文件的编制; 3.3管理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手册审核及发放。 2. 要求

5.1技术文件清单(见附表一) 5.2文件的编制

5.2.1实验室手册的编制依据GB1584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5.2.2其他文件夹的编制应与实验室手册相协调,不得与质量手册的要求相抵触; 5.2.3文件的文字表达应简明、准确、易懂,所有的符号、代号应符合有关规范,编制格式应统一。 5.3文件编号

5.3.1质量管理体系以文件编号作为唯一性标识,文件编号按文件代号、文件顺序号、年代号顺序进行。 5.4文件审批

《实验室质量手册》由管理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 5.5文件发放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3.0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5.5.1对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均应做到及时发放到位,保证有关人员使用现行有效文件;

5.5.2文件发放应建立发放记录,并注明受控状态;

5.5.3作废文件要及时从所有使用场所收回,因特殊需要所保留的任何已作废文件,都要进行醒目标记,防止误用。 5.6文件修改

5.6.1遇下列情况之一时,文件应予以修改:

.文件不适应质量体系运行; .文件与国家有关法规不相适应 .组织机构及其职能发生变化时; .其他需要修改的情况

5.6.2文件修改的申请、编制、审核和批准与该文件原编制、审核、批准程序和部门相同;

5.6.3文件修改后,应将修改后的文件或文件修改通知书,按规定发放范围及时发放到

位。对于非受控文本,不作修改.

5.7文件的有效性检查、回收、处置按公司《技术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执行。 6.质量记录

《收文登记表》

企业名称替换

7附录一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实验室质量手册

3.0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技术文件清单 名称 标 准 号 序 号 名称 标 准 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企业名称替换

1.目的范围

实验室质量手册

4.0校准/检测分包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1.1对校准/检测工作的分包方进行评价和选择,对分包全过程进行控制,保证分包的校准/检测的工作符合规定的要求,出具的数据准确可靠。 1.2适用于校准/检测工作的分包方评价和选择。 2.引用文件 无 3.术语

3.1评定小组:对分包实验室进行实地考察、评价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小组。 4.职责

对分包实验室的考察、评定、确认由公司组成的评定小组负责。 5.要求

5.1实验室因不具备某些产品或计量器具的检测项目的能力,为了完成检测、校准任务需将不能检测的项目分包给外部实验室进行检测时, 应对该分包方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人员素质、技术能力、质量管理等能力进行考察评价,选择符合GB/T15481-2000要求的实验室;符合要求后建立分包关系。 5.2分包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5.2.1分包实验室具备分包检测项目所需的技术能力。

5.2.2有经过培训、熟悉检测技术,具备上岗操作能力的检测人员。

5.2.3能按照分包检测项目规定的产品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测。 5.2.4具有必要的样品管理、仪器设备校准、环境条件监控、检测工作记录和报告等管理程序,并在贯彻执行。

5.2.5能够公正、准确、按时地完成所承担的分包检测项目,提出检测报告。 5.3分包实验室的评定

5.3.1由评定小组对分包试验室的技术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考察评价。

5.3.2分包试验室已经取得GB/T15481-2000认证证书不进行评定,但必须校对证书的有效性和认可的检测范围是否包括拟分包的检测项目。若包括在内,应要审查认可,认证的有关资料归档,若不包括在内则仍按照对分包实验室的基本要求进行现场确认.分包的选择由质量保证部根据分包项目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4.0校准/检测分包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的技术要求提出建议,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对分包方的能力进行评价; 5.4分包检测关系的确定

5.4.1分包实验室经过考察评定,符合分包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双方应签定分包检测合同或协议。其内容包括检测项目、技术依据、质量要求、双方的权力和责任等。在执行合同过程中,如果分包试验室原有的检测条件发生变化应及时中止执行合同,重新进行评定。

5.4.2质量保证部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合格分包方,报技术负责人审批。

5.4.3应建立分包试验室质量档案,妥善保存。档案内容包括:分包试验室的检测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的考察资料、获得审查认可和计量认证的有关资料、分包实验室有关仪器设备情况、分包检测

合同以及其它有关分包检测工作方面的资料。 5.5实验室由分包方完成的工作应保存检定证书。 6质量记录

《计量器具检定周期表》

企业名称替换

1目的范围

实验室质量手册

5.0设备与标准物质控制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1.1为了确保校准/检测的数据准确可靠,应对校准/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和供应品即实验室所用仪器设备、器皿、材料、药品、标准物质、工具等物品进行有效的控制。

1.2适用对校准/检测有影响的供应品和服务的选择、购买、验收、存储、使用等过程的控制。 2职责

2.1理化室负责供应品需求的申请及对其使用的评价和反馈。

2.2采购部负责采购计划;

2.3采购部负责服务和供应品采购中对供应商的评价、购买、验收、存储、发放。 3引用文件 《采购控制程序》 4术语 无 5要求

5.1明确服务和供应品的技术要求

5.1.1技术要求由实验室计量员填写“采购申请单”,在申请单上注明技术要求,如规格型号、质量等级、功能特性等。

5.1.2申请单要经过部长审核确认,批准后交采购员采购。 5.2服务和供应品格的选购

5.2.1验证服务和供应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查看该服务和供应品的质量,认证合格证书的生产许可证书;

5.2.2对不能提供有效的第三方质量证明的服务和供应品,可对供货方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现场考察,以判断该服务和供应品的质量是否可靠(直接在商店购买的不适用此条);

5.2.3同其它同类服务和供应品的质量进行比较,选择质量好的; 5.2.4采购量大的要进行抽样检测,验证其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技术要求; 5.2.5采购药品要查看生产日期,本实验室规定药品的有效期限是二年。 5.3服务和供应品合同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5.0设备与标准物质控制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5.3.1 对于采购量大或质量要求高,价格高的服务和供应品要签定服务和供应合同, 服务和供应合同,应符合经济合同法有关规定,必要时应办理公证手续,合同条款内容应完整,双方的责任明确,质量要求和验收办法具体规定。

5.3.2服务和供应合同中可规定供方应提供服务和供应品质量检验合格凭证、使用说明书、易损件清单和必要的技术资料。

5.3.3服务和供应合同应包括对服务和供应品的具体质量要求以及一旦质量要求达不到时,供方应负的责任和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 5.4服务和供应品的验收

5.4.1实验室应对服务和供应品质量由主管计量员进行验收.验收的依据是服务和供应合同的有关规定和适用的技术标准。必要时对服务和供应品的质量特性进行实际检测以判定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5.4.2对仪器设备的验收除了对各项标志、质量合格凭证随机附件和资料进行查验外,还应在安装就位,调试后按照有关的技术规范对主要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合格后登记上帐。

5.5.3验收不符合质量要求者,拒收。由采购者按服务和供应合同处理。 6质量记录: 《计量器具管理台帐》 《采购申请单》

企业名称

实验室质量手册

文 件 编 号 Q/YF-SSC

替换

1目的范围

6.0检验质量申诉及不符合检

测工作处理程序

版 次 共 页

B/0 第 页

1.1为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对校准/检测工作中出现的不符合项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发放。建立监控体系,收集、分析顾客或其他方面满意和不满意的信息,并将此作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绩的方法之一。正确处理顾客及其他方面的抱怨,找出差距,作为质量改进的依据。

1.2 适用于来自客户和内部抱怨的受理、处理过程,及不合格产品的控制。 2引用文件

《顾客投诉/退货/索赔/处置程序》《内部审核程序》《持续改进程序》 《管理评审程序》

《不合格/可疑产品控制程序》《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3术语

3.1严重不符合项:经检查评定为体系运行中存在的系统性缺陷,或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不合格活动。

3.2一般不符合项:个别或少量偏离文件规定程序,对产品质量未产生影响的不合格活动。

3.3不合格产品:不符合规定或客户要求的产品; 4职责

4.1企管部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环节中所出现的不符合工作进行识别,并跟踪不符合工作的处理结果;

4.2质保部部长负责对不符合工作做出处理决定; 4.3质量保证部为抱怨的受理、处理部门;

4.4相关责任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5要求

5.1当收到就实验室工作提出的申诉、投诉和其他不满意的信息时,质量保证部应按《顾客投诉/退货/索赔/处置程序》认真进行受理、处理。

5.2相关部门在确认申诉、投诉事实后,应主动配合质量保证部组织制定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5.3质量保证部应就产品质量原因造成的顾客损失与其商谈,给予必要的赔偿。

5.4当申诉、投诉涉及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有效性时,质保部应报告质量负责人,必要时组织附加审核或建议管理评审。

5.5质保部应将所有抱怨的受理、处理资料、记录整理归档,妥善保管。

企业名称替

实验室质量手册

6.0检验质量申诉及不符合检

测工作处理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5.6质保部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及需改进的方面,得出定性或定量的结果提交管理评审。 5.7不符合工作分类

a严重不符合项 b 一般不符合项 c 不合格产品 5.8不符合项和产品的识别

5.8.1实验室在开展校准/检测工作过程中,应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实施,发现偏离应及时向质保部汇报;

5.8.2企管部应加强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监督,及时识别体系运行和技术运作中的不符合项;

5.8.3报告签发人应对报告的格式及其规范性进行把关。 5.9不符合项和产品的评价和处置

5.9.1质保部负责组织对发现的不符合项的严重性进行评价,分别为严重不符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

5.9.2质保部负责对严重不符合项和不符合产品采取应急措施,如立即停止工作,提出纠正措施,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实施;

5.9.3对已发出的不合格产品,应立即追回,重新检测;对已发出的不符合报告,应追回并重新发放符合要求的报告;

质保部负责对产生不符合工作的原因进行分析。 6质量记录

《质量信息反馈单》《不符合项报告》《偏离校准状态产品复测记录》《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表》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7.0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1目的范围

1.1为了防止不合格的发生而采取措施,确定不符合的潜在原因和所需的改进。或在确认了不符合作、偏离质量管理体系或技术运作中的方针和程序时,实施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

1.2适用于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发生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2引用文件 《持续改进程序》 3定义 无 4职责

4.1质保部负责纠正预防措施的要求、监督实施、跟踪验证; 4.2责任部门负责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组织实施。 4.3质保部部长负责纠正预防措施的审批。 5要求

5.1出现不合格后,质保部应按照《持续改进控制程序》采取纠正措施。 5.2纠正预防措施的程序应以确定问题的原因开始。

5.3纠正预防措施应切实有效,又经济合理,由纠正预防措施而导致的任何变更,应制定成文件并加以实施。

5.4对纠正预防措施进行监控,以保证纠正预防措施对克服已发现的问题是有效的。

5.5记录结果,包括不合格产生的原因,纠正预防措施的内容以及采取的措施的完成情况。 6质量记录

《质量信息反馈单》《“8D“报告》《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表》

企业名称替换

1目的范围

文 件 编 号 Q/YF-SSC

B/0 第 页

实验室质量手册

8.0检测记录控制程序

版 次 共 页

1.1检测记录是检测结果的客观证据,是分析问题溯源历史的依据,是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

1.2适用于实验室所涉及到的所有原始检测数据的记录/校准记录和校准证书或测试报告的记录等环节的控制。 2引用文件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3定义

3.1记录:为已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

3.2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测量系统的示值、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

的值与相对应的由参考标准确定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3.3测试:按照规定的程序,为确定给定产品、材料、设备、生物组织,物理理象、过程或

服务一种或多种特性的一种技术操作。 4职责

4.1 实验室检测人员负责检测记录的正确填写及保管。

4.2专业主管技术员负责检测记录的审核及检测记录的借阅批准。 5要求

5.1质量记录清单(见附录一)

5.2实验室质量手册修改记录(见附录二) 5.3检测记录内容与记录

5.3.1检测记录应做到:如实、准确、完整清晰。记录的项目应完整,空白项应划上斜线。

5.3.2检测记录的格式和内容,应根据不同的检测对象不同的要求,合理编制。一般包括以 下内容:

a检测对象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样品编号,检测的技术依据。 b 检测项目、规定的技术要求值,实测结果的数值。 c检测的时间、检测人和校核人签名。

5.4检测记录发生错误时,应及时更正。更改的方法应采取“杠改”的办法,即在错误的

数字上划一水平线,将正确的填写在其上方或下方,加盖更改人的印章。更改只能由检测记录

企业名称替换

文 件 编 号 Q/YF-SSC

B/0 第 页

实验室质量手册

8.0检测记录控制程序

版 次 共 页

人进行,他人不得代替更改,不允许用铅笔记录,也不允许用涂改液更改。 5.5检测记录要加盖检测人印章或签名,需要校核的记录由质保部部长或质保部部长指定检测人员进行校核,然后由校核人签名或盖章。 5.6记录的保管

5.6.1实验室应在规定的期限内保留所有记录,包括:设备和所有标准物质或测试有效的记

录、原始检测数据、校准记录和校准证书、测试报告的复印件等.

5.6.2 实验室各项记录、证书与报告的复印件保存期限见《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实验室各项记录、证书与报告的复印件由检测人员定期整理,安全、可靠的保管,使户放心。

6附录一

质量记录清单

记录名称 ()产品质量统计分析表 巡回检查记录台账 原材料委托检验单 进货检验报告单 进货检验和试验记录 ()进货质量统计分析表 计量器具申请购置单 计量器具管理台帐 自制检具校准周期表

表单编号 使用部门 质保部 采购 采购 理化室 理化室 理化室 理化室 理化室 模具分厂 保存部门 质保部 质保部 下料、理化、采购 理化、采购 理化室 理化、企管、采购 理化室 理化室 理化室 保存期限 3年 3年 3年 3年 3年 3年 3年 3年 3年

计量器具检定周期表 测量设备封存报废申请单 仪器维修记录 偏离校准状态产品复测记录 环境监控记录表 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表 “8D”报告 特殊工序检验报告 质量信息反馈单 转序合格单 7附录二 理化室 理化室 理化室 理化室 理化室 各部门 质保部 质保部 质保部 各部门 理化室 理化室 理化室 理化室 理化室 各部门 质保部 质保部 质保部 各部门 3年 3年 3年 3年 3年 3年 3年 3年 3年 3年 《实验室质量手册》修改记录

章节号 修 改 条 款 修改 日期 修改人 批准

Q/YF-SSC

B/0 第 页

企业名称替换

1目的范围

实验室质量手册

9.0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程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1.1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地保持、实施和改进。1.2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涉及的所有部门和所有要素的内部审核。

2引用文件

《内部审核程序》《持续改进程序》《管理评审程序》 3定义 无 4职责

4.1企管部部长负责内部审核工作,制定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4.2责任部门负责人负责纠正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4.3各相关部门负责准备、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资料,负责实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相关改进纠正、预防措施。 5要求

5.1企管部部长每年应制定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定期对质量活动进行内部审核。 5.2委派的内审员与受审核部门应无直接关系;

5.3内审员根据审核要求和受审核部门的具体情况编制检查表。

5.4内审员将内审时间通知受审部门,受审部门对内审时间如有异议应及时与内审员协商。

5.5内审员根据“内部审核检查表”对受审部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现场审核,审核应客观公正,对发现的不符合项要详细记录。

5.6内审中发现不符合项要按照《持续改进控制程序》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5.7内审员应对纠正措施的实情况和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

5.8内审员根据审核结果对受审部门质量体系运行现状作出客观评价,编制“内部审核报告”,提交管理评审。

5.9管理评审于每年初进行,特殊情况下可增加评审频次 5.9.1管理评审的范围包括: 5.9.1.1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5.9.1.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5.9.1.3资源的配置 5.9.1.4校准/检测活动

错误!链接无效。管理评审应考虑下列因素 错误!链接无效。1

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

5.9.2.2管理和检验人员的报告

5.9.2.3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

错误!链接无效。.4

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5.9.3客户的反馈、报怨

5.9.4其他相关因素、如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员工培训。

5.9.5质保部部长要确保管理评审中确定的各项改进措施在规定的期限内得以实施。 6质量记录 无

企业名称替

实验室质量手册

10.人员管理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1目的范围

1.1为使质量体系能有效地运行,对适应工作需要的各类人员要有严格要求。 1.2规定了实验室的人员的配备及各类人员应具备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和人员培训等内容。 2引用文件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3定义 无 4职责

4.1实验室最高管理者负责因测试工作需要,按各类人员的任职能力和条件要求配备足够数 量的人员。

4.2职教办负责按计划对各类人员进行培训,知识更新及记录保存。人员配备及标识。 4.3质保部负责编制、组织实施检测人员资格证书的考核计划。 5要求

5.1实验室人员清册(见附录一) 5.2人员的分类

5.2.1检验人员指从事计量校准、产品检测等工作,进行数据处理,出据校准报告和检测报告的人员。

5.2.2管理人员主要是指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负责某项管理职能的人员,如负责设备管理、人员管理、技术管理、档案管理等工作人员。 5.2.3技术负责人是指负责授权范围内的技术管理、评审的人员。 5.2.4质量保证人员是指负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人员。

5.2.5监督人员是指负负责校准/检测过程进行监控、对报告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实施监督的人员。 5.3资格

5.3.1技术负责人必须具备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具有较丰富的管理能力。

5.3.2质量负责人必须具备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熟悉实验室认可标准,具有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的管理能力。

5.3.3质保部部长必须具备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熟悉本部门的业务工作,了解本部门质量管理体系,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企业名称替

实验室质量手册

10.人员管理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5.3.4监督人员必须具备中专以上文化水平、掌握所授权范围的专业知识,熟悉校准/检测方法,能正确评判报告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5.3.5检测人员必须具备高中(中专)以上文化水平,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能正确处理和判断校准/检测结果,并经考核持有计量检定员证或检验员证。

5.3.6审核人员必须具备中专(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知识面主经验丰富,熟悉实验室认中标准,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经考核取得内审员资格证书。 5.4培训目标

5.4.1参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人员,应100%的了解和熟悉文件体系中相关要求,增强质量意识。

5.4.2技能培训练参加人数不少于20%,降低工作中的失误率。 5.5培训需求

5.5.1新上岗或转岗人员应进行岗位培训 5.5.2经考核为不合格人员应待岗培训。

5.5.3标准、规程等技术规范变更、检测技术革新时,涉及人员应及时培训。 5.6培训要求

5.6.1每年初各部门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提出培训要求报职教办。 5.6.2职教办对所有人员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制定人员培训计划。

5.6.3培训的方式可以是集中授课、委外培训、参观考察和参加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宣贯会、经验交流会、以及个别辅导。 5.7考核存档

5.7.1所有人员的资格证书、培训结业证书、技能考级证书、授权任命书由职教办收集、整理、复印存入个人档案。 6质量记录 无

7附录一 姓名

职务 学历 职称 资格

企业名称替换

文 件 编 号 Q/YF-SSC

B/0 第 页

实验室质量手册

11设施环境控制程序

版 次 共 页

1目的范围

1.1为确保校准/检测活动能正常进行,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有效。用于校准/检测的实验室设施环境条件必须满足规定要求。

1.2适用于校准/检测设施及环境条件的配置及其控制。 2引用文件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3定义 无 4职责

4.1质保部负责组织制定实验室设施及环境条件要求 4.2理化室负责实验室环境条件的监测、控制和记录。 5要求

5.1危险品分类清册(见附录一)

5.2为确保校准/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可靠性,对用于校准检测的设施及环境

进行控制,以保证结果有效和对所要求的测量质量没有不良影响

5.3实验室的设施应满足检测的需要,其内、外环境不影响检测质量,对非固定场所应制定专门的规定。

5.4凡规程有要求或环境结果有要求的实验室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特别对灰

尘、湿度、供电、温度等予以重视。当环境条件危及到校准/检测的结果时应停止校准/检测。

5.4.1试验室应根据需要配置温度计、湿度计、测震仪等设施,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控并且

每天工作时在“环境监控记录”中记录。 5.4.2对温度计要进行检定,并附上校准状态标记。 5.4.3 显微维氏硬度计

温度:13℃~25℃ 相对湿度≤65% 无灰尘、无振动及无腐蚀性气体。 5.4.5金相显微镜系列、布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

空气干燥、清洁,无错误!链接无效。动,无腐蚀性气体。 5.4.6 专用量具 温度:15℃-25℃每小时变化不大于0.5℃。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11设施环境控制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5.4.7 万能量具 温度:15℃-25℃

5.4.8卡尺(分度值为0.02)、千分尺量棒 温度:13℃-25℃ 5.4.9 齿厚卡尺 温度:12℃-28℃ 5.4.10碳硫分析仪

温度:5℃-35℃ 相对湿度≤85% 电压:200V-240V 气压:90.658-106.658 KPa

5.4.11电光分析天平 温度:13℃-23℃

5.5对校准检测过程中发生较大的及振动的实验室采取防音、防震措施。使其与其它有

效隔离,对测量过程中产生油烟及有害气体的实验室,安装通风换气系统,防止交差污染且危险品分类与管理

5.5.1 爆炸品(如:三硝基苯、三硝基苯酚等),应单独存放于阴凉处。

5.5.2氧化剂(如:氯酸盐、硝酸盐等),不能与还原性物质和强酸混放,否则会发生爆炸或产生有害气体。

5.5.3易燃品(如:乙醇、乙醚、丙烷等),应单独存放,使用时要远离明火和电源开关处

5.5.4 腐蚀性物品(如:氢氟酸、盐酸、硫酸、硝酸、冰乙酸、甲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铵水等),应按酸、碱等分类并单独放置,使用时有挥发性的要在通风橱中进行,同时注意

不要让腐蚀性物质接触人体,以免造成腐蚀。

5.5.5毒害品分为剧毒品和有毒品,凡生物试验在50 mg/kg 以下的称为剧毒品。有毒品可与盐类放在一起,但必须做到每人都要知道为何种物品,剧毒品要单独存放于铁柜中,同时要用有两把

钥匙的锁锁好,两把钥匙要由两人分别保管。剧毒品使用时要有第三人在场,药品量及每次取

用量及剩余量要做好“剧毒品保管台帐”记录,并由三人共同签字后锁入铁柜中。易燃、易爆

、剧毒物品应有严格的安全隔离措施,要有明显的标识。

5.6将检测区域与非检测区域严格分离,并对检测区域有效控制,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和使用检测区域。

5.7配置必要的消防设备,确保检测区域整洁、舒适。 6质量记录

《环境监控记录》《药品管理台帐》

7附录一

危险品分类清册

药品分类 药品名称 易然品 腐蚀性物品 乙醇 错误!链接无效。、双氧水、高氯酸、 磷酸、 硝酸银、硝酸铋、亚硝酸钠、氯化钙、氯化钠、氯化亚锡、 氧化剂 有毒品 剧毒品 爆炸品

草酸、高氯酸、氢氟酸 无 无

自然物品 易然固体

无 滤纸、脱脂棉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12校准、验证和测试控制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1目的范围

1.1为确保校准/检测数据可靠,有必要对校准/检测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控制。 1.2适用于校准/检测活动的直接环节的方法选用、制定和确认的全过程。 2引用文件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产品的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

3定义

3.1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3.2 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经常用来特指用在车间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的装置。

3.3 偏倚:是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3.4重复性:是由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

3.5 再现性:是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3.6稳定性:是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3.7 线性:是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

3.8检具能力:由检测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与检验特性的公差的比例关系确定。 4职责

4.1实验室负责校准/检测方法的选用,制定和验证及测量系统分析。 4.2技术部负责对在用校准/检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控制。

4.3多方论证小组评价测量系统的可接收性,并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 5要求

5.1开展检定计量器具规程目录(见附表一) 5.2总则

5.2.1按标准装置(器组)制定操作规程(见附表二)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12校准、验证和测试控制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5.2.2检测人员所需的程序文件、检定规程、操作规程及其他的应用技术文件均由技术部负责检查受控状况,并保存在实验室检测现场,以便相关人员取阅。 5.2.3对校准/检测方法的偏离,按有关文件规定的进行控制。 5.3方法的选择

5.3.1质保部应确保使用的标准、规程、技术规范和校准方法是最新有效版本。首次采用的或标准方法发生变化时,应对使用方法的能力进行确认,确保正确运用标准方法。若客户提出的方法不合适或已过期时,检测人员应通知客户。 5.3.2产品质量检验应采用国家、行业、企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5.3.3抽样作为校准/检测方法一部分时,具体按《产品的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执行。 5.4校准方法的制定

5.4.1实验室指定有实践经验、能熟练操作相关仪器设备检测人员编制《自制 5.2.2检测人员所需的程序文件、检定规程、操作规程及其他的应用技术文件均由技术部负责检查受控状况,并保存在实验室检测现场,以便相关人员取阅。 5.2.3对校准/检测方法的偏离,按有关文件规定的进行控制。 5.3方法的选择

5.3.1质保部应确保使用的标准、规程、技术规范和校准方法是最新有效版本。首次采用的或标准方法发生变化时,应对使用方法的能力进行确认,确保正确运用标准方法。若客户提出的方法不合适或已过期时,检测人员应通知客户。 5.3.2产品质量检验应采用国家、行业、企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5.3.3抽样作为校准/检测方法一部分时,具体按《产品的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执行。 5.4校准方法的制定

5.4.1实验室指定有实践经验、能熟练操作相关仪器设备检测人员编制《自制检具校准规程》(见附表三);

5.4.2依据制定的标准方法开展校准,出具“自制检具校准记录”。

5.5为确保检测结果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数值,减少和控制其变差,提高检验报告的置信度,应对测量系统定期进行分析,以验证“检具能力” 5.5.1对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 5.5.1.1 偏倚量及线性分析

企业名称替换

a) 确定基准值

实验室质量手册

12校准、验证和测试控制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由分厂工艺员将5个样件送质量保证部,由计量员在质保部或全尺寸检验设备上对一个基准件进行精密测量获得。填写“样件基准值记录表”一式两份,质保部保留一份,

返回分厂一份。

b) 数据的测量

1)评价人的确定:(不知道基准值的)由检查员或操作者担任

2)测量:由一名评价人对每一个零件测量12次,将测量结果记录在“量具数据一览表”上。

c) 计算

计算偏倚量及偏倚百分比 偏倚量=观测平均值—基准值 其中观测平均值X=∑X/10 X:每次测量观测值

计算偏倚占过程变差(容差)的百分比 偏倚%=100(|偏倚|/过程变差) 线性计算: y=b+ax

其中x=基准值;y=偏倚;a=斜率

a=[∑XY-(∑X∑Y/n)]/[∑XX-(∑X∑X/n)] b=∑Y/n-a∑(X/n)

将计算结果填写在“量具数据一览表”上,交多方论证小组。 5.5.1.2重复性及再现性分析

a) 数据测量

分厂工艺员在质检员中选择三评价人编号,选定一个品种10个零件并编号,使评价人看不到10个编号。在盲测情况下,每人随机对10个零件测量三次,将结果填写在“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上。

b) 计算

分厂工艺员按“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进行计算

c) 绘制“重复性极差控制图”和“零件评价人平均值图”,交多方论证小组。 5.5.1.3 稳定性分析

企业名称

实验室质量手册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Q/YF-SSC

B/0

替换

a) 基准值确定 基准件进行

12校准、验证和测试控制程序

共 页 第 页

由分厂工艺员将1个样件送质量保证部,由计量员在质保部或全尺寸检验设备上对一个

精密测量获得。填写“样件基准值记录表”一式两份,质保部保留一份,返回分厂一份。

b) 数据的测量

评价人的确定:(不知道基准植的)由检查员或操作者担任

测量:由一名评价人对该零件定期(天,周)测量3-5次,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稳定性均值极差控制图(计量值控制图SPC附表)”上。

分析时间长度的确定:由多方论证小组确定

c) 绘制“稳定性均值极差控制图”,交多方论证小组。 5.5.2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 5.5.2.1下限分析

a) 零件选取

分厂工艺员按实际情况等间隔选取一组零件,其最大和最小值应代表该过程范围,送质保部对其测量,确定基准并填写记录。 b) 测量

对选定零件测量20次,记录接受的次数(a),最小零件a=0,最大零件a=20,其它几个零件,1<=a<=19,

如最小值的零件a不等于0,选取越来越小的零件评价直至a=0;如最大值零件a不等于20, 选取越来越大的零件直至a=20。在a=0端的第一个间隔从a=0处的最大测量开始。对于a=20处的最小测量开始。为了最好的结果,应在a=0和a=20闻风而动先取样品,然后朝零件范围内的中间先取。直至满足准则。

c) 计算零件的接收概率

(a+0.5)/m,如果a/m<0.5,a不等于0

P = (a-0.5)/m, 如果a/m>0.5,a不等于0

0.5, 如果a/m=0.5

a=0时P=0,除去a=0的最大基准值,此时P=0.025;a=20时则P=1,除去a=20的最小基准值,此时其P=0.975。

d) 在正态概率纸上绘制特性曲线图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12校准、验证和测试控制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偏倚(B)=X(P=0.5处)--下限值

重复性(R)=[X(P=0.995处)--X(P=0.005处)]/1.08 统计量:t=(31.1*|偏倚|)/重复性

如果该计算值大于2.093(0.025,19),则该偏倚明显偏离零。 5.5.3系统分析

5.5.3.1 系统分析人员依据分析记录可作出以下分析结论:

可接受准则:对测量系统是否满意的准则决定于测量系统变差占零件容差或制造产品的过程变异的百分比。对于分析某过程的测量系统,接受测量系统的通用经验规则如下。

小于是10%的误差----可接受的测量系统。

10%--30%误差----基于应用的重要性,测量装置的成本,维修成本等可能是可接受的。

大于30%----认为不可接受,应努力改进测量系统。 5.5.3.2 处置

对满足/保持其检测能力,应继续采取控制措施。

对尚可满足和当能维持其检测能力的,应提出改进的要求。

对不满足分析原因和不具备其检测能力的应采取纠正措施或更换其它测量设备。 5.5.4持续改进与纠正预防措施

5.5.4.1 多方论证小组根据测量系统分析结论,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5.5.4.2 多方论证小组组织跟踪验证,确保测量系统始终满足测量的质量要求。 5.6数据控制

5.6.1检验人员对校准/检测记录进行核验时,要对数据的计算结果进行核查。 6质量记录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自制检具校准记录》 7附录一

开展检定计量器具规程目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花 键 止 规 量 棒 锥 形 量 规 孔 径 环 规 、 校 对 量 规 尺 杆 计 量 器 具 名 称 孔 径 环 规 孔 径 塞 规 卡 板 R 样 板 附表二 实验室设备仪器操作规程 1、样品不得大于40mm。 2、每个抛光盘不得超过两人操作。 预磨机 3、不看边缘的样品要磨去边角,以免样品崩出,损坏布或打伤人。 4、样品用水冷后,必须擦干才能继续打砂纸。 抛光机 5、抛光粉必须节约使用。 6、抛光后将工作台整理干净。 1、使用切割机时,首先检查砂轮是否完好,各部位是否正 2、夹紧好试样,打开冷却水,对好位置后再开动电钮开关。 3、切试样时,不宜过快,以免试样退火。 切割机 4、切割机在工作时,两侧不得有人观看,或动手去摸以免样品飞出伤人。 5、样品切断后,要继续水冷,待样品完全冷却后再关冷却水及总开关。 6、取下样品待下一道工序。 7、清理并擦干设备及其它部件。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12校准、验证和测试控制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1、在使用前检查砂轮是否正常。 2、放好砂轮保护架。 3、磨制样品时,必须带防护镜,并保持一定距离,以防灰尘崩入眼中。 4、被磨制样品尺寸不得超过303mm。 砂轮机 5、该砂轮只能制黑色金属样品,不准磨制有色金属及非金属样品。 6、打开开关磨制样品时,要站在两侧,不准与砂轮片相对,以免砂轮飞出伤人。 7、磨制样品时,防止在一个部位磨,以防在砂轮片上磨出凹痕。 8、样品要不断在水中冷却,以防退火。 9、磨制样品后,关掉开关,清理现场。 1、将炉温刻度盘指针调至1300℃。 2、接通电源,将炉温升至1300℃。 3、通氧作空白试验,检查有无漏气部分。 碳硫联合4、做空白试验,使水准瓶的液体的高度与刻度盘的零刻度对齐。 测定仪 5、将盛标准样品的瓷舟送于燃烧管内温度最高的位置,通氧灼烧,记录数据,检测仪器的准确性,如果符合要求,则可继续检查其它样件。 6、检测完毕,关氧气瓶,关闭电源,清理现场。 1、接通电源,检查各接点是否正常。 2、调整试验机零点。 3、进行试验形式,试验负荷和加载时间的选择。 4、选择相应标准硬度试块,进行校核。 5、硬度试验。 6、试验完毕后,关闭电源,盖好防护罩。 显 微 硬度计

1、启动:先将冲击装置导线插头插入冲击装置插口,按下电源开关。 2、设置测试参数。 HLD-11D3、进行测试:a.向下推动加载套,使冲击体被锁住。 型多功能 b.使冲击装置下部的支承环压紧在被测试表面,两次测试点距离≥3mm。 里氏 硬度计 c.按动冲击装置上部的释放按钮,进行测试。此次要求被测工件、冲击装置、操作者均稳定,并且作用力方向应通过冲击装置轴线。 操作规程 4、使用结束后,将冲击体释放。 5、关闭电源开关。

附表三 自制检具校准规程 量具名称 检 验 规 程 1 检验孔径环规所使用的量具必须在有效使用期内。 孔径 2 检验孔径环规所使用的量具必须能保证孔径环规的精度要求。 环规 3 根据本厂孔径环规图834-检验孔径环规的各部分尺寸。 校准 4 孔径环规的各部分尺寸公差,必须保证在图纸规定的范围同。 规程 5 有校对环规的可用校对环规直接校对。 6 检定周期为3个月。 1 检验孔径塞规的所使用的量具必须在有效使用期内。 孔径 2 根据总厂孔径塞规图811-检验孔径塞规的各部分尺寸。 塞规 3 孔径塞规的尺寸公差必须保证在图纸规定的范围内。 检验 4 检验孔径塞规所使用的检验量具必须保证孔径塞规的精度要求。 规程 5 孔径塞规的检定周期为3个月。 1 检验卡板所使用的量具必须在有效使用期内。 卡板 2 检验卡板所使用的量具必须能保证卡板的精度要求。 检验 3根据总厂卡板图812-检验卡板尺寸。 规程 4 卡板的尺寸公差必须保证在图纸规定的范围内。 5 检定周期为3个月 1 检验样板所使用的量具必须在有效使用期内。 2 根据总厂样板图848-检验样板尺寸。 R样板 3 样板尺寸公差必须保证在图纸规定的范围内。 检验 4 每套样板公母板接触面应光滑,漏光应细小、均匀。 规程 5 校板校验周期为6个月。 6 检验后做好记录。 花键通止1 检验花键通止规所使用的量具必须在有效使用期内。 规校准规2 依据不同品种xx成品图纸、用量棒和卡尺检测花键端,选取公差最大程(及其值和公差最小值的两件xx。 它类) 3 用花键通止规检测该两件xx,通端通、止端止为合格。4 检定周期为12个月。

量棒 校准 规程 锥形 量规 校准 规程 孔径环规 校对量规 校准规程 其它类) 尺杆校 准规程

1 检验量棒所使用的量具必须在有效使用期内。 2 检验量棒所使用的量具必须能保证量棒的精度要求。 3 依据不同品种成品图纸对相应量棒进行检验。 4 量棒的尺寸公差必须保证在图纸规定的范围内。 5检定周期为6个月。 1 检验锥形量规所使用的量具必须在有效的使用期内。 2 检验锥形量规所使用的的量具必须保证锥形量规的精度要求。 3 根据总厂锥形量规图832-检验锥形量规的各部分尺寸。 4 锥形量规的尺寸公差必须保证在图纸规定的范围内。 5 检定周期为3个月。 1检验孔径环规校对量规所使用的量具必须在有效的使用期内。 2检验孔径环规校对量规所使用的量具必须保证校对量规的精度要求。 3 根据总厂校对量规图834-检验校对量规的各部分尺寸。 4 校对量规的尺寸公差必须保证在图纸规定范围内。 5 检定周期为12个月。 1 检验尺杆所使用的量具必须在有效的使用期内。 2检验尺杆所使用的量具必须保证尺杆的精度要求。 3 根据公司尺杆图810-检验尺杆的各部分尺寸。 4 尺杆的尺寸公差必须保证在图纸规定的范围内。 5 检定周期为6个月。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企业名称替换

1目的范围

实验室质量手册

13实验室仪器设备控制程序

1.1为保证校准/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配备正确进行校准/检测所要求的仪器设备,有必要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有效控制。

1.2适用于校准/检测用仪器设备的配备、使用、维护、标识、档案管理等。 2引用文件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3定义 无 4职责

4.1实验室负责仪器设备的购置申请、校准、使用、标识和维护。

4.2质保部负责对拟购设备的订购、验收、建档和在用仪器设备的监督管理。 4.3财务部负责安排购置设备的资金和设备验收后建立固定资产台帐。

5要求

5.1仪器设备到货后,由质保部组织检测人员进行验收、安装、调试、校准确认满足规定技术要求。

5.2仪器设备在交付使用前由质保部负责列入校准计划并组织实施,确认符合规定要求后,方可使用。

5.3使用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检验员证,若是没有相应证件人员操作时,应在有证人员指下,按现行有效版本的作业指导书规定程序实施,这些程序文件应便于现场使用。 5.4使用人员在操作仪器设备前后均应检查其状态和环境条件并记录。并严格执行仪器设备搬运、防护、使用、维护、保养规定 5.4.1 监测和测量装置的搬运、防护

5.4.2 在搬运过程中,不允许野蛮搬运,要轻拿轻放,防止磕碰,同时要保搪好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名称、编号和检验状态标识,如有失落,相关的责任人员应及时恢复其标识,对搬运的检测和试验设备能清晰地识别其名称、编号、状态等标识。 5.4.3监测和测量装置的使用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操作。 5.4.4 监测和测量装置的维护、保养。

 使用者没有熟悉仪器结构性能时,不得任意拆卸仪器。

 监测和测量装置应放在阴凉、干燥、无灰尘,无酸碱,无蒸汽的地方。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13实验室仪器设备控制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5.4.5 电光天平的维护、保养

 框罩内应放置干燥剂(最好硅、矾)

 所称之物应放置称盘中央,并不得超过天平最大称量。

 用完后应将制动器关闭,砝码指数盘旋至0位并将天平用软布罩上。 5.4.6 显微镜的维护、保养

 目镜与物镜均经过校验,不得自行拆开如有灰尘,则可先用吹风球,将灰尘吹去,

再用毛笔拂除,如有油污,则可用脱脂棉沾少量的乙醚、乙醇混合液(7:3)擦试干净。

 决不允许用手触摸镜片。  用完后用软布罩上。

5.4.7 箱式电炉的维护、保养

 炉旁要清洁,不要放易燃、易爆物品,以免引起火灾。  升温时,要分段升温,否则会影响炉子的使用寿命。  炉膛内要铺上一层,石棉板以防融物测落在炉膛内损坏炉膛。  电炉不用时应切断电源,关闭炉门,以防耐火材料受潮气侵蚀。 5.4.8 所有检测、试验设备,在使用完毕后,必须断电并擦试干净。

5.5所有在用仪器设备由质保部负责统一按编制设备号,并张贴在仪器设备的醒目处,作为唯一性标识。

5.6所有在用仪器设备采用“四色标识”,表明其受控及校准状态,标识上注明仪器设备编号、有效期、检定员。具体按《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执行。

5.7标准物质的购置由检测人员申请,提出购置申请单报质保部批准后,由采购部负责购置。

5.8使用人员领用的标准物质必须妥善保管并标识,在有效期内使用,本实验室药品的有效期限是三年。

5.9过期的标准物质应报质保部部长批准后销毁。

5.10质保部在周检管理过程中不定期组织抽查是否超出检定/校准周期,若需修正仪器设备是否正确更正了修正值。 5.11仪器设备的故障处理措施

5.11.1一旦发现仪器设备过载、误用、损坏等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贴上“禁用”标识。并对照事故责任人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罚。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13实验室仪器设备控制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因违反操作规程,责任心不强或不正确使用仪器、仪表造成非正常损坏的,视损坏程度进行赔偿,具体内容如下:

① 厂各部门所使用的标准长度计量器具的使用年限为三年,不够三年的则根据使用年限及其自身价值进行赔偿。超过三年的由计量员根据标准量具的状态来延长其使用年限,同时对其进行奖励10元-30元。

② 终检所使用的标准/自制量具,由计量员根据其使用频次规定其使用期限,超过期

限的按①条规定进行处罚。

③私自进行拆、装、修、改或造成损失的,赔偿仪器、仪表价10%-50%。 ④不经计量员许可,私自更换器具(标准或自制)罚款10-20元。

⑤公司各部门所使用的标准或自制检具无论是损坏还是使用年限已满都必须以旧换新如有丢失按原价位赔偿。

⑥各部门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有厂内编号,如没有则罚款20-50元

⑦由于工作岗位调动退还的计量器具必须送交计量室,计量员检查其状态,如有缺损件,视其使用年限及缺损件自身价值进行赔偿。各分厂如擅自保留对其罚款100元。 ⑧经批准报废的计量器具由计量员统一安排,各生产分厂不得自行处理,否则罚款100.00元。

5.11.2能调整或修理的由实验室进行修理,修复后安排重新校准或核查。若不能修复由质保部组织核实,报负责人批准后报废。 6质量记录

《计量器具申请购置单》《计量器具管理台帐》《测量设备封存报废申请单》《仪器维修记录》 7附表一

企业名称替换

名 称 实验室质量手册

13实验室仪器设备控制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使用 部门 7附表一 仪器设备清册 型号 制造商 编号

碳硫全自动高速分析QL-CS2D仪 洛氏硬度计 洛氏硬度计 洛氏硬度计 洛氏硬度计 布氏硬度计 布氏硬度计 维氏硬度计 大型金相显微镜 电光分析天平 电光分光光度计 箱氏电阻炉 光电测温仪 便携式快速红外测温仪

型 南京麒麟高速分析仪器厂 020902 1050 理化室 模锻分厂 柔锻分厂 机加分厂 理化室 柔锻分厂 柔锻分厂 理化室 机加分厂 HR-150E型 山东莱州市试验机厂 HR-150E型 山东莱州市试验机厂 HR-150A型 山东莱州市试验机厂 HR-150A型 山东莱州市试验机厂 HB-3000B型 山东莱州市试验机厂 HB-3000B型 山东莱州市试验机厂 1125 0560 0048 0056 VH-5型 XJG-05 TG-328A型 上海恒一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国营江南光学仪器厂 上海天平仪器厂 沈阳玻璃仪器厂 上海实验电炉厂 上海卫星仪表厂 / / / G721 KSW-4D-11 GD型 / / 理化室 理化室 质保部 质保部 / IR-0512A型 西安江阳电子有限公司 时代集团公司 便携式表面粗糙度仪 TR240 22101050 质保部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14测量的溯源控制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1目的范围

1.1为了用于校准/检测的所有设备,包括对校准/检测和抽样结果的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辅助测量设备,在投入使用前都经过检定/校准。并保证量值能溯源到国家基准。 1.2本办法规定了校准证书应证明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并应给出测量结果和有关的测量不确定度以及/或是否符合规定的计量特性的说明。 1.3本办法适用于总厂监测和测量装置的溯源和校准。 2引用文件 无 3定义

3.1溯源性: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能够与有关的计量标准,通常是国际或国家计量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3.2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巳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3.3检定:通过试验,提供证明来确认满足规定的要求。

3.4验证测试:通过实验室之间的比对来确定实验室校准或测试的能力。

3.5参考标准:在给定地点通常具有最高计量特性的计量标准,在该地点所进行的测量均由它导出。 4职责

质保部组织实施 5要求

5.1所有对校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影的测量和试验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检定/校准。这种计量标准应溯源到符合国际计量基准或国家计量基准,如果没有上述的国际或国家计量基准,应与国际上承认的其它有关计量标准建立溯源关系。 5.1.1 理化室开展的检测项目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溯源是通过总厂与具备二级以上资字计量检测机构溯源的和相应的检测试验中心溯源的,是直接到国家计量标准测试中心溯源的。

5.1.2 在化学计量中,标准物质要购买国家认可厂家的标准物质。 5.2校准

5.2.1 理化室对校准或测试的准确度或有效性有影响的所有测试设备,计量参考标准应由可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机构进行校准。理化室按制定的测试设备校准与检定计划

及标准器校准与检定计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14测量的溯源控制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划“计量器具检定周期表”执行。

5.2.2 对本厂已取得有权检定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资格的项目和方法,见《开展检定计量器具规程目录》,由本公司质量保证部计量室校准/检定。出据校准检定证明(合格证)。

5.2.3 对本厂没有能力开展的项目,由理化室负责到有资格的实验室、有资格的商业/独立实验室来进行校准、检定并出证明。 5.3验证测试

5.3.1为了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除按照周期检定、校准计划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

外,要采用以下比对验证方法中的两种进行比对验证。 5.3.2利用各项技术参数值已知的标准物质验证仪器设备的准确度。

5.3.3重复检测。对同一台设备,在相同条件下用同一检测方法,相同的人员,在不同

的时间重复检测同一样品检查其检测结果是否一致,其重现性是否符合要求。 5.3.4同类设备比对。使用两台或三台同类用途仪器设备,在完全相同的检测条件下,

由同一人员进行操作。检测同一样品,将几台设备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以检查其数据的一致程序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5.3.5 在仪器设备比对验证的同时,应检查检测人员操作的一致性。利用同一台设备,

由不同的人员,在同一的检测方法、检测环境、检测产品的条件下,在不同的时间,分别进行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检查检测人员之间的检测一致性是否符合要求。

5.4理化室保存的计量参考标准只用于校准,不能作它用,除非能证明参考标准的性能有效。 6质量记录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自制检具校准周期表》《计量器具检定周期表》

企业名称替换

1目的范围

实验室质量手册

15被校件与被测件管理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1.1校准/检测过程中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对校准/检测物品实施控制。

1.2适用于校准/检测样品及抽样样品的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保留和清理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2相关文件

《产品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 3定义 无 4职责

4.1质保部负责样品的收发、标识、存储、流转、移交的管理。 4.2质保部负责校准/检测等过程中样品的管理. 5要求

5.1公司样品接收与标识

5.1.1各职能部门根据技术要求,认真填写委托检验单送交理化室。实验室根据委托单的要求进行检验并标识。

5.1.2实验室在接收委托的检测样品或按有关规定执行的抽样样品时,应对样品进行分别编号,加贴唯一性识别标志,注明样品的校准/检测状态。 5.2样品的流转

5.2.1样品按流转顺序流转,交接签收时应检查样品状况。

5.2.2样品在制备、测试过程中应加以防护,避免受到非正常损坏。样品如遇意外损坏或丢失,要追究责任并及时与委托方联系采取补救措施。

5.2.3检测人员对校准/检测完毕的样品,加贴状态标识以免发生混淆,使样品具有可追溯性。 5.3样品的贮存

5.3.1检验人员填写样品袋上的各项内容。

5.3.2钢铁样品要做到不污染、不变质、不损坏保存完好状态。 5.3.3钢铁样品保存期限 序号 1 2 3 4 5 6 备注

6质量记录 《转序合格单》

样 品 类 钢 钢 钢 钢 钢 半 别 材 材 材 材 材 轴 检 测 项 目 化学分析 晶 粒 度 低 倍 硬 度 断口 金相 保 存 期 三个月 三个月 三个月 三个月 三个月 三个月 不合格样品及异议样品保留至处理完毕

企业名称替换

1目的范围

实验室质量手册 16证书与报告管理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1.1为确保实验室严格依据校准/检测方法中规定的要求,客观公正的出据每一份报告,保证报告的数据准确,其表述清晰、明确,并能满足委托方的要求,必须对报告结果进行有效控制,

1.2适用于报告的编制、核验、签发、修改等活动。 2引用文件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3定义 无 4职责

4.1检验员负责报告的编制和核验.

4.2质保部负责测试报告的存档及报告使用规范化的日常监督管理. 5要求

5.1对完成每一次或每一系列校准/检测项目要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地出据报告.报告的格式内容应满足校准/检测方法中规定的要求。 5.2每份报告至少包括下列信息

5.2.1标题:如检验报告、不合格通知单、校准报告等

5.2.2唯一性标识:报告上应编制编号以确保能够识别报告的唯一性和完整性。 5.2.3客户的名称或地址:报告应标明委托单位或送检单位。 5.2.4所用方法的标识:检测或校准所依据的文件名和编号。 5.2.5样品的标识:填写样品名称及型号等 5.2.6日期:有检测/校准日期、有效日期

5.2.7校准/检测结果:应按校准/检测方法的要求给出结果。 5.2.8报告上至少有检测或校准人、核验人签字。

5.2.9需要时应注明校准/检测结果仅对样品或批次有效负责的声明。 5.3当需对检测结果做出解释时,检测报告中还应包括下列信息:

5.3.1根据国家检定规程的规定,给出合格结论,不合格给出不合格结论, 5.3.2需要时提出意见和解释。 5.4证书和报告的编制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16证书与报告管理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5.4.1检测人员应根据校准/检测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地编写证书或报告,使用规范语言,满足规定的格式和信息。

5.4.2当证书或报告中包含了由分包方所出具的检测结果时,则应予以清晰标明,并将分包方出具的证书或报告存档。

5.4.3当证书或报告中包含意见和解释时,应将其依据文件一并在本次校准/检测的技术依据中标明:

5.4.3证书或报告编制完成后,检测人员应签名,交核验人员。 5.5证书和报告的核验

5.5.1核验人员应对证书或报告的规范性、数据的准确性和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核验并签名即查检测报告填写的内容是否与检测记录相符、数据运算是否正确、检测标准依据是否适用、环境条件是否满足要求、判定结论是否正确。核定后加盖审核人印章或签字.审查核人发现报告有误应通知检验人复查、更改,更改后要重新履行审核手续。 5.6理化检验报告必须经审核才能报出。

5.6.1凡正常进厂材料复验及其它样品,质保部部长可以审核,也可由部长指定专人审核。

5.6.2热处理金相室夜班样件,由当班两名检验人互检,并都加盖检验人印章或签字,并在报告日期旁注明“夜班”标志。次日白班由技术员抽样,审核后在检验登记上加盖审核人名章或签字。

5.6.3热处理化验室的化验报告,除有异议和争议、仲裁的样品,由技术员审核外其余均不用审核。

5.7校准证书不允许更改。

5.7.1测试报告每页内更改不允许超过两处。更改方法应采用“杠改”的办法,即在错误的数据上划一水平线,将正确的数据填写在其上方或下方,加盖更改人印章,更改只能由检测人进行,他人不得代替更改,不允许用铅笔记录,也不允许用涂改液更改。 5.7.2对巳发出的检测报告,因故需要作废时,应由原报告检验人提出,收回原报告,作废处理并将更正后经审核后的报告发给原报告的发放单位。

5.7.3检测报告中,如有分包给外部实验室进行的检测项目,其检测结果应注明分包试验室的名称或加以说明。

5.8未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或报告(全部复制除外)。 5.9证书和报告一般不用电话方式报出,应以书面证书和报告为准。

企业名称替换

实验室质量手册 16证书与报告管理程序

文 件 编 号 版 次 共 页

Q/YF-SSC

B/0 第 页

5.10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可满足委托单位以电报、传真或其它电子传递方法将证书或测试报告送达,但必须予以保密。

5.11检测人员根据试验结果的检测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应做到填写的项目齐全、准确、

判定结论正确、易于理解、空白项应划上钭线。 5.12证书和报告必须有检测人员签名或印章。 5.13理化检测报告由检测人员加盖理化检验专用章。 5.14证书和报告的保管

将委托检验单(登记)、测试记录、测试报告的复印件放在一起由检测人员定期整理,安全可靠的保管,使用户放心。 6质量记录

《特殊工序检验/审核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