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南门坡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分析
作者:刘四黑
来源:《硅谷》2008年第03期
[摘要]对南门坡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研究,南门坡森林公园是乡村生态经济与城市生态经济的结合点;南门坡自然生态区符合县级森林公园建设标准要求,具有放松,求知,求新,求乐,健身,陶冶情操和激发艺术灵感的多种功能,有较强的自然性,真实性,科学性与参与性。是典型的山丘森林型陆地生态系统的森林风景资源,主要发展方式是建立森林公园。 [关键词]生态旅游 南门坡森林公园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210082-02
一、园区基本情况 (一)规模及范围
南门坡森林公园总规划面积180公顷,位于贵州省玉屏县城东南部,根据公园资源分布特点,规划范围包括平溪镇四眼塘、平溪村,东起龙滩河,西至飞凤桥南起湖南界,北抵水厂。 (二)自然环境
1.地质地貌:南门坡森林公园处贵州高原东缘武陵山脉低山向湘西山地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上,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最高点东门坡海拔898米,最低点野鸡坪水库海拔310米,境内地层呈北东、西北东向带状分布,为前震旦系板溪群以及震旦系、寒武系地层,凝灰质板岩,变余凝灰质砂岩,砂岩夹凝灰岩与页岩,以砂页岩分布最广泛。
2.气候:南门坡森林公园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春季气候多变,夏季降雨集中,无霜期较长,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4℃,一月均温5℃,极端最低温-10.7℃,七月均温27.3℃,极端最高温39.7℃,全年≥10℃的时间达240天,年有效积温4600-5100℃,年平均降水量为1174.1mm,相对湿度81%,无霜期290天,年照时数1206.7小时。是避暑、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3.水文:玉屏境内河流均属长江,南门坡森林公园处于长江流域沅江水系,大气降水是公园境内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公园森林植被覆盖率高,三水转化呈现良性循环。舞阳河长16km,由西向东流,平均流量为6.2m3/s;野鸡河长3.6km,由南向北流,水流湍急,平均流量2.7m3/s,水库有野鸡坪水库、蓝天水库,园内无污染工业,植被保存完好,泉水及河流清澈透明,水质好,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丰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土壤:主要土壤有黄壤土、红壤土。土层较深厚,厚度多在60-100cm,土壤ph值5.4-6.1,呈酸性反应。 (三)社会经济
玉屏县辖6个乡(镇),全县总人口14.2万人(2006年数据),其中:农业人口10.996万人、城市人口3.204万人;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38108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3690.8万元,人均纯收入2443元。南门坡森林公园处平溪镇(县城郊),是玉屏县主要的经济、商贸、金融、交通中心,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镇完成生产总值28621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2455.89万元,年人均纯收入2586元。 (四)基础设施现状
玉(屏)三(穗)高速公路、320国道擦园而过。公园距湘黔铁路玉屏站1km,渝怀铁路铜仁站78km,距铜仁大兴飞机场95km。南门坡森林公园游览干道已初具雏形,水、电设施完善,移动网络全面覆盖。 二、园区生物多样性 (一)植被
南门坡森林公园森林类型是中亚热带湿润常绿针阔叶林,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现存植被表现出不同层次的次生性。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竹林、山地灌丛。初步查明公园内有种子植物(Spermatophyta)54科93属112种,其中裸子植物(Gymnospermae)4科5属6种,被子植物(Angiosp
ermae)50科88属112种。主要观赏植物64种,其中观花植物19种,观形、叶类34种,观果类11种;垂直绿化植物6种;野生蔬菜4科5属6种;药用植物35科48属61种,在植被资源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银杏(Ginkgo biloba),二级保护植物有楠木(Phoebezhennan),省级保护植物有檫木(Sassafras tzumu)等。 (二)野生动物资源
森林公园内主要动物有27种。其中兽类有 4目5科6种,穿山甲(Manidae pentadctyla)、眼镜蛇(Na ja)等2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鸟类有6目10科14种,其中鸳鸯(Anatidae aix.)、勺鸡(pucrsia.)、红腹锦鸡(Phasianidae chrysolophus.)等3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爬行动物类1目2科6种,其中眼睛蛇(Na ja)等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三、生态旅游资源 (一)景观资源分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中对风景资源的分类,并参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资源分类系统分析,南门坡森林风景资源包括5类10个基本类型详见表3-1。
(二)森林景观
以松科、杉科、柏科、杜鹃花科、千屈菜科、山茶科、木兰科、棕榈科、兰科、百合科、菊科、四照花科、蔷薇科、禾本科等为代表的观赏植物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公园内山峦连绵,森林茂密,林相整齐优美,季相景色丰富多彩。春天,山花烂漫;盛夏,苍翠浓郁;金秋,霜染红叶;严冬,满山映雪。 (三)地文景观
由奇峰、飞凤山等景观组合。 (四)水文景观
有南天水库、野鸡坪水库及山涧飞瀑流泉,林茂水清。 (五)天象景观
冬春两季云雾弥漫,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景致不一,尤其雨后初晴的雾景更为壮观,谷中轻烟薄雾傍山,崖尖白云缭绕,远山近峦披纱缠云,时隐时现;秋末至初春,雪花纷飞,积雪覆盖,山舞银蛇、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冬季冷空气入侵时,雾罩弥漫,低温绵雨,出现雨凇,景观迷人。 (六)人文景观
有东门观音庙、侗族风雨桥等。 (七)特色风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油茶、箫笛、牛角拐杖、贡米、蕨菜、板栗、柿饼、米豆腐等丰富的农家特色商品和风味小吃。
(八)陪衬景观
1.舞阳河国家风景名胜区。风景区以舞阳河水系为纽带;以峡谷奇峰、云景水色为韵;以\"雄、奇、秀、幽\"为特色而名扬天下。距南门坡森林公园不足3km。
2.北侗民居文化。朝阳北侗民居建筑是较为标准的典型的北侗民居,木结构、小青瓦、吊脚楼、外环廊式等特色建筑典雅古朴,吊脚楼一般二至三层,根据地形留有院坝,建有迎宾门,当地称“鞍俗植拭”疟。保留着各种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格。民族节目丰富多彩,民族服饰及歌舞五彩缤纷,民族民间工艺精致典雅,民族宗教、信仰原始古朴。处玉屏县境内,距南门坡森林公园6km。
3.其他旅游景区。南门坡森林公园处贵州东部及湖南西北黄金旅游线上,是旅游驿站。可借陪衬的景观资源主要有: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铜仁九龙洞国家风景名胜区、湖南凤凰古城、南长城、镇远历史文化名城等景观及人文景观资源。 四、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根据南门坡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及地理特性。为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采用薛建辉先生等编制的《森林旅游资源评价》对园区景观资源质量及开发建设进行评价,如表4-1。 表4-1 玉屏县南门坡森林景观资源质量及开发建设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由评价表4-1可知,南门坡森林公园山体一般,植被丰富,林相、季相多彩各异,民族文化特色浓厚,水体景观中等、人文文化弱,天象景观迷人,地理区位优越。园区总得48.9分。按本评价体系,南门坡森林公园旅游质量只能是县级森林旅游区。 (一)优势
1.南门坡森林公园纯朴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山情水韵以及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无论从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来讲,都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开发潜力,对游客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2.客源市场。有岑巩、三穗、玉屏、新晃、万山五个城镇客源依托。
3.交通区位。南门坡森林公园距铜仁大兴飞机场95km,距湘黔铁路玉屏站1km。玉(屏)三(穗)高速公路穿过平溪镇,将为南门坡森林公园吸引省外、国外游客前来旅游、消夏避暑带来极大的便利。
4.党委政府重视。玉屏县旅游资源开发,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决定将南门坡申报县级森林公园,并为公园的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和提供了一定配套资金。 (二)劣势
1.资金:玉屏森林生态旅游起步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服务设施建设,景点建设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2.产品开发:玉屏县社会经济总体不发达,农业产业化水平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优势农产品尚未形成。森林公园的旅游主要是自然景观游览、休闲避暑和吃、住,缺乏文化、艺术和科教等类别。
3.气候:夏秋气候凉爽,冬春雾多,雨多,寒冷。
4.人才:旅游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特别是森林旅游方面的人才。 (三)客源市场
1.地理特征及主要客源地:南门坡森林公园主要客源来自玉屏县城和周边县(市)。潜在客源主要是中转玉屏火车站客流。客源市场营销应坚持森林休憩、娱乐、品味地方特色等为梵净山、凤凰古城、镇远等地旅游作补充,与上述景区联动开发一日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市场预测: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20年国内居民出游率将达311%,旅游人数达4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森林旅游量将达12-15亿人次。南门坡森林公园将达到15万人次。 五、建议与结论
建议对南门坡森林景区进行科学布局和规划,将游览区、娱乐区、服务区和保护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划。
生态旅游是现代企业的生态经济,南门坡森林公园是乡村生态经济与城市生态经济的结合点;南门坡自然生态区符合县级森林公园建设标准要求,具有放松,求知,求新,求乐,健身,陶冶情操和激发艺术灵感的多种功能,有较强的自然性,真实性,科学性与参与性。是典型的山丘森林型陆地生态系统的森林风景资源,主要发展方式是建立森林公园。 参考文献:
[1]薛建辉,林业生态环境评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陈秋华,生态经济管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3]薛建辉,森林生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4]胡春姿、俞晖,我国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探讨,林业经济2007年第10期. [5]玉屏县南门坡县级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作者简介:
刘四黑(1978-),男,侗族,贵州玉屏县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林业规划设计和营林造林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