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的随笔
家,是我们永远的避风港。让我们看看正值青春韶华的高中生们笔下的家吧!
关于家的随笔(高中)【第一篇:原来家一直都在】 他是个性格内向而又不太说话的男孩。
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家里只有自己,他小时候常常趴在窗户下唱歌,不唱给他人听,只唱给自己和孤单的小鸟听,晚上一人睡觉,天很黑,光线很暗,他有些害怕,于是拉开灯,在桌子有光的地方放上自己最喜爱的玩具,有时晚上做恶梦,他试图抓住什么,可是什么也没有,他会一个人躲在被窝里静静地哭。
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孤独,每次感到孤独时,他就会呆呆地望着桌上的那个玩具。日子还是一天天过去了,他不再哭。他上了学,学会了写字,他开始把一些话说给自己听或写下来,然后撕掉。他明白自己已经长大了,抱怨和泪水似乎不再有任何意义。
慢慢地,家里搬进了新房,这仿佛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那里的光线很亮,也很柔和,这比夜里的灯光好多了。有一天他在教室里睡着了,做了一个很美好的梦。他梦见母亲为了他做子一大桌菜,和他一起笑,然后吻了他的额头,醒来后,才想到那天是她出世以来的第八个生日,他知道晚上父母一定又不在家。 他一直留着小时候的那个玩具,因为喜欢那色彩带来的温暖。
他把所有的孤寂写成文字留在日记本里,每写完一篇,他就会很习惯地再念一遍。也许有一天风会吹动它们,也许她会知道他的寂寞,给他一个家。
一次,他走出家门发觉落了东西,于是回去取,看见妈妈正在吃一些剩下的饭菜。他站在门口看着她,突然间心里觉得难受极了。于是记起母亲曾在夜里等他回家,记起母亲每次都把肉夹给他,记起母亲为他做的衣服,记起母亲为他包扎伤口…… 他哭了,原来家一直都在,他站在门口,仿佛刹那间豁然开朗,仿佛时光又回到从前,那个还有父母疼爱的时光,原来家一直都在,只是晚了点发现。
关于家的随笔(高中)【第二篇:家】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或大或小,或温馨或有趣,或贫或富,不管那个家如何,每个人都走不出这个家。
这个家中必然有疼爱你的父母,有可爱的弟弟妹妹,这个家能够给你带来快乐与温暖,这个家是你的避风港,当暴风雨来临之时,能为你遮风挡雨;这个家也是你的启蒙学校,教会你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个家同时也是你的希望之光,当你迷茫之时,陷入黑暗之中,它会为你点起希望之灯,照亮前进的道路。 家是我们永远也走不出的一条路,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所牵挂的。上了高中以来,很少回家,几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每到放假的这个时候,学子们都极大的涌动,每个人都想着回家,可见回家的诱惑力极大。它始终令我们牵挂,它的诱惑
力我们无法想象。
家是学子们在外永远的牵挂,里面有无数的情丝,让我们不管路程的遥远,都始终坚持要回家。一名长安大学生,家在四川资阳,在长安求学,很少回家,当寒假来临时,他很想回家,由于春节的到来,火车票成了难得的东西,因此他决定骑自行车回家,他事先计划好,做好一切准备,骑着一辆山地自行车行驶了924公里,用了8天的时间,终于回到了家。是啊,家是学子的向往,不管怎样,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家,最想做的也是回家,回家看看父母,和他们聊聊家常,一起看看电视,也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啊。
家,令人向往,是心中的牵挂,不仅是当今人们很想念家,在古代,古人们也是如此的想念家。王维的“夜明月人静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崔颢的“日暮江山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些无不体现人们对家的思念。
此时此刻,我坐在教室的某个角落,听着歌儿,做着手中的作业,让我不禁想到了家,心中有一股冲动,我想回家。虽然我平常并未表现出来,其实我很想家,很想回家。但是我要克服,只有这样,我才能静下心来学习,努力做好自己所能做的,为自己的目标奋斗。
总有一天,我们要离开那个温暖的家,独自生活。虽然如此,但那个家永远在我们心中,是我们心灵的家园。让我们把对家的
思念转化为动力,让自己成长起来,去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中的家。
关于家的随笔(高中)【第三篇:家】
家,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温馨的字眼。而自从有了“家”这个词,也就有了相应的漂泊,漂泊的终点却是找到自己心灵的乐土――回家。
遭遇离骚的屈原,在放逐的过程中,想得最多的就是那个家――郢都。所以无论多少苦难,他都可以戴着高冠,佩着长剑,行吟着自己的“九歌”。而一旦郢都被攻陷,国破家亡之时,他便知道这个世界已没有他的家了,他去了另外一个更遥远的地方,那里就是他的家。
也难怪人说,“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想想有多少人经历这样的时刻:“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李白再飘逸,也会“低头思故乡”;杜甫再无私,也知道“家书抵万金”;辛弃疾“半夜里挑灯看剑,沙场秋点兵”,也只是想光彩地回到幸福的家;李后主有“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思,也只是对南唐故土一席安馨的怀念……封建时代的文人们或许是因为前途,或许是因为战乱,或许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常常漂泊在崇山峻岭里,斜阳古道下,但当他们看到城市里的万家灯火与大江上的零星渔光,或者看到芜山野岭的数缕轻烟,又怎么能不忆起美好的家,涌出万般感慨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即使在平和安详的年代,对家的依恋也仍然是那么强烈。“我的家庭真美丽,幸福安详又健康,兄弟姐妹都和谐北京人在纽约》讲述了海外的中国人对家的看法,就是四合院内,一家人欢乐地团聚在一起。《似水年华》里黄磊的家也就是江南水乡所特有的底韵与齐爷爷那里的书的味道。
我们这个年龄对家有着更加不同的见解: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自己布置,自己生活;谁与我远远漫步云端,在靠近太阳的地方住下,能掩耳不听那俗世的喧嚣,要一种干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叛逆的孩子就是这样想的,乖孩子可不是这样的,他们愿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将以前的家和未来的家放在一起。 家不仅仅是一幢房子,它是漂泊者的避风港,是心灵的驿站,简而言之,它也是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的亲人,我的家。
关于家的随笔(高中)【第四篇:家,是我们最美的拥有】 家是什么?是一束温暖的阳光,可以融化掉心上的冰雪寒霜;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夜行人晚归的路程;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是一潭清澈的溪水,能够洗涤掉繁杂的世事回归安静的心灵;是一阵清风,可以拂去烦恼和忧伤;更是那一缕情丝,穿透着人生的每一个角落…… 家是宁静的,家是温暖的,家是甜蜜的,家也是安定的。她可能不华丽,但一定要雅致。那点点滴滴的幸福,实实在在的欢乐,时刻都可以把她装扮得暖意融融。她可能不富裕,但一定要
洋溢着爱和情,一句贴心的话,是浓浓的亲情,厚重的给予。 家是一座充满爱的房子。即便豪华也不失温情,即便朴素,也有美丽的憧憬,房子里应该充满欢声笑语,充满和谐温馨,而不是冷冷冰冰,磕磕绊绊。或许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就组成了一个家,但这就是一种缘,每一个人在这座房子里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缺少了谁都是今生的遗憾。
家是一个放松的地方,让人心情舒畅,怡然自得。累了,烦了,伤了,痛了……你都可以在家中找到释放的空间。回到家,可以听几首舒缓的音乐,静坐冥思;也可以饮一杯幽香的清茶,和家人分担你的苦恼。
此时的家就像是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地流过心田,没有人会去打扰那安静,没有人会去破坏那清澈。家就是下里巴人,虽然俗,虽然朴素,但却不可或缺。就像生活一样,虽然琐碎,虽然繁杂,可是却真实、诚挚。
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有家的人,对家总是如此依恋,依恋回家,依恋家里的人,在家里,你可以完全敞开心扉,你可以完全拥有信任,你可以充分得到理解,我们使家充溢着幸福,家就足以让我们感到满足。
家是什么?家就是人生最美的拥有。她是一份牵挂中蕴涵的一点温暖,她是一丝温柔中隐藏的一份宁静,她是一份体贴中表达的一丝情谊……她是尊重、信任和宽容……
还有什么理由不幸福呢?因为,我们都可以拥有一个家。
关于家的随笔(高中)【第五篇:我的家】
家庭,是一个爱的港湾。在那里,爱心有如海风般柔和,亲情有如海浪般美丽;而我,就是那停泊在港湾里一叶幸福小舟。 ——题记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亲情的见证
那一次,我回到家,妈妈对我说:“你表哥的前妻,就是你以前的表嫂,现在在医院。听到这里,我惊住了,我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赶紧问妈妈,妈妈对我说;你表嫂现在嫁的那个人以前是监狱里出来的,他一喝酒,就会打你表嫂,这次事情太严重了,从监狱里出来的那个人这次喝醉酒硬把你表嫂的一只手四个手指头用刀砍了下来。妈妈说完唉声叹气,长叹一句说;苦了你表嫂那两个孩子了,现在没人管了,以后怎么办呢?你表哥现在带孩子们去了医院。”说完妈妈就出去啦。我愣住啦。为什么那人会那么狠呢,使别人的家庭妻离子散。妈妈回来后,对我讲啦医院发生的一切,到医院后,表哥没有进去,只有表哥的孩子进去看他们的妈妈。因为表嫂很久没有见到他们的孩子,表嫂还为他生拉一个儿子。当孩子们进去后看到、看到自己妈妈四个指头不见啦,而又很长时间不见面,见到后痛哭啦一场,瞬间亲情的重要性在这个时间段体现出来,表嫂见到孩子,不知道该说什么,
就不停地哭。
这件事让我知道了不管我们离着多远,不管多长时间没见面,但是没有一个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孩子不爱自己的妈妈,因为他们的心连在一起,分也分不开。 邻里互助
这是发生在前两周的事,我在学校心就“嘭嘭嘭”地跳,我才知道是为什么。回到家时,看到爸爸凝重的眼神,妈妈悲伤地表情。突然爸爸对我说:“孩子啊,你舅舅开车把一个老人撞死啦你舅……”爸爸支支吾吾,我一着急:“爸爸,我舅舅他到底怎么了?”妈妈抽泣地对我说:“孩子,你舅舅现在在拘留所。”听到爸爸妈妈说的这些,我简直快要崩溃啦。我脑海里全是浮现出舅舅给我的印象;舅舅为我夹肉、夹菜;舅舅为我修自行车,舅舅给我买新衣服……一切的一切,想起来都感到悲伤。 由于舅舅的车没有驾照,加上他把人给撞了之后逃逸,但后来还是知道做人不能这样,到派出所自首,为了解决这件事,爸爸妈妈还打骂了好多次,他们担心舅舅呆在里面会很难受,可是只有15天时间,如果在15天之内不能解决,舅舅就会被遣送到派出所。对方要求必须赔偿34万,可是这个数目对于我们一大家是非常困难的,于是爸爸召集全家人开会,妈妈问小姨能拿多少钱?小姨说:“经济状况不怎么好,拿一万。”“我自己家出3万。”妈妈说。舅妈站出来说:“我娘家会拿出万。不管怎样,我不能让我孩子没爸爸,我不能没有丈夫。”结果,第二天,不
知道是谁对村里人说啦,村里派了个代表去我家把钱给啦我妈妈,因为怕外婆高血压犯啦,所以把钱给拉我妈妈;舅舅的同事听到消息也拿出啦1万,可是钱还是不够。爸爸说买车之前还有车保险,加上车保险12万,就都差不多啦。舅舅出来了,大家又高兴又悲伤,但最多的还是快乐,他专门去村里感谢村民,感谢同事。
其实,邻里互助是中华美德,不是有句古话说得好:“四方有难,八方支援。”
家,是一个爱的港湾,不就有亲情,还有爱心,它使孤独无依的人得到心灵慰藉。家是何其的大,亲情,爱心又是何其的大。家,温馨的港湾;家,是永远的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