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家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一、主题来源:
家是幼儿最熟悉的地方,是幼儿最为重要,最为亲切的生活环境。“家”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甜蜜。尤其是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更让孩子感受到了大人对自己无限的爱。进行这一主题是想让我们的孩子通过多种方式去收集来自身边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家,再次感受家的温暖。
二、主题目标:
1、尝试采用多种方式收集身边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家。 2、尊敬父母和长辈,感受家的温暖。 三、主题网络图:
我有一个家 亲密家庭大聚会我爱我家 爱心小天使 中秋情 我给祖国妈妈过生日 做月饼 送月饼 祖国妈妈过生日 国旗飘飘
四、教育活动方案: (一)
活动名称:我有一个家
1
活动目标:1、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了解家庭成员的姓名、职业等。 2、尝试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3、感受家庭的温暖,增进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全家福的照片。
活动过程:1、“讲讲我的家”,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 引导幼儿说说谁接送自己上幼儿园,家里都有谁等。 幼儿拿出“全家福 ”照片,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
2、谈话“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父母、爱家的情感。
引导幼儿讲述爸爸在家干什么?妈妈在家干什么?自己在家干什么? 说说爸爸妈妈是怎样关爱自己的,引导幼儿讲出爸爸妈妈关爱自己的一两件事。
老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妈妈,他们每天都在为家忙碌着,爸爸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关爱爸爸妈妈,想想自己应该为家人做些什么?
3、游戏“抽照片、猜名字”,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幼儿将“全家福”照片放在一个盒子里。
老师或幼儿先后抽出照片,请其他幼儿仔细观察,猜猜照片上是哪位小朋友的家人。
请该幼儿介绍照片上的人员以及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4、 欣赏散文诗《家是什么》,感受家的温暖。 联系生活体验,请幼儿说说家是什么。 (二)
活动名称:亲密家庭大聚会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判断5以内的数,并根据物体的数量多少进行分类。 2、对分类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学习儿歌《我家有几口人》
2、房子平面图5张,分别标有数1、2、3、4、5。 3、5以内不同数量的实物卡片人手一份。 4、画笔每人一支,幼儿用书第1册第30-31页。
2
活动过程:
1、根据儿歌《我家有几口人》,复习5以内的数。 复习儿歌《我家有几口人》。
回忆家里有几口人,并说出他们分别是谁。
游戏《我家有几口人》,请幼儿随意地走动,边走边念儿歌。念完儿歌时,教师说:“我家有3口人”,幼儿赶紧找3位朋友亲密地抱在一起,如果教师说:“我家有4口人”,幼儿就去找4位朋友亲密地抱在一起。
请亲密家人抱紧一点,教师验证数一数,看看人数对不对。 2、学习按物体的数量多少进行对应摆放。
请幼儿自选一张喜欢的实物卡片,与同伴交流,说出实物的名称和数量。
出示房子平面图,观察这5座房子是分别贴有数字1、2、3、4、5,请小朋友根据自己卡片上实物数量的多少将卡片贴到相应的房子里。
教师与幼儿共同检查,是否有宝宝送错了家,为什么?请个别幼儿纠错。 3、游戏《找找好朋友》,进一步理解5以内的数。
结合幼儿用书,将数量相同的物品用连线的方法连接起来。 活动延伸:
课间活动或晨间锻炼,可组织幼儿结合儿歌继续玩《我家有几口人》的游戏,让幼儿在说说、玩玩中做到动静交替地活动。
(三)
活动名称:做月饼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由来,体验节日欢乐气氛,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的传统习俗。
2.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发展团、压 、切、扣等技能。能选择小木棒等辅助工具刻花纹。 3.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利用废旧物品装饰月饼表面,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 和好的泥、橡皮泥,不同形状、花纹的月饼3——4个。
2、 人手一份泥工工具以及刻、印的工具(小棒、瓶盖、雪花片、模具等)、废旧报纸。 3.葵花籽,花生、小米、大米、绿豆等各色五谷杂粮若干,花瓣、树叶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利用提问和猜谜语的方式让幼儿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引起幼儿做月饼的兴趣。
3
(1)“上节课我给大家讲了《中秋月儿圆》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谁发明了月饼?(后羿)是为了纪念谁呢?(嫦娥)什么时候吃月饼呢?(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什么节日?(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中秋节我们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圆圆的象征团圆之意。)”
(2)“今天我们来上一次手工课,猜猜要做什么?我给大家猜一个谜语提示一下,‘又圆又方,又甜又香;平时少见,中秋用上。’(月饼)小朋友非常聪明,就是月饼,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月饼。” 二、教师出示已经做好的几个“月饼”进行示范讲解,幼儿观察制作月饼的材料,说说使用的方法和技巧,调动幼儿制作月饼的积极性。
“老师这里已经做好了几个月饼,大家一起欣赏吧,注意仔细观察老师月饼的颜色、形状、用什么材料做的,这个月饼是用泥做的,什么形状呢?(圆圆的)上面用橡皮泥做的各色花纹,五颜六色的非常漂亮,月饼周围边上用塑料刀切出一道道刀型纹。这个月饼使用橡皮泥做的,是一个小动物的形状,取一块橡皮泥,放在模具里压平,反过来将模型磕出来就可以了,周围用小米、绿豆等五谷杂粮及花瓣树叶制作的花纹,让我的月饼更加的漂亮,真的好想吃一口啊!
三、教师为每个幼儿发一块泥或橡皮泥,一张废旧报纸,教师带领幼儿先重点学习团、压、 切、扣等技能,为幼儿自由制作月饼打好基础。“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块泥(橡皮泥),一张报纸,我先教小朋友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月饼,大家要认真学习。”“先将报纸铺到桌子上,这样就不会把桌子弄脏了,将泥放在两手手心,用手心使劲揉来揉去,把泥揉成一个球形,将球形泥放在报纸上,用手心按住使劲压,将泥压成一个扁扁的圆形。用塑料小刀在泥的边沿切出一个个小花边,大家可以自由练习一下。
四、幼儿通过初步学习,已掌握制作月饼的基本步骤及动作要领,教师为幼儿准备葵花籽,小米、绿豆、花瓣、树叶等废旧物品,鼓励幼儿大胆 想象用多种花纹尝试制作月饼。 “我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材料,大家可以自由想象,制作出你想象中的月饼,可以从形状、花纹、大小等发面进行改变,注意必须和别人做的不一样。”(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制作月饼,并能创造性的使用材料,如可选择小木棒、瓶盖、雪花片等辅助工具刻花纹等。)
五、举办“我的月饼最漂亮大赛”,通过评比,让幼儿发现其他幼儿的创新之处。 “ 请小朋友上台介绍自己的月饼,仔细看看自己的月饼和别人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一会我们评选出谁做的月饼最漂亮。” (四)
活动名称:送月饼
活动目标:能不受物体的大小、颜色和排列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感知5以内的物体数量。 2、能用目测、点数、比较等方法判断物体的数量。
4
活动准备:
1、5以内数量、大小、颜色和排列方式不同的月饼卡片人手一份。 2、泡沫板做的大月饼盒5个,上面分别标有1-5的数字卡,大头针若干。 3、1-5不同数字的卡片人手一份,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雪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1、 回忆中秋节吃月饼,说说吃了什么形状、什么馅的月饼。 2、 游戏“送月饼”,感知5 以内的数量。
幼儿自选一张月饼卡片,与同伴交流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说出颜色、大小、排列的队形不同。
出示月饼盒,请幼儿说出不同点:每个月饼盒上数字不一样。 请幼儿根据卡片月饼的数量送到对应的月饼盒里。
教师与幼儿一起检查,并引导幼儿发现规律:每一个月饼盒里的月饼颜色、大小、排列的队形不同,但它们的数量是一样的。
3、 游戏“买月饼”,能不受其它因素影响感知5以内的数量。
幼儿任取一张数字卡,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到商店买相应数量的月饼,与同伴交流自己买了几个,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并将月饼进行不同造型的组合,数量变了没有,再次感受物体数量的多少与物体的颜色、大小、排列方式等因素没有关系。
活动延伸:
阅读幼儿用书第1册第36-37页。 (五)
活动名称:祖国妈妈的生日 活动目标:
1、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十月一日),知道国庆节是中华人民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2、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热爱自己的祖国。 活动准备: 国旗,歌曲磁带,生日蛋糕等。
活动环境: 挂起中国的五星红旗,制作彩纸状,活动室内拉起彩色的拉花。 活动过程:
1、教师做神秘状,出示生日蛋糕。 教师:这是什么,是谁要过生日?
2、听音乐,看国旗,了解10月1日是祖国的生日。 听音乐,看国旗
5
教师:小朋友看国旗,听音乐,听完后,你们就会知道是谁要过生日了! 教师:是谁要过生日了?祖国的生日是几月几号?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和幼儿再次看国旗,也可随歌曲轻轻拍手哼唱。 3、引导幼儿观察节日环境,,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4、点蜡烛,吃蛋糕。
教师点蜡烛,引导幼儿许愿:心里想一句祝福祖国生日快乐的话。 大家面对国旗齐声唱生日歌,然后集体吃蜡烛。 幼儿按序取蛋糕,并说出想好的祝福。 5、分享快乐
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福。 (六)
活动名称:国旗飘飘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我国国旗的特征。
2、 尝试用纸、剪刀、胶水制作国旗,提高幼儿的剪、贴手工技能。 3、 产生尊重国旗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2、 3、
中国国旗一面。
长放形的红纸人手一张,大小不同的黄色星星图案若干。 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1、观察国旗的外观特征,正确说出中国国旗的名称。 组织幼儿讨论我国国旗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
2、向幼儿介绍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代表我们的国家。 3、、了解做国旗的基本材料和五角星的制作方法。 通过语言或手工成品激发幼儿做国旗的愿望。
请幼儿观察制作材料,师幼共同讨论材料的用途和操作方法,主要彩剪、贴等方法。 4、 幼儿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制作。教师指导幼儿在粘贴五颗星时应该注意其大小和位置的不同。
5、 展示幼儿作品。 活动延伸:
6
区域活动时可让幼儿在手工区练习制作五角星。 五、教育活动设计思路:
活动(一):通过“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并学会介绍自己的家人,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最后通过“我有一个幸福的家”谈话,感受家庭的温暖,学会爱自己的家人。
活动(二):在第一环节设计了游戏《我家有几口人》,复习5以内的数,通过第二环节,让幼儿学习按物体的数量多少进行对应摆放,在最后的环节中,让幼儿进一步理解5以内的数。
活动(三):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学习用泥、瓶盖等制作月饼,发展团、压、切、扣等技能,并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花纹制作月饼,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四):通过游戏“送月饼”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在游戏“买月饼”中,让幼儿学会能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感知5以内的数量。
活动(五):通过挂图,知道10月1日是国庆节,在第二环节中,引导幼儿观察、回忆,从而感受欢乐气氛,在最后一环节中,让幼儿添画,再次体验节日快乐。
活动(六):在开始部分老师出示国旗,让幼儿了解国旗的特征,在第二环节尝试制作国旗,提高幼儿的剪、贴等手工技能,产生尊重国旗的情感。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