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习和研究计划
第一部分:学习计划
目标篇:
一、总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全国排名第一,时刻提醒自己能够在北师大读书的荣幸。好好珍惜在北师大读书的每一天,充分利用自己所能获得的资源。勤奋刻苦学习,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努力让自己成为知识型和创新型兼具的高素质人才。
二、分目标:
1、以优异的成绩完成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学习,并且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研究领域。
2、广泛阅读心理学方面的相关书籍,中外名着。拓展自己的广度和深度。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时间允许的话,学习一门小语种。
4、养成每天读外文文献的习惯,关注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保持学术敏感性。
5、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
6、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学有所长,并能学有所用。既能埋头于浩瀚书籍之
中,也能脚踏四方之大。
课程篇:
认真修读研究生课程,每一门课都要学有所得。
1、学位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理论新进展、发展心理病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与统计方法
认知发展、认知发展与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人格与社会性发展、语言发展心理学
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评价方法及新进展、儿童发展与教育、
数学认知与学习、儿童性发展与性教育
2、专业方向课:
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依恋的毕生发展、老年心理学、儿童早期认知与发展、家庭研究与案例督导、箱庭疗法与个人成长、认知诊断理论与应用等
3、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再修读一些方法类的课程,增长自己的专业技能。
如:认知神经科学,ERP原理与技术,功能磁共振成像:原理、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神经信号处理、多元统计、结构方程模型、高阶心理统计、大数据分析和应用。
课外拓展篇:
1、密切关注SCI、SSCI期刊上发表的发展心理学的文献,关注国内外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经常在网上浏览和下载国外期刊的最新研究论文,如:Development psychology、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Journal of experiment child psychology、Psychological bulletin、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等等。
逐步提高自己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献的能力,以及逐渐借鉴提高英文论文写作能力。
学习和借鉴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对研究问题的思考、创新点。培养自己学术的思维和国际化的视野。
2、广泛阅读相关专业书籍
每学期利用课余时间,至少阅读三本以上心理学名着。
卢梭:《爱弥儿》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鲁格·肇嘉:《父性》 父亲的投入,是如何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艾·弗洛姆:《爱的艺术》 爱是一种艺术,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沟通与理解,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欧文·斯通《心灵的激情》 弗洛伊德传记
罗兰·米勒:《亲密关系》
《热锅上的家庭:家庭问题背后的心理真相》
《家庭治疗概论》
萨提亚家庭治疗系列
……
3、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和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通过参加着名教授的讲座,拓宽学术视野、感受学术魅力,增加学术热情。
外语篇:
英语水平对于从事心理学科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大四开始,作为研究生阶段的预备期,坚持每天背英语单词打卡。
听:每日坚持听英语听力、广播、新闻
读:英文文献、英文名着阅读
写:多看英文文献,并有意识地模仿其中的句子
说: 训练自己的发音,参加英语交流活动
实践篇: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将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应用起来。关注社会动态,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回馈社会。
第二部分:研究计划
时间规划:
研一阶段,主要以学习专业知识、研究方法为主,巩固专业基础,提升专业深度。并对一些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发现有价值的课题。辅助导师完成科研项目,增长科研经验和能力。
研二阶段,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搜集资料、形成综述,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的设计,并且开展研究。撰写并发表相关研究成果。
研三阶段,在研二的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选题、设计、实施实验,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如果还想继续读博的话,申请国外名校的心理学专业,准备托福或雅思考试。
内容规划:
(一)婚姻关系与家庭治疗
婚姻质量可以显着影响的幸福感。一个人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伴侣一起度过的。
如何找到自己合适的伴侣,如何拥有一段美满的婚姻,就走进了心理学家的视野。西方关于婚姻问题的研究起步早于我国,近年来随着人们精神追求的提高,离婚率的提升,在借鉴西方研究的基础上,我国研究者也开始了基于本土国情的研究。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五花八门,婚姻质量的影响因素、亲密关系、婚姻冲突、成人依恋、同性恋、异地恋等等。多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心理学传统方法,研究方法单一,且缺乏归类和整合。我的研究将会从学习和借鉴以往研究者的研究出发,广泛阅读这一研究领域的中英文文献,以及相关着作。探究我国婚姻观念的演变及内在影响因素、中外婚姻观念的比较、互动模式对于婚姻质量的影响,以及实践中发现的种种问题,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学习家庭治疗各个流派的理论和技术,探究在实际应用中何种技术适合于何种情景,如何使用家庭治疗的心理咨询方法帮助更多有心理问题的人或者家庭,帮助他们拥有更好的生活。
(二)儿童与青少年发展
童年时期在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中至关重要,智商的形成、认知水平的发展、性格的培养都在这一阶段奠基。因此,个人素质的提升要从重视童年生活的环境开始。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第二个飞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这一阶段特殊的生理特点,也导致了一系列心理问题的产生。如何在这一阶段正确地引导青少年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在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庭、学校、同伴、和社会环境对他们带来的影响。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家庭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对于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影响。不禁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代际传递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我们的个体特质中究竟有多少是通过代际传递带来的?这中间又有多少个体差异呢?具体是什么因素会影响代际传递?
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不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父母婚姻质量的好坏对于子女有什
么样的影响。一般的观点看来,婚姻冲突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那么,长期暴露于婚姻冲突情景下的儿童,长大以后会有哪些特质呢?这是否会对他们以后的家庭产生影响?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各是由什么因素控制的?
相关的思考和研究还有很多,相信我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并且找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
本科期间,我加入侯娟老师的课题组,用了两年的时间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阅读了大量的中英文文献,研究的手段涉及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脑电实验、团辅研究。对这一领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日渐普遍,引起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成瘾问题不仅给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危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诊断、成因、危害、以及矫治,甚至神经机制是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
近年来,网络的使用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一些热门游戏的玩家不是中学生、大学生,而是已然成为小学生的天下,更是有很多年龄更小的孩子已经可以熟练地操作智能手机或者数码产品。相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他们更早的接触了网络。这样的童年经历对于他们来说是好还是坏呢?如何正确地引导这些低龄孩子更好地使用网络,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呢?这是目前亟待研究者去解决的问题。
我计划从以上几个角度出发,先阅读该领域的文献,对于该领域有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接着寻找有价值的研究点,最后开展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开展研究生
的学习和研究生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