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有机化学论文

2023-07-02 来源:步旅网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 性能、应用及有关理论、变化规律和方法学的科学。

一、对有机化学的认识

初三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化学这门课,也是在那个时候知道了有机化学。那时对有机化学只是比较简单的认识,知道什么叫有机物,知道了生活中常见有机物的一些性质。到了高中的时候,继续学习化学这门课,学习《有机化学基础》这本书,认识有机化合物,了解了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特点,知道了什么是烃和烃的衍生物,什么是官能团,同分异构现象,能够大致了解有机物的特点及其应用。到了大学,我们更深入的了解有机化学,掌握了有机化学中的一些经典理论,例如马氏规律、共振论等,掌握了烷烃、不饱和烃、共轭烯烃、 芳烃、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方法等。对于有机反应,知道它由反应物到生成物的具体过程,经过了怎样的过渡态,发生了什么反应,反应机理是什么。

有机化合物几乎都含有碳、氢元素,除了碳、氢是主要元素外,最常见的还有氧、氮、 卤素、硫、磷等少数几种元素。这些元素通过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构型异构 及构造异构组成了不同的化合物。因此有机物的数目多、分子体积大、结构复杂、副反应多 等。正因为有机物数量庞大、反应复杂,过程难以记忆并且不太好理解,所以我们学习有机化学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真正地学好有机化学。

二、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有机化学时,不要因为有些问题而产生害怕心理,要慢慢在学习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增强对有机化学学习的兴趣。学习有机化学,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归纳总结,对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纳,使之条理化、纲领化,不仅能帮助 我们记忆,也有利于我们建立牢固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 典型的合成方法。这其中又涉及到大量的化学反应。对于化学反应,我们不能死记硬背,要从根本出发,掌握它的机理。而机理也是大有不同的,这时就可以用到我们前面所说的归纳总结了。将其分门别类后,知识会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我觉得有机化学是一张蜘蛛网,不同官能团的性质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对比小结将令学习事半功倍。经常从官能团出发对比化合物的性质,从反应类型出发小结不同化合物的特性,将有助于从结构本质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问题,也有助于系统地把握不同官能团化合物以及不同反应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当然,对于有机的理论学习来说,课后的习题巩固也是 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做题,我们可以将一些零散的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培养有机合成的思路。

三、课前准备和课后复习

学习需长久的坚持以及努力,对有机化学也是如此。我们在课前可以预习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先自己大概的看一遍,对要讲的内容有一点儿印象,做好课前预习,这样我们可以在课上跟上老师的进度,有不懂的地方可以下课就问,以免长时间忘记,回头复习的时候给自己增加负担;在课上对老师讲的重点能够进行标记,区分重点非重点,在考试之前复习就比较轻松;我们在课后看书的时候结合老师上课的讲解,这样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进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在看书的同时需要多做习题,如果遇到不会的题目,或者是理解上的盲点,记录下来,可以在答疑的时间积极询问老师。平常需要给自己准备一个改错本,做题的时候

避免不了出错误,把它记下来,集中整理起来,时常翻翻看,到考试的时候,把它再细致的过一遍,这样避免在考试中出同样的错误。

四、和有机化学有关的例子

增塑剂,又称塑化剂(台湾汉语,就是大陆汉语之增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2011年5月起台湾食品中先后检出DEHP、DINP、DNOP、DBP、DMP、DEP等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成分,药品中检出DIDP。截止6月8日,台湾被检测出含塑化剂食品已达961项。6月1日卫生部紧急发布公告,将邻苯二甲酸酯(也叫酞酸酯)类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增塑剂的结构式如下:

性状:无色无臭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醚,乙醇,矿物油等。别名:塑化剂

塑化剂或称增塑剂、可塑剂,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或是材料液化的添加剂。其添加对象包含了塑胶、混凝土、乾壁材料、水泥与石膏等等。同一种塑化剂常常使用在不同的对象上,但其效果往往并不相同。塑化剂种类多达百余种,但使用得最普遍的即是一群称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

塑胶添加塑化剂依据使用的功能、环境不同,制造成拥有各种韧性的软硬度、光泽的成品,其中愈软的塑胶成品所需添加的塑化剂愈多。一般常使用的保鲜膜,一种是无添加剂的PE(聚乙烯)材料,但其黏性较差;另一种广被使用的是PVC(聚氯乙烯)保鲜膜,有大量的塑化剂,以让PVC材质变得柔软且增加黏度,非常适合生鲜食品的包装。

塑化剂的理想性能:(1)与树脂有良好的相溶性;(2)塑化效率高;(3)对热光稳定;(4)挥发性低;(5)迁移性小;(6)耐水、油和有机溶剂的抽出;(7)低温柔性良好;(8)阻燃性好;(9)电绝缘性好;(10)无色、无味、无毒;(11)耐霉菌性好;(12)耐污染性好;(13)增塑糊粘度稳定性好;(14)价廉。

塑化剂本来是工业中应用比较广泛且物美价廉的好东西,可是由于一些不法商贩将塑化剂加入我们日常的食品,饮料中,让我们对它有了不好的印象,甚至是深恶痛绝。

塑化剂的食用后果:塑化剂DEHP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对人体毒性虽不明确,但它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内,其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会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塑化剂DEHP的作用类似于人工荷尔蒙,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由于幼儿正处于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期,DEHP对幼儿带来的潜在危害会更大。其一,可能会造成小孩性别错乱,包括生殖器变短小、性征不明显;其二,目前虽

无法证实对人类是否致癌,但对动物会产生致癌反应;其三,邻苯二甲酸酯可能影响胎儿和婴幼儿体内荷尔蒙分泌,引发激素失调有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

五、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建议

在日常的授课中,我希望老师一节课讲的内容不要过多,但希望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能够讲的更深入透彻一点,这样我们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还希望老师能够在每节课讲课之前对上节课的内容做一个总结,不需要特别的详细,只要让我们回想起上一节课的知识点,能够把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对这一节的内容理解帮助作用也会比较大。希望老师上课的时候,在PPT上给重点的内容标记,这样我们课后复习时,看PPT时也能清楚知道重点知识,加深对重点知识的印象。

本学期有机课比较吸引我们的地方,就是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举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例如:三聚氰胺,地沟油,介绍有机化学的实际应用,这样加深我们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让课堂的气氛很活跃,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知识,学好有机化学。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学习有机化学的心得体会及自己的一些小见解,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希望老师给我提出来,我会及时改正。最后,谢谢老师在这大半学期来给我们讲授有机化学,让我们比以前懂了很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