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一)

2024-03-01 来源:步旅网


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八年级(下)期末物

理模拟试卷(一)

菁优网

www.jyeoo.com

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八年级(下)期末物

理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6分) 1.(2分)两本书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取走上面的一本书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三要素发生变化的是( ) A.大小 B. 方向 C. 作用点 D. 都没变 2.(2分)一人的两只手同时各用8N的力,分别向两侧拉一个弹簧测力计两端的挂钩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0N 8N 16N 20N A.B. C. D. 3.(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作用效果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当它由运动变为静止的过程中才有惯性 B. 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如果这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 D.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站在车上的人在水平方向上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 4.(2分)(2009•惠安县)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作匀速直线滑动.以下叙述中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B.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C.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5.(2分)(2009•江宁区二模)如图所示,传送带上的货物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 )

A.以传送带上货物为参照物,停在传送带底下的运输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以传送带为参照物,站在高处的人是静止的 B. 货物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D.货物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相等 6.(2分)用15N的水平力把重30N的长方体木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力为( ) 20N 15N 35N 5N A.B. C. D. 7.(2分)三个用铜、铁、铝制成的圆柱体,它们的质量相等,高度相同,把它们都竖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是( )(ρ铜>ρ铁>ρ铝) A.铜柱最大 B. 铁柱最大 C. 铝柱最大 8.(2分)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时,能使气压计示数变小的是( )

©2010-2013 菁优网

D. 三个圆柱一样大 菁优网

www.jyeoo.com A.把气压计从山顶拿到山脚下 B. 天气由晴转阴雨 季节从夏季转到冬季 C.D. 把气压计从室内拿到室外 9.(2分)(2006•罗源县)图示的四个实验中,用来测量大气压值的是( ) A.B. C. D. 10.(2分)(2012•天水一模)一石块和一玩具气球(气球内充有空气)捆在一起,浸没在水中下沉,它们在水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将( ) A.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不变 D. 先减小,后增大 11.(2分)(2009•山东)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有( )

A.B. C. 浮力增大,ρ1=ρ2 浮力减小,ρ1=ρ2 浮力不变,ρ1>ρ2 12.(2分)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B. D. 浮力不变,ρ1<ρ2 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C. 搬而未起D. 推而不动 翘起石块 13.(2分)(2006•南充)不等臂直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已处于平衡状态,采用下列办法不能使杠杆平衡的是( ) A.在杠杆上施加一个力,使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杠杆的中点,但不通过支点 在杠杆上再施加一个力,使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B. 使动力和阻力同时减小到原来的1/2 C. D.使动力臂和阻力臂同时变为原来的2倍 14.(2分)(2007•新疆)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 B. 做的有用功是800J 拉力F的功率是80W C.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15.(2分)(2011•聊城)今年入春以来,我市黄陂区部分松林发生虫灾.为了灭虫,市政府多次调动直升飞机在重灾区上空喷洒生物农药.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飞机的( )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B.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D.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16.(2分)下列由“做饭”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切菜用的刀,磨得较薄,是为了增大摩擦 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碰,鸡蛋就破了,这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B. 包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 D.煮熟的饺子浮在水面上,此时饺子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 17.(2分)在用螺钉紧固零件时,通常会使用一个较大的垫圈,垫圈的主要作用是( ) A.使螺钉拧得更紧、更牢固 减小螺钉对零件的压力 B.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零件所受的压强 C. D.使紧固后的零件更加美观 18.(2分)在水平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列车车厢的天花板上悬吊一个小球a,地板上有b、c、d三点,其中b点位于小球a的正下方,如图所示,若空气阻力不计,烧断细线后,小球a将( )

A.落在b点上 B. 可能落在bc两点之间 落在d点上 C.D. 可能落在bd两点之间 二、填空题(共13小题,满分28分) 19.(2分)如图所示,装满砂子的箱子总重为200N,在5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 _________ N,要减少箱子与地的摩擦力,可以 _________ (填写一种可操作的方法).

20.(2分)一个物体只受到大小均为30N的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完全相同,则这个物体所受的合力的大小为 _________ N,方向是 _________ .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21.(2分)用50N的力把重4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当物体沿着墙面匀速下滑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_________ ,方向是 _________ . 22.(2分)如图所示,在c点用一根细绳把重为G的半球体悬挂在空气中保持平衡,这时半球的平面部分恰好位于竖直平面内.设半球平面部分的面积为S1,凸起的球面部分的面积为S2,则大气压对该半球平面部分水平向右的压力为F1,大气压对该半球凸起的球面部分水平向左的压力为F2,则F1 _________ F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绳拉力的大小为 _________ .

23.(2分) _________ 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_________ 实验测出1标准大气压是 _________ Pa,托里拆利很巧妙地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的压强测定转化成对 _________ 压强的测量. 24.(2分)体检时,医生给某同学测量血压,结果是110/70mmHg(1mmHg表示1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则该同学的收缩压(高压)为 _________ Pa,舒张压(低压)为 _________ Pa (ρ水银=13.6×10kg/m,g=10N/kg). 25.(1分)为了提高双层玻璃的隔音、隔热效果,出现了“中空玻璃”,如果中空玻璃夹层是真空的, _________ 会将玻璃压碎,故中空玻璃并不“空”,而是充入了惰性气体. 26.(2分)如图所示,如果你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你会看到两张纸 _________ 运动,原因是 _________ .

3

3

27.(2分)有一小木块,把它盛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从杯中溢出2N的水;若把它浸在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木块处于

󰀀 _________ 状态(选填“悬浮”“漂浮”或“沉底”),会从杯中溢出 󰀀 _________ N的酒精.(ρ木<ρ酒精<ρ水,水与酒精足够多) 28.(2分)在南澳岛上建立了一组风力发电机群,从能量转化的角度,风力发电机的工作过程是将风能转化为叶片的 _________ 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你认为风力发电机有哪些优点,请写其中的一个: _________ . 29.(3分)(2009•濠江区模拟)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货物拉上货仓,货物重500N,用350N的力F拉绳端使货物匀速上升1m,此过程中有用功为 _________ J,总功为 _________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30.(3分)(2008•大庆)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 _________ 状态.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_________ N;当 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_________ N.

31.(3分)(2009•常熟市模拟)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5N;当迎面有风吹过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可以判定飞机受到了一个新的力,则这个力的方向 _________ .下面是某小组研究该力的大小与风速关系的实验数据: 5 10 15 20 25 30 35 风速/(m/s) 7.0 2.5 O 0 托盘测力计的示数/N 14.5 13.0 (1)根据上面的实验数据可知:飞机受到的这个新的力大小随着风速的增大而 _________ .由此推测,飞机短距离快速起飞时应该 _________ (顺风、逆风)起飞. (2)根据以上数据,请你通过推理在表格中空白处填上数据.

三、解答题(共12小题,) 32.探究实验回顾:

(1)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如图所示),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 _________ 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平衡力.

(2)比较 _________ 两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当你用肥皂水洗手时,会感到比不用肥皂水时摩擦阻力小些.如果在做相对运动的物体的接触面上涂润滑剂后,摩擦力比不涂润滑剂时有什么变化呢?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探究,主要步骤是:

A.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B.在长木板上涂上润滑剂后,重复上述实验,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 C.若F1>F2,则说明了做相对运动的物体的接触面涂上润滑剂后,摩擦力会 _________ .请你举出一个在生活、生产中应用这一结论的实例 _________ ;

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摩擦,将会怎样呢?请你写出一个合理的情景: _________ .

(4)在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 _________ .接着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分别停在如下图所示的不同地方.

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将做 _________ .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3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

(1)在实验中,小明同学是通过观察泡沫塑料的 󰀀 _________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图中

󰀀 _________ 两个实验是用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的; _________ 两个实验是用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是否有关的. (3)在物理学中,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是 󰀀 _________ . 34.(2006•北京)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盐水.老师告诉小敏盐水的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如图10﹣12所示,小敏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她发现h甲小于h乙,于是认为乙杯子中盛的是盐水.老师指出小敏的实验过程是不正确的.小敏认真思考后发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变量,并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如下: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甲和h′乙表示,使h′甲与h′乙 _________ ,比较 _________ ,则 _________ 的一定是盐水. 请你将小敏的实验思路补充完整. _________ .

35.(1)如图甲中一体积为1.0×10m的实心物体A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8 N,物体A的密

3

度为 _________ kg/m(g取10 N/kg).若把物体完全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为1.8N(如图乙),物体在这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 _________ N.

333333

(2)现有水银(ρ=13.6×10kg/m)、水(ρ=1.0×10kg/m)、酒精(ρ=0.8×10kg/m),把物体A(不改变形状)分别放人上述三种液体中(三种液体足够多),A会在其中的 _________ 中处于漂浮状态.

(3)如图是水、水银、酒精的质量一体积图象,其中 _________ 是水银的质量﹣体积图象. (选填“a”、“b”或“c”)

﹣4

3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36.(2010•宜昌模拟)如图是小亮测定斜面机械效率的装置图.每次实验时,被拉的小车沿同一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小亮将他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次斜面的倾斜程小车重量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 F/N 斜面长 S/m 机械效率η 有用功W有/J 总功 W总/J 数 度 1 10 0.1 3 1 1 3 33% 较缓 2 10 0.2 4 1 较陡 3 10 0.4 6 1 4 6 67% 最陡 (1)“较陡”时,拉小车做的有用功为 _________ J,总功为 _________ J,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 (2)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哪些结论?(要求写两条) a. _________ ; b. _________ .

37.(2011•翁牛特旗)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进行的一个探究活动. (1)负责记录的小强同学粗心大意漏记了一个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将漏记的实验数据补上;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高度/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cm 5 2.0 15 甲 5 5 1.7 乙 5 (2)实验中甲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_________ 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 (3)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

38.(2006•广州)一木块在外力作用下沿水平木板向右匀速运动(如图),用示意图表示木块所受的牵引力、摩擦力和重力.

39.(2006•兰州)请在图中画出用羊角锤起钉时所用的最小力F.(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40.我们来对物体浮沉现象进行探究把一截圆柱体蜡烛竖直放入水中,发现蜡烛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若要使蜡烛处于悬浮状态,应该加入适量的食盐还是加入适量的酒精?请说明理由.

41.如图所示,有一个容器高为40cm、质量为1kg、底面积为100cm、容积为6×10m,容器中装满水并置于水平桌面上.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4)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

﹣3

3

42.(2007•广元)如图所示,物体重180N,动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不计.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求: (1)拉力F的大小; (2)拉力F做功的功率;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43.如图,杆秤是民间的一种测量工具.使用时,将待测物体挂在秤钩A上,用手拎住秤钮B或C(相当于支点),秤砣D在秤杆E上移动,当杆秤水平平衡时就可以在秤杆上读出读数. (1)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杆秤应该是一种测量 _________ 大小的工具.

(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分析,使用杆秤时,当从秤纽C换到秤纽B时,最大测量值将变 _________ . (3)秤砣D质量为0.5kg,秤砣D可移到秤杆尾部F上,秤钩A离秤钮B有2cm,秤钩A离秤钮C有12cm,F离B点60cm.求杆秤的最大称量.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八年级(下)期末物

理模拟试卷(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6分) 1.(2分)两本书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取走上面的一本书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三要素发生变化的是( ) A.大小 B. 方向 C. 作用点 D. 都没变 考点: 力的三要素.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要解答此题需掌握影响力的效果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解答: 解:两本书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重力就是对桌面的压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也等于它们的重力.取走一本书后,重力变小,压力也变小,则支持力也变小.即力的大小影响了力的作用效果.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的理解和运用,要注意区分. 2.(2分)一人的两只手同时各用8N的力,分别向两侧拉一个弹簧测力计两端的挂钩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0N 8N 16N 20N A.B. C. D. 考点: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相互作用力的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之间,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答: 解:弹簧测力计是使用原理是:“弹簧的受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大小等于挂钩处受到的拉力大小. 当用8N的力拉弹簧的挂钩时,则弹簧受到的拉力为8N,所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也等于8N. 所以选项A、C、D都不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原理,选择正确的研究对象,避开平衡力的干扰. 3.(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作用效果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当它由运动变为静止的过程中才有惯性 B. 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如果这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 D.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站在车上的人在水平方向上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 考点: 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平衡力的辨别. 分析: 解答此题,可以从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和二力平衡几个方面去分析. 解答: 解:A、力也可能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所以A错误; B、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B错误; C、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如果这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那么, 这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所以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正确; D、因为车是水平且匀速的,可知这时 人因惯性跟车一样水平匀速, 两者没相对运动及趋势,又没其它力在水平方向上有作用力,所以水平方向不受力,D错误.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故选C. 点评: 此题综合性较强,既考查了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和惯性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 4.(2分)(2009•惠安县)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作匀速直线滑动.以下叙述中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B.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C.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考点: 平衡力的辨别;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分析: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先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确定物体受到的平衡力,并选出正确选项. 解答: 解:因为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作用,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作用;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得: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物体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故选 B. 点评: 会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是识别平衡力的前提. 5.(2分)(2009•江宁区二模)如图所示,传送带上的货物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 )

A.以传送带上货物为参照物,停在传送带底下的运输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以传送带为参照物,站在高处的人是静止的 B. 货物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D.货物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相等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①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运动,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静止. ②平衡力指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 解:A、以停在传送带底下的运输车为参照物,传送带上的货物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样,以传送带上货物为参照物,停在传送带底下的运输车也做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 B、以传送带为参照物,站在高处的人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传送带为参照物,站在高处的人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 C、货物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所以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D、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小于重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若甲相对于乙是运动的,则乙相对于甲肯定也是运动的. 6.(2分)用15N的水平力把重30N的长方体木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力为( )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20N 15N 35N 5N A.B. C. D.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木块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找准平衡力,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用15N的水平力把重30N的长方体木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 此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对平衡力的作用. 竖直方向的平衡力是地球对木块的吸引力和向上的摩擦力; 水平方向上的平衡力是人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壁对木块的支撑力.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判断墙壁受到的压力为15N.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掌握和应用.首先,我们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受力平衡.其次,可根据一个力的大小、方向,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7.(2分)三个用铜、铁、铝制成的圆柱体,它们的质量相等,高度相同,把它们都竖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们对

桌面的压强大小是( )(ρ铜>ρ铁>ρ铝) A.铜柱最大 B. 铁柱最大 C. 铝柱最大 D. 三个圆柱一样大 考点: 压强大小比较. 分析: 如果采用常规方法,需要知道每个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力和各自的底面积(即受力面积),然后利用公式p=求出每个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进行比较才能得知哪个最大.但仔细分析会发现,由于三个都是圆柱体,有V=Sh,这样的话,继续对公式进行变行可得:p===就可以判断它们对桌面压强的大小了. 解答: 解:因为p===>p铁>p铝. 故选A. 点评: 在计算固体压强时,一般应用的公式是p=,但如果是形状规则的物体,有时用p=ρgh更为方便. ===ρhg,而三个圆柱体的高度相同,并且ρ铜>ρ铁>ρ铝,所以可得出p铜===ρhg,然后根据题中已有条件, 8.(2分)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时,能使气压计示数变小的是( ) A.把气压计从山顶拿到山脚下 B. 天气由晴转阴雨 季节从夏季转到冬季 C.D. 把气压计从室内拿到室外 考点: 气压计和抽水机.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以及大气压还与天气的变化有关. 解答: 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把气压计从山顶拿到山脚下示数变大;大气压还与天气的变化有关,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晴天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气压的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9.(2分)(2006•罗源县)图示的四个实验中,用来测量大气压值的是( )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A.B. C. D. 考点: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分析: 比较精确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是托里拆利实验,实验器材是长约1m、一端封口的玻璃管,水银、水银槽、刻度尺等; 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解答: 解:A、测量水的温度或沸点的实验装置; B、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C、托里拆里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 D、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 故选 C. 点评: 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还有粗测法,实验器材是弹簧测力计、吸盘、光滑水平板、刻度尺; 利用二力平衡,读出吸盘刚被拉起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大气压力F; 测出吸盘的直径,计算出吸盘的横截面积s,由p=计算大气压强的数值. 10.(2分)(2012•天水一模)一石块和一玩具气球(气球内充有空气)捆在一起,浸没在水中下沉,它们在水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将( ) A.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不变 D. 先减小,后增大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专题: 控制变量法;推理法. 分析: 在水中下沉的过程中,所处的深度增加,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得出石块和气球受到的压强增大,气球的体积将逐渐减小(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小),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它们受到浮力的大小变化. 解答: 解:∵石块和玩具气球在水中下沉, ∴所处深度增大, ∵p=ρgh,ρ水不变, ∴石块和玩具气球受到水的压强增大, 这样气球的体积逐渐减小, ∵它们浸没在水中, ∴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 ∵F浮=ρ水v排g,ρ水不变, ∴它们受到浮力的大小逐渐减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能分析得出气球在水中下沉的体积变化情况是本题的关键. 11.(2分)(2009•山东)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有( )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A.B. C. D. 浮力增大,ρ1=ρ2 浮力减小,ρ1=ρ2 浮力不变,ρ1>ρ2 浮力不变,ρ1<ρ2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 推理法. 分析: 轮船都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轮船受到的重力; 得出了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由载重线知道排开水的体积的大小关系,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河水和海水密度的大小关系. 解答: 解:∵轮船漂浮, ∴F浮=G, ∴轮船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轮船受到的重力G, 即:ρ液gv排=G, 设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轮船排开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的体积为v1、v2, ∵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 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 v1<v2, ∴海水的密度: ρ1>ρ2.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好轮船漂浮(F浮=G)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 12.(2分)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B. 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C. 搬而未起D. 推而不动 翘起石块 考点: 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专题: 应用题;图析法. 分析: 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结合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解:A、提着水桶前进,人给水桶一个向上的力,而水桶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没有做功.故A错误. B、人给石头一个向上的力,但石头没有移动距离,有力无距离,所以没有做功.故B错误. C、人通过杠杆给石块一个上的力,石块被撬起,即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此时人对石块做了功.故C正确. D、人给石头一个水平方向上的力,但石头没有移动距离,有力无距离,所以没有做功.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13.(2分)(2006•南充)不等臂直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已处于平衡状态,采用下列办法不能使杠杆平衡的是( ) A.在杠杆上施加一个力,使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杠杆的中点,但不通过支点 在杠杆上再施加一个力,使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B. 使动力和阻力同时减小到原来的1/2 C. D.使动力臂和阻力臂同时变为原来的2倍 考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 分析: 判断杠杆是否平衡的依据是F1L1=F2L2,如果此公式不成立,则杠杆沿乘积大的那个力的效果转动. 解答: 解:A、施加的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杠杆的中点,而杠杆是不等臂杠杆,故此力跟其力臂的乘积不为零,此力会对杠杆的平衡产生影响.杠杆原来是平衡的,所以现在会不平衡,故A选项正确. B、施加的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其力臂为零,此力对杠杆的转动没有影响,不能改变杠杆的平衡.故B选项错误. C、使动力和阻力同时减小到原来的1/2,等式仍然成立,杠杆仍然平衡.故C选项错误. D、使动力臂和阻力臂同时变为原来的2倍,等式仍然成立,杠杆仍然平衡.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由题意得出F1、L1、F2、L2的变化情况,再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可判断出杠杆是否平衡.本题考查的是杠杆平衡条件的简单应用. 14.(2分)(2007•新疆)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 B. 做的有用功是800J 拉力F的功率是80W C.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考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功率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滑轮组由几段绳子承担物重,绳端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上升高度的几倍; (2)克服重物的重力做功是有用功;拉力做的功是总功; (3)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解答: 解:A、由图知,此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绳子自由端被拉下s=2h=2×1m=2m;则A项计算错误; B、由题知:G=800N;h=1m;F=500N;W有=Gh=800N×1m=800J;则B项计算正确; C、总功W总=Fs=500N×2m=1000J; 拉力F的功率P=D、则:η===80%,则D项计算错误; ==100W;则C项计算错误; 故选B. 点评: 理解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明确什么是有用功、什么力做的总功;难点是会计算拉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15.(2分)(2011•聊城)今年入春以来,我市黄陂区部分松林发生虫灾.为了灭虫,市政府多次调动直升飞机在重灾区上空喷洒生物农药.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飞机的( )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B.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D.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专题: 控制变量法. 分析: 从动能大小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考虑: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 解: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飞机的质量不断减小,速度不变,动能不断减小.高度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故选A. 点评: 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变化. 有时学生容易忽略喷洒农药时,飞机的质量变化. 16.(2分)下列由“做饭”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切菜用的刀,磨得较薄,是为了增大摩擦 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碰,鸡蛋就破了,这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B. 包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 D.煮熟的饺子浮在水面上,此时饺子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 考点: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A、由压强的定义式p=知道,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刀的刃要磨得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漂浮条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解答: 解:A、刀的刃要磨得较薄,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 B、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碰,鸡蛋给碗施加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碗也给鸡蛋施力,鸡蛋便破了,故B正确; C、包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 D、因为饺子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所以饺子浮在水面上,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涉及问题多、综合性强,但问题简单,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属于中考热点题目. 17.(2分)在用螺钉紧固零件时,通常会使用一个较大的垫圈,垫圈的主要作用是( ) A.使螺钉拧得更紧、更牢固 减小螺钉对零件的压力 B.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零件所受的压强 C. D.使紧固后的零件更加美观 考点: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应用题;控制变量法.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分析: 通常要在螺帽与零件之间及螺母与零件之间各垫一个较大的垫圈片,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保护零件. 解答: 解:A、螺钉拧的松紧跟是否垫圈没有关系,跟最后拧的力大小有关.不符合题意. B、螺母、螺帽对零件的压力跟是否垫圈无关,跟最后拧的力大小有关.不符合题意. C、垫较大的垫圈片,在压力一定时,增大螺帽与零件之间、螺母与零件之间的受力面积,减小螺帽、螺母对零件的压强,保护零件防止零件变形.符合题意. D、紧固的零件是否美观,可以有无数种方法,没有必要加垫圈,况且垫圈不起装饰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能解释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有关问题.把拧螺丝这些生活实例与压强联系考虑,就不难理解它们的做法目的. 18.(2分)在水平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列车车厢的天花板上悬吊一个小球a,地板上有b、c、d三点,其中b点位于小球a的正下方,如图所示,若空气阻力不计,烧断细线后,小球a将( )

A.落在b点上 B. 可能落在bc两点之间 落在d点上 C.D. 可能落在bd两点之间 考点: 惯性.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原来处于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解答: 解:小球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下落到b点.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应用,要理解. 二、填空题(共13小题,满分28分) 19.(2分)如图所示,装满砂子的箱子总重为200N,在5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 50 N,要减少箱子与地的摩擦力,可以 变滑动为滚动(如:在箱子下面垫一些圆木棒等) (填写一种可操作的方法).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 解决此题要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即合力为零; 可以通过减小压力减小滑动摩擦力,也可变滑动为滚动. 解答: 解:当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即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所以摩擦力等于50N; 可以通过减小压力或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滑动摩擦力;如:在箱子下面垫一些圆木棒等. 故答案为:50,变滑动为滚动(如:在箱子下面垫一些圆木棒等). 点评: 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二力平衡条件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20.(2分)一个物体只受到大小均为30N的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完全相同,则这个物体所受的合力的大小为 60 N,方向是 两个力原来的方向 .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考点: 力的合成与应用. 专题: 应用题;运动和力. 分析: 根据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方法计算答题. 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和,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合力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差,方向与较大大力的方向相同. 解答: 解:两个力大小都是30N,作用点与方向相同,则它们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 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30N+30N=60N,合力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故答案为:60N;两个力原来的方向.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求两个力的合力,是一道基础题,熟练应用力的合成方法即可正确解题. 21.(2分)用50N的力把重4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当物体沿着墙面匀速下滑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40N ,方向是 竖直向上 .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分析: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后得出结论. 解答: 解: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所以物体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而滑倒摩擦力阻止物体向下运动,方向与重力完全相反,竖直向上,大小与重力相等.压力和重力没有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平衡力. 答:40N,竖直向上. 点评: 注意本题中压力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无关,需要从重力来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2.(2分)如图所示,在c点用一根细绳把重为G的半球体悬挂在空气中保持平衡,这时半球的平面部分恰好位

于竖直平面内.设半球平面部分的面积为S1,凸起的球面部分的面积为S2,则大气压对该半球平面部分水平向右的压力为F1,大气压对该半球凸起的球面部分水平向左的压力为F2,则F1 等于 F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绳拉力的大小为 G .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分析: 半球在水平向上受两边的大气压力,由平衡关系可知二力的关系;半球在竖直向上受重力和拉力,由二力平衡可知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答: 解:在水平向上,半球受左侧的大气压力和右侧的大气压力,在两力的作用下物体水平向上处于静止,即两力相等. 竖直面上,受拉力和向下的重力,半球处于静止,受力平衡,拉力等于向下的重力. 故答案为:等于,G 点评: 本题只需在两个方向上应用二力平衡即可求解. 23.(2分) 马德堡半球 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托里拆利 实验测出1标准大气压是 1.01×10 Pa,托里拆利很巧妙地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的压强测定转化成对 液体 压强的测量. 考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大气压部分物理常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物理常识和物理基础知识. 解答: 解: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1标准大气压的值,1标准大5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5气压是的值是1.01×10Pa,托里拆利实验时利用密度很大的水银作为液体,将不容易直接测定的大气压的问题转化为液体压强问题来测量. 故答案为:马德保半球;托里拆利;1.01×10;液体. 点评: 本题不仅考查了物理常识知识,还考查了物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转化法. 24.(2分)体检时,医生给某同学测量血压,结果是110/70mmHg(1mmHg表示1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则该同学的收缩压(高压)为 1.496×10 Pa,舒张压(低压)为 9.52×10 Pa (ρ水银=13.6×10kg/m,g=10N/kg).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专题: 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 已知水银的密度和高度,根据公式P=ρgh可求收缩压和舒张压. 334解答: 解:该同学的收缩压P1=ρgh1=13.6×10kg/m×10N/kg×0.11m=1.496×10Pa, 54333

舒张压为P2=ρgh2=13.6×10kg/m×10N/kg×0.07m=9.52×10Pa. 43故答案为:1.496×10;9.52×10. 点评: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的计算,关键是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5.(1分)为了提高双层玻璃的隔音、隔热效果,出现了“中空玻璃”,如果中空玻璃夹层是真空的, 大气压 会将玻璃压碎,故中空玻璃并不“空”,而是充入了惰性气体. 考点: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玻璃之所以被压碎,是因为外界大气压大于玻璃夹层的大气压. 解答: 解:因为如果中空玻璃夹层是真空的,那么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大于玻璃夹层的大气压,这样就会把玻璃压碎,故中空玻璃并不“空”,而是充入了惰性气体. 故答案为:大气压.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大气压强知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26.(2分)如图所示,如果你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你会看到两张纸 互相靠近 运动,原因是 两纸间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两边的大气压将两纸向中间压 .

333

考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实验. 专题: 应用题;简答题. 分析: 从分析两张纸中间空气的流速入手,结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即可解决此题. 解答: 解:对着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纸外侧的大气压,产生了一个向内的压强差,将纸压向中间. 故答案为:相互靠近;两纸间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两边的大气压将两纸向中间压. 点评: 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比较纸的内外受到的压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7.(2分)有一小木块,把它盛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从杯中溢出2N的水;若把它浸在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木块处于

󰀀 漂浮 状态(选填“悬浮”“漂浮”或“沉底”),会从杯中溢出

󰀀 2 N的酒精.(ρ木<ρ酒精<ρ水,水与酒精足够多)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 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漂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等于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解答: 解:木块密度小于酒精密度,所以漂浮在酒精中,在水中也是漂浮,所以浮力相等,都等于自身重等于排开的液体重,都等于2N. 故答案为:漂浮;2. 点评: 本题考查物体的沉浮条件和物体所受浮力的计算. 28.(2分)在南澳岛上建立了一组风力发电机群,从能量转化的角度,风力发电机的工作过程是将风能转化为叶片的 机械 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你认为风力发电机有哪些优点,请写其中的一个: 无污染 . 考点: 机械能;新能源. 专题: 应用题;答案开放型. 分析: (1)风推动叶片转动起来,叶片获得机械能; (2)根据风力发电的能量转化和风能的优点解答. 解答: 解:风力发电机工作时,风推动叶片转动,将风能转化为叶片的机械能. 风能是自然界里的常见能源,对环境无污染,所以风力发电与传统的火力发电相比,会节约能源、清洁、无污染、可再生、保护环境等 故答案为:机械;无污染. 点评: 发电机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设备. 自然界中象风力一样的能源,还有水能、太阳能、核能、潮汐能、地热等. 29.(3分)(2009•濠江区模拟)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货物拉上货仓,货物重500N,用350N的力F拉绳端使货物匀速上升1m,此过程中有用功为 500 J,总功为 700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1.4%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考点: 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由图中滑轮组的结构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重物上升h,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知道货物重G和升高的高度h求出有用功W有用=Gh;知道拉力大小,求出拉力端移动的距离,求出总功W总=Fs,再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 解:由图可知,n=2, ∵h=1m, ∴s=2h=2×1m=2m; 当提升G=500N的货物时, W有用=Gh=500N×1m=500J, W总=Fs=350N×2m=7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71.4%. 故答案为:500,700,71.4%. 点评: 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由图得出n=2,计算出s=2h是本题的关键.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30.(3分)(2008•大庆)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 静止 状态.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2 N;当 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2 N.

考点: 速度与物体运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专题: 图析法. 分析: (1)根据图乙找到t=1s时物体的速度值,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 (2)结合图甲和图乙,分析出物体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大小,然后确定t=3s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从而确定摩擦力的大小; (3)从图乙v﹣t图象上看出,t=5s时物体匀速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求出摩擦力大小. 解答: 解:(1)从图乙中看出,t=1s时物体的速度为0,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在4s﹣6s时间内,从图乙中的v﹣t图象上可以看出物体以4m/s的速度匀速运动,而F﹣t图象上的水平推力F=2N,根据二力平衡,此时的摩擦力f=2N;t=3s时,F=3N,物体加速运动,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此时的摩擦力仍为f=2N; (3)t=5s时,物体匀速运动,滑动摩擦力f=F=2N. 故答案为:静止、2、2. 点评: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对于图象,要先看清它的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再顺着图象看横坐标轴数值变化时对应的纵坐标轴数值如何变化?从而找到物体的运动规律. 31.(3分)(2009•常熟市模拟)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5N;当迎面有风吹过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可以判定飞机受到了一个新的力,则这个力的方向 向上 .下面是某小组研究该力的大小与风速关系的实验数据: 5 10 15 20 25 30 35 风速/(m/s) 7.0 2.5 O 0 托盘测力计的示数/N 14.5 13.0 (1)根据上面的实验数据可知:飞机受到的这个新的力大小随着风速的增大而 增大 .由此推测,飞机短距离快速起飞时应该 逆风 (顺风、逆风)起飞.

(2)根据以上数据,请你通过推理在表格中空白处填上数据.

考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实验.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首先要对飞机进行受力分析,无风时的受力情况和有风时的受力情况不一样,然后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来判断风速和升力的关系,并找出数据规律,把表格数据补充完整. 解答: 解:飞机模型无风时受重力,当迎面有风吹过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受的新力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1)数据表格显示风速越大,测力计示数越小,也就是说这个新的力越大;飞机短距离快速起飞时应该逆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风起飞,这样可以加大风速,从而提高升力; (2)根据表格数据发现:风速以5m/s为一段,风速每增加1m/s测力计示数减小0.1N,到5m/s~10m/s时,风速每增加1m/s测力计示数降低0.3N,10m/s~15m/s风速每增加1m/s测力计示数降低0.5N,15m/s~20m/s风速每增加1m/s测力计示数降低0.7N,所以表格空白处应填10.5N. 故答案为:向上、增大、逆风、10.5. 点评: 对飞机受力分析要准确,对表格数据的规律要认真研究才能得出规律,做出答案. 三、解答题(共12小题,) 32.探究实验回顾:

(1)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如图所示),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 匀速直线 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平衡力.

(2)比较 甲乙 两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当你用肥皂水洗手时,会感到比不用肥皂水时摩擦阻力小些.如果在做相对运动的物体的接触面上涂润滑剂后,摩擦力比不涂润滑剂时有什么变化呢?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探究,主要步骤是:

A.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B.在长木板上涂上润滑剂后,重复上述实验,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

C.若F1>F2,则说明了做相对运动的物体的接触面涂上润滑剂后,摩擦力会 减小 .请你举出一个在生活、生产中应用这一结论的实例 自行车轮轴加润滑油 ;

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摩擦,将会怎样呢?请你写出一个合理的情景: 行使的汽车无法停下;人无法行走(其他合理也可)等 .

(4)在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 相同 .接着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分别停在如下图所示的不同地方.

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将做 匀速直线运动 . 考点: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专题: 实验探究题;控制变量法;推理法.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结论; (3)了解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4)了解摩擦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实验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答: 解:(1)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木块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其所受拉力与摩擦力是平衡力. (2)要得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的结论,则两次实验的接触面粗糙程度应相同,其压力大小应不同,因此可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 (3)当你用肥皂水洗手时,会感到比不用肥皂水时摩擦阻力小些.如果在做相对运动的物体的接触面上涂润滑剂后,摩擦力比不涂润滑剂时减小.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探究,主要步骤是: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A.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B.在长木板上涂上润滑剂后,重复上述实验,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 C.若F1>F2,则说明了做相对运动的物体的接触面涂上润滑剂后,摩擦力会减小.生活中应用这一结论的实例如:自行车轮轴加润滑油. 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摩擦:行使的汽车无法停下;人无法行走(其他合理也可)等. (4)在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相同.接着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分别停在如下图所示的不同地方. 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 (2)甲乙 (3)减小;自行车轮轴加润滑油;行使的汽车无法停下;人无法行走(其他合理也可)等. (4)相同;匀速直线运动. 点评: 本题是一道关于摩擦力以及力与运动关系的综合题,在分析时应先找到其研究方向,然后再进一步研究每一个知识点. 3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

(1)在实验中,小明同学是通过观察泡沫塑料的 󰀀 形变程度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图中

󰀀 乙和丙 两个实验是用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的; 甲和乙 两个实验是用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是否有关的. (3)在物理学中,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是 󰀀 压强 . 考点: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专题: 实验探究题;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分析: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有关.研究压力作用效果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就要控制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就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 压强就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解答: 解:(1)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物体的形变就越大,所以可通过观察泡沫塑料形变的大小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两个因素有关,要研究与哪个因素是否有关,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要研究其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则要保证压力的大小相等,故选择乙和丙两个实验;要研究其与压力是否有关,则要保证受力面积相同,故应选择甲和乙两个实验. (3)压强就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故答案为:(1)形变程度;(2)乙和丙;甲和乙;(3)压强. 点评: 此题考查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和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34.(2006•北京)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盐水.老师告诉小敏盐水的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如图10﹣12所示,小敏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她发现h甲小于h乙,于是认为乙杯子中盛的是盐水.老师指出小敏的实验过程是不正确的.小敏认真思考后发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变量,并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如下: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甲和h′乙表示,使h′甲与h′乙 深度相同 ,比较 金属盒浸没液体的深度 ,则 深度小 的一定是盐水. 请你将小敏的实验思路补充完整.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在甲、乙两杯液体的同一深度,计下压强计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

考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专题: 实验题;控制变量法. 分析: 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的大小,表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由于液体密度不同,要使高度差相等,那么探头在液体中深度一定不一样,即比较其深度,深度小的,是密度大的:即盐水. 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此题中的变量是甲、乙两杯密度不同的液体,不变量是两杯液体的同一深度. 解答: 解:由压强计的工作原理可知,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的大小,表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由于液体密度不同,要使高度差相等,那么探头在液体中深度一定不一样, 即比较其深度,深度小的,是密度大的是盐水,即深度小的是盐水. 利用控制变量法,小敏下一步的实验思路应该是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在甲、乙两杯液体的同一深度,计下压强计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然后比较试验数据,总结结论. 故答案为:深度相同;金属盒浸没液体的深度;深度小;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在甲、乙两杯液体的同一深度,计下压强计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点评: 本题用反向思维的方法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新颖,但相对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35.(1)如图甲中一体积为1.0×10m的实心物体A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8 N,物体A的密

33

度为 2.8×10 kg/m(g取10 N/kg).若把物体完全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为1.8N(如图乙),物体在这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 1 N.

333333

(2)现有水银(ρ=13.6×10kg/m)、水(ρ=1.0×10kg/m)、酒精(ρ=0.8×10kg/m),把物体A(不改变形状)分别放人上述三种液体中(三种液体足够多),A会在其中的 水银 中处于漂浮状态.

(3)如图是水、水银、酒精的质量一体积图象,其中 a 是水银的质量﹣体积图象. (选填“a”、“b”或“c”)

﹣43

考点: 密度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实验题;控制变量法. 分析: (1)已知物体的体积和重力,求密度,我们可以利用G=mg=ρvg计算;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2)已知在空气中弹簧秤的示数是2.8N,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1.8N,所以可以利用称重法求浮力; (3)根据物体浮沉的条件判断;若ρ物>ρ水则物体下沉;ρ物=ρ水则物体悬浮;ρ物<ρ水则物体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只有水银的密度大于物体的密度,故它会漂浮在水银液面上; (4)利用控制变量法:相同体积的液体比较质量的大小即可. 解答: 解:(1)由G=mg=ρvg,得:; F浮=G﹣F=2.8N﹣1.8N=1N; (2)因为ρ水银>ρ物,所以该物体在水银中漂浮. (3)由图可知:相同体积的a、b、c三种物质,a的质量最大,即a的密度大,而密度最大的是水银,故应选a. 故答案为:2.8×10,1,水银,a. 点评: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多,不仅有重力与质量,密度公式,称重法求浮力,物体的浮沉判定,还有分析辨图的能力.要求学生要掌握好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公式计算. 36.(2010•宜昌模拟)如图是小亮测定斜面机械效率的装置图.每次实验时,被拉的小车沿同一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小亮将他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次斜面的倾斜程小车重量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 F/N 斜面长 S/m 机械效率η 有用功W有/J 总功 W总/J 数 度 1 10 0.1 3 1 1 3 33% 较缓 2 10 0.2 4 1 较陡 3 10 0.4 6 1 4 6 67% 最陡 (1)“较陡”时,拉小车做的有用功为 2 J,总功为 4 J,机械效率为 50% ; (2)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哪些结论?(要求写两条) a. 光滑程度一样的斜面,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 b. 斜面越缓,越省力 .

3

考点: 斜面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功的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专题: 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答案开放型. 分析: (1)使用斜面是克服物体的重力做功,有用功等于物体的重力和物体上升高度即斜面高度的乘积; 总功就是沿斜面拉力做的功,等于沿斜面的拉力和物体沿斜面运动距离即斜面长度的乘积; 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2)分析机械效率和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也可以分析斜面的省力情况和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解答: 解:(1)“较陡”时,拉小车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0N×0.2m=2J;总功W总=FS=4N×1m=4J;机械效率η===50%; (2)由表中数据可知,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因为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还有斜面的粗糙程度,所以结论是:在斜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在小车重力一定时,斜面越缓,沿斜面的拉力越小,说明斜面越缓越省力. 故答案为: (1)2;4;50%; (2)光滑程度一样的斜面,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斜面越缓,越省力. 点评: 此题考查了斜面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以及我们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这是一道开放题,这类题在中考出现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需要引起注意. 37.(2011•翁牛特旗)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进行的一个探究活动. (1)负责记录的小强同学粗心大意漏记了一个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将漏记的实验数据补上;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高度/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cm 5 2.0 15 甲 5 5 1.7 乙 5 (2)实验中甲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等于 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3.3%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3.5% ;

(3)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物重相同时,不同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也不同 .

考点: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专题: 实验题;简答题. 分析: (1)要知道滑轮组中自由端通过距离与物体升高高度的关系即:s=nh,其中承担物重绳子股数n可由图中数出. (2)对滑轮组要区分对重物做功为有用功,自由端拉力做功为总功,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首先弄清两种情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出导致机械效率不同的因素是什么,然后得出结论. 解答: 解:(1)由乙图可知,有4段绳子与动滑轮接触,所以此滑轮组由4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自由端通过距离s=nh=5cm×4=20cm. 故答案为: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高度/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cm 5 2.0 15 甲 5 5 1.7 20 乙 5 (2)因为两滑轮组提升物重相同且提升高度相同,由W有用=Gh可知,甲乙两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等.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甲=η乙=====83.3% =73.5%. 故答案为:等于;83.3%;73.5%. (3)物重相同时,不同的滑轮组,由于所做的额外功不同,所以机械效率也不同. 故答案为:物重相同时,不同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也不同. 点评: 此题是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要掌握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38.(2006•广州)一木块在外力作用下沿水平木板向右匀速运动(如图),用示意图表示木块所受的牵引力、摩擦力和重力.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考点: 力的示意图;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 作图题. 分析: 本题要求用力的示意图表示木块所受的牵引力、摩擦力和重力,作用点在木块重心上,拉力向右,阻力向左,重力竖直向下. 解答: 答:木块所受的牵引力、摩擦力和重力的示意图如下: 点评: 作力的示意图时,注意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要全部表示出来. 39.(2006•兰州)请在图中画出用羊角锤起钉时所用的最小力F.(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考点: 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力的示意图. 专题: 作图题.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两个知识点:(1)对力臂概念的理解: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2)对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的理解与运用: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解答: 解: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点评: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的结论. 40.我们来对物体浮沉现象进行探究把一截圆柱体蜡烛竖直放入水中,发现蜡烛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若要使蜡烛处于悬浮状态,应该加入适量的食盐还是加入适量的酒精?请说明理由.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简答题. 分析: 由浮沉条件可知漂浮和悬浮时二者密度间的关系,由液体密度的改变可知如何加入物质. 解答: 答:蜡烛漂浮于水中,说明蜡烛的密度小于水,要想使蜡烛悬浮于液体中,蜡烛的密度要等于液体密度,所以应在水中加入密度小于水的酒精,使液体的密度变小直到液体密度等于蜡烛的密度才行.故应加入酒精. 点评: 本题也可利用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由于浮力大小不变,而悬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所以应减小密度,故加入密度小的酒精. 41.如图所示,有一个容器高为40cm、质量为1kg、底面积为100cm、容积为6×10m,容器中装满水并置于水平桌面上.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4)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33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重力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2)水对容器底的:先计算压强(p=ρgh),后计算压力(F=ps); (3)(4)容器对桌面的:先计算压力(F=G),后计算压强(解答: 解:(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1=ρgh=1×10kg/m×10N/kg×0.4m=4×10Pa;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1=p1S=4×10Pa×100×10m=40N; (3)容器重: G1=mg=1kg×10N/kg=10N; 水重: G2=ρgV=1×10kg/m×10N/kg×6×10m=60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2=G1+G2=10N+60N=70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 答:(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4×10Pa;

©2010-2013 菁优网

333﹣3). 3333﹣423

菁优网

www.jyeoo.com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40N;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70N; (4)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7×10Pa.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同时出现固、液体压力压强,要注意先后顺序:液体,先计算压强(p=ρgh),后计算压力(F=ps);固体:先计算压力(F=G),后计算压强(). 3 42.(2007•广元)如图所示,物体重180N,动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不计.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求: (1)拉力F的大小; (2)拉力F做功的功率;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考点: 动滑轮拉力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则拉力F移动的速度v2=2v1(v1为物体匀速上升速度) (1)绳重和摩擦不计,利用F=(G物+G轮)求拉力F的大小; (2)求出拉力移动的速度,利用P===Fv求拉力做功功率(总功功率); =Gv求对重物做功的功率(有用功率); (3)知道物体重和物体的提升速度,利用P==利用效率公式η=求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解答: 解:(1)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 ∵绳重和摩擦不计, ∴拉力F的大小: F=(G物+G轮)=(180N+20N)=100N; (2)∵物体匀速上升速度v1=0.1m/s, ∴拉力移动的速度: v2=2v1=2×0.1m/s=0.2m/s, 拉力F做功的功率: P总===Fv2=100N×0.2m/s=20W; (3)重物做有用功的功率: P有===Gv1=180N×0.1m/s=18W,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η===90% 答:(1)拉力F大小为100N; (2)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20W;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90%. 点评: 由动滑轮的特点知道: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与物体上升速度之间的关系是v2=2v1,这是本题的突破口;利用好P===Fv是本题的关键. 43.如图,杆秤是民间的一种测量工具.使用时,将待测物体挂在秤钩A上,用手拎住秤钮B或C(相当于支点),秤砣D在秤杆E上移动,当杆秤水平平衡时就可以在秤杆上读出读数. (1)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杆秤应该是一种测量 质量 大小的工具.

(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分析,使用杆秤时,当从秤纽C换到秤纽B时,最大测量值将变 大 .

(3)秤砣D质量为0.5kg,秤砣D可移到秤杆尾部F上,秤钩A离秤钮B有2cm,秤钩A离秤钮C有12cm,F离B点60cm.求杆秤的最大称量.

考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杠杆的应用. 专题: 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 (1)杆秤利用的是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力臂的大小关系得出物体的质量与秤砣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测量的是物体的质量; (2)当从秤纽C换到秤纽B时,分析两边力和力臂的大小是否变化,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出最大测量值的变化; (3)以B为支点,知道两边力的力臂和秤砣的质量,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求杆秤的最大称量. 解答: 解:(1)杆秤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大小的工具; 故答案为:质量. (2)使用杆秤,当从秤纽C换到秤纽B时,如图,F1=m1g的力臂减小,F2=m2g的力臂变大;当F2的大小不变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1变大,即最大测量值将变大; 故答案为:大. (3)∵F1L1=F2L2, 即:m1gL1=m2gL2, ∴m1===15kg. 即:杠杆的最大称量为15kg.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涉及到杆秤的测量原理,属于难题.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sdpywh;张圣军;空气凤梨;孙亚楠;pywl;951574352;303080;fhp826;wdnyx2011;tsh518;pyw;dongfeng;xujun518;sdpyqjy;山东张洪霞;739830;碧浪淘沙;pydrx;fxx;haiyan;ddllnn;同晓晓;331306;wslil76;fxy166;LSL(排名不分先后) 菁优网

2013年7月25日

©2010-2013 菁优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