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分析
□ 文/丁艺
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的核心,电子政务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等决策部署的关键环节,直接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当前,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开展网上办事,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和群众带来最大程度的便利,为推进政府治理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32
▲随着我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断深入发展,电子政务
互联网经济官方微信加快电子政务发展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的核心,电子政务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等决策部署的关键环节,直接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政务服务供给和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有助
在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应急职能方面的作用日趋重要,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中,地位日益凸
手机阅读本文
显。尤其实在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以来,
互联网经济THE INTERNET ECONOMY
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分析于解决影响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难点堵点,进一步激发社会和市场活力。
当前,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开展网上办事,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和群众带来最大程度的便利,为推进政府治理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电子政务领域同样取得了新成绩、新变化,出现了新趋势。
为保持其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双轮驱动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
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心的发展思想。
首先,要大力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政府数字化转型,把公众需求反映、社会预期关注、政务服务响应及时有效地整合到数字政府建设目标上来。在政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进而广泛地扩大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和政民互动的途径。
其次,持续提升社会公众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和宽带网络普及率,解决公民或网民互联网应用方面的技术门槛、资费限制。按照信息普惠目标,加强公众基本信息技能和网络安全培训,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能够运用互联网技术改善日常生产生活,增强公众的网络空间生存和甄别能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纵观发达国家的数字政府战略与实践,都强调了以公众为中心建设数字化政府、转变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原则;强调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公众服务导向。在我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基本遵循,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独有的制度优势。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数字化转型中更加需要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
力。针对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委托社会力量开展信息技术和网络应用技能培训,扩大其互联网应用和服务范围。开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建立强大的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着力培养向上向善网上行为,规范网络空间秩序和法治网络活动。
第三,拓宽社会公众获取公共服务的渠道和路径。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快政府管理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智能化应用。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府“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放管结合”行政审批改革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二)政府数字化转型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丁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 副教授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政府建设的一
2019年第9-10期
33
视野horizon
▲个重要使命和任务,就是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包括同步推进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参与主体协同治理、网络可视化指挥和大数据分析。
在文化建设数字化改进上,强化互联网内容治理,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任务。在打造服务型政府过程中,通过数字治理、数字服务和数字创新方面引领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当前全球治理公认的高效模式和途径。
首先,数字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府基本职能数字化转型。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息化战略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基础上,地方政府重点要对依法履行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基本职能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改进,尤其是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网络化和一体化建设。将数字化作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公众获取公共服务的优先方式。强化“数字政府即平台”的理念,提高政府数字服务效能,改善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其次,数字政府建设围绕数字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发展理念,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市场监管精确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在经济建设数字化改进上,增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实效性和系统性;在政治建设数字化改进上,应着力夯实党的全面领导下治国理政实践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依法维护公众基本权利和扩大公众有序政治参与。
在社会建设数字化改进上,增强多
34
互联网经济THE INTERNET ECONOMY
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态保护数字化改进上,增强全方位全过程的数据监管和数字治理,围绕大气、水、土壤建立山水林田湖草组网实时在线监测体系。
(三)数据将成为政府信息化建设
关键基础设施
为有效应对信息时代网络化、数字化、平台化引发的各种变革,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社会信息资源,数字政府要把依法履行职能职责过程中形成的数据和信息资源管理作为关键基础设施抓紧抓好。
政府信息公开、数据开放和信息服务的基础在于数据,加强基础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建设数字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着力打造“数字基础+数字服务+数字经济+数字治理”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建成整体协同、运行高效、服务精准、管理科学的数字政府。
首先,构建先进、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数据资源。数字政府的基石是数字基础,是以数字治理和数字流动为核心,建设全口径梳理、全活化归集、全精准管理、全过程评估、全方面使用的数据管控体系。
其次,构建先进、安全、可靠的政
府数字化治理体系。形成数字服务、数字协同、数字治理、数字发展四位一体的总体架构。注重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新业态发展对数字政府、智慧社会和数字中国建设的能动作用。关注数据或数字化驱动的创新创造,完善政企合作机制,支持企业共参共治共建共享。
第三,建设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和智慧化在线服务平台。构建统一的政府数据运行管理中心,确保数据的完备性、精准性、适用性、即时性和综合性。构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管控平台、数据开放平台,夯实数字基础,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开放。建立统一身份认证中心、可信电子证照系统、非税支付平台、社会信用公共平台、移动政务应用平台、数据共享平台、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智能客户服务平台等应用支撑平台。
(四)逐步形成多方参与协同共治格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治理”主体在此过程中保持平等关系,包括了各职能部门、公共部门,以及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
“社会治理”拓展和创新了社会治理体制,弥补了“社会管理”内涵的局限。作为社会治理模式的信息化反映,电子政务要始终适用于、服务于社会治理模
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分析式的变动和演化,打造以政府主导为一体,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为两翼的社会共治模式。规范监督和保障机制,规范参与方的权、责、利。
一方面,政府应制定数据开放的规划与规范,推进多层次数据开放平台建设,不断释放政务数据红利。
另一方面,关注并建立多方参与机制,促进市场参与电子政务的创新工作,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参与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条件激发市场活力,从而使市场能够充分参与到电子政务的管理、建设与设计中。鼓励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加快形成统一有效的购买服务平台和机制,厘清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明确政府购买的服务种类、性质和内容,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起较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推动多方参与社会共治模式形成。
(五)移动政务将进入跨越式发展
阶段
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发展引擎,有力推动了互联网和政府治理的深度融合。移动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APP、小程序、微信、微博等新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政府为公众提供政务服务的途径。“移动办事”在管理和服务的效率、交互程度、对用户体验反馈的灵敏度都相比传统模式更具优势,极大地助力了各地政府政务服务的布局。
在“微技术”的迅猛发展下,各地
2019年第9-10期
35
视野horizon
▲区向移动端延伸,持续推进应用频率高、覆盖范围广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强、服务更优为目标,构建门、网、线、端、点等平台,促进“全网通办”、“一次办成”。
从“线上”到“指尖”,移动政务服务迅速发展,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有效地拉近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距离。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有29个地区建设开通了政务服务移动端,25个地区开通了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刷脸全程办完”的移动体验,成为创新政府管理和优化政务服务的新方式、新渠道、新载体。广东的“粤省事”,上海的“随申办”,浙江的“浙里办”,重庆的“渝快办”,安徽的“皖事通”,北京的“北京通”,福建的“闽政通”,山西的“三晋通”等移动应用得到群众广泛点赞。政务服务愈发有温度,不断向需求端倾斜,创新的特色服务纷纷在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涌现,重点聚焦用户体验。
(六)实现智能化、定制化的网上
政务服务一体化应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普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在线政务服务成为当前社会公众最为直接、最为便利的服务访问获取渠道。因此,推进移动政务信息服务、数字服务,最大限度消减政府服务供给与用户需求的鸿沟,是实施数字政府战略的重点任务之一。
随着移动宽带服务高度普及以及放管服改革的全面推进,各级政府应不断扩大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部门在线服务的覆盖程度,包括以审批更简、监管更
36
互联网经济THE INTERNET ECONOMY
具体而言,一要完善政府网站和网络平台的信息数据汇聚发布,确保政务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全面、及时、准确。
二要改进政务服务提供和获取模式,实现直观便民的公共服务,满足人民需求的集成式服务。创新公共服务获取路径,让公众能够通过便捷安全的数字识别访问获取信息。
三要进一步简化公民和企业日常生活中更常见的数字服务,整合各种服务方式和访问渠道,打通各信息系统或应用接口,让公众更加方便地查找和使用公共信息和数字服务。
各地区应因地制宜,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融媒体等智能技术进一步整合“一站式”服务、全网通办、指尖办理等办事渠道和模式,探索个性化知
识推送,一键收录精选集、全生命周期服务等,加强政府的数字服务力,畅通服务群众至“最后一公里”。
通过智能化技术赋能,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通过洞察分析用户需求,为用户定制专属的沉浸式互动体验机制,根据准确掌握的用户特征和行为规律,优化配置服务资源,高效地解决人民困难,服务人民生活。
(七)构建基于国家总体安全观的数字政府安全体系
在数字政府、智慧社会和数字中国
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分析建设征程中,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显得愈发重要。在“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要组成部分,将在未来的电子政务服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推动政务资源整合,优化政务流程,促进国家治理能力数字政府建设要为整体的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和公众信息安全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和数据保护。要在政府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及时构建符合国家总体安全要求的数字政府安全体系,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防范的规章制度体系,形成安全可管可控的安全保障体系。
首先,健全制度规范,建立安全可管可控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安全的防范、监管、通报、响应和处置机制,保障政务业务安全、数据安全、运营安全,保证数字政府建设有序推进。
其次,采取协调一致的方式确保数字时代的隐私和安全。包括数字身份、数字社会的隐私保护,数字环境下的民主保障、网络金融和数字经济、数字化市场与消费者安全规制。
第三,为实现网络平台、信息系统互操作性和开放性,创建更安全的设计和技术保障。通过实施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促进数据交换共享和数据资源二次开发制度,形成数字治理、网络治理和智慧治理的多中心治理格局,不断增强政府治理能力和数字竞争力。
(八)电子政务与新信息技术应用加速融合
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是信息化的重
与治理体系现代化。
当前,全球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迅猛,电子政务发展所依托的技术手段正面临跨越式发展。重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将推动实现治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结合,不断提升政府的监管能力、强化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VR技术、生物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将运用到电子政务服务当中,进一步加强政府与民众的“互动性”“连接性”,提高政府服务的即时性与服务效率。如今,新兴技术的潜在价值逐渐得到挖掘。
今后,电子政务应该继续把科技发展和创新实践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进一步扩展政务信息来源,深化业务应用,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
人工智能以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为特征,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加工处理、分析挖掘和智能服务等环节,实现政府和社会数据的采集高效化、整合有效化、运用充分化。可以预计,人工智能将成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驱动力,推动电子政务服务从数字
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变革。
责任编辑:王建中wangjzh@staff.ccidnet.com
2019年第9-10期
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