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VILLAGE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ITES
作者: 苏莹莹[1];孙业红[1];闵庆文[2,3];王英[1]
作者机构: [1]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出版物刊名: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页码: 195-201页年卷期: 2019年 第5期
主题词: 农业文化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村落旅游;旅游经营模式
摘要:[目的]文章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归纳农业文化遗产地村落旅游经营模式现状,对村落旅游经营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为农业文化遗产地其他村落旅游发展提供借鉴。遗产地发展旅游的基础是当地的特色资源,旅游发展过程中经营模式的选择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对遗产地其他村落而言,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核心村具有相对较高的影响力和资源优势,这是村落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方法]该文通过搜集筛选出分布在91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共47个,对这47个村落旅游经营模式进行归类,分析其旅游经营模式的现状。并从中选取3个典型案例村进行分析,通过对案例村旅游经营模式的发展过程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结果]目前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经营模式主要以村民自主经营和政府投资经营模式为主。遗产地旅游旅游经营模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当地村民的参与,但村落经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不成熟,且在资金、参与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结论]遗产地村落旅游经营过程中应该注意资金和专业化管理的合理引入,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