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chãngzãwãiwáng,bàizãwãikîu △典故:旧指成功了就是合法的,失败了就是非法的。 △例子:他们虽然至今不知道“欲壑难填”的古训,却很明白“~”的成语。(鲁迅《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
4▲大杖则走 △dàzhàngzãzǒu △典故: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出处:汉·刘向《说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箠则待,大箠则走,以逃暴怒也。” 5▲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dānzãyìzhã,zhîngzãnáncuī △典故:势孤力单,容易受人欺负;从多气壮,别人不敢欺侮。 △出处:《北史·吐谷浑传》:“单则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也。” 6▲得寸则寸 △dãcùnzãcùn △典故:得到一寸就是一寸。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出处:《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7▲耳闻则诵 △ěrwãnzãsîng △典故: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fánshìyùzãlì,bùyùzãfâi △典故: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出处:《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例子:“~”,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毛泽东选集·论持久战》) 9▲非愚则诬 △fēiyúzãwū △典故:诬:诬蔑。不是生性愚蠢的话,就是故意污蔑。 △出处:《庄子·秋水》:“盖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呼?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 10▲好问则裕 △hàowânzãyù △典故: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出处:《尚书·汤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11▲既来之,则安之 △jìláizhī,zãānzhī △典故: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出处:《论语·季氏》:“夫如是,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例子:但~,姑且住下再说。(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0二回) 1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jiāntīngzãmíng,piānxìnzãàn △典故: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明
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例子:唐朝人魏徵说过:“~。”(毛泽东《矛盾论》) 13▲鸟穷则啄 △niǎoqiïngzãzhuï △典故:鸟陷于绝境就要反啄。比喻人走投无路就会冒险。 △出处:《荀子·哀公》:“鸟穷则啄,兽穷则攫。” 14▲偏信则暗 △piānxìnzãàn △典故:偏信:只听信一方面的话;暗:糊涂。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不能明辨是非。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15▲穷则思变 △qiïngzãsībiàn △典故:原指事物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现指在穷困艰难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 △出处:《易·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6▲日中则昃 △rìzhōngzãzâ △典故:昃:太阳偏西。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出处:《易·丰》:“日中则昃,
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乎人乎!” △例子:你但看~,月满则亏,这都是无往不复。(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二折) 17▲山锐则不高 △shānruìzãbùgāo △典故: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山锐则不高,水径则不深。” 18▲事预则立 △shìyùzãlì △典故:指无论做什么事,事前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出处:《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9▲水至清则无鱼 △shuǐzhìqīngwúyú △典故: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20▲闻过则喜 △wãnguîzãxǐ △典故: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xiǎobùrěnzãluàndàmïu △典故: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出处:《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2▲心之官则思 △xīnzhīguānzãsī △典故: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说做心,现指脑筋;官:官能,作用。脑筋的官能就是思维。 △出处:《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例子:孟子说:“~。”他对脑筋的作用下了正确的定义。(毛泽东《学习和时局》) 23▲学而优则仕 △xuããryōuzãshì △典故: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例子:我有力量释放了你,叫你达到~的愿望。(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四》) 24▲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yīzãyǐxǐ,yīzãyǐjù △典故: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 △出处:《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5▲以身作则 △yǐshēnzuîzã △典故: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例子:这其间不顾一切阻碍~做一个开路先锋的便是许倩如。(巴金《家》二十五) 2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yǒuzãgǎizhī,wúzãjiāmiǎn △典故:则:就;加:加以。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 △例子:
根据同学们所提的意见和批评,检查自己,~。 27▲欲速则不达 △yùsùzãbùdá △典故: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出处:《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8▲月盈则食 △yuâyíngzãshí △典故:盈:满;食:通“蚀”。月亮圆的时候就容易发生月蚀。比喻事物盛到极点就会衰落。 △出处:《周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29▲自用则小 △zìyîngzãxiǎo △典故: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主观武断,就办不成大事。 △出处:《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