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传播学复习题

2023-03-02 来源:步旅网


传播学复习题 1, 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答:双重偶然性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题的活动有关。

2, 什么是“传播隔阂”

答: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等。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3, 人类语言区别与动物世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答: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4, 试述传播学家哈特对媒介系统的分类。

答:①示现的媒介系统。②再现的媒介系统。③机器媒介系统。

5, 符号的意义有哪些分类

答:①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②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③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

义。

6, 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

答:①传播者 ②受传者 ③讯息 ④媒介 ⑤反馈

7,什么是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和循环模式其区别是什么

答:直线模式:1948年,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他们排列,形成后来人们称之为“五W模式”。

循环模式:这里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分析双方的角色功能。

区别:直线传播是角色固定化,一方只能是传播者,另一方只能是受传者。而循环模式则是双方都作为传播的主体。

8,简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答:米德在研究人的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自我可以分解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映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换句话说,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与“客我”的辨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

发展和变化的。“主我”是形成,“客我”是内容。“客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

9,简述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答: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10,什么是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

答:群体暗示指的是一种传播方式,即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见解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念或从事某种行为。

群体感染指的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

11,谈谈集合行为中信息流与传播机制。

答:在集合行为中,信息的流动也呈现出一种异常状态,在这其中,主要的信息形式是流言。它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流言信息的快速增殖 ②信息的奇异回流现象。③言中伴随着大量谣言。

总之,集合行为中的信息传播是受到许多异常的、非合理机制制约的。集合行为是一种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带来破坏性结果的行为,是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健全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社会科学的传播学,不但要研究常态的传播现象,同样也应该探索非

常态的传播现象,只有这样,传播学才能为社会发展作出比较全面的贡献。

12,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是什么

答:①环境检测功能②社会协调功能③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13,你认为大众传播时代到来的标志是什么

答:大众传播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创刊为标志

14,试论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答: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所说的信息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许多的“拟态事件”,最初并不见得有多有代表性或普遍性,但一旦进入了大众传播渠道,很快就会演化为社会流行现象,变成随处可见的社会现实。

15,简析自由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

答: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也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它的核心反映了资本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它的主要原则包括:(1)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2)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判政府和官吏,这种批判是正当合法的。

(3)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4)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16,简析“社会责任”理论。

答:它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任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它的几个原则是:(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任务。

(2)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共性等专业标准。(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4)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17,简析“民主参与”理论。

答: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众的饿自主参与。它的主要观点有:

(1)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

(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该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

(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

(4)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民主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多员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

18,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它有什么意义和局限性

答:主要观点:①媒介即信息②人的延伸③“热媒介”和“冷媒介”

意义:①它开拓了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②从唯物观出发看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媒介工具和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推动社会前进和变革的巨大力量。

③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我们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作用。

④他的关于地球村的预言也是符合当代趋势的。

局限性;①麦克卢汉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②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中,我们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似乎成了完全受到自己所发现的媒介技术和工具主宰的对象。

③麦克卢汉理论的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并由此出发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

感觉是重要的,但人 并不是完全受感觉支配的低等动物,人之所以为人,更重要的是人具有的理性活动,这是理性活动反过来对感觉以及作为它们的延伸形式的媒介生产能动的制约作用。

19,试析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把关”作用及其实质。

答:作用:“把关人”理论告诉我们传媒组织决定着什么样的新闻信息能够进入大众传播信息,把关模式指出了经过大众传媒这道关口,某些新闻得到入选,某些新闻遭到舍弃这一事实。

实质:在理解把关活动的实质之际,我们不应仅止于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分析,而是应该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考虑在内,这是因为:第一,大众传播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传媒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第二,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酶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第三,传媒的“把

关”是一个多环节、组织的过程,其中虽然也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在媒介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下,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

20,什么是“IPP指数”,它是如何设计的,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IPP指数即 “既有政治倾向的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这个指数是根据当时美国政治力量的分布状况(共和党支持者主要集中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新教徒和县区农村;民主党支持者主要集中于经济地位低的阶层),以给予具备支持共和党背景的人较低得分、给予具备支持民主党背景的人较高得分的方法来计算的。

IPP指数分析的结果表明,选民的投票立场与他们既有的政治倾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的政治态度,与他们归属的社会群体和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

21,什么是“使用与满足”如何理解受众需求

答:“使用与满足”是指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受众需求:(1)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①竞争的心理需求;②获得新知的需求;③自我贫寒家的需求——通过猜测答案来判断自己的知识程度,确认自己的能力。

(2)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的研究:①获得外界消息的信息来源;②日常生活的工具;③休憩的手段——从读报中获得安静和休息;④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⑤社交的手段;⑥读报本身的目的化。

(3)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的研究:①心理转换效果;②人际关系效果;③自我确认效果;④环境检测效果。

22,如何评价“使用与满足”研究

答:进步:(1)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能够,这种选择是具有某种“能动性”,这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观点。

(2)它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效果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3)“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果。

局限性:(1)“使用与满足”研究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比较浓重。

(2)脱离开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工程,单纯的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3)“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仅仅限于对媒介提供的内容进行“有选择性接触”的范围之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义所具有的能动性。

23,试述“有限效果理论”。

答:(1)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原因,他只不过是众多的中介因素

之一,而且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从能发挥作用;

(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的态度的强化,即便是在这种强化过程中,大众传播也并不作为唯一的因素单独起作用;

(3)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起作用,二是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

(4)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

(5)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的条件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24,试述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的联系。

答:(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

(3)“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教材之中”

(4)“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

(5)警钟效果(恐惧诉求)

25,简述以下概念和范畴:休眠效果、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免疫效果、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恐惧诉求(警钟效果)、自信心假说。

答:休眠效果:霍夫兰等人在实验中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1)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之际,通常会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反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提示”。

(2)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示”。

免疫效果:拉姆斯丁等认为,“两面提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就象事先接触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诉诸理性:通过冷静的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

诉诸感情: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效果。

恐惧诉求: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

自信心假说:在自信心的强弱和可说服性的高低只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即自信心越强,

可说服性越低,自信心越弱。可说服性越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