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文章写得生动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写得生动具体的效果。
2、了解并初步学会一些使文章生动的方法。
课时:1课时
导写过程:
一、课堂导入
今天,我们上一节作文课,这堂课的主题为:如何把文章写得生动?
文章要以生动的形象演绎才能吸引读者,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里的“文”,也包括文章的生动,一篇形象枯槁、干瘪的文章,是无法吸引读者的。
二、例文引路
1、出示例文
吃火锅
五一假期已至,闷在家里实在无聊。所以,趁大家还没决定去哪玩,我决定邀一玩伴
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当然,所谓的有意义即是玩得开心,吃得开怀。和文决定牺牲私房钱去吃火锅,乡下来的妮子呵,竟然没吃过火锅。只是一回听班上“重量级选手”描述吃火锅自助的乐趣:一人只需15元就可尝尽世间美味,卤鸡(鸭)爪、麻辣烫、牛肉、蟹肉棒、大肉丸……当然最后还是水果。并且有包厢,可以在里面疯天疯地无一人打扰,想干嘛就干嘛。最主要的是那种浪漫的情调。
主意打定,两人出发!
骑着老牛车,仰望着头顶的天。
文忽然说:“浪费我良多的资金,既然是自助火锅,咱应该尽量撑着多吞点好料。要知道这样的享受可不是时时有的。况且也不可以‘吃不了兜着走’,喊句‘打包’就可以不浪费的。我们先饿着,越饿越好,晚点再去吃吧!”我说:“好啊!依我看咱们干点活,到时候才对得起自己艰苦朴素省钱的昨日啊!不如……去打球吧!”“什么球?”“排球耗能大,我最讨厌打排球了,不过这次我准备牺牲一回。”我认真地说。“哦!舍命陪君子,虽然我也讨厌排球。”文委屈地说。
我们折回学校操场,“工作”了近两个小时,确切地说是“自虐”,愣是没停一下。天已经暗了下来,球都看不准方向了。我和文决定到火锅城补充能量。
一路上兴致勃勃,谈天侃地到了县城闻名的“一冠火锅城”,我们乐呵呵地对老板娘说:“阿姨,吃火锅。两人!”阿姨眯着她本来就成一条缝的眼睛反问我们:“今天几号了啊?”“五月一号!”我赶紧献殷勤,希望减点伙食费。可她一睁眼,又说:“五月天都热得很,谁还来吃火锅啊!早就改成‘爆冰’摊了!”一句话劈得我和文一头雾水。意思就是没得吃了?!我可怜巴巴地求老板娘:“那可不可以现在准备材料啊?”“没材料了!你们汗那么
大,干脆吃爆冰更好!”她好心地建议。
我气蔫了,真的从头凉到脚,苦着脸看看文。
“权当减肥吧!”文苦着脸,声音小小的,又似在安慰我。
请一位同学朗读例文,并提问:你们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感觉?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在学生交流时,相机点拨,并提示如下内容。
(1)语言幽默。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的行为,有生活味。
如:“浪费我良多的资金,既然是自助火锅,咱应该尽量撑着多吞点好料。”
如:“我们折回学校操场,‘工作’了近两个小时,确切地说是自虐,愣是没停一下。”
(2)波澜曲折。
波澜曲折,吸引着读者的阅读兴趣。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又说“为文宜曲,为人宜直”,便是这个道理。先是想吃火锅,又怕自己吃亏,就先饿着,“越饿越好”,又是打排球,尽管讨厌排球。兴高采烈来到火锅城,老板却说没有火锅业务了,要么请吃爆冰。文章越是具体便越是生动,诗人邹静之说:文章应少用概括性极强的形容词、成语来描写人物。文章就要以人物的动作语言来演绎形象。
如文中这一段:阿姨眯着她本来就成一条缝的眼睛反问我们:“今天几号了啊?”“五月一号!”我赶紧献殷勤,希望减点伙食费。可她一睁眼,又说:“五月天都热得很,谁还来吃火锅啊!早就改成‘爆冰’摊了!”
三、技法例说
1、导入。要使文章生动,还有一些方法,如立体展示法。
2、例文(一)
阿青外传
阿青,本寝室成员,绰号“电线杆”。阿青身上没几两肉,1米63的个子,却只有80多斤。标准的苗条加苗条。她常以此自豪。她最常用的动作,就是摆好姿势,然后昂起头。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你敢比吗?气得我们哇哇大叫。
一日,一个体积庞大、重量级的女生,不屑地对阿青撇撇嘴:“中国的马路又平又直,原来是有这位?”吓得阿青拔腿就跑。
阿青是有名的小气鬼,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我们对她很不服气,总想找个机会狠狠敲诈她一笔。
机会终于来了,风闻她在某杂志发表了几篇文章,我们几个将她围得密不透风:“阿青,大文学家,才子,这回你该救济我们这些非洲难民了吧。”
“好啊,”阿青爽快地应承,我们大喜。她把手伸到我们面前,作数钱状。
“什么意思?”我们莫名其妙。
“笨,我请客,你出钱……”
我等一改非洲难民形象,冲她挥挥拳头,阿青识相地缩缩脖子,走人。
阿青最喜欢谈笑风生。晚寝,主管老师第二遍吹了哨子,她还叽叽喳喳说个没完。“阿青,我没有你这么多精力,我需要充足的睡眠。”一室友埋怨。
“那你别陪我了,你先睡吧。”阿青好心地说。
提问:这里有两种结尾,看看哪一种好?
结尾一
半夜,一室友的大声呻吟,吵醒了众人。阿青爬起来摸摸她的额头,大声地说:“不好了,烧得厉害呢。谁来背她去看校医?”
“你高,当然要你背喽。”一室友说。
“我?”她声音低了下来。
结尾二
半夜,一室友的大声呻吟,吵醒了众人。阿青二话不说,背着她就走。
“你行吗?”我有点怀疑,那电线杆看起来有点弱不禁风。
“当然行!”阿青一仰头,“别说了,走。”
交流明确:第二种好。
文章中的形象更有意义。福州三中王立根老师说:“文章要有意思,还要有意义。”这样写,人物形象更真实鲜活,阿青有缺点,也有心灵美好的一面。“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展示出人物的立体层面,使文章有生活气息。
立体展示人物,再现生活的真实,形象就会像生活一样鲜活与生动。
3、例文(二)
“这苹果多少钱一斤?”“两块。”“甜吗?”“不甜不要钱。”“好,那就来10斤不甜的吧。”“啊?”
提问:这段话生动吗?为什么?
交流明确:不生动。这段话是单一的语言对话,有些单调。
修改例文:
写作时,要调动多种描写手段,来描写人物,这是多维描写的方法。请大家动笔,在每一句话的后面多加上一两句话,来描述神态。谁先写好,请举手。
修改范文:
“这苹果多少钱一斤?”一个苍老嘶哑的声音。“两块。”脆生生的,象带着露水的黄瓜。“甜吗?”老人拿起一个苹果,推推老花镜。“不甜不要钱。”小伙子扬起头,摇摇秤,秤盘嘎嘎响。“好,”老人皱起眉,要了一只编织袋,“那就来10斤不甜的吧。”“啊?”小伙子双眼圆瞪,那神态,令人想起一头刚被宰倒的母羊。
4、技法总结:
要使文章生动,主要有如下方法:
板书:
一、波澜描写法:去直线化
二、多维描写法:去单一化
三、具体描写法:去抽象化
四、立体描写法:去平面化
五、个性描写法:去共性化
但归根结底,就是回归生活,再现生活的真实,展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就是生活。鲁迅也说:“少做作,勿卖弄。”这样才能写出生动鲜活的文章。
5、实例印证:试译下面一首诗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讨论:诗中未写一个“思”字,但从什么方面可看出这游子的“思”?
明确:①从景物的描写中表现。诗人见到萧瑟的秋天景物,触景生情,触发浓浓的乡思乡情,触发起诗人书写家书的欲望,可见乡思之情的浓烈。②是从细节上表现的。心有千千结,捎信人要走了,还担心没有说完,临行又开封。这动作很真实形象。
这给我们以启示,形象要靠动作、心理、语言等支撑,而不是靠形容词、副词的粘贴。
四、实战演练
1、出示题目:
就人物的“快乐”、“恼怒”、“热情”、“痛苦”、“无奈”等神态任选一种来描写,但文中不出现你要表现的神态的词语。字数150字左右,时间10分钟。
2、学生自己创作。
3、现场展示优秀作品,教师点评。
例文(一):
深夜,我走在回校的路上,路灯昏暗,我有点害怕。后面有辆自行车的声音,我连忙躲在一旁,突然,自行车停在我的身旁,我一怔,倒吸了一口寒气,手不由地往装有五块钱的裤袋碰了一下,大脑在急速思考对策。“小弟弟,你去哪?”“去二中!”我心里直发怵,可壮大胆子,大声说。
“要不,我载你一段。”那人说。
“不,不,”我急急摇头:谁上你的圈套?“哦,”他停了停,“我到教育局。刚好顺路。”我知道教育局在我们二中旁边,我心里轻松了些:“你在局里上班?”“啊,”他说,“上来吧。”
“教育局的老师,还好。”我想,坐了上去。拐弯,上坡,下坡,我一惊:该不会是假冒的吧?老师说不要随便搭乘陌生人的车子,更何况是深夜。我试探地问:“叔叔,你在什么股?”
没回答,只听到他那沉重的喘气声,更觉轮子转得飞快。“完了,完了。”我恐惧了,连忙大喊:“停车,停车!”
“怎么了?就到了!”我定眼一看,果然到了自己倍感亲切的校门口,我跳下车,舒了一口气,回头一看:噫,奇怪,他怎么朝教育局相反的方向走了?
例文(二):
“什么,不及格?”爸爸没把成绩看完,就大喊起来,一甩手把成绩单撕了,然后揉成一团,扔在地上,还踩了几脚:“你这没用的东西。回回考试都不及格。你读书读你个头啊!”爸爸冲着我大吼。我惊恐地望着爸爸,仿佛看见他头上有一簇怒火在熊熊燃烧,我不敢回答。爸爸看我惊恐的样子,不再说什么了,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从口袋里摸出一根烟,颤抖地点上,吸了几口,就把它重重拧在烟灰缸里,轻轻地说:咳,这烟怎么变味了?
例文(三):
终于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了,小丽飞也似地回到家:“爸爸,爸爸——,我考上了!”没人应,她连忙走上楼:“妈妈——”又没有人应。她有点泄气了。这时,门响了,她跳了起来:肯定是爸爸回来了,给他一个惊喜。她连忙躲在门角,门幸福地开了,她大喊一声:“爸爸!”
“谁是你爸爸!”
她一看,脸上不好意思起来:原来是同学。
“看你高兴的,你拿错《通知书》了!”同学用手轻轻刮了一下她的鼻子。
五、课堂总结
看到你们这样的文章,我十分高兴。其实,使文章生动的方法很多,让我们高声朗读并牢记杜甫的诗句:君之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同学朗读)
“写作是对生活的观照与演绎”,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用心表现生活,就能使你笔下生辉,佳作纷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