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的消息》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是 ,作者通过描写春
风、 、 、 、 等景物说明春天来了,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2.“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开篇两个疑问句,描写了桃花水的
和 。
3.课文《一幅画》,作者采用了 、 的顺序向我们介绍了这幅画的详细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 之情。
4.通常切苹果的方法是从茎部切到底部凹窝处,而文中的小男孩却是把苹果 ,发现苹果核像五角星。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知道,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 。
5.《点金术》这篇课文中,希腊国王麦德斯学会点金术后,他心情的变化: ——高兴——扫兴 ,这个故事故事我们 。
6.《小蓝裙的故事》课文时按照 的顺序叙述的,它告诉人们: 。
1
7.《江南水乡——周庄》这篇课文是按照 的结构来写得,分别从 、 、 方面描写了周庄独特的水乡风光。
8.《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中“嫩绿的叶子”“积雪融化”“涨满了春水”等短语写出了 季节小兴安岭的特点;“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写出了夏季树木 的特点。
9.“莫高窟不仅有 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的壁画。“这是《莫高窟》一文中的 句,它在文中起
的作用。
10.科学家研究蝙蝠飞行的秘密,发明了 ;研究鸟类飞行,发明了 ;工程师模仿 ,改进了船体设计;建筑是根据 ,设计出许多轻便省料的建筑物。
11.造桥的材料多种多样,有木头、 、 造的桥,还有 、 和 造的奇妙的桥。
12.《扁鹊治病》这篇课文写扁鹊 次看到蔡桓公的病情变化,从皮肤上有点小病发展到 ,继而到肠胃里,最后 ,这篇课文说明
2
的道理。
13.小燕子 着头,小黑豆般的眼睛 地朝我们 地转, 地说:“叽咕、叽咕……”从所填词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14.《花开了,就感激》通过记叙一个小女孩 每天完成睡前的特殊任务: ,教育我们应该 。
15.《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作者采用 的结构,描绘了小兴安岭的 ,抒发了作者
。
16.“鲜艳的五星红旗飘然展开,千万双眼睛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心中充满了自豪。“这表现出 。
17.三峡雨,三峡云,细如 ,柔如 ,牵动儿女 。
这一小节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形象而生动地表达出作者
的情感。
18.《胆小鬼》这篇课文中,主人瓦尼亚因为害怕老鼠、 、
3
,甚至连毛毛虫也害怕,所以大家都叫他 。但是当长毛狗朝他的弟弟跑去时,他挺身而出,用身子护住弟弟,这说明他是一个 的孩子。
19.《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回忆了一件发生在春天的黎明的事,表现了父亲 ,同时告诉我们
。
20.《植物之间的爱和恨》这篇文章中,“爱”指的是
,“恨”指的是 。我们要把
的种在一起;不能把 种在一起,以免 。
21.《失踪的森林王国》这篇课文按照 的顺序讲述了一个森林王国由 到 的过程,这让我们明白了 。
22.“只见毛泽东轻轻掸去身上的灰尘,笑道:“他们的风不行,连我一个人也吹不动。我们的风刮起来不得了,要将他们连根拔去哩!”“他们的风”指 ,“我们的风”指
这段话重点描写了毛泽东的 ,体现出他 。
23.《不!是乐谱错了》一文中,小泽征尔发现乐曲中出现不和谐的地方时,一开始的
4
做法是 ,当第二次发现错误后,他的做法
是 。从这两次做法中,可以看出小泽征尔是一个 的人。
24.《杂交水稻之父》一文中,袁隆平爷爷选择学农这个艰苦专业的原因有两点:一是 ,二是
。
25.《朱德和母亲》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朱德和母亲之间感人故事,展现了朱德的 ,母亲的 。
26.《责任》这篇课文,能够体现小里根情感变化的词语是 。这让我们懂得了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