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2022-03-18 来源:步旅网
MEILIZHONGGUO| 美丽中国 |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周通

摘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应探索具有地方特色、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融合模式。目前比较成功的模式有:延伸产业链模式、田园综合体模式和“互联网+农业”模式等。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在遵循市场规律基础上,更好发挥政府引领作用。

关键词:农村产业融合;模式;主要原则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 A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又称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以农业产业为基本依托,以延伸产业链、拓展产业功能和集成新技术要素为主要手段,着力构建新型经营主体,有机整合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和互联网技术一体化发展,最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农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1]。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须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做大做强绿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乡村服务业以及乡土特色产业[3]。实现产业兴旺,必须做到种养业、加工业、流通业及服务业的一体化建设,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2.生态宜居

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模式一直是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而“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低排放、无害化及可持续发展。如修建沼气池将秸秆、粪便等生产生活垃圾发酵再利用;兴建秸秆饲料加工企业,建设农业生态园,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乡风文明

乡村振兴不仅指经济振兴,也包括精神文化的振兴。随着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的闲暇时间增多,但其精神文化生活却十分匮乏。建设乡风文明的农村,首先硬件要跟上,举办文化活动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建设乡村图书馆提高“三农”工作队伍素质,建设老年大学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通

2018/07Ⅰ󰀁55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缩小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差距。产业融合发展及由此带动的就地城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2]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1.产业兴旺

产业兴,百业兴。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美好蓝图的重要环节,是乡村振兴的首位目标,是实现其他要求和目标的物质基础。实现产业兴旺,必

中国国情国力|ZGGQGL

过传播正能量,增强农民的积极性,打破农民就是种田的观念,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劲,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反过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风貌。

4.治理有效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健全自治、法制与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治理有效。自治是乡村治理的根本,村民自治保证了广大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法治是乡村治理的前提,是村民自治的依据和规范,是德治的底线和保障,是农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德治是乡村治理的基础,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治国理论,是适应我国农村乡土观念深厚的熟人社会的治理体系,是通过道德规范等非强制性手段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治理方式,是相较于法治的“硬约束”而言的“软约束”。只有将法制的“硬”、德治的“软”和自治的“散”相结合,构筑统一完善的乡村治理体系,顺利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实现治理有效、乡村振兴。

5. 生活富裕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和表现形式是生活富裕。它不仅仅是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还要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是农民走上生活富裕康庄大道的“拦路虎”。缩小“三大差别”,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让广大农民参与到改革发展进程并分享改革的红利,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就要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模式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地理资源、基础设施、布局形态以及工作队伍素质差异较大,推进产业融合所面对的情况差异更大。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政策支持、平台建设和公共服务等

56 Ⅰ2018/07

方面的作用。对于农村产业融合模式的选择,需要农村各地区依据自身优势和发展实际,先行开展试验示范,探索适合自身的产业融合模式,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1.延伸产业链模式

延长农业产业链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农业产业链的延长,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让农民可以分享农产品生产、加工与流通各领域的价值增值,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延伸农业产业链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有选择性地将农产品初加工与深加工相结合,强化市场导向,立足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打造地方品牌。龙头企业是延伸农业产业链的重要载体,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打造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方面将零散的自产自销的农民团结在一起,合理有序地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引导农业产业升级和优化提升;另一方面带动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利润,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2.田园综合体模式

运用创意农业理念将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现代乡村田园综合体模式,是顺应新型农村产业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农村自然风貌和广阔田野为依托,融入现代农业和低耗可持续发展理念,拓展农业多种功能,重点开发休闲娱乐、农事体验与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的新型乡村综合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将农业生产的“田”与休闲娱乐的“园”融合为一体,拓展农业文化、生态和社会功能,成为融合观光、旅游、健康与休闲等产业为一体的“田园农业”,把乡村建设成为城市中快节奏生活的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3.“互联网+农业”模式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在资源配置中的集成与优化作用,促进农业流通模式与组织方式的变革,提升农业整体效率与竞争力。“互联网+农业”模式在促进农业与二三

产业深度融合的同时,也大大拉近了农产品供求双方的距离,通过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络营销,提高了农产品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推行县域电子商务模式,通过“农产品进城”与“消费品下乡”两种模式实现产品与市场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对接,一方面使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沟通顺畅,极大缓解了产销矛盾;另一方面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农民收益。云农场发展模式是“互联网+农业”模式的行业标杆。云农场是集农产品定制与交易、农技服务、农资电商、农村物流及农村金融等相关领域为一体的农业互联网高科技服务商,形成了“互联网+高科技+农业”的商业发展模式。云农场通过建立现代化农业产业链服务生态圈,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主要原则

牵牛要牵牛鼻子。解决农村社会发展的问题,必须抓住农村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必须大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贯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与灵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乡村发展与治理中的贯彻和体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并非单纯追求个体利润最大化,而是兴盛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长远方略,是增强农业整体竞争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惠民策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彻底解决农业产业效益低、农民就业难的问题,就是要让更多农民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资源状况各具特色,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人口数量和知识水

MEILIZHONGGUO| 美丽中国 |

平存在差别。这就决定了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模板”,大范围同步同时推进一种融合方式是不现实的,必须结合地方自身实际,开创多种多样的推进方式,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索发挥地方优势适合自身发展的融合方式。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过程中,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规划,先行试点,示范带动,少数农民尝到了“甜头”,多数农民就会认可和接受,进而由点到面,逐渐铺开,不搞一刀切,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3.在遵循市场规律基础上更好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将以往注重生产导向的发展方式转向消费导向和市场导向,在融合的路径、方向和模式选择上遵循市场的决定作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推动农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实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竞争力的增强。但是,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民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仅靠农民自身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是十分困难的。在遵循市场经济基础上,借助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积极引导,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一贯做法。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农村发展实际,政府应重点拓宽投融资渠道,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优化市场环境,完善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农村产业融合健康有序发展。■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课题组. 产业融合:中国农村经济新增长点.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4.

[2]李国祥. 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上海证券报,2017-11-28.

[3]高云才,郁静娴. 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 人民日报,2017-12-30.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DOI:10.13561/j.cnki.zggqgl.2018.07.017 ■ 编辑:云霞

2018/07Ⅰ󰀁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