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离骚》理解性默写

2023-01-16 来源:步旅网
 《离骚》《蜀道难》理解性默写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 , 。 3、“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 。 5、《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

, 。 6、《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

, 。 7、《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

, 。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远古蜀王开国艰难的句子是:“ , 。” 又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 ”。

1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 。 ,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 , ”烘托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离骚》《蜀道难》理解性默写答案 修改处将写错的题的正确语句重写三遍。 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5、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6、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7、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8、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9、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1、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