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西周青铜重器,自然少不了《大克鼎》;聊起西周金文,《大克鼎》铭文如雷贯耳。其铭文,洋洋洒洒共290个字,分成两段,28行,气象万千,朴拙凝重,端庄稳健。器形奇伟硕大(高90.3cm,口径75.6cm,重201.5cm),雄浑肃穆,森严凛然,气魄宏大,深深地吸引了我。
《大克鼎》作为重量级国宝,曾在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介绍过,其前世今生故事情节曲折离奇。
《大克鼎》与《大盂鼎》并列为铭文青铜圆鼎中最大的两件。二鼎能够保存下来,历尽艰险,主要功绩首推潘家。清收藏大家潘祖蔭,重金购置《大克鼎》后,成为《大盂鼎》、《大克鼎》青铜重器的主人。为护佑这些宝物,潘家几代人费尽心血,软顶硬抗达官贵人的敲诈勒索,严词拒绝美国古董商人的重金利诱,尤为惊心动魄的,是躲过日军多次疯狂的掘地挖宝,有一天竟搜潘宅七次之多,挖地三尺无获。真乃天佑中华瑰宝,使克鼎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新中国成立后,潘家后人潘达于将《大克鼎》贡献出来,一直陈列在上海博物馆。
《大克鼎》,又称膳夫克鼎或克鼎。西周孝王时期,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鼎腹内壁所铸铭文,主要记录了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先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等赏赐的内容。西周政权性质是奴隶主贵族专政,实行分封、世袭制,对有贡献的官宦贵胄及其后人,周王往往赏赐极重。由铭文内容看出,《大克鼎》主人克是深受周王信任之人,他既有祖父师华父功勋的庇佑,自己又在当朝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膳夫虽是王室厨师长一类的天子近臣,但克却总揽礼仪、膳食事务,又代王传命、视察军队等,可见与王室关系非同一般,並非只是皇室御厨做个饭那么简单。想他地位恁高,铸鼎之铭文自然请高手书写,应是无疑的。
周代金文,尚处在由实用书体向书法艺术的渐变渐进之中。估计先人在书写时,尚不明晰在器物上写字也是艺术。书法艺术的自觉时代,应在汉代尤其是东汉,才出现书法的繁荣。而周代金文,仅是从
造形写状,逐步向抽象线条过渡时期的书体。至朝代末期,虽然作为一种书体 的 金文已然完成,但主要体现的还是实用价值。
如今细品慢察《大克鼎》铭文,愚以为它已具备了艺术的诸多元素,只不过商周时期人们尚不具备这样的审美罢了!
我多日徜徉在《大克鼎》的铭文中,尽情地欣赏着其不同寻常的艺术之美。
和谐之美。从先秦有限的资料分析,金文同甲骨文基本是同步发展,但至周代时,甲骨文已在殷商演变完毕,史料尚没有发现周代时期的甲骨文实物。但青铜文字却在殷商起步,先是出现了几个字的“少字铭”,至西周得到大的发展,出现“多字铭”,动则几十字甚至几百字的长铭,字体渐趋成熟,至西周晚期金文已基本定型。此时铸刻的《大克鼎》铭文,不仅字体大数量多,且形体相对统一,大方和谐,字形匀称,分布排列得当,那种规整与庄重,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造型结体之美。此时书体虽然带有象形摹状的痕迹,没有完全实现抽象的线条化,但字体结构已有规律。笔画搭配自然,藏头护尾,质蕴其中;字势初现,构成合理,臻于完善;字体由长方变为扁方,由象形变成线条。加上铸造工艺精湛,使书体具有一种浮雕感,十分醒目美观。
拙朴之美。社会现象也好,自然风景也好,艺术亦然,不能奢求十全十美。艺术上有残缺美、拙朴美等说法,“酒饮微醺,花要半开”才是美。试想,先人们造字、造书,有个极为漫长的过程。此时的金文历经千载演进,带着远古悠远的气息,字字犹如精灵,拙味百出,憨态可掬,玄秘迷人,这种状态标志金文的成熟,呈现大朴不雕之美。象东汉成熟的隶书,晋二王妍媚的行草,唐楷等等,虽然娴熟好看,但趣味淡了,拙朴之气少了,还是不尽圆满。换个角度看《大克鼎》铭,尽管也不够成熟,但顺眼耐看,一股活泼泼的生朴之气扑面而来。
线条之美。其铭全为中锋用笔,一笔不苟,笔笔到位,圆融润泽,骨力遒劲。我们写草书,讲求中侧锋并用,拖、曳、牵、引、挫、顿、
涩、扭等全上,增加笔法的丰富性生动性,这当然为之美也!但《大克鼎》中锋行笔,写出一派壮美雄浑,逸气雅格,也不失为一种美。因此可见,每种书体都有其特殊用笔,出独特之效。只要笔笔送到,不浮不滑,厚重敦实,峻朗爽利就是好字。
章法布局之美。此铭分为独立两段镌刻,各不连属,均呈正方形,两边字数大致相等。字有界格,在金文中这样的形式很少见。这种章法上的匠心独具,看上去匀称、整洁、清爽、明快。在单个字的安排上,笔划繁复的字体就大一些,简单的就小一点,没有刻意统一,反倒显得错落有致、天然率真。铭文虽有界格限制,仍显其活泼灵动。
《大克鼎》器形宏大,造型端庄雄强,加上铭文字体规范,结体和谐,笔画圆润,字形优美,史料价值连城,诸美齐聚一身,何等地了得!观其鼎,研其铭,意与古会,心旌摇荡,实在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