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8年第9卷第1期 JPMI,2008,Vo1.9,No.1 浅谈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扫描技术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周恩汉,刘元斌,胡曙东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cT室,江苏镇江 212002) 【摘要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A)的方法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 82例临床疑有冠心病的 患者均经MSCTA检查,其中,46例疑有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又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评价MSCTA对冠状动脉近段、中段和远段 的显示能力,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结果 MSCTA对冠状动脉近、中段的显示率达93.2%以上,对冠状动脉远段的显示略差。 结论 MSCTA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筛选手段,显示冠状动脉图像清晰可靠。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R814.42;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817(2008)01—0024—03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canning technique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imaging quaUty with 64-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Zhou Enhan,Liu Yuanb沁Hu Shudong.CT Division,Jiangsu Provincml Zhenjiang Municipal First Hospital,Zhenjiangshi 212002.China 【Abstract] Obj ̄flive To study the scanning techniques and the hcmm influencing imaging quality wih 64一sltice spjral CT coronary allIg|0gmphy(MscTA).Methods Eighty—two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suspected coronary artery di*ease(CAD)underwent MSCTA,of whom,46 cases with suspected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CAS)underwent also 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ohy in order to assess the capabiilty of MSCTA for visualizing the proximal,middle and distal segments of coronary artery and the ̄ctom influencing ima ̄ng quality.Results The accuracy of MSCTA for visualizing proximal and midge segments of coronary artery was 93.2%but that for visualizing distl saegments of coronary artery was unsatisfactory.Conclusion The images of coronary artery acquired by using MSCTA ale clear and reliable so that it can be taken as a screening means for coronary artery atherosclerosis. 【Key words】 Coronary artery;An ̄ograohy;Tomography,X—ray computed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A)应用以 来,已经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检 查手段,它对冠状动脉疾患的早期无创诊断具有重 要意义【l, 。MSCTA比单层螺旋CT扫描速度更快, 进行扫描及Leonardo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首先 行冠状动脉平扫,以进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评价。 扫描参数:120 kV,300 mAs,螺距0.2,重建层厚 3.0 mm,扫描范围覆盖全心,球管旋转1周0.33 S。 然后在主动脉根部选择一层面作为监测层,将监测点 放在主动脉中心,即以4.5~5.0 mL/s的流率经肘静 脉注入80~100 mL非离子型对比剂,然后以同样的 流率注入50 mL生理盐水冲刷管壁,同时开始行同层 扫描范围更大,扫描层厚更薄,空间分辨率更高,消 除了后处理图像中z轴方向出现的阶梯状图像边 缘,因而三维成像的质量更好。本文旨在探讨 MSCTA的扫描方法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动态检测扫描,当检测点CT值到达设定阈值(一般为 100 HU),开始启动增强扫描,扫描参数:120 kV, 900~950 mAs,螺距0.2,重建层厚0.75 mm,重建间 搜集2006年5月至2007年2月共82例疑有 冠心病患者的MSCTA资料,对其中46例疑有冠状 动脉狭窄的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本组男 距0.5 mm,球管旋转1周0.33 S,扫描范围覆盖全 心,扫描时间在15 S以内,扫描期间嘱患者屏气。 6l例,女21例,年龄35~84岁,平均58岁。控制心 率在50~75次/min,培训患者呼吸,一般需屏气 13 S。扫描技术:采用SIEMEMS Sensation 64 MSCT 收稿日期:2007—04—03;修回日期:2007—06—10 作者简介:周恩汉(1973一),男,江苏省镇江市人,大学本科学历,放 射主管技师,从事CT技术工作,着重于CT冠状动脉造影。 后处理方法:选择r—r重建将扫描数据传送 到Leonardo工作站,采用3D成像软件进行重建。成 像方法和原理与以往的CT血管造影方法相似,主 要进行容积成像(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 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仿真内镜(VE)等 方法的重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8年第9卷第l期JPMI2008V019,,.,No.125对MSCT冠状动脉造影所得的冠状动脉图像按8冠状动脉钙化检出率为52%(42/82)明显高于DSA,以下方法进行评价:,)左、右冠状动脉各段各分支,、的9.8%DSA(8/82)但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检出(58支),的显示率如何图像是否清晰有否移动中断等现低于(69支)1。象。冠状动脉的分段:右冠状动脉分近段(右冠状动口到第1,脉开右室支动脉)l,中段(第1右室支到锐表横断面图像对冠状动脉的显示率左冠状动脉缘支动脉)远段(自锐缘支到后室间沟);左前降支分近段(左主干末到第中段(第口1有冠状动脉主干分支例数近段8277对角支和间隔支发出处),,显示率(%)100分支主干前降支,,例数827778显示率(%)100对角支发出处到前降支动脉转角处)远段(前降支转角以下的部分);回旋支分近段(从开到第l钝角缘支)远段(第,l钝角缘支发出处到(狭窄段近心中段远段93.9.左旋支对角支939.回旋支动脉终末13I);b)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价采=67817锐缘支95.1用直径测量法,即血管狭窄的程度+端正常血管直径常血管直径标准评价,狭窄处直径),狭窄段近心端正表2三维图像对冠状动脉的显示率×100%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MS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显示情况22.结1果MSCT对冠状动脉各段各分支的显示率,冠状动脉分支右冠状动脉主干近段中段远段:左冠状动脉主_{前降支近段中段下段一例数8l71显示率(%)988675..866628282797280.1001009687.38..82例均检查成功,运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方法,绑分专976先进行预重处理选择冠状动脉图像最清晰的时相进行全心横断面图像重建三维重建。,左回旋支近段,8268100远段一829.然后以横断面图像进行,缀分专‘6l74.4横断面显示冠状动脉的情况准确可靠对1。冠状动脉各段各分支的显示率见表三维图像经3讨论因为具有数十排探测器,过对横断面图像的重建处理显示较好(见表2)。,对冠状动脉的整体观、MSCT在极短的时间H。。MSCT对正常冠状动脉冠状动1~内能扫描较大的范围并能获得良好的图像效果3.脉支架及冠状动脉钙化的显示见图3。MSCT对1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因素图1正常冠状动脉VRT图像图2冠状动脉支架VRT图像图3右侧冠状动脉钙化25mVRT图像70心率对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患者心率的快慢g,20min后如心率降至次/rain,方可进行对冠状动脉成像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50~旧‘。心率一般检查扫描,并且要尽量抓住心率幅度较平稳的时候启动70次/min为宜,。心率过快会出现冠状动脉的,,。中断或阶梯状伪影成像质量差;心率过慢则冠状动脉内的对比剂可能充盈欠佳故扫描前应先详。,细询问病史大于70,测量患者的血压和心率in,。若患者心率~扫描参数:包括准直器宽度重建层厚重建间般情况下应选择最小的距螺距及球管旋转速度准直器宽度可以获得最大的z轴分辨率为了显示、、一、。,,次/m无药物禁忌可口服倍他乐克20,冠状动脉的细小分支应选择重建的最薄层厚;对于,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重建间距,一般选择层厚的70%,可以获得最佳三 维图像。重叠重建可以减少阶梯状伪影,使图像边缘 更光滑。螺距为0.2可以使得心脏的某一层面多次 获得扫描数据,有利于在回顾性心电门控重建时提 取所需的数据。选用最快的球管旋转速度可提高图 像的清晰度(一般选择球管旋转一周0.33 s)。 对比剂注射流率和总量:对比剂注射流率一般 为4.5 5.0 mL/s,若太慢,则无法使冠状动脉内对 比剂达到最高浓度,小的分支显影差,而且还会受 到静脉的干扰。若太快,则腔静脉和心室浓度太高, 会影响冠状动脉主干的显示 。对比剂总量一般为 80~100 mL,最后再以同样的流率注射40 mL生理 盐水来冲刷管壁。理论上对比剂注射时间等于扫描 时间,如果对比剂总量太少,则冠状动脉内对比剂 难以达到高峰,使冠状动脉显影效果差。 患者呼吸训练:扫描前先对患者进行呼吸训 练,可以使患者屏气时间延长,并保持在整个扫描 过程中屏气不动"1。一般屏气13 s左右可以完成扫 描。患者在扫描过程中若出现呼吸现象,则心脏会 出现整体移位,导致冠状动脉的主干和分支的中 断、移位或错位。 扫描延迟时间:是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的关键因 素 1。不同的患者,由于身体各方面的差异,导致体 循环时间不一样,这样对比剂到达冠状动脉出现峰 值的时间也不一样。为了使冠状动脉内对比剂充盈 的高峰值位于扫描时间内,我们利用机器预监测功 能,即在完成平扫钙化积分后,从中选择一层主动 脉根部的层面作为预监测层面,然后将感兴趣区放 在主动脉中心,设定注射对比剂后延时8 s开始对 这一层面进行同层动态扫描监测,当系统监测到感 兴趣区CT值到达预先设置的阈值后(一般阈值设 定在100 HU),增强扫描程序启动,然后增强扫描开 始,13 S左右完成扫描。 后处理:MSCT使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进行数据 采集,能采集到整个心脏在某个同一心动时相的扫 描数据,利用此数据可以重建出冠状动脉完整连续 的三维图像。CT冠状动脉造影中,主要是取全心舒 张期所采集的数据来进行冠状动脉的三维重建。其 理由有二:一是全心舒张期,冠状动脉内对比剂充盈 的最好;二是心脏处于一种相对松弛的静止状态,所 成图像清晰。横断面图像是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 状动脉疾患的基础,准确可靠,但由于缺乏立体感, 对病变部位的定位不易确定,而三维重建图像可显 示横断面所示病变的部位及空间结构。常用的三维 重建方法有MIP,MPR,CPR,VR,CTVE等。 3.2 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 MSCT自应用于临床后,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 它不仅可以显示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2、3级分支 的狭窄情况,而且对冠状动脉钙化很敏感,可对冠 状动脉的钙化作积分评估,另外对非钙化的斑块亦 有很高的检出率,并可以确定其位置、形态、大小及 空间关系。本组对冠状动脉近中段的显示率为 93.2%,对冠状动脉远段的显示略差。与选择性冠 状动脉造影相比较,MSCT除对冠状动脉的钙化更 敏感外,还可以多角度显示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各 大分支,能区分各种斑块的性质,而且其费用低,风 险小,对冠状动脉近中段病变的检出率基本一致。 但MSCT目前仍有一些缺点,主要是其成像质量受 患者的心率及其他多种扫描因素的影响,表现为重 建的三维图像有时会有轻微的阶梯状伪影,冠状动 脉远心端的血管由于对比剂充盈欠佳而显像不好, 对轻度狭窄的病变检出率不高,特别对于一些心率 不齐的患者,即使心率不快,但由于采样不处于同 一个心动周期的同一时相,因而会形成造影图像的 阶梯状的伪影。对于如何消除此类影响,还需要在 以后的工作中积极探讨。 参考文献 【1】 Achenbach S,Ulzheimen S.Non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by by retrospectively ECG—gated multi—slice spiral CT[J].Circu— lation,2000,102(11):2823—2826. 【2】 Achenbach S,Giesler T,Ropers D,et a1.Detection of coronary a— rtery stenoses by contrast—enhanced,retrospectively electorcar— diographically—gated,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J】.Circulation,2001,103(9):2535—2537. 【3】李占全.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1:76. 【4】 Bernd O,Thomas F,Christoph B,et a1.Cardiac imaging by means fo electrecardiographically—-gated multi——slice spiral CT:initial experience[J].Radiology,2000,217(2):564—569. 【5】 Nieman K,Benno J,Rensing D,et a1.Usefulness of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detecting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 ease[J】.Am J Cardiol,2002,89(5):913—916. 【6】萧毅,田建文,王培军,等.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扫 描技术及临床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6):357— 359. 【7】 Becher C,Knez A,Ohnesorge B,et a1.Imaging fo noncalciifed CO— ornary artery plaques using helical CT with retrospective ECG g— atingIJ].AJR,2000,175(8):423—4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