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医院病房楼工程
深 基 坑 施 工 方 案 编 制 日审 核 日审 批 日
XXXXX有限公司 二〇一〇年一月
期 期 期
目 录
一、工程概况„„„„„„„„„„„„„„„„„„„„2 二、工程特点„„„„„„„„„„„„„„„„„„„„3 三、施工建议„„„„„„„„„„„„„„„„„„„„3 四、轻型井点降水工程„„„„„„„„„„„„„„„„3 五、基坑支护方案„„„„„„„„„„„„„„„„„„8 六、土方工程施工方案„„„„„„„„„„„„„„„„14 七、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16 八、施工注意事项„„„„„„„„„„„„„„„„„„18 九、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9 附图一:基坑平面布置图 附图二:基坑边坡示意图 附图三:集水沟、集水坑示意图 附图四:集水沟、集水坑盖板示意图 附图五:土层水位关系图 附图六:井管剖面图 附图七:井管平面布置图 附图八:降水剖面图
1
一、 工程概况 XXX市XXXX医院XXXXX病房楼工程建设基地位于XXXXXXXXX,该工程由XXXXXX医院投资兴建,地上部分由XXXXXX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设计,地下人防工程由XXXXXX人防工程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XXXXXX有限公司承建。XXXXXXXXXX公司监理。
1.1土建部分设计概况
本工程建筑基底面积为XXXXX㎡,地上建筑总面积为XXXXX㎡,地下总建筑面积为XXXXX㎡,建筑层数为地下一层,地上九层,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建筑分类为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本工程室内±0.000相当于1985国家高程XXXX米,建筑高度为XXXXM(九层顶平屋面高),室内外高差为0.30米。
1.2地形地质概况
1.2.1地形概况
场地原为农田、砖瓦厂房,地势平坦,表面覆盖一层杂填土,铲除杂填土并场地平整后地面标高一般在8.1米(黄海高程)之间。
1.2.2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场地基土层分为4个工程地质层,自上而下为: ①层:杂填土,灰黄色粉质粘土,砖瓦块等,软硬不均,局部为耕作层。层厚1.3~3.4m,平均厚度2.35m,场地普遍分布。
②层:粉土,局部粉砂,灰黄、灰色,夹薄层粉质粘土,含云母片,湿,稍密~中密状态,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层厚2.6~3.7m,平均厚度3.15m,场地普遍分布。
③层:粉质粘土,灰黄、棕黄夹蓝灰色粉质粘土,无摇震反应,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可塑~硬塑状态,含铁锰质结核。层厚7.0~9.4m,平均厚度8.2m,场地普遍分布。
④层:粘土,棕黄夹蓝灰色,含铁锰质结核,硬塑状态,手捻光滑,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勘察未揭穿,最大揭示厚度28.70m。场地普遍分布。
2
本工程基础选择第③层为持力层,底板底埋深至自然地面(黄海高程8.05m)距离约为5.9m。
1.2.3地下水: 含水层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孔隙水型潜水。大气降水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其次为地表水的渗入补给及地下水迳流补给。蒸发、地下迳流和人工开采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
①层素填土,受人类活动影响存在裂隙、孔洞等,室内垂直渗透系数平均值为6.3×10-5cm/s,具弱透水性。②层粉土室内垂直向渗透系数平均值为3.78×10-4cm/s,具中等透水性,①~②层共同构成场地的潜水含水层,③层、④层粘土,室内垂直向渗透系数平均值为2.17×10-7cm/s~8.78×10-8cm/s,具极微透水性,为相对隔水层。
场地地下水位动态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年变化幅度0.84~2.15m,场地历史最高水位及近3~5最高水位均接近自然地面,设计计算时可取7.20m作为近3~5年最高水位高程。
二、工程特点
1、本工程场地内地下水位为自然地面以下-1.5m,地下水位较高,土
质较差,基坑土方开挖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并采用细石混凝土加钢筋网进行基坑护坡。
2、本工程基础为箱形基础,采用满开挖和局部开挖相结合方式。 3、基础施工完毕后采用素填土回填。
三、施工建议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场地地质情况,场地有自然放坡的条件,基坑边坡采用自然放坡,坡比采用1:0.75。
四、轻型井点降水工程 (一)、井点类型的判定:
1、自然地面上部是透水层第③层为隔水地板,井点类型为无压完整井。 2、涌水量计算公式的确定:
3
井点类型为无压完整井采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附录F01、07。 3、井点降水深度的确实:
以基坑开挖深度6.3m-0.4m=5.9m计算,坑中槽5.9m+2.0m-0.7m=7.2m,地下水埋深在自然地面-1.5m以下。
根据《地质报告》土层资料,第③层粘土干强度较高,为隔水底板,层厚自然地面5.0m。
井点管埋设深度HA(不包括滤管的计算)。
HA≥H1+h1+I L,以隔水底板H1 = 5.0m计算,基坑底面下降低后的地下水位距离h1=0.5m,水力坡度I=1/10,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L=30m÷2 =15m。 HA≥H1+h1+IL =5.0-1.5+0.5+1/10×12=4.2m(取4m)。
支管长度6.0m,其中滤管1.0m,实际使用长度4.8m,降水支管埋深4.2m<支管实际使用长度4.8m,基坑降水采用一级井点。
一级井点安装在自然地面-1.0m处,降水深度满足施工要求。 (二)、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目前该工程基础处于冬季施工,属于枯水位季节,地下水位取自然地面-1.5m。实际实际开挖深度是5.9m(5.0m以下土层为高干强度隔水底板,不采取降水措施)。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地质情况对基础设计施工的要求,基坑在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土层为:素填土、粉土、粉质粘土。第③层为潜 水层的隔水底板。 基坑有效降水深度S=5.0m-1.5m+0.5m=3.0m
基坑S=3.0m+1.5m=4.5m>施工需要降水4.0m,符合埋深要求,支管滤管底部为不透水层。
按《建筑基坑支技术规程》F0.1F0.7属于均质潜水含水层完整整井,基坑涌水量的计算如下:
基坑涌水量 Q=1.336K
根据地质报告渗透值6.0×10-4cm/s 按《建筑与市政降水技术规范》JGJ/T111-98 P42之规定,取粘性土类砂质粉土场地土层渗透经验值 K=1.0m/d。 潜水含水层厚度H=7.2m-1.0m =6.2m 基坑有效降水深度S=3.0m 降水影响半径R=
=2×3
4
=14.93m
基坑等效半径r0=0.29×(a+b) = 0.29×(70.0+36.0)=30.74m 涌水量Q=1.336×1.0 = 224m3/d 确定井点管数
井点管数=1.1× Q=224m3/d 井点管数n=65πd1
取单根井管经验q=4m3/d
n=1.1 × =62(根) 设计计算值 间距的计算
D= ,L=(70.0+36.0)×2 =212 ,D= =3.4m 设计计算值
不符合施工技术的和般规定0.8m~1.6,见《建筑施工技术》P25,按施工技术取间距1.5m,设一根支管。
Q出=212÷1.5m×4m3/d=565m3/d
Q出=565>Q涌= 224 满足降水出水量要求
h=h2- =3.5m
满足降水深度要求。满足施工要求。 (三)、井点降水设备套数计算:
一级井点(80.0m+40.0m)×2÷60m/套=4套 基坑井点降水设备合计4套。
根据现场踏勘及《地质报告》和施工的情况,为确保施工质量及工程顺利进行,本着“合理、节约、高效”的原则,第③层为隔水底板,井点支管可采用PPφ50管,超出5.0m 以下的土层不采用井点降水,粘土层以下的深度采用排水明沟和集水井。
(四)、井点系统的布置
根据井点降水计算结果,满足施工要求,降水有效深度3m。
(1)井点设备进入施工场地前须认真检查井点设备,保证电机和集水箱的完好,主管和支管是否有损坏或滤管部分的滤纱完好。如有损坏即时更换,检查主管和支管是否淤塞,如有即时疏通整理后使用。
(2)安装顺序:从自然地面平整场地后,建筑物基坑整体定位放线,在基坑外侧1m处,组装一级井点4套,周边组装一级井点降水总管及抽水设备→埋设支管,连结井点总管调试至正常工作。开机48小时后,挖土深度至基底,预
5
留0.3m土方作人工开挖。
(3)井管埋设:采用Φ50-70mm冲管(或管式高压水冲枪)冲孔,孔径一般300-400mm深度比滤管深 0.5-1.0,冲孔所需压力可根据该土质情况而定,并作上下左右摆动,井管间距以1.5m为主,井管到达设计深度后,在井管与孔壁之间用洁净的粗砂灌实,井点管应位于砂滤的中间,并作试验;在装好的井管内注水,如果很快下降,则认为井管合格,砂滤层灌好后,所有井管上口填下 0.50-1.0m的粘土,防止漏握,粘土填实应当深至需控范围内0.5-1.0m,全部井点管埋设完毕后,应接通总管与抽水设备进行试抽水,检查有无漏气,漏水现象,出水是否正常,发现有异样检修后方可使用。
(4)井点使用时,应保持持续不断地抽水,正常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浑后清”,如不上水或水一直较浑,或出现清后又浑等现象,应立即检查,及时修正,值班人员要经常观测井点的真空度,一般不应小于55.3-66.7KPa。如发现井点真空度不够时,应先检查管路是否漏气,井管与总管连接是否牢固,并对之及时处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井管的淤塞情况,当井点管淤塞太多,严重影响井点的降水效果时,需用高压冲洗井点管划拨出重埋。 (五)、降水设备
本工程所用降水设备,轻型井点4套。 轻型井点性能参数如下:
单吸式离心泵性能参数:
轻型井点:支管采用6m长,滤管长度1.0m,总长为6m,内径 Φ38mm的井点管,集水总管采用内径为Φ108mm的无缝钢管。
整个工程所需3BA-9型离心泵6台。备用2台。2.2KW潜水泵2台。 (六)、安全技术措施
所有现场值班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地上各项安全规范制度,不得违章操作,实行
6
定人定岗,所有电器必须配备触电保护装置。 具体要求如下:
1、为保证基坑无积水,及时排出坑内的明水,在基坑基础外边设积水槽和积水坑,积水沟槽每30米设积水坑1个,i=2%用2.2KW潜不泵抽去基坑表面积水,随基坑的加深同步实施。场地含水层在②③,井点支管滤管部分已进入粘土层约0.3m~0.5m,粘土层为隔水底板,渗透率较小,抽水较为困难,此部分必须填足粗砂滤层,以确保降水效果。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3、井点电路必须有组织铺设,不得乱拉乱接,井点线和照明线必须分开; 4、组装井点埋设支管时,行人一律不得靠近扒杆及冲枪;
5、在施工过程中,若遇暗沟、电缆线、下水道管,应及时通知甲方协商解决; 6、施工时应用专人指挥,力争不损坏降水设备及主支管,如有损坏。立即更换,保证正常降水出水。
7、基四周及井点支主管等设备,附近不得大量堆放土方及建筑材料。 (七)、应急措施
1、(1)工程基坑在施工中,应防止天气变化和其它突发情况,应准备适量的毛竹、木板、钢管、麻袋或草包,以处理突发性的应急需要。
(2)工程施工应防止停电,施工中必须备用1台适量的发电机组,以保证停电造成井点降水的正常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施工中应防止突发性明水和连续阴雨天气造成基坑积水,应配备潜水泵4台,以及时排除基坑明水。 2、人员组织安排:
对该工程配备了以 蒋成祥项目经理为首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施工队长卜广标负责整个工程的基坑井点降水并亲临现场值班,解决工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保证万无一失。 现场人员值班表: 总 值 班:XXXX 副总值班:XXX XXXX
7
(八)、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定位(放开挖线、井点布置线)→开挖井点槽→组装井点并开机抽水→机械挖土(护坡处理)→明沟集水井组合降水→挖土方至设计标高→地基验槽→基础工程施工→土方回填(做环刀试验)→主体施工→抗浮验算合格后停机拆除→提交资料验收。 (九)、施工进度计划
1、井点槽开挖后即可进行一级井点降水的工作,一级井点工作2天后进行土方开挖。
五、基坑支护方案
(一)、基坑支护方案的选取:
本场地非常开阔,整个场地表层覆盖一层厚度不均的杂填土。本基坑平均开挖深度约-5.9m,电梯基坑最深开挖深度-7.5m。基坑边距离已有道路较远,有放坡的位置。综合考虑地质资料、开挖深度、周边环境、经济合理等因素,基坑支护采用1:0.75放坡开挖+护坡的支护方案,砼面层向上翻过基坑顶1.0m,以形成护坡。基坑内梁槽采用1:0.5放坡,挡土墙砌筑后采用1:1砂石回填。
另外,对基坑内存在高差的部位采用挡土墙砌筑并做防水。 (二)、基坑支护方案计算
1、参数信息:
条分方法:瑞典条分法; 条分块数:14;
因为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故不考虑地下水位影响; 放坡参数:
序号 放坡高度(m) 放坡宽度(m) 平台宽度(m) 条分块数 1 3.00 2.25 1.00 0.00 2 2.90 2.18 1.00 0.00 荷载参数:
序号 类型 面荷载q(kPa) 基坑边线距离b0(m) 宽度b1(m) 1 局布 5.00 0.00 5.00
8
土层参数:
土层厚度 土层号 1 2 3 土层名称 (m) 杂填土 粉土 粉质粘土 2.35 3.15 8.20 (kN/m) 16 18.5 19.5 3重度 摩擦角 (度) 15 29.3 22 内聚力 (kPa) 10 17 28
2、计算原理:
根据土坡极限平衡稳定进行计算。自然界匀质土坡失去稳定,滑动面呈曲面,通常滑动面接近圆弧,可将滑裂面近似成圆弧计算。将土坡的土体沿竖直方向分成若干个土条,从土条中任意取出第i条,不考虑其侧面上的作用力时,该土条上存在着:
1、土条自重,2、作用于土条弧面上的法向反力,3、作用于土条圆弧面上的切向阻力。
将抗剪强度引起的极限抗滑力矩和滑动力矩的比值作为安全系数,考虑安全储备的大小,按照《规范》要求,安全系数要满足>=1.3的要求。
将抗剪强度引起的极限抗滑力矩和滑动力矩的比值作为安全系数,考虑安全储备的大小,按照《规范》要求,安全系数要满足>=1.3的要求。
9
3、计算公式:
式子中:
Fs --土坡稳定安全系数; c --土层的粘聚力; li--第i条土条的圆弧长度; γ --土层的计算重度;
θi --第i条土到滑动圆弧圆心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φ --土层的内摩擦角; bi --第i条土的宽度; hi --第i条土的平均高度; h1i ――第i条土水位以上的高度; h2i ――第i条土水位以下的高度; γ' ――第i条土的平均重度的浮重度; q ――第i条土条土上的均布荷载;
10
其中,根据几何关系,求得hi为:
式子中:
r --土坡滑动圆弧的半径;
l0 --坡角距圆心垂线与坡角地坪线交点长度; α ---土坡与水平面的夹角; h1i的计算公式
当h1i ≥ hi 时,取h1i = hi; 当h1i ≤0时,取h1i = 0; h2i的计算公式:
11
h2i = hi-h1i; hw ――土坡外地下水位深度; li 的几何关系为:
4、计算安全系数:
将数据各参数代入上面的公式,通过循环计算,求得最小的安全系数Fs: 计算步数 安全系数 滑裂角(度) 圆心X(m) 圆心Y(m) 半径R(m)
第1步 1.645 32.655 0.328 4.453 4.465
示意图如下:
12
计算步数 安全系数 滑裂角(度) 圆心X(m) 圆心Y(m) 半径R(m)
第2步 1.359 39.955 0.449 9.626 9.636
示意图如下:
计算结论如下:
第 1 步开挖内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 Fs= 1.645>1.30 满足要求! [标高 -3.000 m]
第 2 步开挖内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 Fs= 1.359>1.30 满足要求! [标高 -5.900 m]
(三)护坡施工顺序
1、施工顺序
放坡+护坡:分层分段按设计坡比开挖,再挂钢筋网用细石混凝土抹面。每层土方开挖深度不大于1.5m。
1.1开挖工作面→修整坡面→放线定位→插筋→绑、固定钢筋网→砼面层→砼面层养护
1.2 边坡插筋挂网砼施工
1)按设计要求开挖工作面,分层开挖。在机械开挖后,辅以人工修整边坡,在坡面抹混凝土前,应清除坡面虚土。
13
2)插置钢筋,插筋为直径20mmHRB400钢筋,长1M,间距1.2米,梅花状布置,铺设面层双向钢筋网,铺设间距为200*200mm,面层为直径6mmHRB400钢筋。
3)抹面层砼,采用C25细石砼,60厚、水泥砂浆抹面20厚,终凝2小时后养护。
4)坑顶1.0m范围内地面做60mm厚的钢筋网砼翻边,以作防水,同时作为坡顶和坡脚的排水工作(可以与坑外路面硬化层连接)。
六、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1.土方开挖
1.1土方施工准备工作
1.1.1按照设计图纸,加上基坑放坡尺寸,撒出基坑开挖灰线;
1.1.2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高程,引测出工程±0.000,设置永久高程点,并定期进行校核。
1.1.3土方工程施工必须做好排水防雨设施,夜间施工设置照明设施,并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标志。
1.1.4从事土方工程作业人员必须具有技术等级或经过专业培训,其它人员必须经过入厂三级安全教育。
1.1.5土方开挖深度较深,应及时好防护栏杆。
1.1.6施工前应对场地、地上、地下障碍物进物调查,并制定排障计划,了解地下给排水管及电缆线的埋深及走向。
1.1.7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采用井点降水,待降水48小时进行土方开挖。具体详见井点降水方案,考虑到作业期间可能停电,故准备一台柴油发电机以备万一。
1.2施工技术方案
1.2.1本工程将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本图纸要求,将采取二级放坡开挖的方式进行开挖,一级坡深3m,坡宽2.25m,平台宽度1m。二级坡深2.9m,坡宽2.18m,平台宽1m。采用机械挖土,一台PC200反铲式挖掘机和一台小型反铲式挖掘机,固定运土车辆5辆,另根据实际需要,适当的调节,在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及时的掌握好基底标高,不得超挖和少挖,土方队及时的配合挖掘机,
14
将浮土及时铲掉,以免过后产生不必要的工作量。
1.2.2根据本工程情况,土方开挖从东向西开挖,土方开挖时,由东段分别向南北进行开挖。土方汽车坡道按1:8设置于基槽北侧。首先,先开挖井点位置的土层,待井点开机2天后,由大挖机(斗容量1m3)进行土的开挖,一级土坡开挖完成后开始开挖二级土坡,同时进行一级土坡的钢筋细石混凝土护坡施工。二级土坡开挖深度至基础底板底设计标高以上10㎝土层,采用人工修整至垫层底标高,进行二级土坡钢筋细石混凝土护坡施工及修筑排水明沟。根据轴线位置由小挖机(斗容量0.3m3)进行局部梁槽开挖,开挖至梁底标高停止开挖,由人工修整至垫层底标高。
1.2.3人工、机械组织 人工组织 施工队长 挖土人工
机械组织 履带式反铲挖土机 履带式反铲挖土机
1.3施工要点
1.3.1土方开挖期间,为防止雨天流入基坑内,地面上构筑排水沟,连接
地面排水系统,基坑开挖后,坑内设适量的排水井,沿基坑四周设排水沟令明水有组织地流入排水沟,用泵打出基坑,确保基坑内无积水
1.3.2加强对值班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并加强对夜间的值班检查,防止事故发生。
1.3.3基坑土方开挖时,做到边挖边检查边坡,及时进行修整,发现边坡不稳定时及时采取措施;
1.3.4土方开挖过程中,如遇到特殊地质情况,应及时立即停止施工并向项目部反映,由项目部会同甲方、监理、设计、地质勘探部门共同解决,不得擅自处理;
斗容量1M3 斗容量0.3M3 1台 1台 2人 10人 施工放样,指挥土方挖、运、质量检查 开挖土方,清除虚土,修坡 15
1.3.5基坑开挖完毕及时邀请有关部门验槽,做好记录和签字工作。 2.土方回填
2.1填土前,应对基础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经甲方、监理、设计、勘探、质监等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
2.2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含有石块、碎砖、灰渣及有机杂物,填方时应均匀对称分层回填夯实,人工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为250㎜,机械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0mm,并应防止损伤外墙及顶板防水层。每层填完后,应依土质情况做环刀取样做密度检验,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4。工程顶部回填土厚度大于500mm后才允许采用机械回填碾压。
3.质量要求及技术措施
3.1根据设计要求和本施工方案,认真进行技术交底。 3.2土方开挖前应对轴线、标高及灰线尺寸进行复测。
3.3基坑开挖应符合设计标高,坑底不得有积水、浮土、扰动,保持原土结构状态。
3.4严禁超挖扰动基底土壤,对超挖部分,应修整成型后采用1:1砂石进行回填夯筑密实。
基底标高挖土允许偏差:±30mm 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20mm
基坑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允许偏差:+300 mm-100mm
七、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1、在基坑四周1.5M外设立φ48钢管护栏,高度1.20M,护栏用红白两色油漆作警示标志,同时做好现场安全警示牌工作,确保施工安全。
2、做好汽车运输通道,协调调度好车辆进出运输
3、在挖土机挖土时的工作半径内,不得有人停留或者进行其他作业; 4、深基坑开挖人员上下应有专门的梯子,并采取防滑措施,严禁沿支撑上下;
5、基坑排水、用电等应符合安全要求,并由专人操作。
16
6、施工应急预案
(1)在施工过程中,若出现异常情况,采取的相应应急方案如下: A、在地面出现裂缝区域,采用0.5的纯水泥浆进行灌注;
B、当基坑发生整体或局部土体滑塌失稳时,应在坡顶卸载或在坡脚用填土或砂包反压。
(2)应急预案要求
A、现场应备有一定数量的砂包或反压土料,并保证运输及供应来源。 B、现场应备有一定数量的基坑加固处理必备设备与材料。 C、现场须备有一定数量加固用钢材、水泥及运输工具。 D、现场配备一台柴油发电机,以防止突然停电。 (3)预案措施 A. 边坡漏水预案 1、
对于边坡局部渗漏,可采用引流堵漏办法处理,土方开挖时现场预
备引流管,土工布,氯化钙,PO普硅水泥,HPH高效防渗泥浆等。本公司配备有专门的高压旋喷及压密注浆设备。
2、
对因边坡受力变形产生裂缝的渗漏,则必须采用压密注浆或高压旋
喷的办法处理。现场配置相应设备以作备用,注浆材料可采用添加水玻璃的水泥浆液或采用PHP配合比的专用堵漏水泥浆液。
B. 边坡变形预案
边坡变形超预警值设计图纸要求的应立即采取的以下措施 1、
基坑边沿卸荷且边坡上不能堆放建筑材料和其他荷载同时应将处于
滑动面上的土方挖除,挖深宜为1.5—2米。
2、 3、
对变形裂缝进行压密注浆加固周边土体避免滑动。 不得已情况下,应加设锚桩,拉杆,钢围懔直至斜支撑。
C. 因降水引起相邻建筑物变形预案 1、 2、
基坑开挖前应先请具备资质的单位对周边房屋进行变形观测。 在基坑降水的同时应立即采取回灌水措施和设置水位观察井,确保
相邻建筑物地下水位保持在常水位左右。
D. 基坑底管涌预案
17
一般情况下基坑底发生管涌的可能性不大,因周边无明显的外部水源,无河流,也无暗河。但万一发生,由于坑底是沙土无法堵,只有采用打深井的办法解决。
E. 突发性停电预案
因位于市郊,不大可能发生长时间的突发停电现象,不过为了万一,需经常和供电部门保持联系,若发生大规模电力停修现象时,提前做好准备,进场足够的备用电源。另若发生时,可在基坑底部挖设500mm~1000mm左右的集水坑,有积水时及时排除。
八、施工注意事项
1、设置基坑顶及基坑底的排水沟、集水井,基坑顶地面应用素混凝土抹面,施工中发现地面裂缝应及时以水泥浆灌满。基坑周围设安全护栏。
2、基坑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围护结构周围地面堆载,基坑周边1.5-2.0m范围内严禁堆载。
3、施工的同时应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并及时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当基坑周边有超载时,不得超过设计荷载限制条件,并配专人指挥管理。
4、注意坡面喷层段与段间的连接,保证其整体性。
5、采用信息化施工,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 必须对基坑进行监测,方案如下:
监测控制标准及报警指标如下表所示:
对于基坑周边的位移、地面的沉降 位移、沉降 控制标准 40mm 报警值 30mm (1) 沉降监测点的选取及布设 在坡顶上每隔50m布置一个点。
周围围墙布设8个观测点,测点用钢筋扎入。
在对拟建筑物进行降水之前开始第一次测量,其数据作为以后测量成果计算的起始数据,并用其来分析与判断沉降变化。土方工程实施后每周1次,当建筑物出地面时停止该项测量工作。
(2) 施工前对原场地进行全面调查, 查清有无原始裂缝和异常并作记录,照相存档。
18
6、雨天施工保证措施
(1).切实抓好防雨的准备工作,在工程施工前,应首先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材料堆放等不要布置在低洼处,以免发生倒灌受损失;
(2).应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施工计划; (3).做好施工现场排水系统的维护工作,确保排水畅通;
(4).统筹安排好工程的施工计划。针对工程的特点,并考虑到受雨天影响最大的土方挖运等施工,雨天要采取满足施工技术、质量和安全要求的针对性措施;
(5).主要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需硬地化,尽量减少下雨带来困难和影响; (6).在工作安排上要灵活机动,积极抢晴天,见缝插针。若遇大风、大雨而不能正常施工,则可利用这些时间进行设备检修,开展学习、培训,为下步投入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
(7).雨天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电气设备的防雷防雨保护工作,还要及时检查材料库的防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补;
(8).正在施工或已施工完的粘性土表面,雨天中若含水量接近或超过塑限时,应立即停止机械挖土方并严禁运输机械行走,以免增加雨后晒干的难度,若已成泥泞土,可用机或人工将其推到场地一侧,使地面露出较干的土层,便于机械行走恢复施工;
(9).遇天气变化,注意测定雨后砂石含水量变化,及时调整砼配合比; (10).准备数量足够的防雨材料,一旦有大雨,对支护面等立即进行覆盖保护,防止雨水冲刷和浸泡;
(11).水泥需堆放在高处,或是用木板等搭一个临时堆放平台,并垫一层彩条布,水泥面上也要覆盖彩条布。
九、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1.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
1.2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1.3给施工人员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 1.4应急事项的确定依据
19
1.4.1危险源识别、评价(风险评价)和影响(危害)控制的结果; 1.4.2以往的支护工程施工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等经验;
1.4.3同类企业以往的支护工程施工管理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等经验。 1.5发生紧急情况时,应按以下原则采取应急措施: 1.5.1避免死亡; 1.5.2保护人员不受伤害; 1.5.3保护装置、设备、设施; 1.5.4降低其它财产损失。 2、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支护工程,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由项目经理组织人员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制定工程的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
程序可按下图进行:
3、成立专项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3.1施工企业应在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建立专项应急救援的分支机构。
3.2施工现场或者其他生产经营场所应成立专项应急救援小组,其中包括: 现
20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评价 编制应急预案 成立抢险领导小组 组建抢险队、救护车 进行评审、修订 配备应急物资、设备 未发生 定期评审 应急知识教育培训 发生 实施应急预案
场主要负责人、安全专业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行政 医疗卫生、工会、保卫部以及应急救援所必需的水、电、设
备操作等专业人员。
3.3专项应急救援机构应具备现场救援救护基本技能,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的维修、保养,保证应急救援时正常运转。
3.4专项应急救援机构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档案,其中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名单、救援救护基本技能学习培训活动记录、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目录、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记录等。
4、明确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 4.1组长职责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
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出安排; 5)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4.2 副组长(即现场管理者)职责
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4.3通讯联络组职责
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21
4.4技术支持组职责
1)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2)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3)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4)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4.5保卫组职责
1) 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 2) 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3) 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4.6 抢险抢修组职责
1)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4.7 医疗救治组
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4.8后勤保障组职责
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2)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5、事故处理培训和演练
5.1为确保项目工程施工人员熟悉、了解紧急事件/事故处理应急管理措施要求,项目部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根据项目工程各施工阶段的应急管理实际需要,组织相应的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演练的目的:
⑴ 使应急人员掌握事故发生时“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
22
⑵ 测试预案的充分程度,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⑶ 测试预案的有效性和应急人员的熟练性;
⑷ 测试应急的反映装置、设备和其它资源的充分性; ⑸ 通过演练来判别和改进应急预案中的缺陷和不足。
5.2为提高各级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项目部应急管理小组,应根据各施工阶段的实际需要,组织相应的应急管理演练。
5.3经演练证实应急管理措施不能满足相应应急管理需要,需进行修改完善时,应急管理措施的修订和修订审批程序,应按原应急管理措施的编制、审批程序进行。修订后的应急管理措施,应及时下发有关单位和人员,必要时,应组织相应的培训或演练。
6.支护过程中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
为确保支护施工正常进行,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
6.1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
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及地质情况,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工程重大危险因素。主要从工地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如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等方面进行考虑,应急预案的人力、物资、技术准备主要针对这几类事故。
6.2突发事件及风险预防措施
从以上风险情况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给施工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7、医疗设施和急救设施计划
为满足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员工的健康保健需要及对医疗、急救的需要,项目部将根据施工过程中进入施工现场的员工数量配备相应的医护人员及适当的急救、包扎药品,现场留有值班车以备急需。并执行如下程序:
7.1急救报告
急救事项发生后,施工人员应立即向应急办公室报告,若是人身伤害事故发生拨打120求救。
7.2急救现场处置
23
7.2.1有人受伤 ①自己受伤 ——保持镇定;
——请求别人护送到指定医院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接受急救,轻伤亦需要。 ②他人受伤 ——保持镇定;
——如现场危险,按正确救护的方式先将伤者移离危险地(但自己必须处于安全环境);
——打急救电话:120;
——安慰伤者,包扎伤口,对危及生命的伤员要采取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立即送医院抢救。
7.3急救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人员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防止事项扩大,减少财产损失。
7.4如需人员撤离出事地点组织人员从安全通道撤离现场。
7.5人员撤离现场和事故控制后,由应急小组负责进行善后处理工作。 7.6如是事故造成急救,在抢救伤者的同时,对事故现场进行有效的保护,如设置围栏或拉警戒线等。
8、应急响应 8.1预案的起动时机:
当发现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等方面进行考虑应立即起动应急预案。现场管理人员根据出现的险情或有可能出现的险情,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办公室、抢险领导小组、上级主管部门。由综合部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
24
现场处置、 送医院抢救 人员伤亡 紧急事故发生 上报综合部或安全长 抢险领导小组 上报监理、业主、设计院 抢险方案确定 物资、设备到位 进行抢险 抢险结束、恢复生产措施及善后处理、进行总结 8.2值班电话:,实行昼夜值班制,项目部值班时间和人员如下:7:30~20:30— 20:30~7:30
8.3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 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级别负责人指挥,在3分钟内电话通报到值班室,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可直接拨打120、110等求救电话。
8.4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2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分派人员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由综合部在30分钟内以小组名义打电话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
8.5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8.6在整个施工阶段要从人员、设备、材料和制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旦遇到险情能迅速投入抢险工作。
8.7对于雨季施工,要及时了解天气信息遇到暴雨天气要委派专人值班,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并及时汇报
25
9、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9.1 接警与通知:施工发生安全事故以后,项目部必须立即报告到公司安监部,安监部在了解事故准确位置、事故性质、死伤人数及其它有关情况后,立即报告公司分管领导、主管领导和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全过程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
9.2指挥与控制:
发生事故后,由项日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通知项目副经理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现场抢救。应首先进行抢救人员,其他组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在向有关部门通知抢救电话的同时,对轻伤人员在现场采取可行的应急抢救,
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预先成立的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重伤人员由水、电工协助送外抢救工作门卫在大门口迎接米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9.3通讯
项目部必须将110、120、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的手机号码、企业应急领导组织成员手机号码、安全监督部门电话号码,明示于工地显要位置。工地抢险指挥及安全员应熟知这些号码。
9.4警戒与治安
安全保卫小组应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9.5人群疏散与安置
疏散人员工作要有秩序的服从指挥人员的疏导要求进行疏散,做到不惊慌失措,勿混乱、拥挤,减少人员伤亡。
9.6公共关系
项目部办公室为项目部各信息收集和发布的组织机构,人员包括,办公室届时将起到项目部的煤体的作用,对事故的处理、控制、进展、升级等情况进行信息收集,并对事故轻重情况进行删减,有针对性定期和不定期的向外界和内部如实的报道,向内部报道主要是向项目部内部各工区、集团公司的报道等,外部报道主要是向监理、设计等单位的报道。
10、现场恢复
充分辩识恢复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当安全隐患彻底清除,方可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11、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施工单位和项目部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评审,针对施工的变化及预案中暴露的缺陷,不断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
26
附图一
800*800*800集水坑(余同)基坑坡底一级放坡平台开挖边线基坑边止水坎及护栏轻型井点降水二级放坡300*300集水明沟纵坡2%,坡向集水坑地下室外轮廓线基坑平面布置图
附图二
集水沟场地标高约为黄海高程8.0560厚C25细石砼面层配直径6@200双向HRB400钢筋网片,插筋直径20 HRB400钢筋长1米,与面层钢筋网绑接,另一头插入土中,间距1.2米,梅花状布置-3.00-5.90基坑边坡示意图1
附图三
纵坡2%20细石混凝土垫层水泥实心砖7.5水泥砂浆砌筑直径20HRB400钢筋焊接盖板直径20HRB400钢筋焊接盖板集水沟示意图沟内壁采用1:3水泥砂浆粉刷15厚集水坑示意图坑内壁采用1:3水泥砂浆粉刷15厚2
附图四 直径HRB400钢筋 集水沟盖板示意图
直径HRB400钢筋集水坑盖板示意图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