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16.根据材料,确立教学目标(重难点)并说明依据(20分)
答题要点: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入手确立出…的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本课内容特点、学生情况。
【文言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学常识(作者生平、思想主张等)、积累文言词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实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等)、掌握并辨析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了解古代一些常用文体,读懂课文,强化文言文阅读、解释、翻译及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培养利用文章结构来记背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讨论、背诵
利用整体意识来统帅全文,用整体意识结合重点提示来记背文章。 利用小组合作来归纳文中的文言文重点字词句,通过同伴间的互相修改来提高文言翻译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有感情的诵读中,体会课文感情真挚,情深理切,表达自然、畅达的特点。
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作者思想主张,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美好情操。 ……
【诗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诗人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领悟诗歌主题、意境,理解诗歌语言特色、表现手法。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
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扩展升华”的过程进行学习。
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指导学生吟诵,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与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怀和理想抱负。 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积极进取……
【小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环境分析人物形象;认识……
(2)过程与方法:阅读、筛选信息,合作、讨论、探究人物的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展示自己对人物较成熟的认识,养成……习惯。
【戏剧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
(2)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这一人物形象的……特性。
【依据】答题要点:
(1)从教材分析:略
(2)从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有了长足发展,且对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都有所了解,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古文的能力(本单元刚刚学习了几首诗歌,可以说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分析诗歌的方法;而且学生通过之前的预习和学习,对作者的生平及本诗的创作背景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探究,来鉴赏诗歌。就本诗的情感而言,学生可能理解得不到位,可以通过引导,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诗人当时的境况,进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形成有益于人生的积极情感和价值观十分必要。
(3)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分析:
高中学生应“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语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文言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17.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0分)
示例一:
(1)导入新课。
(2)作者与作品简介。
(3)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听录音朗读)注意注音、断句等。学生集体朗读。提示读音。④疏通字句。要求:根据下文注解,学生同伴互译,教师给予提示。 (4)
整体感知课文。
(5)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按段落学习具体内容。
(6)知识提升----归纳字词(分析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 7)课堂小结。 (8)布置作业:(略)
示例二:
(1)导入:激趣。
(2)课堂教学设计:①朗读----分层朗读,读出气势。初读→精读②交流讨论----形式多样,深入引导。③仿写练习----动手动脑,强化体验。④感悟实践----启发思索,深入探究。 导入语·结束语·板书
【课堂导入方法】 (1)提问析题法;(2)悬念导入法;(3)故事、实例导入法;(4)游戏、活动导入法;(5)以旧引新法;(6)视听导入法。
【课堂导入的作用】
(1)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2)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
(3)铺设桥梁,衔接新知与旧知。
(4)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
(5)沟通感情,创设学习情境。
【结束语的设计原则】
(1)关联性。结束语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结束语内容的设计要从属于课堂内容的安排,要与课堂内容相关联,切忌离题万里,不着边际;再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结束语的设计要与学生的认知背景有某种程度的契合,以学生的欣赏口味为标准,以让学生受到感发、得到享受、达到共鸣为旨归。
(2)新颖性。在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形式新颖、方法独到,使每节课的结束语呈现不同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仍兴趣不减,有依依不舍之感;力避千篇一律、缺少变化。
(3)人文性。尽管语文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具工具性又具人文性。但结束语在形式设计上最好能体现人文性的特点,即使是给学生出一些字词等纯属工具性内容的学习,形式上也尽可能做到人性化一点。
【板书设计原则】
(1)简明概括。板书设计的内容必须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通过板书,学生对教学的目的、重难点可以一目了然。板书的语言也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2)条理清晰。板书内容要揭示课文的内在逻辑联系,揭示作者的思路脉络和教师的教学意图,以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结构呈现,便于学生理解与识记。
(3)布局合理。板书内容要按一定的层次和顺序组织。板书的主版面、副版面布局合理。构图的上下、左右、大小及色彩搭配等要匀称、协调。
(4)书写优美。板书书写要规范、正确、工整、美观。正确工整的书写、优美的字体和变化的字形,能激发学生的美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8、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25分)
19、教学实录片段评价。(20分)
答题要点:
(1)简单介绍一下该教学实录的教学思路或教学步骤。
(2)夸优点
整节课以体验性学习为主,采用体验性学习方法,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但又与培养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审美力的语文学科目标水乳交融。
教师的自我定位比较恰当,发挥了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教师不再充当全知全能的“权威”角色,是对话者之一,又作为“平等的首席”,灵活地掌控教学流程,适当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适时提供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20、错别字、病句修改。(5分)
21、学生作文评价。(15分)
答题要点:
(1)从内容上,选材新颖、精当、深刻,具有说服力、典型,具有时代气息……/选材范围狭窄(或过于宽泛),命题有偏差……
(2)从结构上,结构完整、思路清晰,浑然一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能力…/结构不完整,逻辑混乱…
(3)从表达上,语言表达畅达如行云流水,干净利索,简介质朴,感情真挚,引起读者共鸣,娓娓叙事……/语言冗余,言不及义,有错别字、病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