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建设基础
自1982年设立旅游英语专业以来,本专业一直以英语导游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对应工作岗位,兼顾与英语导游工作能力相关的其它工作,如翻译、旅游接待、旅游管理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导游业务能力和文化知识一直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多年的培养实践证明专业的设置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已经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旅游英语专业开办以来,本专业教师编撰了本专业第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教材和大量的教学资料,填补了我国英语导游教学的空白。多年来培养了大批师资和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教学资源。
1.人才培养模式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本专业构建了“语言运用能力、导游实践能力、文化交际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掌握英语和导游、旅行社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突破英语听说应用能力,同时融入浓厚的欧美文化,造就具有良好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实践能力,能胜任翻译导游、海外领队、旅行社对外联络、旅行社管理的英语专门人才。
2.师资队伍建设
至2011年10月,本专业共有专职教师14名,其中高级职称6名, 中级职称8名,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13名。有6名教师具有国外留学或培训的经历,9名教师多年来一直担任国家级或上海市旅游考评委委员、兼职导游,2名教师同时担任旅行社高级管理工作。另外聘请了7名行业专家和企业内的高层领导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专家或客座教授。
3.课程建设
根据培养目标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旅游英语课程体系。本专业课程共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和实践性环节五大模块。专业课程中有1门上海市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重点课程,多门校级优秀课程。
4.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学校现有教室全部为多媒体教室,并设有两座语音实验室、一座大机房等公共实验室。本专业正在研究将校园建设成景区式实训场所。校外,本专业先后与20余家旅行社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关系并将它们作为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其中包括上海国旅国际旅行社、上海锦江国际旅行社、上海航空国际旅游有限公司、上海春秋国旅、上海青年旅行社、上海实华国际旅游公司、上海大众国际旅行社等。
1
5.国际合作
先后与境外50多所旅游院校加强友好往来,并与其中的32所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每年派遣3—10名教师赴芬兰、韩国 、日本、 澳门等地讲学交流,派遣数十名学生赴芬兰、 韩国、日本等国学习交流;同时设有海外实习基地,如:美国迪斯尼乐园、阿联酋迪拜五星级酒店、马来西亚丽星邮轮公司等.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尽管旅游英语专业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但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变化促使专业发展要与时俱进,特别是旅游大发展带来的服务内容的增加和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继承优良的传统,提高教学质量,更好满足社会的需要,是旅游英语专业新时期的建设任务。
1.专业发展总体目标
以上海建设国际著名旅游城市为立足点,建成具有高效机制的、全国影响的、综合实力强的旅游英语专业。构建三位一体、多方合作、自主学习的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建成满足自主学习需要的、高效的体系化实训基地;培养一支师德高尚、教风严谨、能力优秀、视野广阔、团结合作的特色教师队伍;能够培养出胜任旅游商务活动主要岗位的英语交流和服务工作,具有国际旅游传播能力的高素质服务人才。
2. 人才培养目标
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以优良的“准职业人”为其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能力第一”的建设理念.培养符合国际旅游发展需要的中高级旅游服务人才。其主要指标为:
(1)符合相关企业的人才标准和工作要求
(2) 总体达到本科英语专业同等层次英语应用能力水平
(3) 总体具有得体的言行举止,具有良好的气质、态度和职业精神 (4)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流的素质 三、建设内容
根据设定的目标,在综合分析现有资源和建设目标的所需资源的基础上,确定如下几方面为重点建设内容,涵盖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体系、教育环境、质量体系、课程绩效、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
1.师资队伍建设
确立师资质量是专业建设的基础的观念,花大力气夯实基础。强调双师素质和双师成果。
2
主要三方面工作:一是教师必须对于所教授的应用能力具有丰富的实际应用的经验和良好的能力。促使缺乏相关经验的老师积极参与实践积累经验,务必使每一位老师都能具有与其工作相称的教学资本。二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衡量,让老师们掌握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产出。三是开阔眼界,解放思想。激励老师以人才培养为目的,更新不适合教育现状、效果不佳的观念,学习新思想,开展教育质量的研究。要做到这些需要制定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政策环境,通过培训、进修、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师资建设经费不低于专业建设经费的20%。
2.目标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努力的方向。制定合理可行的目标是专业建设成功的前提.以“准职业人”为培养目标的专业建设,应该把“职业人\"的人才特征明确化,并转化为教学技术,通过教学技术使学生向职业人转化。关键在于制定合理的目标体系.因此,要组织专业建设相关老师有计划地开展高质量的职业人才特征的调研,务必明确职业人才的真实特征,进一步研究教学技术,通过何种方法使特定的学生获得职业人的特征,制定出完整、系统的教学目标体系,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
3.教育环境建设
环境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条件。技能需要训练才能掌握。直观性和操作性是职业教育环境的基本要求.因此,要建设满足职业人培养的教育设施设备和与职业环境相一致的氛围。一方面要突出教育环境对技能培训的直接作用,一方面要强调环境对激发学习兴趣和塑造职业形象与职业精神方面的重要意义,将模拟的职业场景变成真正的育人环境。具体包括建设语言实验室、业务实训场和校园实践等场所设施。
4.质量体系建设
质量是教育的价值体现,也是人们判断教师与专业建设水平的主要指标。质量建设要重视系统的作用,通过系统的质量管理提高培养的质量。质量体系要覆盖教学过程的各个关键点,有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和监控。通过质量体系可以组织团队,发挥出个体难以发挥的能量。质量体系要引入全面质量管理.
5.课程绩效建设
教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课程体现的。课程的绩效基本可以反映专业建设的质量.以课程服务人才目标的绩效为抓手,提高单位课时的价值。通过细化模块式课程,以核心课程为主,建设优质专业课程群,对应社会所需的目标人才主要特征。
四、改革举措
3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社会调研是我们发现,旅游英语专业教育还存在着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阻碍着专业的进一步发展。要完成新一轮的专业建设,要重点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 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的一致性
组织技术标准团队对行业标准调研,每年一次进行动态化观测。教学的方法上,强化了职场环境的熏陶和实践性教学中应用能力的针对性训练;聘请行业相关技术专家开展教学活动,反映工作岗位的直接要求。
2。 教师个人能力与团队目标的一致性
以全面质量管理统一团队工作的标准,同时发挥资源库的作用,提高团队合作的绩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 学生条件差异性与培养方式的有效性
采取柔性化教学管理,针对不同生源(高中生、三校生、3+2、民族生等)特点制定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并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交叉、调节;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同时提供良好的环境强化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形成自主学习模式。
4。 教学评价与行业评价的一致性
建立就业单位、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模拟工作场景的技能测试、研究论文答辩、工作案例测试、个人技能展示、学习过程态度评价以及职业素质(言行举止)观察性评价等。
5。 技能教学与人才素质的统一性
培养计划中将职业礼仪与文明素质列为主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强化技能应用环境中的礼仪与文明规范的内容,使技能评价与礼仪评价统一。
6. 课程教学的综合性与能力目标的关联性
实行小课程制度和灵活学时制度,通过模块教学突显模块的功能性目标,精心组织模块体现综合性要求.
7。 教学与实践的统一性
建立职业专家与在职教师的合作机制,和教师双师成果制度.
五、绩效指标 1.师资队伍
建设成一支师德高尚、实践能力强、熟知职业教育教学论和方法论、具有高水平研发、教学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实现双师型教师比例90%。培养3—4位精品
4
课教师。
2.目标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与行业人才标准体系相一致,并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使人才培养目标对行业人才标准产生促进作用,为行业和其它相关专业院校所借鉴。
3.教育环境
旅游英语教学环境具有全方位的真实体验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供学习的资源,方便自主学习.除了设计布置以外,硬件设施环境包括自主学习体验区、教学实践区、学习辅助区等,有满足在校生学习要求的多种工作场景和辅助的软件设备.
4.质量体系
建立从人才培养计划到学生就业全过程的各关键点的质量标准和监控机制。覆盖目标人才特征的各个方面,具有可检测性.
5.课程绩效
最能体现人才特征的3-4门课程为核心优质课程,课程教学方式、课程教材与教学效果都具有鲜明的特色.
六、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 1.经费来源与分配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建设内容 地方财政 (来源25: 上海市) (万元) 100 行业企业 其他 25(来源: ) (来源25: ) (万元) (万元) 合计 (万元) 申请中央财政 (万元) 总计(万元) 人才培养基础数据库 师资队伍 300 200 15 10 5 30 20 10 学习环境设施 150 100 50
5
人才培养教学数据库 50 35 15 课程建设 50 35 15 质量体系 5 5
2.经费年度执行计划
2012年 2013年 建设内容 中央财政 地方财政 中央财政 地方财政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总计(万元) 155 30 45 70 人才培养基础数据库 10 5 师资队伍 10 5 10 5 学习环境设施 100 50 人才培养教学数据库 15 10 20 5 课程建设 20 10 15 5 质量体系 5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