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跆拳道品势文化解析

2022-05-01 来源:步旅网


跆拳道品势文化解析

摘 要: 跆拳道运动是一种极具东方文化内涵的武道运动,跆拳道的品势是跆拳道中最具文化底蕴的表现形式。通过对跆拳道品势的由来、动作性质、文化意蕴和审美情怀等几方面研究,了解分析跆拳道品势的文化渊源,目的在于弘扬跆拳道品势中蕴含的东方文化体系,进一步推动跆拳道中品势文化的发展,让跆拳道的修炼者深入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从而提高跆拳道修炼的思想境界。

关键词:跆拳道品势 文化 解释 分析 关注 “跆拳道”微信平台

跆拳道是一种起源于朝鲜半岛(现在的朝鲜和韩国)的一项武道运动,以技击格斗为核心,修身养性为基础,磨炼人的意志,振奋人的精神为目的,将人类的生存意识通过躯体表现出来的,并将人的精神需求具体化的一项体育运动。“跆是指脚的踢击、腾跃和蹬踏。拳是指手的攻击与防御。道是指一种思想、一种结合。道是让人身体各部分协调统一的方法,让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途径。简而言之跆拳道是一种手脚并用的搏击艺术方法。现代的跆拳道中包涵品势、竞技、特技、功力击破和跆拳道舞等多种表现形式,而品势是跆拳道最具文化底蕴的表现形式。品势是跆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品势指的是跆拳道中的一套动作的特定形式。是将进攻和防守的动作按次序编排出来的练习体系。品势的动作包括击、打、刺、踢、基本站姿和基本格挡。跆拳道的练习体系中可以使跆拳道的修炼者针对假想敌人独自练习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从而使身体的某些部位化为武器。

品势的修炼目的是帮助修炼者在格斗上有良好的反应,所以说品势是格斗的训练基本。每套品势都有固定的起势和收势,并且每套品势都有其各自的沿走路线和文化内涵。跆拳道品势作为一种极具文化特色的运动形式,是区别与其他民族格斗运动的独特形式。品势的形成突出的反应了东方文化的特征,不断的延续着东方文化的精髓之所在[1]。

1 跆拳道品势的动作性质

动作是品势系统的基本单位,是我们分析和演练品势的切入点,首先从品势的动作来看,它是对格斗的抽象。品势是将击打和防御的技术体现在规定的形式(套路)里面,使其能够自身修炼的动作,并且是将攻击和防御的基本动作连贯修炼来提高对练技术和动作应用的能力,有着能够熟悉和掌握在基本动作中无法掌握的特殊技术特点。

品势在原始形态时是对真实格斗的描述和格斗状态的追求,但随着演变和发展形成了对格斗的抽象和美的关怀,把实战中的“打斗”演变为品势的击、打、刺、踢、基本站式、基本格挡六大主体部分组成,额外其中还包涵了抓、拧折、擒拿和解脱的动作。这几大主体部分都有着独特的动作体系,就像参天大树的几大枝干一样,每个单个技术动作就是它们的枝叶。虽然“打斗”的实体抽象化了,但还保留着击打的目的性,在品势动作演练的过程中,每一次击打都设定了目标,不可以随便设定在身体某一处,人体中存在着很多的“要害”,即暴露于皮肤表面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这些地方受到小的打击也足以给人以致命的伤害,像这些构成要害的攻击目标在人体中有280 多处,然而在品势中把这些“要害”分成了三大部分:锁骨以上为上段是以人中穴位为主,还有例如百会、囱会、印堂、太阳等穴位,锁骨到髋关节为中段是以心胸为主还有例如紫宫、檀中、极泉、京门等穴位,髋关节以下为下段是以丹田为主还有例如中极、箕门、中渎、上巨虚等穴位。由此看来品势的单个攻击动作或单个防御动作的构成是由使用部位+ 目标+ 打的种类或防御方法来完成的。例如:品势中的上段防御动作= 外腕+ 上段+ 上提动作、品势中的背拳前击=拳背+ 上段(人中)+ 前击[ 4 ]。

总之,品势在保留了原始击打的意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向技艺的方向发展了,呈现了审美和想象的特点。但格斗的本意并未丧失,品势动作既没有脱离技击之“真”,也没有完全执着于格斗之“ 实”。

再从动作的角度分析来看,品势的追求目标是协调统一(和谐力的统一、上下肢的统一、技术与意念的统一),在练习品势动作时要求手脚同步,视线与攻击方向一致,做到心神合一,因此要求动作规范、整齐、招势清楚、准确。动作过程要自然流畅,有起程转折的统一。跆拳道品势技术动作的起落、转换都要求配合呼吸,随着动作的变化自如运行,不能强作吞吐。还有就是各个动作之间不能有间歇的空隙,要做到一气呵成,善于运用内在的意念活动,通过视线、眼神把前后动作的意向连接起来,使动作贯穿一气。在发力上要刚柔相济,发出和谐的力。正所谓:“刚不意味着持久,柔不意味着被动,刚柔相济方为杰士”、“柔中有刚攻不破,刚中有柔力无边”。以准备势开始,又以准备势结束,是自然界回归现象在跆拳道品势中的体现,反映了跆拳道运动“始终归一,循环往复”的精神哲理。练习跆拳道的人非常讲究礼仪精神,在品势中大多数的品势动作都是以防御为先攻击为后的,这显示了跆拳道的礼仪精神和君子之拳的道理。要求跆拳道练习者在练习技术的同时,在道德修养方面也要不断提高自己。通过不断向长辈、教练、队友鞠躬施礼,使跆拳道练习者养成发自内心的行礼习惯,以养成恭敬谦虚、友好忍让的态度和互相学习的作风,并培养其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 跆拳道品势的文化意蕴

跆拳道品势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与东方的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在跆拳道品势中有8 套品势太极一章到太极八章是源于《易经》的阴阳文化、八卦文化,在文化内涵、演走路线和攻防拳理方面确立了以太极和八卦为核心的理念体系。太极所指的是宇宙生成的原理和人类生活的规范。太极本身与无极和两仪共存,围绕太极的是无极,红半部和蓝半部是两仪。太极是光、是宇宙世界和人生统一的中心体,无极是力量、是生命的源泉,两仪表示宇宙和人生的发展动态,是阴阳、强弱、物质和精神等对称的两者反复相生相克的自然现象[4]。八卦和太极一同,秩序井然地运行,卦中的“—”是阳、“——”是阴,生成发展宇宙现象的基本原理和协调。八卦是一种表达人与自然的所有现象的象征方式,它

的生化是古人解释宇宙万物的一种方法,古人通过象征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八种自然现象的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揭示宇宙和生命的规律以及阴阳消长变化的细微过程[5]。它包括所有互相矛盾的概念,它们通过结合和变易有永不止息的发展和生长。天和地、光和暗、善和恶、男和女都是所有宇宙现象照着一定的规则彼此结合和互动。八卦将这种神秘的东方哲学用于跆拳道的动作,可以让修炼者来理解跆拳道的基本原理,它由变化与合作、冲突与和谐组成,使各个构成元素达到对立统一与和谐之境[5]。

品势太极一章至八章这八套动作就是按照这八种自然想象的理念和内涵进行演练的,首先它们的演武路线是八卦的八种卦号,最终所有的演武线形成是个“王”字,这也映视着王道的蕴意。其次每一章的含义是与八卦相符的,太极一章的动作是对八卦中“乾”的运用。【乾】是八卦的第一卦本体象征物为天,它的象征意义为刚健,有着阳刚、进取和原始的特点。正如《易经》中所讲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告诉我们做人做事务必遵循自然界的阳刚、进取规律,努力地效法天的自强不息精神,开拓未来,获取成功。太极是万物之源,由乾开始。有天就有光和雨,这两者是生长和继续所必需的。天始地成,天始万物,地成万物,所以则具有宇宙万物根源初始之意。太极一章可视为跆拳道品势招式的基础。姿势由最简单的走步、弓步开始,基本的防御是有下段防御、中段防御、上段防御组成的,攻击由正拳中段直击和前踢构成,所以初学者也能获得充分修炼,从太极一章进行修身和修炼的开始。太极二章是应用八卦中表示欢悦的一套动作,此卦为“兑”,【兑】卦的本体象征物为泽,象征意义为欣悦,这是人的思想虽然显出柔弱却保持强壮的阶段,因此呈现出的微笑与美德。沼泽的本身也体现的是外柔内刚也正与太极二章的动作相吻合,虽然动作温柔但是力在其中,有厚积薄发之意蕴。

太极三章是以八卦中的“离”卦为基底和依托的,【离】卦的本体象征物为火,象征意义为附着。因为人能使用火,所以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点火能给人光明、温暖、热

力和希望。通过火的传递告诫人们内心要坚守道义,才能达到光明磊落的思想竟界。因此,太极三章的形态,充满活力和富有精神,这套动作多变、热烈可以帮助修炼者获得活力,有蓬勃向上之意。

太极四章源于八卦中的“震”卦,【震】卦的本体象征物为雷,象征意义为奋动。惊雷震动万物惊恐,戒惧慎行的人却能够谈笑自若。其原理告诫我们对待突然的震动,一不要害怕,不要惊慌失措;二要常存戒惧之心,谨慎行事。而平时则要培养自己的胆识,经常反躬自省,以便于防患于未然。太极四章有威严、力量、平静、勇敢之意。

太极五章的动作来表明对八卦中的“巽”的应用。【巽】卦的本体象征物为风,象征意义为逊顺。这一章告诉我们,逊顺的目的是为了进取,而优柔寡断,进退不决,绝不是逊顺,而是缺乏志气的表现,所以要培养自己果敢、刚毅的作风,使逊顺能有所作为。一个人要具有逊顺柔和的美德,才肯能具有建树。太极五章的动作要做的温柔,如微风拂面,但是有时候则要风暴一样有力,正如自然界得风是温柔的,但也有飓风和龙卷风。

太极六章是对“坎”卦的应用,【坎】卦的本体象征物为水,象征意义为重叠险阻。表示如流水般的柔软,平静。或一泻千里,奔流不息。即使是千回百折,九曲十八弯也始终不舍昼夜的流淌。演练此章要效仿水的精神,川流不息或汹涌澎湃,不论困难重重,都要意志坚强毫不退缩,勇往直前,进取拼搏,战胜困难,超越自我。

在太极七章里八卦中的“艮”由一系列的动作来应用。【艮】卦的本体象征物为山,象征意义为抑止。这一式告诫我们,高潮过后必然会出现低潮,所以该静止时就需要静止,静止是为了改过而重新奋发。而这正需要提高自己的克制能力,不使思想信马由缰,要冷静行事,如此才能避免灾祸, 使事情顺利完成。要完成一件事,行止应当同时并存。山从来不动,止于定点,所以我们应学习她的稳定。正如《易经》中说的:“时止则止,时行则

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太极七章里虽然快速的动作看起来漂亮,但我们应当知道何时何处该止住。演练时要有强劲的内力,身法沉稳,动作混厚。有厚重坚硬,坚强,稳重之意。

太极八章应用了八卦中的“坤”。【坤】卦的本体象征物为地,象征意义为纯阴至顺,有着宽厚、柔顺的特点,是对“乾”的阳刚、进取的辅助和补充。大地厚实,承载万物,品德与天合拍,顺从和承接了天的功能。它谦恭、朴实,任人踩踏始终不变,无限广大,包含养育一切,各类事物都在大地的怀抱中顺利成长。同时这一式也告诫我们大地的气势厚实温顺,君子因此要效仿大地,胸怀宽广,带人厚道。人生处世,不可一味刚强,宽厚、博大、柔顺是做人的基础。正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太极八章正是这一卦的诠释,在成为黑带(入段)之前,前七章的站式步法、防御和攻击等基本的动作都在这一套动作里回顾并温习了。而且又新增加了助手外格挡、二段前踢,半山型防御、拉拽击颚、助手下段防御、跳踢、肘部旋击等新动作,有着对“乾”的回应和延续,正如天生万物,地以载之[5]。

在跆拳道品势中除了对《易经》中阴阳、八卦文化的融合之外,与老子的道家文化也有着深厚的渊源。据韩国《三国史记》载,6 2 4 年(高丽荣留王七年),应高句丽国王之请,唐高祖“命道士以天尊像及道法,往高句丽为之讲老子,(高句丽)王及国人听之”。翌年,高句丽荣留王复“遣使入唐,求学佛、老教法,(唐)帝许之。此后道教遂在高句丽逐渐传播。643年(高句丽宝臧王二年)唐太宗派叔达等8 名道士赴高句丽,并赠送老子《道德经》。国王宝臧十分重视这些道士,“以佛寺为道馆,尊道士坐儒士之上”。从此道家文化对朝鲜半岛的文化影响深远[ 2 ]。

在跆拳道的品势中道家文化的印记也很明显,特别是对道家“水”的领悟。在黑带八段的必修品势汉水中蕴含了对水的解读。汉水品势的演武线是“水”字。汉水品势意为着

滋养万物生命的水,它体现出生命的诞生和成长、强与弱、强大的包容力和融合力以及适应能力。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之王。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水既能安静平和,也能狂野猛烈。水的流动性和顺应性,以及这些品质正是我们人类所要学习运用的。

3 跆拳道品势的审美情怀

跆拳道品势的审美是多方面的,可以说品势是由技术转向艺术的。将技术艺术化是一种本质的升华。

3.1 跆拳道品势的形体美

形体美即身体的形态、体态的美感,在日常生活的范畴里直观的视觉可以感受到赏心悦目的形状和姿态。通过对跆拳道品势的修炼之后,修炼者在基本形态上表现出挺拔、匀称、舒展、大方、丰满、强健、有力量等美的特征,让肌肉线条匀称、平直,增加了肌肉的横断面积但又不失典雅。让人感到平衡、匀称的人体曲线美感。朱光潜说:“美的形体无论如何复杂,大概都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平衡(balance)和匀称(sy m m etr y ),这在自然中已可见出[6]。”

3.2 跆拳道品势的运动美

跆拳道品势有许多特点,其中应物象形,气力合一等更具有审美的价值。应物象形,

顾名思义是观物取象。在跆拳道的品势中存在着很多人对自然美态的模仿,例如:金刚品势的山型防御、金刚防御包含着自然的强劲和稳重,十进品势中的推岩石式、天拳品势的推泰山式凝聚着人们对改造自然的向往,地跆品势的牛角防御、天拳品势的展翅即追求了象形的生动灵活又追求着内在精神的充沛、专注。品势中的禽飞兽舞、举鼎拔山是对自然本质的歌颂并寄托着人的美好期望。

气力合一,则是指心、神、意、气等心志活动与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达到高度的协调和一致,从而心动形随,意发神传。品势中的眼神视线与攻击、防御方向始终保持一致,有眼到手到,手到脚到之配合[7]。另外在每套品势中都有“气合”的发声体现,声音犹如洪钟震慑、穿透,从而表现轩昂的气宇和摄人神魄的气概。跆拳道品势的美就在于这种非凡的气势之中,内在的气是在凝聚一种势、是在发放一种力,以气催力,气力相合,和外在的宇宙相呼应。

跆拳道品势中的每套动作的演练有其固定的演武线,然而每套动作的演武线都有其特定的路线、内涵和审美价值。例如:金刚品势演武线为“山”字,其含义为雄壮安定。平原品势演武线为“一”字,象征平原的一望无际。一如品势演武线为“卍”字,象征着吉祥无比。跆拳道品势的这种有具体形态和具体内涵的演武路线是其他套路类动作演练都无法媲美的。

3.3 跆拳道品势的人性美

人性美是对人的本性的赞美和歌颂。人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质,既有自然的属性,又有社会的属性,因此对人性美历来有许多不同的看法[8 ]。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的人性,人性美才能得到充分实现和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伦理型文化,礼仪之帮,中外颂扬,对东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跆拳道品势正是对这种文

化的贴近,从礼节、精神、代表寓意、规则、制度、服饰等方面都表现出人性化的特点。随着时代的转换,跆拳道品势也随着人们内在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而改变,无论从动作本身还是文化内涵所弘扬的是蕴于其中的质朴、坚韧、善良、拼搏和互助这些美德,而这正是人文关怀和人性所坚守的人本身的真、善、美。审美的核心便是人们对自我现实生活进行向真、向善、向他所理解的美的方向的关注、改造、提升乃至创造[9 ]。

4 结语

总之,文化是这个时代的强音,就国家、民族来说是一种软实力。任何物质都含有精神层面。人们抽象出它的形象、魅力和品格,于是各种文化得以体现,文化若水,无处不在。跆拳道品势演化于人类从野蛮时代、蒙昧时代、文明时代走过来的整个历程。它蕴含着文化的力量、放射着文化的光芒、辉映着文化的风采,承载着文化的使命,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跆拳道品势和中国的武术一样,绝不是一个体育项目,而是一个庞大的身体运动的文化载体,承载着人与运动与未来的关系。在竞技体育迅猛发展的今天,往往使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技术的发展,而忽略其文化内涵。从2006 年世界跆拳道联盟举办了第一届世界跆拳道品势锦标赛开始,中国跆拳道品势的发展如雨后的春笋,但无论是从运动员、教练员还是裁判员他们所探讨的更多的是技术的准确性、熟练度和表现力,几乎很少有人去谈论品势的历史由来、文化意蕴、审美的情怀。进入当今社会,可能仅有竞争就欠缺了,所以必须还要有伦理、文化和精神作为支撑,才能让社会平衡。工业文明带来的竞争,滋长了人们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物欲主义,恰恰需要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共融、道德的轮回, 这一切都在文化之中。学会一个品势的动作不会有多难,但要领会那心神意气的配合,以及它所赋予的哲理,就需要人们坚持不懈的去领悟、去修炼。悟其内在的意蕴之深、技巧之妙,修其身心同感、意境之美。真正的提高修炼者和欣赏者的思想境界,对传统的东方文化有所了解。并让更多的人不仅“知其然”而要“知其所以然”。跆拳道品势文化的教育和渗透正是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传统文化底蕴、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所不可多得

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所以我们要让“ 型的灵魂”去引导“心的修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