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现状与发展

2020-11-17 来源:步旅网
丝 路 视 野浅析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现状与发展

陈 蕊 段俊燚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对于文化类节目,广义上来说,只要含有文化元素的节目都算是文化类综艺节目,狭义上来讲,与娱乐性节目相对的,以传播文化、解读文化为目的,以文学文化为背景构架的,能够体现人文精神、挖掘文化内涵当中的教育意义和价值的电视节目可以应该被称为文化类节目。文化类综艺节目是这两种电视节目类型在当今时代发展的结合体,是电视节目形态融合后产生的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态。以传播文化和教育学习为目的,以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运用多元化的电视表现形式和手法,带动受众了解文化、重新解读文化,在对文化知识的传播和体验过程中,激发受众对文化的兴趣,提升受众的文化素养,继而使受众传承和发扬文化的一类电视节目。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节目 现状 发展中央电视台从2013年起相继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谜语大会》这几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2016年4月,中央电视台第十套科教频道自主研发推出了由著名央视主持人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这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通过设置比拼环节,使大家赏析吟诵诗词,重温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该节目播出以后收获了很多的好评和喜爱,成为了很多家庭必看的节目和茶余饭后讨论的对象。至此,越来越多的人把视线转到了文化类综艺节目上,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道路终于可见希望之光,越来越多的电视平台开始着眼于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市场,推出文化类综艺节目。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势头日渐高涨,发展愈加迅速。

2016年12月,黑龙江卫视又推出了一档源自英国《Letters Live》的文化传播类综艺《见字如面》,这是国内首档也是唯一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节目,由翟毓红主持。节目带领观众以书信的方式体验字句段落当中的奥妙和吸引力,以其新颖的形式、朴实真诚的风格打动了观众。除了在节目形式上就有了其创新度,在节目内容上,其选取的明星嘉宾在人品作风上都有榜样作用,选取的稿件都符合明星的身份设定,既满足了受众群体对明星的期待,又达到了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外在和内在都兼顾让其取得了较好的播出效果。而中央电视台近几年制作的一系列节目质量也都很高。比如《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其拥有多年研究科教的庞大资源系统,启用大规模的设备和制作人员、工作人员,全程播出其海选过程,选拔的公正性、公开性都让受众对节目有了较强的参与感和信任感,最后进入决赛后的比拼,也不同于往常的评委选手的简单模式,而是将选手分为“国风”“尔雅”“诗经”三组进行合作形式的比拼,用语言描述的方式提高了其趣味性,评委也选取了著名作家毕淑敏和百家讲坛著名学者郦波教授。节目从竞赛的紧张感体验感以及文化内涵的深度上都是做到了优质。

在文化类节目扎堆出现的市场上,不免有滥竽充数的,比如黑龙江卫视播出的《最爱中国字》,该节目的主题是文字,而其没有在文字内涵的挖掘上下功夫,反而太过注重娱乐效果,评委没有特色,主持人搞笑的元素太多,自从2014年1月播出以来,收视率一直很低。这些节目持续走下坡路的原因就是其没有真正认识到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实质和意义,盲目地跟风造势,没有创新没有效果。

·4·

在文化风盛行的影响下,随着各种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扎堆,同质化现象日渐严重,很多节目都是“换汤不换药”,看似名字和外壳不完全相同,其实在内容上都是千篇一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最爱中国字》《汉字英雄》等都是以汉字为主题的节目,《中国成语大会》《成语英雄》等都是以成语为主题的节目。这种同主题形式上又没有实质性的创新的节目扎堆出现,不仅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也浪费了很多网络和电视节目的资源。有些节目甚至只是以文化为噱头,实际上为了迎合受众添加了大量的娱乐元素,打着文化的旗帜制作搞笑的节目。这种形式和内容严重不一的节目不仅不能迎合受众,反而拉低了节目的整体档次,最终被受众摒弃。文化综艺节目的实质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让文化和综艺在融合中产生更独特的节目形态。所以,加强节目的质量是当今的重中之重,这需要媒体人对自身要求和节目要求都更加严格,在传统的节目的经验中找到突破口,在新的节目中汲取教训,运用更多的制作方法和传播手段来加强节目的质量。

契机与阻碍并存,可谓是当下文化类综艺的现状。不管是解决同质化严重的问题,还是想要在“内容为王”时代占有一席之地。文化类综艺节目必须掌握最关键的一点:把握契机,持续创新。《朗读者》能成功与抓住契机分不开,前有“文化风”盛行的铺垫,后又有受众想要脱离娱乐至死,追求文化的心理承接。节目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把握了机遇,在对节目的环节设置和内容设置上都充分结合了社会文化大势和受众的心理需求。相比那些一直走下坡路的节目,《朗读者》避开了大流,也避开了市场红海。由此看来,真正触动人心长久发展的节目从来不是所谓的“大流”,以文化为依托面对人心的节目市场黏性更强,受众面积更大,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主流文化。

文化热背后反应的一定是文化自信,但我们不能过于乐观,对于时下人们对文化综艺的高度关注,我们获得动力的同时一定要保持理智,既要及时把握契机,又要思考如何更加精心地设计出精彩的节目。《朗读者》是一个风向标,是一个试水者,它承载了观众太多的关注也背负了很多压力。这动力也是压力,压力也是好现象。想要让它拥有长久的生命力,还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探索,不断地从已知经验中汲取教训修正不足,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有突破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会更大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中国成语大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