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基结构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安 全性。因此,需要采取合适的地基基础检测技术。对桩基础检测时,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多个检测方法,以便比对不同的检测结果提高结 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采取适合工程具体情况的检测方法确定桩体的 承载能力和完整性,并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 量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基础;地基检测;结构工程 一、常见桩基检测技术
根据《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桩基检测的主要方法有静载试验、钻芯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几种。
1.静载试验法
这是目前公认的检测基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最直接、最可靠的试验方法。但在工程实践中发现,基准桩的问题有时会被检测人员所忽视,容易出现基准桩打入深度不足,试验过程产生位移的问静载实验可以分为:堆载实验、锚桩法。
2.钻芯法
这种方法具有科学、直观、实用等特点,在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方面应用较广。一次完整、成功的钻芯检测,可以得到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和桩身完整性的情况,并判定或鉴别桩端持力层的岩土性状。抽芯技术对检测判断的影响很大。某工程先用XY-1型工程钻机,采用硬质合金单管钻具,用低压慢速小泵量及干钻相结合的钻进方法,结果采芯率不到70%,芯样完整性极差,大多呈碎块;后来改用SCZ-1型液压钻机,采用金刚石单动双管钻具,采芯率达99%,芯样呈较完整的圆柱状。所以,《钻机适用技术规范》对钻机和钻头作了相应的规定,就是为了避免抽芯验桩的误判。
3.反射波法
在国内,绝大多数的检测机构采用反射波法(瞬态时域分析法)检测桩身完整性,主要原因是其仪器轻便、现场检测快捷,同时将激励方式、频域分析方法等作为测试、辅助分析手段融合进去。当然,低应变法检测时,不论缺陷的类型如何,其综合表现均为桩的阻抗变小,而对缺陷的性质难以区分,这是其最大的局限性。
4.高应变法
它的主要功能是判定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高应变法在判定桩身水平整合型缝隙、预制桩接头等缺陷时,能够在查明这些“缺陷“是否影响竖向抗压承载力的基础上,合理判定缺陷程度,可作为低应变法的补充验证手段。在某些地区,利用高应变法增加承载力和完整性的抽查频率,已成为一种普遍做法。
5.声波透射法
与其他完整性检测方法相比,声波透射法能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测,且基本上无其他限制条件。但由于存在漫射、透射、反射,对检测结果会造成影响。近几年涌现的多通道超声波检测仪,使得检测效率成倍的提高。该检测方法是获得一组(剖面)声学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剔除异常值后计算平均值(声速和波幅),然后再将每个测点的数据与平均值进行比较,超过一定范围(如波幅下降6dB)即认为该点存在缺陷。该检测方法同样可应用于地下连续墙、水利坝体的检测。
二、基础检测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1.检测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
负责基础检测工作的技术人员所处的环境往往较为艰苦,为了对基础实施监控,需要驻场进行检测。很多工程在建设前期施工条件较恶劣,甚至道路通行都不能得到基本保证,检测使用的是大型机械设备, 因此整个基础检测工作会造成危害人身安全的问题。此外,在对建设项目的地基检测时,所有技术人员
必须在基坑内实施检测,深基坑的安全隐患对检测人员的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这就要求检测技术人员在进行基础检测过程中,需要周到、细致地考虑安全问题。
2.基础测试的正确性得不到满足
很多基础检测工作缺乏系统的统一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保证检测结论的准确性和真实可靠性。部分检测机构的专业水平不能满足工程检测要求,无法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检测计划。另外,如果提供的数据和信息不够完备,便无法进行有效的计算和分析, 也就无法真实地反映建设项目地基的实际情况。
3.现实条件的局限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地基检测是一项专业且细致的工作,对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应完全由专业人员组成。在实际检测工作中, 检测工作人员需要驻场工作,工作条件较为艰苦,技术人员要不断地观察数据。由于地基检测的工作地点只能在建筑物的基坑中,空间有 限且不能有效布设检测设备。
三、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优化措施 1.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
在进行检测人员选择的过程中,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会对最终检测成果以及技术的应用效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必须根据岗位的要求,选择专业的技术人员,还要对其进行专门的培训和教育,才能提高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在对检测技术进行研发时,需要提高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要拓宽技术人员的引进渠道,增强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可以根据人才的特点,对其进行岗位的分配。在实践的过程中,还要增强人才的科学意识,确保检测人员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地基基础检测工作进行更好的发展。要根据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实际要求,对检测人员的知识技能进行培训。还要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其进行定期的考核,要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从而调动检测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相关工作中[5]。
2.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创新
在进行地基基础检测时,要对技术进行创新和优化,要对现有的技术内涵进行完善。使得技术在应用时,更加的科学合理,提高技术的适用性。对于当前技术的研发来说,技术人员首先要优化自身的理念,积极地积累经验,才能强化技术的应用职能,推动技术进行可持续的发展,提高技术的应用价值。政府也要对这项工作进行大力的扶持,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在进行技术研发的过程中,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劳动成果,确保一些新型的检测技术,能够通过实践变得更加成熟,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对其进行大力的推广和使用[6]。
总结:
地基基础质量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来说影响重大,而做好地基基础检测对于地基施工乃至后续建筑整体结构施工意义非凡。考虑到地基检测工作的复杂性,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需要根据实际工程建设需要来具体实施,检测方案的制度要依据相关设计、安全标准,并加强对检测工作的管理,选择专业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配以性能完善的检测仪器,全面、高标准落实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有效把控检测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建筑企业的政府部门要高度关注地基基础检测技术的发展,积极引入先进检测技术和经验,不断提高地基基础检测的质量和效率,促使其更好地为建筑工程的开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力量,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国斌.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和关键技术[J].智能城市,2018,4(09):77-78.
[2]陈志文.试析如何做好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J].江西建材,2017(16):257+260.
[3]庞锦浩,刘振银.浅谈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检测[J].建材与装饰,2017(22):62-63.
[4]王海宝.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探讨[J].科技视界,2015(33):140+1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