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5·开封市高三一模·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考 驾 照
【美】安吉利卡·吉布斯
玛丽安去考驾照的那天下午,艾立克森太太陪她一起去。这是六月里第一个热天,她们开上大马路时,发现路上挤满了开往海滩的车辆。
艾立克森太太盯着她那双黑色、能干的手看,心里总有千百回地想着:家中没有勤快的她真不知该怎么办,先前雇用好几个白人女子管家的那段日子是多么难熬,那些态度很随便的女人认为替人做家事是贬低身价,给人带小孩更是莫须有的侮辱。
“你开得好棒呵,玛丽安,”她说,“我跟你说,别去多想上一次的事。那样的雨天,在那么陡的山坡上开,谁也会倾滑的。”
“出四项错误才不及格的,”玛丽安说,“我不记得路考官在我表格上划的×号,都是我犯的错。”
“有人说那都是他们在暗示你得塞点红包。”艾立克森太太心有怀疑地说。“不是的,”玛丽安说,“那样反倒把事情弄得更糟,艾立克森太太,这我很清楚。”
车子停在路边一小行车队的后头,路考官还没到呢,剩下的事就是耐心苦等了。 两辆车门上喷了公家徽志的汽车在对街停了下来。路考官飞快地跨出车来,一身整洁的制服显得精神抖擞且颇有军人气概。玛丽安的手抓紧了方向盘。“那就是上次当掉我的那个。”她低声地说,指着一个矮壮、趾高气扬的男人,他正对排在车队前头的一名应考者发号施令。
“别紧张,玛丽安。”艾立克森太太说。她们默契地交换了个微笑。与上次不同,来到她们车前的路考官是个温和的中年男人,他翻看她们的证件时,咧开很宽的嘴笑着。艾立克森太太踏出车外。路考官朝艾立克森太太挤了挤眼,他钻进汽车坐在玛丽安身边的座位上。
“在街角那儿右转,玛丽安。”
艾立克森太太在路边上看着他们平稳地往街上驶去。路考官在一个小黑本子上作记录。 “年龄?”他们往前开了不久,路考官问道。 “二十七。”他用眼角瞄着玛丽安。
“该有一大群小黑毛头了吧,呃?”玛丽安没有回答。
路考官说:“停在那辆卡车跟绿色别克车中间。”那两部车离得相当近,不过玛丽安没费多大劲儿就把车挤进去了。
“以前开过车吗?”路考官问。“开过,先生,我在宾西法尼亚州有过三年的驾照。”
- 1 -
“你为什么想开车?”
“我雇主需要我开车接送她的孩子。”
“你不是要在晚上溜出去跟小伙子约会吧?”路考官问。 玛丽安摇着头,他还在笑。
“你在下个街口左转,然后在下条街中央再转回头。”路考官说。他开始用口哨吹出《天鹅河》那首歌。“有没有让你想起家乡来?”他问道。玛丽安将手伸出车窗外,在街上有条不紊地掉了个头,然后往回驶。
“没有,”她说,“我生在宾州的斯克兰顿城。”路考官故作惊讶地说:“你不是南方佬?唉呀,可唬住我了,我还以为你准是从那边来的呢。”
“不是,先生。”玛丽安说。
“转上缅因大街,瞧瞧你在车多的路上开得如何。”他们在缅因大街上跟着一条车龙后头行驶过好几条街,然后看见前面有一座水泥桥高高地跨在铁路上方。
“念念桥头的那个路况标示。”路考官说。“小心驾驶。天雨路滑,危险。”玛丽安念道。 “你念得还真不赖嘛。”路考官惊叹了一句。
“你是怎么学的呢?”“我去年大学毕业的。”玛丽安说。她的声音有些不太能抑制了。车子爬上桥坡时,路考官大声笑了起来。他笑得差不多连下面的指示都说不出来了。
“在这儿停下来,”说着他抹了抹笑出的眼泪,“然后再发动,大学毕业,真的吗?真想不到!”
玛丽安把车开到了路边,把排档扳到空档上,拉上了紧急刹车,等了半晌,然后又扳回排档。她的面孔板了起来。松开刹车时,她的脚滑离了离合器踏板,引擎熄了火。
“唉,唉,玛丽安小姐,”路考官说,“别忘了你有大学文凭啊。”
“去你的!”玛丽安大吼了一声。她猛地开动车子,车身摇晃了一下。霎时间路考官收起了他的兴高采烈。
“请驶回我们出发的地点。”说着,他在玛丽安的申请表格中胡乱地打了四个黑黑的××。 艾立克森太太在原处等着他们。玛丽安把车停下之后,路考官跳了出来,在艾立克森太太面前粗鲁地掠过,满脸涨得紫红。“怎么回事?”艾立克森太太问,脸色惊惶地跟在他后面看。玛丽安低头凝视着方向盘,嘴唇在颤抖。
“啊呀,玛丽安,又没通过?”艾立克森太太说。玛丽安点了点头。 “只是方式有点不同。”她说着将身子移向了右边的车座。
(略有删改)
- 2 -
(1)下列对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能干的黑人女佣玛丽安不像白人女管家那样看低女佣这份工作,这让艾立克森太太对她很满意,评价颇高,关切地陪着她去考驾照。
B.玛丽安看到路考官跨出车来,她抓紧方向盘低声说“那就是上次当掉我的那个”,既表现了玛丽安对路考官敬畏的心理,又写出了她的紧张不安。
C.为了缓解玛丽安考试的紧张情绪,路考官一直温和地与她聊天,笑着跟她闲话家常,还用口哨吹出《天鹅河》那首歌,让她放松。
D.玛丽安大吼了一声“去你的!”并猛地开动车子,这表明玛丽安为自己在路考爬坡表现欠佳而懊恼不已,她太在意路考的成败了。
E.小说略写第一次路考,详写第二次路考,让读者了解了玛丽安考驾照的过程,对玛丽安两次没有通过路考的原因产生思考,深化了主题。
(2)作品中的玛丽安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玛丽安两次“考驾照”都没有通过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4)作品写了玛丽安考驾照的故事,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二、(2015·江苏省启东中学2015届高三调研·14~17)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围城冬夜 钱钟书
①柔嘉不愿意姑母来把事闹大,但瞧丈夫这样退却,鄙薄得不复伤心,嘶声说:“你是个懦夫!懦夫!懦夫!我再不要看见你这个懦夫!”每个字像鞭子打一下,要鞭出她丈夫的胆气来,她还嫌不够狠,顺手抓起桌上一个象牙梳子尽力扔他。鸿渐正回头要回答,躲闪不及,
- 3 -
梳子重重地把左颧打个着,迸到地板上,折为两段。
②鸿渐惊骇她会这样毒手,看她扶桌僵立,泪渍的脸像死灰,两眼全红,鼻孔翕开,嘴咽唾沫,又可怜又可怕,同时听下面脚步声上楼,不计较了,只说:“你狠,啊!你闹得你家里人知道不够,还要闹得邻舍全知道,这时候房东家已经听见了。你新学会泼辣不要面子,我还想做人,倒要面子的。”走近门大声说:“我出去了!”慢慢地转门钮,让门外偷听的人得讯走开然后出去。柔嘉眼睁睁看他出了房,瘫倒在沙发里,扶头痛哭。
③鸿渐走出门,神经麻木,不感觉冷,意识里只有左颊在发烫。头脑里,情思弥漫纷乱像个北风飘雪片的天空。他信脚走着,彻夜不睡的路灯把他的影子一盏盏彼此递交。他仿佛另外有一个自己在说:“完了!完了!”散杂的心思立刻一撮似的集中,开始觉得伤心。左颊忽然星星作痛。同时感到周身疲乏,肚子饥饿。鸿渐本能地伸手进口袋,想等个叫卖的小贩,买个面包,恍然记起身上没有钱。他无处可去,想还是回家睡。他看表上十点已过,不清楚自己什么时候出来的,也许她早走了。
④他一进门,房东太太听见声音,赶来说:“方先生,是你!你家少奶奶不舒服,带了李妈到陆家去了,今天不回来了。这是你房门的钥匙,留下来交给你的。你明天早饭到我家来吃。”鸿渐心直沉下去,捞不起来,机械地接钥匙,道声谢。房东太太像还有话说,他三脚两步逃上楼。
⑤开了卧室的门,拨亮电灯,破杯子跟断梳子仍在原处,成堆的箱子少了一只。他呆呆地站着,身心迟钝得发不出急,生不出气。柔嘉走了,可是这房里还留下她的怒容、她的哭声、她的说话,在空气里没有消失。他望见桌上一张片子,走近一看,是陆太太的。忽然怒起,撕为粉碎,狠声道:“好,你倒自由得很,撇下我就走!滚你的蛋,替我滚,你们全替我滚!”这简短一怒把余劲都使尽了,软弱得要傻哭个不歇。和衣倒在床上,觉得房屋旋转,想不得了,万万生不得病!明天要去找那位经理,说妥了再筹旅费,旧历年可以在重庆过。心里又生希望,像湿柴虽点不着火,而开始冒烟,似乎一切会有办法。
⑥不知不觉中黑地昏天合拢、裹紧,像灭尽灯火的夜,他睡着了。最初睡得脆薄,饥饿像镊子要镊破他的昏迷,他潜意识挡住它。渐渐这镊子松了、钝了,他的睡也坚实得镊不破了,没有梦,没有感觉,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时也是死的样品。
⑦那只祖传的老钟从容自在地打起来,仿佛积蓄了半天的时间,等夜深人静,搬出来一一细数:“当、当、当、当、当、当”响了六下。六点钟是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劝她别再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等鸿渐回来吃晚饭,希望他会跟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
- 4 -
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选自长篇小说《围城》,有删改,标题为选者所拟)
注:本文节选自《围城》结尾部分,主要情节为方鸿渐和孙柔嘉在结婚定居上海后,因双方家庭和亲族,甚至佣人的介入,矛盾更为复杂,不断发生龃龉和纠纷。最后,方、孙的矛盾终因前者辞去报馆资料室主任而面临再次失业时激化,刚建的新家解体,他打算投奔在重庆当官的赵辛楣谋取职业。
1.本文前两段所描写的方鸿渐具有哪些的形象特征?请简要概括。(4分)
2.妙用比喻是钱钟书的写作特色,请从第三段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加以赏析。(4分)
3.请简要概括方鸿渐进卧室之后情绪变化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意义?(6分)
4.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6分)
- 5 -
AAAAA--文学类文本阅读(A)小说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解析】B项“对路考官敬畏的心理”不够妥当。C项“为了缓解玛丽安考试的紧张情绪”错。D项“这表明玛丽安为自己在路考爬坡表现欠佳而懊恼不已”错。
(2)(6分)①勤快能干,为人朴实;②敏感自尊,有个性;③脾气急躁,不能很好控制情绪。(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由表及里,从人物的外部形象认识人物的精神世界。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艾立克森太太心理描写“家中没有勤快的她真不知该怎么办”“那些态度很随便的女人认为替人做家事是贬低身价,给人带小孩更是莫须有的侮辱”等内容从侧面表现了玛丽安的勤快能干,为人朴实的性格。对路考官“该有一大群小黑毛头了吧”“你不是要在晚上溜出去跟小伙子约会吧?”等羞辱性的话语,玛丽安摇着头,她的声音有些不太能抑制了表现了玛丽安敏感自尊,有个性。而到“‘去你的!’玛丽安大吼了一声。她猛地开动车子,车身摇晃了一下”“玛丽安低头凝视着方向盘,嘴唇在颤抖”则可以看出玛丽安脾气急躁,不能很好控制情绪的特点。
(3)(6分)路考官歧视黑人;第一位路考官态度粗暴,故意刁难;第二位路考官貌似温和,实际上不断羞辱玛丽安,导致玛丽安情绪失控。(4分,意思对即可)玛丽安敏感自尊,考试时过于紧张。(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玛丽安两次“考驾照”没有通过的原因,可以从考官的角度,也可以从玛丽安的角度分析。两次路考,考官不同,但无不反映了路考官对黑人的歧视。第一位路考官故意刁难,玛丽安没有犯错,也在表上划×号。第二位路考官,咧开很宽的嘴笑着。,一路谈笑,实是羞辱。从玛丽安的角度思考,“玛丽安的手抓紧了方向盘”“玛丽安把车开到了路边,把排档扳到空档上,拉上了紧急刹车,等了半晌,然后又扳回排档。她的面孔板了起来。松开刹车时,她的脚滑离了离合器踏板,引擎熄了火”这是在写玛丽安考核过程中的紧张。面对路考官的羞辱,玛丽安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也是“考驾照”没有通过的原因。
【思路点拨】回答此类题,首先要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找到答题区间。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确定之后需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对答案相关的有效信息筛选提取。
(4)①反映了黑人受歧视的社会现实,玛丽安有驾车经验,路考时也很认真,但两次都没有通过;②表达了对黑人女性的同情,玛丽安受刁难,受羞辱和奚落,遭受不公正待遇;③促
- 6 -
使人们深入地思考,玛丽安的遭遇引发人们对不公平社会现实的关注,呼唤人们平等意识的觉醒;④期待黑人用实力赢得尊重,黑人应正视现实,努力提高素质,求取发展,赢得尊重。(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解析】从小说本身探讨作者创作意图,可以从两次路考都没有通过的原因思考,两次考试都反映了考官对黑人的歧视,而且这是一个社会现实。还可以从玛丽安、路考官等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作品会引起怎样的社会反响去探讨,就可以理解作品反映的对黑人妇女的同情、希望社会要尊重黑人以及黑人自身要通过提高素质赢得尊重等创作意图。 二、1.懦弱退让(2分),爱面子(2分)。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应关注文中正面描写人物的文字,关注人物的身份、气质、职业,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文字,此外,作者对人物的评价也要关注,文中其他人物对主人公的评价,也要关注。阅读时把这些相关信息都勾画出来,然后再提炼、概括,形成答案。
2.以雪片的纷飞,形象地描绘了方鸿渐心理的繁多凌乱,(2分)暗示了家庭矛盾的复杂错乱;(1分)也用雪天的寒冷,写出了他内心的凄冷和痛苦。(1分)
【解析】题干中已经点明手法为比喻,并且规定阅读区间为第三段,接下来就要结合文本分析比喻手法是如何使用的,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还要分析使用比喻手法的作用效果情感。
3.情绪变化的过程:失望苦恼,愤怒狂躁,沮丧无奈,萌生希望。(4分)意义:表现了方鸿渐易变盲动的性格特征,(1分)也交代了小说的结局——婚姻的解体。(1分)
【解析】第一问为概括题,通过房间里的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动作、心理和语言描写可以概括得出,第二问要求分析描述情绪变化过程的意义,首先应考虑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思考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其次考虑情节上的作用,交代小说结局。
4.这晚点的时钟极富象征意义,形象地讽刺了方鸿渐生活在新的时代却有着落伍的家庭观念,(2分)它既是围城冬夜环境的组成部分,也表达了作者对方孙二人婚姻解体的伤感和同情,(2分)暗示对人生困局的无奈。(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探究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此句在文章的结尾,有昭示全文中心、暗示作者的感情或思想的作用。从其所在位置考虑其作用。句子在文末的作用通常是“点明主题”或“深化主题”。
- 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