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7讲 新兴力量的崛起与多

2020-10-14 来源:步旅网
第17讲 新兴力量的崛起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选择题

1.(2017·孝义三模,35)美国中央情报局1960年和1970年的统计数字表明,欧洲共同体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比美国还大,为苏联的两倍。这说明( ) A.世界经济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B.战后欧洲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C.美苏争霸削弱了美苏的实力 D.美国对欧洲的援助成效显著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欧洲共同体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比美国还大,为苏联的两倍”,可知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有力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故A项正确;战后欧洲摆脱了美国的控制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的侧重点是“欧洲共同体”,故C项错误;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援助只是收到一定的效果的原因之一,故D项错误。 2.(2017·北京西城二模,23)“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政治构想,借着永久性的安排(至少是长久性的),进而统一各个主权国家经济活动、法律系统(就某种程序而言)。”为此构想奠定基础的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欧洲煤钢共同体 C.上海合作组织 D.不结盟运动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政治构想,借着永久性的安排(至少是长久性的),进而统一各个主权国家经济活动、法律系统(就某种程序而言)”可知这一构想是想建立一个实现政治、经济联合的组织,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是欧洲联合的开始,而欧洲的联合建立了一个政治经济组织——欧盟,故B项正确。

3.(2018·山西一模,35)1958年,法国、德国等国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1960年,英国和葡萄牙等国组成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这些组织的出现( ) A.阻碍了全球化的进程 B.具有鲜明的“冷战”色彩 C.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D.缓解了欧洲各国的矛盾 答案 C

解析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有利于经济全球化,故A项错误;这些国家的合作是为了推动自身经济的发展,与“冷战”对抗色彩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随着欧洲的联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和美苏两极格局,故C项正确;此时为冷战时期,东欧与西欧的对抗仍然存在,矛盾并没有缓和,故D项错误。

4.(2017·山西五校高三第五次联考,35)据统计,日本的外汇储备,1949年末只有2亿美元,1952年末增加到11.4亿美元,三年内增加了5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日本确立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B.马歇尔援助计划的推动作用 C.美国已放弃了对日本的军事占领 D.局部战争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 答案 D

解析 二战后初期的日本受美国当局占领和扶植,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发展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主要援助的是西欧国家,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在二战后单独占领了日本,故C项错误;日本之所以外汇储备急剧增加,主要是因为美国发动朝鲜战争,从日本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订货,故D项正确。

5.(2017·德州高三期末,24)20世纪70年代初,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推行“新东方政策”,承认战后欧洲领土与边界现状,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签订互不使用武力条约,并与之大力发展经济贸易关系。这说明( ) A.联邦德国意图实现外交自主 B.东西欧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 C.美国衰落难以对德施加影响 D.两种社会制度间的矛盾消除 答案 A

解析 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经济实力的增强,在政治上也力图实现外交自主,据材料“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推行‘新东方政策’,承认战后欧洲领土与边界现状,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签订互不使用武力条约,并与之大力发展经济贸易关系”可知联邦德国意图实现外交自主,故A项正确。

6.(2018·淮北一模,23)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4.1%,60年代为5.1%;发展中国家分别为4.7%和5.8%;苏联50年代为5.7%,60年代为5.1%。材料表明( ) A.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小 C.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效益差 D.世界局势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仅凭借苏联的相关数据无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故A项错误;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基数不同,单纯凭借增长率无法看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增大还是缩小,故B项错误;由于发达国家基数大,凭借此数据不能说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效益差,故C项错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局势相对稳定,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7.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声明:“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该材料表明日本( ) A.国民经济获得持续增长

B.要求获得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 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日本民众与国际社会对立情绪增长 答案 C

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出日本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故A项错误;日本要求获得的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故B项错误;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C项正确;“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但没有反映出对立情绪增长,故D项错误。

8.(2017·黑龙江、吉林八校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1)前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不结盟运动的目的,是要使大国认识到,世界命运不能掌握在他的手里。”由此可知不结盟运动( ) A.是小国反对殖民主义的产物 B.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C.彻底打破旧的国际政治格局 D.使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答案 B

解析 不结盟运动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斗争,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的一种外交政策,不是小国反对殖民主义的产物,故A项错误;据材料“世界命运不能掌握在他的手里”可知,不结盟运动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故B项正确;不结盟运动有利于冲击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不是“彻底打破”,故C项错误;D项“根本变化”夸大了不结盟运动的作用,故D项错误。

9.(2017·大庆二模,35)冷战结束后,有些政治评论员对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态度由批评转为赞扬,称赞它们具有控制军事冲突升级的能力。这是因为当时( ) A.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B.大国对抗的危险已消失 C.安理会的作用增强 D.破坏稳定的新因素出现 答案 D

解析 随着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破坏稳定的新因素,如大国强权、恐怖主义等出现,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出现军事冲突升级的趋势,故D项正确。

10.(2017·安阳二模,35)到目前为止,中国以及世界许多国家的学者都认为“9·11”事件确实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学者们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大国丧失主宰世界的绝对能力 B.反恐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主题 C.挑战霸权主义的政治势力骤增 D.美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下降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后大国丧失主宰世界的绝对能力,世界政治格局暂时表现为“一超多强”,并不是因为“9·11”事件而改变的,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11”事件后反对恐怖主义的力量骤增,故C项错误;“9·11”事件并没有影响到美国的国际地位,故D项错误。 11.(2017·惠州三模,35)亨廷顿认为,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下列说法与亨廷顿观点一致的是( ) A.文明的多样性维护世界的稳定

B.文明的融合是和平的最好保障 C.多极化趋势避免文明间的冲突 D.单极世界构建易触发世界大战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中“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可知,文明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护世界稳定,故A项正确;发展才是和平最好的保障,故B项错误;“避免”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单极世界,故D项错误。

12.(2018·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一,24)2011年10月,西班牙《起义报》在新的“世界体系”一文中指出:“虽然西方传统大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仍自认为代表着‘国际社会’,但‘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这实际上反映了( ) A.国际政治新格局已经建立 B.国际重心转向金砖国家 C.国际政治多极化发展加强 D.南北国家间的冲突加剧 答案 C

解析 目前国际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还未形成国际政治新格局,故A项错误;“‘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不能代表国际重心的转移,故B项错误;材料“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反映国际政治多极化发展加强,故C项正确;“金砖国家”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D项与此不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7·菏泽高三月考,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厄内斯特·梅在1984年的一篇论文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1945年以后两国关系不可能出现任何缓解……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二 到五十年代中期,美苏经过实施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敌对政策和措施,终于酿成拥有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军事组织和地缘政治版图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对峙,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牛军《冷战的起源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冷战并非只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而是由形形色色的冲突对抗组成的,至少有四个:工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但由于苏联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小国所产生的民族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冷战仍在继续。——沃尔特·拉菲博尔《冷战结束了吗?》 材料四 二十一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

——程广中、汪徐和《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后及后冷战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美苏注定会成为对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怎样对待对手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二战后到五十年代中期,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六七十年代,又

有什么新变化?

(3)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材料三的作者为什么说冷战仍在继续?据材料四,分析个别大国还能在世界上建立霸权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 (1)原因:意识形态差异(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习俗差异);力量相当。 对待:实行冷战,遏制苏联(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任答2点) (2)演变:两国对峙到两极格局形成。

新变化:两极格局开始动摇,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3)原因:工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苏联解体后,民族冲突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 建立:不能。

理由:已经形成多个力量中心,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14.美欧关系错综复杂,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1年北约组织的最高军事领导人艾森豪威尔宣称:“只要欧洲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各国居民便无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应有的成就……然而满足于目前而对未来的美好前景毫无向往的人们,是无法确保他们自己的安全权的。只有以联邦的形式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获得欧洲的安全,才能继续对西方的文明与进步作出贡献。”

——[法]让·莫内《让·莫内回忆录》

材料二 法国总统蓬皮杜在(1972年)巴黎会议开幕式致辞中说:“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我们有8个国家通过大西洋条约与之结成了联盟。我们同这个伟大国家的关系是如此密切,欧洲统一起来反对美国的任何想法都是荒谬的。但是,恰恰是这种密切关系使得欧洲对于美国必须保持其个性。西欧的自由要归功于当年美国军人的决定性伸入,西欧靠美国之助才得以重建,现在还凭借与美国结盟以求得安全;欧洲决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法]格罗赛《战后欧美关系》

材料三 1995年12月签署的《跨大西洋关系新纲要》写道:“我们,美利坚合众国和欧洲联盟……在一起,我们促使对手变为盟友,专制变为民主。在一起,我们架构起保障我们安全和经济强盛的合作机构和模式。这些都是史诗般的成就。今天我们面临国内外新的挑战。为迎接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为我们服务得如此之好的伙伴关系……”

——叶江《解读美欧: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美欧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美国支持欧洲联合的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实现其意图的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总统对美欧关系的定位。并说明其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诗般的成就”的突出表现和美欧关系的未来走向。 (4)据美欧关系的变化,概括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 (1)意图: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对抗苏联。 措施: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 (2)定位:结盟同时保持独立性。

原因: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西欧依靠美国求得安全;西欧的自由依赖美国而重建。保持独立性原因:欧洲联合实力强大。

(3)表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走向:合作与冲突并存。

(4)因素: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局势。(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