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的研究

2022-02-10 来源:步旅网
关于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

措施的研究

摘要:我国有限的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在较为偏远的矿山区域内,因此也会接连引发较多地质灾害问题和安全责任事故问题,对采矿企业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还会直接威胁现场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在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定期勘察的过程中,不能够忽略地质条件存在的细微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地质灾害问题的溯源治理措施以及生态环境修复成效。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生态环境;修复

我国矿山资源相对比较有限,因此在对不同类型矿山进行矿产资源开发以及再利用的过程中,不可小觑各项地质灾害问题所造成的严重破坏,也会直接影响到废弃矿山的集中改造施工作业进展。在对矿山周边地质环境进行全面勘测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应用地质灾害治理以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本文将着重探析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以及生态环境的有效修复措施。

1 矿山地质灾害形态和成因 1.1 崩塌滑坡

在对不同类别矿山进行集中开采作业的过程中,崩塌滑坡的地质灾害问题相对比较突发,并且会直接影响到施工作业现场地上结构的稳定性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完整性。但是此类地质灾害问题主要源于岩土层结构的外部和内部不稳定因素,与施工单位对不同矿产作业面的固定和保护措施不完整有关。在不同类别矿山进行采矿作业的过程中,很多单位会采用崩落法进行矿产资源的开采作业形式,但是也会对矿山内部地质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破坏,还会对地下水系的稳定性以及流通性造成严重影响[1]。矿山开采期间,受外部作用影响,经常会导致岩石体发生严重变形问题,这也是引发地质灾害问题的一项重要因素。但是在处理此

类地质灾害问题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单位会对矿山内部地质结构进行适当支护和围护固定,以免直接影响到开采作业面的稳定性以及行进路径的完整性。

1.2 采空塌陷

在进行矿产资源挖掘时,会形成孔洞,这也会导致岩土层水失去重量支撑,从而导致地面发生塌陷事故,危害巨大。出现采空塌陷的地质灾害问题,与很多企业单位所采用的矿产资源开采方式不合理有关,并且不能够实时监测矿山内部地质结构的稳定性和突发安全事故问题,从而直接关联到地下矿石区域岩土层以及地下水系的稳定性[2]。对不同类别矿山进行集中开采作业的过程中,出现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问题,与矿山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各项不稳定因素有关,还会直接关联到采矿企业单位的正常施工进度,还会造成较大规模的人员伤亡。采空以及塌陷类地质灾害问题,主要集中在地下矿石区域内,并且会极大概率屏蔽人为操作干扰因素,此类地质灾害问题的突发性和严重性不可小觑。对采空塌陷类地质灾害问题进行集中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矿山内部采空区域的岩土层结构进行集中勘测和统计分析,才能够避免出现连续性的安全事故问题。

1.3 泥石流

在对矿山进行集中开采作业的过程中,泥石流也属于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问题,并且普遍集中在春夏秋三个季节之中,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破坏,但是也源于本区域内脆弱的自然地质条件[3]。很多矿山的山体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也容易积存较多雨水,不能够快速形成比较稳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对各类固体堆积物的载存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容易在夏季爆发泥石流等多种地质灾害问题。很多矿山区域内的降雨相对比较丰沛,因此会对山体的外层地质结构造成一定冲击,接连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问题。在集中处理泥石流等问题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和采矿企业会对容易产生泥石流灾害问题的山体区域进行集中防护和拦截,还能够定时监测自然降水情况,避免出现较多经济损失和人员损失。

2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以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 2.1 应用矿山地面减沉技术

针对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相关单位和部门可以充分应用矿山地面减沉技术,及时修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还能够对相关矿产资源的综合效率进行客观评估和统计分析,为后续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指标。尤其在处理采空区的过程中,需要对地面设施和地下矿石区域进行集中的地质环境监测和灾害防治,才能够将矿山地面减沉技术应用在不同地质环境条件的矿山区域内,还能够对各类填充材料进行环保和安全检查,避免影响到其他矿山开采区域的地质结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应用矿山地面减沉技术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和企业单位需要定时监测地面结构是否存在呈现不均匀沉陷以及结构裂缝等问题,才能够客观评估矿山区域内自然地质环境的稳定性和可观测性。

2.2 定期种植复垦

在实际作业开展期间,通过复垦填充方式对发生塌陷的区域的处理,利用煤矸石等不同类型材料进行填充,同时,需要在复垦区域范围内大面积种植草、树木,通过大面积种植能减少水土流失。但是在定期开展种植和复垦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对矿山区域内不同边坡的具体倾斜角度进行精准测量,并积极采取分层次的种植复垦施工技术方案。尤其对于陡峭型岩石壁,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重点恢复,并充分运用等高线设置构筑槽板和营养土,才能够确保各类草木植物的种植成活率,并合理配置节能环保的景观设施,呈现更加稳定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但是不论应用种植技术方案还是复垦技术方案,都需要对地基结构进行适度压实,以免出现大面积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问题。

2.3 强化地质监测以及环境保护力度

地方政府机关以及相关环境监管部门,需要协同施工单位共同强化地质监测以及环境保护力度,才能够及时避免大中型地质灾害问题的产生,还会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我国脆弱的矿山地质环境,能够直接影响到各类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状态,因此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需要对地质监测数据指标进行同步处理,并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着重提升自然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和谐性,还需要对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环境保护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和说明。尤其在天气气候条件比较特殊的时间区域内,需要对矿山等区域进行隔离防护,并对周边高速公路和市政道路进行定期维护和隔离。

进一步强化地质监测以及环境保护力度,是凸显本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特点的重要手段,也能够逐步形成可循环以及可持续的矿产资源利用开发模式。

2.4 构建完善矿山地质灾害预防技术体系

对于常见的矿质灾害问题,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需要及时构建和完善矿山地质灾害预防技术体系,并需要从地质勘测技术、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园林园艺技术等相关专业领域内重点筛选针对性的灾害预防和治理措施,才能够逐步落实到矿产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模式之中。构建和完善矿山地质灾害预防技术体系,还需要结合功能健全的矿山地质监测系统等硬软件设施,才能够对不同类别矿山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定向观测和在线统计分析,严格禁止出现非法以及违规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

结束语

随着人类工业生产活动日益增多,导致自然地质灾害频发。在诸多地质灾害中,矿山地质灾害的危害性极强,往往给矿区周边的居民带来安全威胁及巨大的经济损失。现阶段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与解决生态问题相互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要在保证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真正对生态环境问题予以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任传涛,陈桂虎,郭文科,张龙.东北地区矿山地质生态环境调查问题的初步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20(20):185-186.

[2]郁文,丁国轩,樊小鹏,董毅兵,韩兵兵,万宝峰,岳珊珊.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模型的矿山地质生态环境评价研究[J].三峡生态环境监测,2021,6(02):26-35.

[3]李焕平.浅谈露天采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恢复的重要意义[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31(12):224.

[4]刘观发,周凌政,马奔,孙圣发.解析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合理利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23):145-1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