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0-04-24 来源:步旅网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

应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逐步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采用更为科学、高效的教学方式,进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导学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扩大学生的数学思维。本文通过导学式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阐释,并对其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思维能力 前言

一、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的教学是以班级为中心,而不是以某一学生,导学式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积极的学习意识。把“导学式”教学方法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能根据数学知识提出问题,并通过寻求解题方法。这种主动探索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导学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导”和学生“学”的灵活融合,因此要充分利用教师引导的优势,使之成为“教”和“学”的桥梁。或者从辩证关系上讲,教学是引导的先决条件,学习是引导的最终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把“导”作为核心,把“学”当作目标,努力创造出更为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借助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性

因为多媒体集视频、声音、图片于一身,既能增加教学内容,又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了过去“教师在上,学生在下”的教学方式,被广大学生的喜爱。例如,教师在讲解“克与千克”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将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展示出相应的图片,如:500克小米、100千克的猪、3千克书包等,让同学了解克与千克的不同,从而加深对这节课的印象。通过 PPT,学生会对这节所学内容有个基本的了,教师借助多媒体对学生提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可以用克来计量,什么东西可以用千克来计量。此时,学生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了会深入思考,之后通过播放PPT课件让学生受益匪浅,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学习。

(二)引导学生探究,提高学习质量

小学生只有真正参与数学学习课堂,才能找到正确的数学学习思路,跟上教师的步伐,提高数学学习质量。学生探究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并与学生共同探索解决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学生在学习“面积”时,主要是学习面积的比较法,许多小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面积,对面积的认识还不够透彻。这时数学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两个图片,让学生通过直观地观察,找出哪个图形的面积比较大,这种方法适合于面积差异比较大的情况。教师再让同学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探索更多的方法来比较面积的大小。经过分析和讨论,学生认为可以使用画格法:在练习本画出一些小方块,再计算出这些小方块的数目,就能知道那个图形的大小。学生通过实践探究能熟练地解决各种不同问题。

(三)结合游戏式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很强,也很爱玩游戏,因此,在运用“导学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比赛的形式,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将班级中的同学分为几个小组,这些小组成员的个性各不相同,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更好的沟通与交流,进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游戏中,同学不断地进行着思想碰撞,提高数学运算能力,特别是在同学互相监督的情况下,

可以很好地很好地弥补学生的不足之处。比如,教师在讲授“四则运算”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同学展示一些道具,让学生知道四则运算的具体步骤,并给出相应的运算例题。然后引导同学进行计算竞赛,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1]。

(四)加强课堂互动,进行师生相互“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向学生提问题,促使学生完全投入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快乐[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互换就是一种良好课堂互动形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掌握所学知识的学生担任教师,为大家讲解。而教师扮演学生的角色。学生是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向同学发问。在教师的角色中,学生的提问既可以让作为“教师”的学生去甄别和评判学生的答案,又可以让学生用教师的身份去教授别人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同学之间的沟通更容易促使学生了解和学习,学生会在自己的角度上理解学习知识,从而更好地更好地利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法。

教师不仅要听还要学会运用学生的思维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更易于学生理解。同时,教师要从课堂上对作为教师的学生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纠正教学原则性错误的同时更多地体现了对学生自主性教学的肯定和鼓励。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赞扬,让学生有勇气上台讲课,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得到极大提升。

结论

综上所述,将导学式教学引入小学数学课堂,可以帮助小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学习数学夯实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主动、引导、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优化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独立学习、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永霞.探究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2(22):79-81.

[2]颜奎.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天津教育,2022(17):81-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