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文分类复习(1)

2020-11-22 来源:步旅网
古文分类复习

一.十篇写景散文:

《三峡》郦道元(北魏) 《小石潭记》柳宗元(唐)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梁) 《游恒山记》徐霞客(明) 《满井游记》袁宏道(明)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 《岳阳楼记》范仲淹

《醉翁亭记》欧阳修 《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 1、范仲淹《岳阳楼记》和欧阳修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都是抒情散文。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点——《岳阳楼记》提出“后天下之乐”的生活理想, 《醉翁亭记》抒发与民同乐的思想。

这两种思想 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可贵的。

异点——《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醉翁亭记》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 2、柳宗元《小石潭记》和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两篇文章都是“记”,记下的是两位作者的心情感受;两篇文章都是“记”,记下的是作者的行踪。

一文摹写潭中景色,一文摹写院中月光。两篇文章,都在景中寓情。它们借景抒情,抒写着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作手法,都运用了描写、衬托等手法。

《小石潭记》一文,描写的是小石潭,以潭中的石 、潭中的水来衬托,以潭四周的环境气氛来衬托心情:因贬官,排遣着自己内心的郁闷。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描写的是月光,用积水空明与竹柏影来衬托此月光,当然最主要的是用来衬托作者在贬谪中感慨微深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 3、吴均《与朱元思书》和张岱《湖心亭看雪》袁宏道《满井游记》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小品中的名篇,有美的情趣,美的意境,美的韵味,美的语言。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魅力 。雪后西湖全景,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进行对比,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一种人生情绪。

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对故国的怀念)。结尾一个“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与赞赏,不仅如此,还包括了对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与赞赏。

《与朱元思书》是以书信短札的形式,描写了奇异秀丽的山水景物,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之作,艺术性较高而思想性不强 。表明作者淡薄名利,鄙弃官场生活的思想。

袁宏道的山水游记更注重对大自然的客观描写,也揭示出人们游山玩水的愉悦心情。在与自然风物的对话中,感受自由的可贵。

写景妙用比喻、拟人的写法、白描的笔法,突出大地回春,空旷辽远,一派生机 的景物特征。

4、陶渊明《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陶渊明平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起来。

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

1

的向往。

5、郦道元《三峡》和徐霞客《游恒山记》

《水经注》是一部为《水经》作注的地理专著,这是它与其他山水游记重要区别之所在。《三峡》是一篇以“水”为纲,描述流经三峡的长江之水四季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沿江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浓墨重彩描绘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 。本文一共只有155个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色,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相,有动有静,可见,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确实是美不胜收的 。

徐霞客是一位以考察祖国地理为己任的地理学家。徐霞客热爱自然,敢于探险,更难能可贵的是表现出他为考察地理知识而勇于探求的科学实践精神。从登顶经过充分表现了徐霞客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课文采用“移步换景”写法,客观地描写一路所见的景观。 二.学习篇:《〈论语〉十则》《伤仲永》《孙权劝学》《送东阳马生序》 《〈论语〉十则》以记言的形式直接告诉了我们修身之言、作人的道理;》 《〈论语〉六则》(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伤仲永》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文章,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体现了学习对人的重要性。《送东阳马生序》这是一篇序,作者通过夹叙夹议的写法,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语重心长地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其中所讲道理对我们今天也很有启发意义。

《孙权劝学》与《伤仲永》这两篇文章,学习时很值得进行比较阅读,前者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后者写出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两文的内容都有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此外两文的写法也不同:前者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后者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三.战争篇:《公输》《曹刿论战》

内容上,都与战争有关,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公输》通过记叙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表现墨子机智勇敢的特点,反对非正义战争的主张;《曹刿论战》主要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文体上,《公输》《曹刿论战》是记叙文,主要是以记言为主,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主张。 写作特色各不一样:《公输》则是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围绕矛盾冲突来阐明道理,突现人物的。作者还善于运用比喻,进行层层推理。《曹刿论战》虽是记叙了长勺之战的史实,但由于题目是“论战”,故而文章着重在“论”上下笔墨,对战争的经过叙述相当简单,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巧妙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

四.言志篇:《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鱼我所欲也》

以上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意志情趣: 《桃花源记》寄托了陶渊明的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 《陋室铭》展示了作者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意趣。

《爱莲说》以爱莲之情来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 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

《鱼我所欲也》表现了孟子的态度,人应该保持本心,舍生取义。

2

体裁有所不同:有议论文、有记叙文。从古代文体来看,有“记”(《桃花源记》);有“说” (《爱莲说》);有“铭”(《陋室铭》);有“表”(《出师表》); “记” “说” “铭”都是古代文体中的一种。

在表现思想内容的深度、广度上,还是在体现写作方法及写作的特色上,都是大不相同的。如:《陋室铭》《爱莲说》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桃花源记》 故事性强,想像丰富。《鱼我所欲也》虽是议论文,但善于比喻,大量使用排偶句,富于文采和气势。

五.治国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表达了治国的思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证了“人和”思想在治国中的重要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证了忧患意识对治国的重要性。《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说明了广开言路对治国的重要性。 《邹忌讽齐王纳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善于运用类比的手法:

《邹》以自身切身感受设喻,把生活小事同国家大事之间相类似处进行类比,巧妙地讽喻齐王,收到很好的说服效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战争为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是从有代表性的具体人物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类比手法的使用,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六.劝谕篇:《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公输》《马说》这四篇文章都体现了对在位统治者的劝谏:

《出师表》中诸葛亮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刘备的遗志,亲近贤人,远离小人,还陈述了自己对蜀汉的忠诚和北取中原的坚定意志。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广开言路的重要。

《公输》课文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

《马说》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以及摧残、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作者借本文表现了对统治者强烈的不满。间接反映了作者的呼吁。 它们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

《出师表》和《马说》都是以议论为主。

《出师表》言辞恳切,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马说》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

《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公输》故事性强,都运用了比喻类比的手法,体现了古代的劝说艺术。

《出师表》中的诸葛亮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不约而同地向君主提出了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建议。不同的是诸葛亮直接向君主提出自己的建议,而邹忌是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的。 写人为主文言文: 七上:〈世说新语〉期行、乘船、伤仲永、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 七下:岳飞、强项令(董宣)、包拯 八上:曹刿论战 八下:邹忌讽齐王纳谏、细柳营(周亚夫)、古文二则:孙权劝学、祖逖北伐 公输 九下:古文二则:四知、私心 送东阳马生序、周公戒子、出师表

3

写人为主的散文阅读要求: 1、掌握人物性格2、会归纳人物所做事件 3、事件的意义4、比较刻划人物的不同特色 课文中人物特点: 1、蔡勉旃:重义轻财、讲信用、重友情

戴震:善于质疑、敢于发问、有钻研精神(勤学好问,不盲目迷信权威、能独立思考) 2、岳飞:至孝至忠、治军有方、不居功自傲、爱兵如子 3、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清正廉洁

4、包拯:为官机智、廉洁、刚正无私、爱国爱民、不结党营私、不屈从苟同 5、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6、曹刿:爱国、民本思想、具有军事指挥才能

鲁庄公:能用人信任人、听取别人意见(能虚心纳谏) 7、邹忌:忧虑国事、竭尽忠智、真知灼见、深谋远虑 8、祖逖:胸怀大志、精忠报国、矢志不渝 孙权、周公、杨震、第五伦、宋溓……

漳州地域文化补充材料 一.、著名景点 漳州云洞岩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原名石壁山,据说天将下雨时,云从洞里冒出,天晴后,云又收回洞中,故得名。

云洞岩的岩石玲珑奇特,各具神态,层层叠叠。远看有千洞万壑之概,近观如山石盆景之美。著名景点有千人洞、一线天、风动石等50余处。云岚烟雨、雄峰危石、山壑幽洞、摩崖石刻是云洞岩四绝美景。

特点归纳:山奇、石怪、碑林、千人洞、风动巨石、旅游佳景。

南靖县书洋镇土楼民居是世界古建筑中的一颗明珠。成千上万的土楼像“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它们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圆形、方形、半圆形、八卦形、凸字形等。木楼构造坚实牢固,抗风防震,楼墙高且厚,可防潮、保暖、隔热、纳凉,冬暖夏凉。土楼人家演绎了淳朴的风土民情和土楼文化。(摹状貌,打比方)

田螺坑土楼群: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依山势错落布局,在群山环抱下,居高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大地,山脚仰视,则像布达拉宫雄居山腰傲视人间 。 腾飞馆:建筑面积6942平方米,内设比赛馆和训练馆两个部份。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笔为该馆题写馆名。距腾飞馆不远处建有中国女排“三连冠”纪念碑,是漳州人民为纪念中国女排夺取“三连冠”而建造的。

南山寺——座落于漳州市南郊,是一座海内外闻名的佛教大寺院。寺院规模恢弘,殿、阁、祠、楼的建筑和各种佛像的塑造,艺术价值很高,碑文、经论等文物,也极丰富,是研究闽南历史的一个重要宝库。 二.特色小吃: •豆花粉丝: “豆花”形状细碎 ,像一朵朵小白花。把豆花舀进碗中,从热汤里捞出煮熟的粉

丝,再加沙茶酱、碎萝卜干、酱油、味精,有时还配上大肠、猪肺、蛋等卤料。配料丰富,味道鲜美。

•漳州卤面——采用肉丝、笋丝、蛋丝、香菇、鱿鱼、虾干、黄花菜等配料,在热锅里炒熟

后,用猪骨汤煮开,然后放人适量的精盐和地瓜粉等调成卤料。进餐时,在面条上放些香菜、豆芽,浇上卤料,再配上调味佐料。色泽鲜艳、质嫩爽滑、温润香醇、甘美可口。

•五香卷——将半肥半瘦猪肉条、碎葱头、虾皮等原料,调配五香粉、白糖、虾油适量,加

4

上地瓜粉和水搅拌均匀成浆糊状,再用豆腐皮卷成长四寸、直径一寸左右的圆条状,放油锅里炸熟。色泽金黄,外酥内润,香味浓郁,鲜美可口。 三.水果特产 •荔枝——红彤彤、乒乓球般的小灯笼。有球形或卵形的,遍身长满疙瘩,果肉鲜白而多汁。

漳州的荔枝以“乌叶”、“兰竹”为名品。如今“九湖荔海”不仅是漳州的一道风景,更成为一种富足的象征。(举例子,打比方)

•香蕉——色泽金黄,形如弯弯的月牙,皮薄、味香、果肉香软酸甜,富含多种维生素。有

“百果之冠”的美称。“天宝”香蕉尤富盛名,以等特色驰名中外。(举例子,打比方) 四.文化艺术 布袋木偶戏——是漳州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曾先后到亚、欧、美、大洋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被誉为“世界第一流的艺术”。它由艺人以单手或双手操纵造型高50厘米的木偶进行表演,所以也称掌中戏。传统剧目有《大名府》、《雷万春打虎》等。 (列数字,打比方)

•芗剧——是流行于漳州芗江一带的地方剧种。芗剧的传统剧目大约有五百多个。芗剧唱多

白少,曲调自由,旋律优美,节奏强烈,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和乡土情调。芗剧的主要乐器有大广弦、台湾笛、月琴、三弦等。 (列数字、分类别) 五.文化名人 林语堂 ——著名学者、小说家、散文家。主要才学广博,学贯中西,一生著述甚丰,尤其在文学创作。作品有《京华烟云》《啼笑皆非》等。 因《京华烟云》一书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具有国际影响。

杨骚——著名诗人、作家,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员,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一生著述甚丰,共出版21本书。其中有抒情诗集《受难者的短曲》、《春的伤感》、《半年》等;剧本集《迷雏》、《他的天使》;诗剧集《记忆之都》;评论、随笔集《急就篇》。译作有《铁流》、《十月》、《没钱的犹太人》、《赤恋》、《痴人之爱》、《心》等。

许地山——(1893~1941年)名赞堃,号地山,笔名落华生。是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作品: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散文小品《空山灵雨》。脍炙人口的《落花生》。

沈耀初先生(1907——1990)诏安著名画家。幼喜绘事,精勤敏悟,习诸大家,乐之不倦,遂至画艺有成,名震中外,1974年获得台湾画学会最高荣誉\"金爵奖\",70年代末与张大千等被台湾当局\"文建会\"遴选为\"台湾当代十大名画家\"。1975年后,他先后在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及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个展或联展,作品被国内外诸多博物馆收藏。出版有《沈耀初书画集》一、二、三集和《沈耀初专刊》、《沈耀初专集》、《沈耀初评传》等。1990年,沈耀初携其毕生力作,在故乡斥资兴建\"沈耀初美术馆\"予以珍藏,后逝世于故乡。

传统节日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除夕在福建漳州叫“年冥兜”,家家户户都要“围炉”过年。圆桌中间要摆上一个火锅,茶肴是一年中最丰盛的,同时,还讲求寓意,如火锅中要加的肉圆、鱼丸,意味着合家团圆;要有一条完整的大鱼,象征“年年有余”;要有猪脚和芋头,表示来年有奔头等等。“围炉”过后,晚辈要向长辈拜年,有的还要秉烛“守岁”直到天亮。春节俗称“新正”。正月初一,黎明即起,穿新衣裳,礼神祭祀祖先,开门放鞭炮,叫做“开正”,主妇煮甜线面汤、敬祀神

5

祗后,每人必食, 祈求全家幸福长寿。再以3碗饭,插上红纸花,俗称“饭春枝”祭祀先人,祝祷家庭粮食充足有剩余。随后拜年。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争插新桃换旧符。 《竹枝词》:元旦春为一岁魁,大家拜贺礼相陪。儿童也解称恭喜,赚得红柑满袖来。”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中、后这三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

端午节,漳州人民用红纸束艾草、榕枝等悬插门首以去秽辟邪。家家户户都要做粽子,称为“裹粽”。还有龙舟竞渡的习俗,以此祭奠屈原。 端 午(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中秋节,漳州人民在中秋晚上置酒宴请亲友,赏月,猜谜,射覆;还有赌饼的旧俗,称“跋状元筹”。还在中秋节吃柚子,寓意团圆。无论男女都有在中秋夜拜月卜卦的习俗。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重阳节:登高望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漳州地域文化

(一)好景天成

1、水火共铸兵马俑——火山地质园 2、第一胜处山川秀——长泰天柱山 3、原始雨林活化石——南靖虎伯寮 4、禽鸟天堂海上林——云霄红树林 5、闽南碑林景万千——龙文云洞岩 6、摩天石壁挂珠帘——平和灵通山 7、海滨怡情金银滩——东山马銮湾 8、群峰叠翠景宜人——诏安九侯山 9、雄浑奇秀镇海疆——龙海南太武 10、巨石奇刹天然景——漳浦海月岩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