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板)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Soc sci) 2006年9月 September 2006 在臆想中挣扎的灵魂 默多克《大海啊,大海》中意象的象征意蕴 李海峰 (哈尔滨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关键词]臆想;“洞穴”;“盒子”;“大海”;“海怪” [摘要]艾丽丝・默多克1978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大海啊,大海》中真实自然的景物在深化作品主题方面具 有巨大的象征意义。作品通过“洞穴”、“盒子”、“大海”、“海怪”等意象剖析了主人公查尔斯臆想狂妄而又尚 未觉醒的灵魂内心。这些表面追求“自由”的绑架者和臆想者本身,却深陷于道德的俘获与精神的枷锁之中。 作品深刻地反映了默多克道德哲学中自由与囚笼这一主题。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06)05—0097—03 Struggling Soul in Fantasy ——On the Symbols and Connotafions of Iris Murdoch’S The Sea.the Sea U Hai—feng (The Elementary Teaching Institute of Harbin University,Herbin 150080 China) Key words:fantasy;“The Cave”;“The Box”;‘‘he Sea”;“TThe Sea Monster” Abstract:The real and natural sceneries in Iris Murdoch’S 1978 Booker Prize Winner he Sea.tThe Sea plays an enormous role in deepening the theme of the nove1.Through the Symbols一‘‘The Cave”,“The Box”,“The Sea”and“The Sea Monster”,the novel an・ lyzes the hero Charales’fantstiac and Lift—woken inner sou1.It is the kidnapper who is in moral and spiritual capacity.The novel deeply reveals Murdoch’S theme of freedom and capacity. 赫沃德・摩斯(Howard・Moss)这样说过,“生活中所 一、“洞穴”与“盒子” 有的自然奇迹——星辰、海洋、岩石、季节的轮回更替等,都 是默多克笔下被善驱使而相互关爱,或被恶驱使而相互折磨 在《大海啊,大海》中,主人公查尔斯和他的堂弟詹姆斯 都以默多克独有的新柏拉图主义口吻提到,“洞穴”不但是 的人物们追求真实却难以到达真实的种种暗示。作品中真 实自然的景物在理性与感性、人性与自然、神圣与亵渎的相 互作用方面,对深化作品主题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这一点在艾丽丝・默多克1978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大海啊, 大海》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在《大海啊,大海》中,作者通过主人公对天气等自然现 象的细致描述,衬托出“我的哲学观、我的感悟”。小说中的 “洞穴”、“盒子”、“大海”、“海怪”等主要意象不仅在作品文 字表面意义上,而且在隐喻意义上都对深化这部作品的主题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品通过“洞穴”、“盒子”、“大海”、 “海怪”等意象剖析了主人公查尔斯臆想狂妄而又尚未觉醒 的灵魂内心。恰恰就是这些表面追求“自由”的绑架者、臆 想者本身,深陷于道德的俘获与精神的枷锁之中。作品深刻 地反映了默多克道德哲学中自由与囚笼这一主题。 人们生活中的一个戏剧式围场,更是人们思想洞穴之光的源 泉,是面对内心真实,检验、思索自我的一个场所。 查尔斯在其自传的开始,即提及他的隐退是“求善”的 一种方式。“我今生的甘苦都已成过眼云烟,只剩下‘在平 了“洗尽铅华做一名隐士”。他满足于并且陶醉在他的濒临 静中追忆’,忏悔利己主义的一生?”于是,他远离尘嚣,选择 大海的天堂里。“这是我第一次拥有一座房子,也是我第一 次栖息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离群索居的环境中。”所以,在他隐 退到海边之后,他相信夏福海角屋就是他的“洞穴”,是他结 束生命最好的地方。“我记得詹姆斯提过有的人在洞穴里了 却残生。那么这儿,此地,便是我的洞穴。”于是,他以大段篇 幅盗用了“洞穴”的意象: 打开始撰写本书以来,或者爱怎么称呼它都行,我恍惚 觉得自己穿行在一个阴暗的山洞里,斑斓的光线透过与外界 [收稿日期]2006—05—21 [作者简介]李海峰(1971一),女,哈尔滨学院初等教育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英国文学、英语教学方面 的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98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相连的通风井或裂隙渗入进来。(我脑子里的那幅景象简直 阴沉沉的,但我并不阴郁。)在这些光线中,有一束特别明亮 的光吸引着我,在有意无意间向它走去。它也许是一个通向 白昼天地的巨大的“山口”;也许是一个地球内部喷出火眼 的山坑。我仍无法断定那是什么,我必须走过去弄个一清二 楚吗? 查尔斯还把自己的“洞穴”比喻成莎士比亚戏剧《暴风 雨》中普洛斯佩罗的“地窖”。查尔斯认为他能在那里放弃 所有权利的幻想,学到真实。但查尔斯的“洞穴”真是一个 真实的“地窖”吗?是他思想洞穴之光的源泉?是他面对内 心真实、反省自我的思索的场地吗?一直到他自传的结束, 查尔斯也没有完全弄清楚他“洞穴”的意象。随着这部小说 由外部情节向人物内部心理转化的发展,查尔斯“洞穴”的 意象彻底改变了:不是他在“洞穴”中抛去幻想,而是他在 “洞穴”中产生幻想。 初恋情人哈特莉是查尔斯试图占有的爱的目标,是他信 奉的柏拉图主义中的太阳。“任什么千娇百媚,即使是克莱 门特,在她面前也相形失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查尔斯所 做的一切,都是因为他错误地将哈特莉当作“最伟大的光及 善本身。”查尔斯后来宣称,“山洞里的光是白昼之光,而非 火芒。或许,它是我生命里唯一真实的光芒。这光芒揭示了 生命的真谛。”山洞里的光怎么可能是白昼之光?是象征着 伟大与善的真实的太阳之光呢?查尔斯继续更正并颠覆着 这种看起来似乎是充满信心的判断。最终,这种寓言的本身 也被他更正并颠覆。他“洞穴”的裂缝疯狂地增多,真实越 来越难以区分于幻想。他的“洞穴”之喻最终变得毫无意 义。 从查尔斯到达海边小屋时起,丑陋、孤立的夏福海角屋 的恐怖怪异就使他极不舒服。它是一座红色的二层砖房,没 有电,有上下水,从最上面的窗户能俯瞰大海。而且在每一 层楼上都有一个黑乎乎、空荡荡、没有外开窗户的神秘的“内 室”。它的窗子开向面向大海的屋子,靠相临的房间获取光 源。在这座房子里发生了许多让人难以释怀,无从描述的可 怕的经历。一些像恐怖的“丑陋但很可爱”的大花瓶的破 碎,过道里的一面19世纪椭圆形古镜的坠落能最终得到解 释;而一些像透过“内室”玻璃朝他看的一张脸(除非是有人 悬挂在屋顶才有可能),一只“大的离谱的肉墩墩”的蜘蛛突 然变成了长得十分可爱的蟾蜍等等永远都是个谜。而其实 也正是这些诡异怪诞赋予了这部小说神秘。小说也正是通 过触及这些怪异而又令人不愉悦的事件探索了主人公查尔 斯思想深处的丑陋人性。 在小说中,在查尔斯与世故的克莱门特唯一的一次谈论 他对哈特莉的初恋时,克莱门特倾听着并马上劝告他说,“把 她收藏进你童年的旧玩具盒子里去吧!亲爱的孩子。”所以, 小说中“盒子”的意象不仅仅是那个没有外开窗户、黑暗封 闭的“内室”;是查尔斯囚禁哈特莉同时也囚禁了自己的“牢 笼”;而更是查尔斯毫无意识的尚未觉醒的灵魂内心。 在囚禁哈特莉的那些可怕的日子里,查尔斯对自己的愚 蠢行为执迷不悟而又时时感到惴惴不安。“她仿佛是一只病 兽呆在房里,我锁上她的门以防她投海自尽,我不给她留蜡 烛、火柴,以防她自焚 我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她的安康,却不 敢每时每刻与她呆在一起。”他总感觉他就像是一个孩子奔 向关着他新养的宠物笼边,担心看到只是一具僵硬的尸体。 他甚至在噩梦中梦见自己在夏福海角屋发现了一间新的可 怕的没有窗户的密室,里面躺着一具女尸。于是,查尔斯把 哈特莉的幻象固执地、绝望地封存在自己可怕的臆想中,而 却从不以为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他囚禁了,哈特莉。相反,他还 认为哈特莉是被囚禁在她自己痛苦婚姻的炼狱与牢笼里。 他甚至认为在她饱受折磨的灵魂深处,她一定希望他带她摆 脱痛苦,摆脱奴役。一旦她掌握了“自由”,他就有了希望的 理由和力量,希望她会重新投入他的怀抱。 詹姆斯在他最后一次与查尔斯会面时也在劝告查尔斯 放弃他的迷恋: 你编了一只欲望的笼子,把她安放在笼子的中央。包围 着她的是强烈的情感——虚荣、嫉妒、复仇和你对自己青春 的迷恋——但是,这些情感并没有聚焦在她的身上,并没有 触动到她。她似乎是这些情感的囚徒,但说真的,你一点也 没伤害她。你运用的只是对她臆测之像,一个布娃娃,一个 替身。 詹姆斯的劝告对陷入狂妄臆想中的查尔斯并没有起到 丝毫的帮助,因为查尔斯根本意识不到最好的爱应该是无私 的,而不是占有的。事实上,一个人在追求真实时,可以充满 睿智,但他必须要尊重被隐藏的事实。重逢哈特莉让查尔斯 “消除时空”,但“消除时空”充满着查尔斯不切实际的臆想。 在小说的最后,查尔斯已经意识到他真的完完全全失去了哈 特莉。“现在那份光明何在?它熄灭了,即使在那时候它也 至多不过是沼泽里看见的一束闪烁的火焰,这份照亮我的光 明其实质是虚幻。”对查尔斯而言,哈特莉就是大片的虚无, 是苍白的无所依托的游魂;如同无法企及的月亮。查尔斯的 这种把生活中真实的人与他臆想中浪漫的人进行匹配的尝 试最终只能是一个失败。 对哈特莉的绑架与囚禁是默多克自由与囚笼主题的又 一个深刻的案例。在默多克的道德哲学中,恰恰就是这些绑 架者、臆想者本身,深陷于道德的俘获与精神的枷锁之中。 正如彼得・康拉迪(Peter・Conradi)所言,“在某种意义上, 也许可以这样说,默多克小说中的坏人的脑子里总是装着他 柔情浪漫的‘盒子’世界。”(康拉迪1989:81) 二、“大海”与“海怪” 提到大海,许多评论家包括默多克自己都有很多意象。 浩瀚无边、千变万化仍保持自我本色的亘古流淌的水永远演 绎着神秘。作为游泳爱好者,默多克不仅在生活中,而且在 文学中都把她的兴趣用于探索水的神奇。“我的想象永远在 水中”(默多克1978)。在默多克的作品中,水、游泳、溺水都 被看作为中心的意象。对她而言,水可以使人失去生命,也 可以使人获得重生。因此,在默多克跟中,大海是一个充满 意象与神秘的国度。它暗示着无边无际、偶然无序的生活与 世界。它是不受任何约束的无意识的象征;是一切源于而有 归于的象征;是生命无竭的象征。 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查尔斯所有的臆想都来源于海。 在他跟中,大海冰冷,浩瀚辽阔,深不可测。而当他每一次细 致地描写大海时,大海时而平静温柔,悄然无声又气势磅礴; 时而平滑如镜,光照鉴人,于波澜不兴中暗伏危机。大海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5期 在臆想中挣扎的灵魂 99 种种灿烂与灰暗,都如他所“观察”的那样反映出他内心的 臆想世界。 一向读者提出疑问,这头绿眼睛的海怪究竟是“真”还是只是 种文学修辞,还是二者兼而有之。让我们也同查尔斯一 当查尔斯意识到哈特莉和其丈夫本仍睡在一起时,他的 在小说的开始,查尔斯刚到达海边时,他似乎感受着那 份终于彻底摆脱出来的“自得”: 雨已停,阳光闪耀着,但是大片的海域和天空依然呈现 厚重的铅灰色。被阳光映照成金黄色的礁石在昏暗的背景 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多么美好的家园啊!对这一片大海, 这一片天空我永远都不会厌倦。要是能搬来一套桌椅穿过 礁石群放在石塔那儿,我就能一面坐着写作,一面饱览莱文 湾的风景。……我觉得自己观察得越来越细致…… 样,来尝试着辨认一下米恩湾旋涡中的那头海怪吧。 嫉妒使他想起 那头海怪,他愤怒地感觉他们就像蛇“紧紧 地缠绕在一起”。又一次,她的老相好罗西娜因嫉妒而骚扰 折磨他时,他感觉“她的脸消失了,变成了一个洞眼,”透过 这个洞眼他看见“那头海怪,它的蛇形头部,牙齿和张开的粉 红色口腔”。而他自己也清楚地意识到“这一切其实不是幻 觉,而是思想”。小说最富象征意义的情节高潮就是在小说 的结尾,查尔斯被嫉妒的佩里推进危险的旋涡——米恩湾 查尔斯想要改善他的伊甸园的种种计划让读者觉得滑 稽可笑。而事实上,他也并没有真的如其所愿陶醉在他一生 苦苦寻觅的美好的天堂里。 大海“呈现着不显光亮的令人抑郁的浅灰色,似乎预示 着不寻常的事情即将发生;好像马上会电闪雷鸣或者从浪涛 中钻出一头怪物……我开始用望远镜观察大海。我在白浪 点缀的、躁动不安的海面上搜寻,越来越焦虑。我意识到自 己是在寻找,甚至有片刻的期待,等着那只蛇颈海怪的出 现。”默多克很好地把握住了查尔斯不安分的、斗争的、探索 的灵魂。于是,在查尔斯的注视与臆想中,大海成了神秘的 海怪的滋生之处。 之后而又被詹姆斯神奇相救。在那次创伤引起的脑震荡遗 忘症恢复之后,查尔斯隐隐约约地想起他跌人深渊时的可怕 情形。就在他的头要撞上岩石,眼前一黑之前,他看见了一 颗长得古怪的小脑袋就傍着他的头,绿眼睛发出阴森森的 光,咧着可怕的牙齿,弓形的身子黑乎乎的。一条恶魔般的 海蛇确确实实与他一起呆在米恩湾里。 这个意象的成功之处是它带给读者一种恐怖与神秘,但 它似乎还意味着更多。事实上,小说第一页即出现的这头海 怪纯粹就是查尔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可以被解释为是查 尔斯嫉妒而又邪恶的自我。就像他制造了虚幻的哈特莉一 海怪是本书最重要的意象之一。查尔斯刚到达海边小 屋不久后就看见了浮于水面的那头发着幽光的绿眼睛的海 样,在他的臆想与幻觉中,他自己制造了并释放了嫉妒而又 邪恶的绿眼睛的恶魔,尤其是如恶魔一般的嫉妒心。 怪。“像一条黑蛇”有“长长的粗壮的身躯”,“背部有明显的 脊柱和棘刺。”看到这个景象,查尔斯“惊惧万状,片刻间无 法动弹”。他试图解释它也许“是一条硕大无朋的海鳗?海 鳗会有脊背吗?它会浮出水面将身子盘成圆圈稳稳地伫立 在空中吗?”或者是他在礁石潭边观察的一条奇怪的长着毛 刺的红色小虫的形象“位移”到了海面上?却不合情理。因 总之,海怪与恶魔在《大海啊,大海》这部作品中对深化 主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头海怪是对查尔斯想逃离 以前的生活,却又陷人狂妄臆想的一种警告。“对心灵世界 近乎完美的干涉就会在心里滋生恶魔。本想唤魔行善,神魔 却乘虚而人,然后酿造祸端。”所以,它们不仅是查尔斯不安 分思想的产物,而更是他狂热盲目的无意识的自我幻想滋生 的产物。查尔斯后来反思到;“这次坠海确实摧毁了我,不仅 为它们除了把“身子蜷曲盘起来之外而毫无相似之处。”最 后他甚至得出结论,他所“见”到的怪物,是他当初愚蠢地尝 试一剂LsD致幻药而引起的幻觉。 在身体上,而更是在灵魂上”。不管怎么说,查尔斯看见了恶 魔,也意识到恶魔一直伴随着他,或许就是他。在他由表面 走向真实的求善历程中,这种意识也许会帮助他从无意识的 未知世界上升,上升,直至光明。 这段插曲是默多克小说的经典。理性的思考往往因困 惑而被击溃。大海中真的有海怪吗?在这儿,默多克似乎也 [参考文献] [1]Conradi,Peter J.1986.The Saint and the Artist [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P.232,233,245,246,249. 1 2 l Conradi,Peter J.1994.Iris Murdoch and the sea [6]Ramanathan,Suguna 1990.Iris Murdoch:Figures of Good fM1.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P.69,84. [7]Spear,Hilda D.1995.Iris Murdoch[M].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P.96,99. [A].Montpellier:Presses universities de Montpellier. [3]Johnson,Deborah.1987.Iris Murdoch[M].The Har- rester Press Limited P.90,91. [8]Tucker,Lindsey.1992.Critical Essays on Iris Mur- doch[C].London:Macmiln Publaishing Company.P.162. [9]艾丽丝・默多克,1978,《大海啊,大海》[M].孟 军、吴益华、秦晨译.上海:译林出版社. [4]Murdoch,Iris.The Sea,the Sea,[M].Vintage 1999. [5]Nieol,Bran.1999.Iris Murdoch:the Retrospective Fiction[M].Macmillan Press LTD.P.131,132,143. (责任编辑李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