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羧甲基淀粉胶黏剂的制备

2021-04-09 来源:步旅网


攀枝花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化工工艺方向专业实验 实验项目:羧甲基淀粉胶黏剂的制备 实验日期: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员

【实验目的】

1、学习改性淀粉胶黏剂的基本知识。

2、掌握羧甲基淀粉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技术。

【产品性能与功能】

用淀粉配置胶黏剂已有悠久的历史。淀粉不溶于水,仅能在热水中糊化,糨糊就是它的糊化物。淀粉的糊化温度较高,所制的的糨糊黏合力低,而且稠度过大,不利于在制备和使用时机械化操作。

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对淀粉进行改性便可改变淀粉的溶解、黏度、以及相关性能, 是制备淀粉基胶黏剂的有效方法。淀粉分子中含有糖苷键和活性羟基, 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是对淀粉进行化学改性的基础,其中氧化、酯化、醚化、交联、接枝等是常用的化学改性方法。

在本实验中,用氯乙酸处理淀粉,使分子中羟甲基上的氢被羧甲基取代(发生醚化),生成羧甲基淀粉,也能达到提高水溶性的目的。在淀粉的葡萄糖残基中,只有C6连接的羟基是伯醇羟基,因此在羧甲基化反应中此羟基优先被醚化。由于羧基有酸性,因此淀粉经羧甲基化和成盐以后,水溶性也就大大增加了。

羧甲基淀粉胶黏剂是一种重要的改性淀粉,它具有糊化温度低、胶合力强、稳定性较高、保水性和对纸张的渗透力好等优点。而且流动性好,便于涂覆,有利于机械化生产,特别适合于作楞纸产品的胶黏剂。

【实验仪器设备、药品、器材】

仪器设备:烧杯(500ml、200ml、100ml)、真空泵、水浴锅、量筒(100ml)、PH试纸、电子天平、电热套、玻璃棒

药品:30g淀粉(小麦、玉米淀粉或木薯淀粉)、氢氧化钠、1.6g氯乙酸(ClCH2COOH)、0.4g硼砂(Na2B4O7·10H2O)、蒸馏水、1g丙烯酰胺、0.6g1%

CH2OHHOCHOO双氧水(H2O2)、2gL-抗坏血酸

HOOH

【实验原理】

羧甲基淀粉(CMS)是以淀粉和氯乙酸为原料,在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而制的。

羧甲基淀粉经碱处理,制成载体糊料;经硼砂处理,制成主体糊料。将两种糊料按比例混合,即成为产品羧甲基淀粉胶黏剂。

【实验步骤】

1、羧甲基淀粉胶黏剂的制备 (1) 羧甲基淀粉的制备

在200ml烧杯内,加入100ml水加热至15℃,在水加入30g淀粉不断搅拌15min,后加入0.7g氢氧化钠,搅拌下加入1.5g氯乙酸。混合均匀后将烧杯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约45℃,保温反应6h,在此期间时而搅拌。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混合物移出水浴,用稀盐酸酸调至pH为6~7。抽滤,沉淀用水洗净,抽干即得羧甲基淀粉,备用。 (2) 载体糊料的制备

取(1)制得羧甲基淀粉总量的1/5置于烧杯中,搅拌下加入25ml水,再加入1ml 10%氢氧化钠水溶液,搅匀。加热至50℃,搅拌5~10min,得到载体糊料,备用。

(3) 主体糊料的制备

在400ml烧杯中加入36ml水和0.4g(0.001mol)硼砂,搅拌溶解。然后加入剩余的羧甲基淀粉,搅拌均匀即得到主体糊料。 (4) 胶黏剂的配制

在常温搅拌下将(2)所制得的载体糊料慢慢加入(3)制得的主体糊料中,继续搅拌15min使充分混匀,即得产品。 2、应用实验 (1)胶合实验

将本品和普通糨糊分别对厚纸板进行胶结,在相同条件下(如受相同压强和时间)进行固化,然后粗略地比较胶结强度(如剥离试验)。 (2)对本产品可进一步改性

如可使用丙烯酰胺对羧甲基淀粉进行接枝,可获得性能更好的羧甲基醚化丙烯酰胺接枝改性淀粉。

操作如下:在烧杯中加入20g干的羧甲基淀粉和30ml水,搅拌成悬浮液,然后依次加入1g丙烯酰胺、0.6g 1%双氧水和2g L-抗坏血酸。置于水浴中加热至35℃并保温反应3h。反应完毕后抽滤,水洗,抽干,干燥后即得产品。

【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

羧甲基淀粉胶黏剂的制备的实验记录 产品名称 外观性状 产量/g 羧甲基淀粉 白色絮状 19.12 羧甲基淀粉胶黏剂的制备的数据处理 产品名称 产率/% 羧甲基淀粉 63.73 19.12100%=63.73% 产率=30【实验注意事项】

CMS的黏度受浓度影响大,而受pH的影响小,但在强酸条件下能转变成游离酸型,发生沉淀。通过添加交联剂(如甲醛等),能提高CMS的黏度。水溶液

中,盐含量的提高,可使CMS的黏度大大降低。溶液中若含有重金属离子或阳离子型化合物时易形成凝胶或沉淀。CMS具有吸湿性,且随着湿度的上升而增加,随着湿度的上升而减少,因此CMS必须贮存在密闭容器内。

当CMS的摄取量较少时,对人体无害,因此可用于医药和食品工业。

【思考题】

本实验长时间保温的作用和那些因素有关?

答:这过程中沉淀的形成与搅拌和温度等因素有关,保温使得在一定的温度下沉淀能够完全。

【分析与讨论】

本实验得到的产品羧甲基淀粉胶黏剂,呈白色的胶状,具有一定的粘性,但与实验要求的产品特性还有很大的差距,原因可能是在制备过程中实验条件和参数没有控制好,工业上制备所用时间一般为10小时左右,而我们所用时间为6小时,保温时间和保温的程度没有达到工业上的要求,使得产品没有沉淀好。保温过程中需要搅拌,而搅拌的强度也会影响产品沉淀,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是每隔十多分钟搅拌一次,有可能使其沉淀不完全。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我们所用的水、淀粉、氢氧化钠、氯乙酸的比例不是最佳比例,工业上一般投料比为水:淀粉:氢氧化钠:氯乙酸=lO0:25~40:0.6~0.8:1.3~1.6,该实验所用的比例为100:30:0.75:1.63,浓度是影响CMS的重要因素,因此这也可能是影响产品粘度的原因。在制备羧甲基淀粉过程中要搅拌条件下加入各药品,实验过程中在加入药品时可能没有达到要求的搅拌,混合程度不够,从而影响最后沉淀的析出与沉淀的质量。

【结论】

本实验的产品产率63.73%,呈白色的胶黏状,性状基本符合要求,但强度不够,以后做实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实验之前就思考每步的作用,每步都要细心,做到实验要求,从而尽量避免出现太大的偏差。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从而没有做产品的改性实验。

攀枝花学院实验原始记录

实验课程:化工工艺方向专业实验 实验项目:羧甲基淀粉胶黏剂的制备 实验日期: 院系: 班级: 姓名:杨涛 学号: 组员:

数据记录:

时间 (2010.12.11) 10:30 10:50 11:20 11:25 17:25 17:35 18:30 18:43 18:49 18:53 19:03 19:10 19:16 19:22 19:30 步骤 现象与备注 量取100ml蒸馏水于250ml的烧杯中,加热。称量30.15g淀粉,将称量好的淀粉搅拌下溶液开始变得粘稠。 加入到热水中,搅拌。 称量0.75g NaOH,搅拌下加入到淀粉溶液 中,搅拌30min。 称量1.63g氯乙酸,搅拌下加入到淀粉溶液中。 将混合均匀的溶液置于45℃水浴锅中保温6h。 用5%的稀盐酸调节PH值至7 抽滤 ,用蒸馏水洗涤沉淀,沉淀呈现白色 的絮粒状 称取沉淀19.12g 将沉淀的1/5加在烧杯中 搅拌下在烧杯中加入25ml水 溶液中加入1ml 10%NaOH溶液,搅匀。加所得载体糊料是透明的 热到50℃,并搅拌10min。 在400ml烧杯中加入36ml水 称量0.41g 硼砂,搅拌下加入到烧杯中 将剩余的羧甲基淀粉沉淀加入到烧杯中,溶液呈粘稠状 搅拌溶解, 将制的载体糊料搅拌下加入到主体糊料中混匀 粘稠度增加 制得的产品粘合两纸板,同时用凡士林粘一段时间后,剥离两纸板,合相同的两纸板 产品粘合的纸板剥离起来比凡士林粘合的纸板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