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教重点 材难点 分析 教具 感受作品的不同情感和意境。 哼唱作品的某一段或某一乐句。 多媒体教学平台、钢琴等 优美的情思 1、能简述抒情歌曲的含义,能在众多不同体裁的声乐作品中辨别出抒情歌曲。 2、能哼唱作品的某一段或某一乐句。 一、导入: 提问:1、在同学门的印象中抒情歌曲有什么特点? 2、能否说出一些抒情歌曲的名字? 二、新课教学: 教学1、概念:抒情歌曲——是声乐作品的一种体裁,它的旋律优美,节奏较慢,过往往抒发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歌颂之情。 程 2、听赏作品:(对比欣赏) (1)作品简介:中国作品 《天下地一情》、《共和国之恋》、《又唱浏阳河》、《想家的时候》、《青藏高原》 (2)作品简介:外国作品 《我的太阳》、《索尔维格之歌》 由于这些作品的音高相对高,所以为了保护学生的嗓音,教师不应该以教唱为主,而是以欣赏为主,在某些歌曲的欣赏中可适当要求哼唱,最重要是引导学生学会这样欣赏抒情歌曲。 a、每首歌曲听赏一遍。 b、分别说出每首歌曲的意境,感觉到些什么。 c、找出自己喜欢的歌曲,根据印象哼唱。 d、教唱其中一首同学们较喜欢的歌曲。 三、总结: 让同学们了解不同歌曲的体裁,提高鉴赏力,并能了解音乐的意境。 课外作业 教 学后记 预习快乐的乐手
课 时 计 划
第 2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教重点 材难点 分析 教具 快乐的乐手(一) 1、能用竖笛吹奏单吐音和连音。 2、能边看边吹奏简易的曲子。 3、能与他人共同演奏,体验合作的愉悦。 吐音。 吹简易的曲子。 多媒体教学平台、钢琴等 一、学习竖笛的F调吹法: 1、1=F 教学(1)连奏: 过5-]6-]7-]1-]2-]3-]4-]5-]6-]7-]1-] 程 (2)吐音: 5555]6666]7777]1111]2222]3333]4444]5555]6666]7777]1111] 方法:演奏时,将舌尖紧贴上齿龈,然后气流冲出口腔,发出“吐”的声音。 2、练习:复习1=C的吹奏《跳到我这里来》、《小白船》 3、试奏1=F《新年好》 二、反复练习吐音,在课外找更多的小曲目给学生自己练习,同时教师示范。 三、教师小结。 课外复习《新年好》、《小白船》 作业 教 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第 3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1、能用竖笛吹奏单吐音和连音。 2、能边看边吹奏简易的曲子。 3、能与他人共同演奏,体验合作的愉悦。 快乐的乐手(二) 教重点 材难点 分析 教具 连音奏法 乐曲吹奏 多媒体教学平台、钢琴等 一、复习内容 教1、复习吐音 学过程 二、新课: (1)音阶吹奏:转换练习。 1=F 2、复习《新年好》、《小白船》。 5577]6611]7722]1133]2244]3355]4466]5577]6611] (2)快速吹奏上面音阶,锻炼气息。 (3)乐曲练习《玛依拉》 三、学生在吹《玛依拉》的时候应该有很多欠缺,要求他们反复的练习,做到气息很平稳才行。 四、教师小结 课外复习竖笛《玛依拉》、《小白船》。 作业 教 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第 4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3、让学生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教重点 材难点 分析 教具 学习《小步舞曲》 二重奏的配合。 多媒体教学平台、钢琴等 快乐的乐手(三) 1、复习F调练习曲与乐曲。 2、学习竖笛二重奏乐曲《小步舞曲》。 一、复习教学: 1、复习竖笛F调音阶。 a、断奏 教b、连奏 学过2、复习竖笛《玛依拉》、《小白船》。 程 二、新课 1、1=C〈小白船〉(出示乐谱) 教学过程: a、将学生跟成两声部,分别唱1和2声部。 b、学生自己练习。 c、分声部检查吹奏情况。 d、合奏。 e、加入打击乐器合奏。 f、完整演奏。 三、总结: 通过三堂课,学生已经能很个好掌握吐音和连奏,学生比较感兴趣。 课外预习《美丽的村庄》 作业 教 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第 6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美丽的村庄》 1、学会《美丽的村庄》并能大胆、自信的演唱 2、能够根据《美丽的村庄》的旋律结合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来编创 歌词并能把自己的创作与同学分享。(从环境方面写歌词) 教重点 学会歌曲 材难点 编创歌词 分多媒体教学平台、钢琴等 析 教具 一、导入新课 1、展示美丽风景图片 2、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风光,置身于美景之中,同学们想不想高歌一曲?(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赞美美丽风光的意大利歌曲《美丽的村庄》。 二、新课教学 教学过程 1、简介歌曲:这是一首优秀的意大利民歌,全歌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曲调活泼,描绘了村庄周围的景色,表达了孩子们而家乡无比热爱之情。第二段旋律优美抒情,表达了意大利人民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2、播放歌曲,让学生熟悉旋律 3、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声跟琴学唱歌曲曲谱 4、学生自己学唱歌词,自己体会并对歌曲作艺术处理 5、学生自唱。展示自学成果 三、课堂活动 1、刚才我们学会了赞颂意大利乡村的歌曲。其实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也是非常美丽而有特色的。下面我们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以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佛山,按照美丽村庄的歌词的格式写成歌词,用我们刚才学唱的旋律唱出来。 2、学生分组讨论,编创歌词。 3、小组或者个人展示创遍成果 4、师生点评 四、课堂延伸 1、小结:同学们,从我们刚才的创作及表演活动中。老师感觉到了同学们对美丽家乡的热爱与赞美。比如有的同学写到了……接下来同学们再欣赏两个画面(播放图片,一幅为被污染的河水,一幅为旅游胜地地上随处可见的垃圾袋、随纸)大家看了这两个画面还能写出那么好的美景吗? 2、可见人类不好的行为导致了环境的被破坏,甚至由于环境的被破坏威胁自身的生存,美好的环境是需要每个人去维护、去爱护的,希望 我们美每位同学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改掉不良习惯,爱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一起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课外课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达本课节的收获和感想。 作业 教 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第 7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教重点 材难点 分析 教具 《黄河的故事》 能根据音乐剧的表现手段和艺术特征,与其他同学一起,对三幕音 乐剧中的一幕进行编导设计和表演。让学生表演音乐剧〈黄河三部 曲〉1、让学生认识黄河的故事。2、让学生了解音乐剧的素材 让学生了解音乐剧的形式。 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多媒体教学平台、钢琴等 一、导入: 1、观赏《音乐之声?片段,了解音乐剧 (1)〈音乐之声〉片段。问题:这一片段描述了什么情节?它有什么表现手段和形式特征?(2)介绍音乐剧。 教2、引出新课教学内容:〈流亡三部曲〉中国曾经有一段受人欺凌而有奋起学抗争的历史,剧中张老三和王老七的经历,就是这段历史缩影。 过二、熟悉音乐剧的音乐素材: 程 1、〈黄水谣〉歌曲: (1)简介冼星海及作品 (2)放录音听赏歌曲 提问:歌曲分几段?你能用彩色纸片表现各段音乐的感受吗?为什么要选用这些颜色? 展示色彩表现:绿—棕—黑、红—灰—黑 (3)点评学生选色构想 2、〈河边对口曲〉歌曲: (1)放录音欣赏歌曲: 问题: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你能用图形表现其演唱形式吗? (2)展示并讲解图形设计表现。 3、〈在太行山上〉歌曲: (1)放录音欣赏歌曲 问题:歌曲分几个部分?各部分音乐有何特点? 4〈松花江上〉歌曲: (1)简介张寒晖及作品 (2)听赏歌曲 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及情绪?与前面所学的哪首歌曲有相似之处? 课外了解《月光》、《思乡曲》、《小步舞曲》三首曲子 作业 教 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第 8、9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名曲览胜 1、通过对本课的几首中外名曲听赏,让学生对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有情感反应,如思念、欢快、悲伤、等情绪。增强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2、通过对《月光》、《思乡曲》、《小步舞曲》这三首独奏曲的听赏,从而了解钢琴、小提琴和长笛的不同音色特点。3、通过对两首作品风格不同、表现手段也有差异的国内管弦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听着不同的音色块和旋律线,进一步体验标题器乐曲的魅力。 教重点 材难点 分析 教具 感受乐器的音色特点 多媒体教学平台、钢琴等 一、导入: 1、提示学生回忆在初中一年级的音乐课里是否曾经学过有关西洋管弦乐的内容。 教 2、让学生分别说出组成西洋管弦乐的乐种。 学 3、导出课题:名曲览胜 过二、展开: 程 (一)、欣赏《月光》 1、聆听《月光》片段,要求听出其演奏乐器。 2、聆听《月光》全曲,要求闭眼,专注地去感受此曲的意境。 3、简单介绍此曲的背景:《月光》是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创作的《贝加玛斯卡组曲》中的第三首。1884年,德彪西获公费留学意大利期间,游历了贝加摩地区,该地区秀丽的风光给他留下了极美好的印象,遂创作了此曲。 3、结合背景再配上图片来欣赏此曲。让学生说出这遍听的感觉与第一遍听的感觉有何区别? (二)、欣赏《思乡曲》 1、提问学生:大家对小提琴有何了解? 2、播放一小段《梁祝》的主题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小提琴的音色特点。 3、简单介绍马思聪。 4、聆听《思乡曲》,让学生都将自己比作是此曲的作曲家来感受其内涵。 (三)、欣赏《小步舞曲》 1、先介绍“小步舞曲”这种体裁,再播放几段不同作曲家写的《小步舞曲》,让学生感受这种体裁欢快灵巧的特点。 2、聆听比才的《小步舞曲》,要求听出演奏乐器。 3、简单介绍比才。 (四)、欣赏《蓝花花的故事》 1、给学生讲蓝花花的故事。 2、第一遍聆听乐曲,要求听出其中的几种主要乐器并填在音乐书上。 3、第二遍聆听乐曲,要求边听边将故事情节套入音乐中,感受怎样用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体现不同的故事情节。 (五)、欣赏《蜜蜂过江》 1、先聆听一遍音乐,让学生感受这首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2、简单介绍此曲 3、将“蜜蜂”和“大江”两个音乐主题分别播放给学生听,让他们去辨别。 三、总结: 1、本节课我们共同欣赏了五首器乐曲,大家都感受了乐器的音色特点,体会音乐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如《月光》第一部分的写景,第二部分描写的静夜沉思。《思乡曲》的旋律在变奏中使感情递次高涨,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越来越强烈等。 2、我们欣赏的两首管弦乐曲均是标题性器乐曲,都是我国近期的优秀作品,但创作手法大相径庭。《蓝花花的故事》是使用民歌的旋律为基本创作素材,运用不同的音色和旋律变化来描述故事,而《蜜蜂过江》则运用密集的音符、写意性的塑造蜜蜂嗡嗡飞过大江的形象,表现拼搏精神。我们大家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所见过的情景都可以去充分联想,给其配上相应的音乐,从而提高自己的想象力。 课外 作业 教 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第 10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节日里的歌 1、能够针对不同的节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不同内容与风格的音乐。 2、能够自信的歌唱与他人一起表演,用歌声表达真挚的感情。 教重点 让学生充分体验节日的气氛,并切身感受音乐在节日中重要作用。 材难点 每个节日都有主题,通过节日的歌唱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分析 教具 多媒体教学平台、钢琴等 一、导入: 节日是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在节日里我们放声歌唱,歌唱祖国,歌唱母亲,歌唱友谊,歌唱幸福的人生„„ 二、新课教学: 1、节日里的图画 教 我们国家是一个很多传统节日的国家,如„„而这些节日都代表着不学同的主题,下面请看老师所出示的图画,看看都分别代表些我们节日? 过2、节日里的音乐 程 先介绍一点歌曲: 第一首:《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适合在国庆节演唱。 第二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适合在教师节演唱。 第三首:《烛光里的妈妈》,适合在母亲节演唱。 第四首:《夕阳红》,适合在重阳节演唱 第五首:《装扮兰色的地球》适合在国际环境保护日演唱等等 “千百年来,琴棋书画皆通文化人,代不乏人,名家辈出,蔚然成为风气,成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此,我们知道了,诗和画是连成一体的,而音乐则是一种意境,从心的感悟,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已,下面我们利用刚刚的图画,看看能为它们配上怎样的音乐。 3、节日里的诗 德国作曲家舒曼曾经说过:有教养的音乐家能从拉斐尔的圣母像中找到启发。同时在美术家的心目中,诗歌都成为了图画,而音乐家则善于把图画用声音体现出来。 提问:让学生联想所学过的诗歌,看是否适合用于春节和端午节。 三、总结: 尊重每个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文化,过还每个节日。 课外复习《友谊地久天长》 作业 教 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第 12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教重点 材难点 分析 教具 亚洲音乐之声 1、能通过聆听亚洲部分国家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 2、能对有关音乐作品的情绪、风格进行评述。 亚洲部分国家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欣赏。 了解音乐的情绪、风格。 多媒体教学平台、钢琴等 一、导入:人们常说亚洲是民族音乐的富饶之地,让未到过此地的人向往,让身临其境的人着迷,众多的民族为亚洲音乐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自然和人文背景,使音乐成为亚洲音乐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进入课堂: 教学1、东亚音乐: 过(1)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 程 风俗:食物、运动等(2)欣赏民歌《樱花》(3)听赏传统器乐曲《五木摇篮曲》 2、东南亚音乐: (1)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岛群国家,还岸线长大3。5万公里。(2)听赏民歌《鹦鹉》(3)听赏传统民歌《星星索》 3、南亚音乐: (1)巴基斯坦源自波斯文,意为“圣洁的土地”或“清真之国”„„ (2)听赏《美丽的国土》 4、西亚音乐: (1)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2)听赏《阿拉伯舞曲》 (3)土耳其被称为“文明的摇篮”„„(4)听赏《厄尔嘎兹》 三、总结: 通过欣赏亚洲部分国家的民歌,相信同学们对亚洲民间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希望通过这样简单的介绍能让同学们感受到不同国度不同的民族文化,而增强同学们对各国文化底蕴的了解。 课外复习《星星索》 作业 教 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第 13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教重点 材难点 分析 教具 黄河大合唱 1、介绍黄河及《黄河大合唱》。 2、练习轮唱《黄河大合唱》。 学生懂得轮唱这种演唱形式并能合作演唱《黄河大合唱》 学生懂得从学习的内容想开去,关注音乐与相关艺术。 多媒体教学平台、钢琴等 一、 教学导入: PPT展示中国地图,学生找出黄河。教师介绍黄河: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二、 介绍《黄河大合唱》 创作背景: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之后,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在六十年代后期,还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作品介绍: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 教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登上河岸时的乐观情绪。 学本乐章运用领唱及合唱相呼应的演唱形式,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斗的动人场面以及过第二乐章:《黄河颂》(男声独唱) 颂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程 这个乐章运用了壮阔、热情、深切的音乐语言,歌唱黄河的雄姿,赞美五千年的文化,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 这首配乐诗朗诵由三弦伴奏。痛诉民族的灾难,歌颂时代的英雄。音乐会上往往略去此段。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 此乐章运用抒情而深切的旋律诉说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唱》(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 这个乐章借用了锣鼓伴奏的一些手法,形象地叙述了流亡群众的悲惨遭遇,显示了“大回老家去”的斗争决心。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这首女高音独唱歌曲以悲惨缠绵的音调,唱出了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的痛苦哀怨。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 此曲运用卡农的手法,表现了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衬词“龙格龙格龙格龙”的加入则别具风格。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以号角性、战斗性的音调,象征东方巨人为最后胜利发出呐喊,具有强烈的感召力。 三、1、介绍轮唱:[轮唱]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称之为“轮唱”。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我国现代群众歌曲中常用轮唱这种形式。 2、结合《保卫黄河》说明轮唱的表现特点。[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 (听范唱、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 五、教师指导练习轮唱《保卫黄河》 1、先跟范唱练习齐唱。 2、练习轮唱。(注意速度要一致,要看指挥) 3、教师指导轮唱的技巧。(轮唱时,每一句的开始的第一个字要重唱,后面的词要唱得轻一点;速度一定要一致;合唱不是比赛,而是合作,在自己唱时要学会听其它声部的声音。) 六、学生轮唱《保卫黄河》。 七、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黄河,了解了《黄河大合唱》及其创作背景和历史现实意义,而且知道了什么是轮唱,还学会了《保卫黄河》这首轮唱歌曲。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从所学知识想开去,学会学习! 课外 作业 教 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第 14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教重点 材难点 分析 教具 通 俗 音 乐 1布鲁斯 2通俗音乐 了解通俗音乐的几个大的类别,以及通俗音乐的概念和特征 结合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通俗音乐的看法 多媒体教学平台、钢琴等 一、导入 通俗音乐(Popular Music)——把不表现重大体裁和思想内容的作品称为轻音乐,习惯上人们把通俗易懂、情调轻松的音乐,例如小斯特劳斯的那些圆舞曲等归属这个名词之下,以后,爵士乐、摇滚乐团、轻歌剧情、迪斯科等层出不穷的群众性的歌舞形式愈来愈多,而这些音乐虽然带有自娱的色彩,但有时亦有针贬时事,抨击现实的作品,原先的轻音乐的概念很难把这些都涵盖进去,有一些媒介把这些都为流行音乐,但这样就混淆了深受群众热爱的古典与这些音乐的界线。现在,理论家们一般都用通俗音乐一词概括这些音乐现象。 教二、教授新课 学 过1、布鲁斯 我们知道,布鲁斯即蓝调,在英文中是苦、忧郁的意思。虽然爵士乐包括黑人音乐、程 英国歌曲、法国舞蹈音乐等等,但布鲁斯是爵士乐的主要成分.布鲁斯产生的时间比爵士乐早,可能是综合了19世纪后半期黑人们演唱的田间号子。宗教歌曲<灵歌>和诉说的民谣演变而来的。布鲁斯的音乐特点,主要在于大调音阶上降第三级音和降第七级音,有时也降第五级音。这些降半音的音符有小调性的特征,而且唱到这些音时常常带有滑音。颤音,听起来哀声怨语,悲恸凄楚,感情十分丰富,所以也有人将布鲁斯译为“怨歌。当然,布鲁斯歌曲也有一些欢乐、愉悦的作品。布鲁斯的速度舒缓,节拍常为四二拍、四四拍,旋律多含切分节奏。布鲁斯的演唱风格很自由,同生活中的语言情绪结合很紧,假声、呻吟、哭泣、嘟囔都可以用来渲染烘托气氛。布鲁斯这种底层社会的气质,给以后早期爵士乐带来了同劳动人民生活、同黑人民间音乐紧密相连的特色 带领同学们一起欣赏“空虚”布鲁斯。同时配合讲解: 2、通俗音乐 在通俗音乐的源起上,有的研究者认为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主要来源于西方,“一般主要指以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在欧美各国发展起来的一些适合城市一般市民群众兴趣和爱好的音乐”(1)。这种观点也许与“通俗音乐”或“流行音乐”的提法来自于西方有关。应该承认,百年来西方政治、经济和军事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使本身有着多种属性规定的西方文化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开来。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伴随着西方音乐技术和理论的大量引进,各种各样的音乐思潮和诸如“音程”、“谱号”、“BLUES”、“POP”之类的音乐名词术语也都逐渐被介绍到了中国。时至今日仍然不可否认的是,从某种角度来看,现代意义上的通俗音乐仿佛的确是一个西风东渐带来的舶来品。因为直到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在通俗音乐创作方面不论从艺术手法、制作技术还是运作模式上都在或多或少或快或慢地因袭着西方的一些东西。但同样必须承认的是,这些都只能说明音乐实践本身的方法问题,并不能成为对通俗音乐的内涵和外延探讨可以完全用西方社会历史文化来解释的理由。即使在西方,用来解释通俗音乐或者流行音乐的“POP”一词的内涵也是颇为复杂的,它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使用并不一致。法国学者亨利·斯科夫·托尔格在《流行音乐》一书里提到,“我们混用POP_MUSIC和MUSIQUEPOP,不加区别:在法国,前一英文用语等同于后一法文用语;但在英国,尤其是在美国,通常的称呼只是ROCK(摇滚乐)”(2)。事实上,作为“音乐”概念范畴内的“通俗音乐”,它首先必然具有“音乐”的属性,然后才具有“通俗”的属性,而作为一种艺术形态的“音乐”并不是只在西方民族和国家中存在;同样,作为“音乐”形态之一的“通俗音乐”,也不是在西方民族和国家中发展起来后才在别的民族和国家里出现的。实际情况是,通俗音乐不只是在近现代才有,而是很早就已经存在,并且是在绝大多数民族和国家里的客观存在,只不过在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通俗音乐体现了通俗音乐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而已。 欣赏《童年回忆》与《思念》,并请同学们在欣赏后发表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三、总结 通俗音乐是现在流传范围最广,最易于流传的音乐形式,但是通俗音乐的层次有高有低,请同学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多欣赏其中的精品。 课外 作业 教 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第 15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中国民歌》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掌握我国民歌的类别,了解并体验各类民歌的风格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会唱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歌的喜爱和学习的兴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各民族民歌的感情,让他们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教重点 材难点 分析 教具 中国民歌的体裁分类。 如何区分中国民歌类型以及各类民歌的风格特点。 多媒体教学平台、钢琴等 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我在学生还没有进入教室的时候,就开始用录音机播放学生都很熟悉的河北民歌《小放牛》。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民歌和整理的民歌资料,缩短学生与本课的距离,融洽师生的关系。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内在的学习动力。 2.熟悉课本,了解内容 教学过程 提问:什么是民歌?民歌的特点及分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课本。然后播放几首学生比较熟悉、且具有代表性的歌曲片段,如《打夯号子》《放马山歌》《小白菜》。 让学生辨别、区分。师生在搜集的文字资料中,找出答案,共同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民歌的分类和特点。总结出: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口头传唱,不断加工而成的集体创作。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短小,生动,淳朴。具有即兴性, 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一般我们按体裁把民歌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种。 3.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1)首先和学生一起做游戏,让学生分组做出抬重物的样子,老师喊“一二”,然后学生就一起和“三”。使学生在游戏中探索发现,获取知识。师生共同总结并体会:号子的形式一般就是“一领众合”,当然还有“众人领众人合”。教师补充:号子一般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四种。它的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劳动号子是人们随着劳动节奏喊的一种口号,它具有协调紧张的劳动节奏,驱除疲劳,振奋精神的作用。然后师生共同欣赏《川江船夫号子》中的《上滩号子》。 (2)播放电影《刘三姐》中对山歌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山歌的产生环境和山歌的形式。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教师总结: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野劳动时,为了抒发感情而唱的歌。它的产生与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长期生活在山区的人们,由于交通不便,相互见面十分不易,于是在两山之间遥遥相望的人,用歌声传递信息和情意。除此之外,山歌还可以把我们带入莽莽草原,使人心胸开朗;或让我们置身崇山峻岭,领略祖国的壮丽河山。汉族很多地区的山歌都有自己的民间称谓。如陕北称山歌为“信天游”,山西称山歌为“山曲”,内蒙古称山歌为“爬山调”,青海甘肃等地称山歌为“花儿”、“少年”,湖北称山歌为“赶五句”,四川称山歌为“晨歌”,安徽称山歌为“挣颈红”等等。共同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3)让学生演唱歌曲《小白菜》,然后对学生讲解:小调又称小曲,小令等。广泛的流传于市民、手工业者、商人和文人阶层。首先,小调基本上离开了劳动现场,它主要流行于市井之酒肆茶楼,出现在节日庆典场合。其次是传唱阶层,除了农民,它更多的是在市民商人、手工业者以及一部分职业、半职业的歌手中传唱。对比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和江苏民歌《茉莉花》。让学生分辨南北民歌曲调的差异。 (4)播放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歌曲片段:《摇篮曲》、《弥渡山歌》、《打夯号子》等。让学生分辨这些民歌的类别,感受不同类别民歌的特色。 4.学生活动。 5、教师小结。 课外作业 教 学后记 复习考试 课 时 计 划
第 16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教重点 材难点 分析 教具 复习考试 1、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复习和再次巩固,使期末考试成绩在进一步。 2、复习考试的吹奏曲目《友谊地久天长》 复习音乐知识点 吹奏曲目《友谊地久天长》 多媒体教学平台、钢琴等 1、抒情歌曲——是声乐作品的一种体裁,它的旋律优美,节奏教慢,往往抒发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歌颂只情。 2、意大利歌曲《美丽的村庄》。 这是一首优秀的意大利民歌,全歌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曲调活泼,描绘了村庄周围的景色,表达了孩子们而家乡无比热爱之情。第二段旋律优美抒情,表达了意大利人民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教学过区秀丽的风光给他留下了极美好的印象,遂创作了此曲。 程 4、《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适合在国庆节演唱。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适合在教师节演唱。 《烛光里的妈妈》,适合在母亲节演唱。 《夕阳红》,适合在重阳节演唱 《装扮兰色的地球》适合在国际环境保护日演唱等等 5、黄河大合唱 3、《月光》是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创作的《贝加玛斯卡组曲》中的第三首。1884年,德彪西获公费留学意大利期间,游历了贝加摩地区,该地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声独唱)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唱》(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二、竖笛练习 1、连奏: 5-]6-]7-]1-]2-]3-]4-]5-]6-]7-]1-] 2、吐音: 5555]6666]7777]1111]2222]3333]4444]5555]6666]7777]1111] 3、转换练习。 1=F 5577]6611]7722]1133]2244]3355]4466]5577]6611] 4、吹奏《友谊地久天长》 课外吹奏《友谊地久天长》 作业 教 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教重点 材难点 分析 教具 教学过程 课外 作业 教 学后记
多媒体教学平台、钢琴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