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前⾔
吴⽴梅
昔我⼆中,肇⾃沪上;黄浦江边,“君毅”其名。迨⾄⽇寇轰炸,黉庐齑粉;遂南迁稠城,再移吴村。是时寇警频来,萑苻遍地,风声鹤唳,⾐⾷难继。师⽣颠沛流离,播越千⾥,虽艰难困苦备尝,然教读之声不辍。
壬午之春,更张新帜;“中国中学”,始作校名。其名也⼤,其志也壮,其义也深。既⽽浙中沧陷,迁址安⽂。抗战告捷,复返吴村。⽅喜和平在望,⼜见恐怖⽇增。但校园之内,⾰命歌曲萦绕;讲坛之上,进步思想宣腾。南国阴霾满天,学苑清泉独存。其间陈君季豪,⼒疾从公,内维校脉,外抗敌焰,敦品励学,厥功甚殷。
及⾄解放,乃迁吴宁。惟此前数度春秋,⼏番变迁。乘驷桥堍,尝驻分部;西岳殿堂,曾作校园。张⽒宗祠,⼆中奠基之所;新潮⼩学,早年在此存⾝。
嗣后渐见⽓象,宏图可展。倒⾏逆施,学校存续,危若累卵。幸得寒冬过后,春意盎然。⼋⼗年代,发展迅猛。校园建设,成就斐然。校风学风,熠然如新。教育质量,遐迩名传。五⼗载光阴,弹指⼀挥间。⽽我⼆中,⾃创始以来,辗转流徙,存亡续绝,其时间之长,地域之⼴,程度之烈,为同类学校所罕见。幸赓续半个世纪,桃李遍及宇内,学⽣毕业两万。常见群星灿烂,俊彦纷呈,贡献社会,造福桑梓,⾃可告慰于前⼈也。
抚今追昔,⼼潮激荡;登⾼望远,前景辉煌。今辟史馆,旨在緬怀过去,激励后学。继承传统,创名牌学校;开拓新境,育⼀流才隽。拳拳之忱,愿览者诸君识之。
兹分⼗章,编⽬如次:⼀、教育之乡,毓秀钟灵;⼆、辗转流徙,创业维艰;三、晴晦风⾬,业绩常新;四、宏图初展,五育并进;五、名家迭出,硕师纷呈;六、滋兰树蕙,桃红李妍;七、群星闪耀,俊彦驰骋;⼋、勤⼯俭学,独着先鞭;九、捐资助学,功垂千年;⼗、继往开来,⾸祝校庆。 1993.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