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30▲2019年第39期(总第363期)
基于SWOT分析的南通市医养结合模式现状研究
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卢旻川
【摘要】目的:了解医养结合模式目前在南通市的现状,分析老人们的医疗服务需求。方法:采用SWOT分析法,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内容供需方调研工作。结果:市每千名老人机构养老服务床位未达国家标准、配套资金以及医护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结论:“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得到社会重视,机遇与挑战并存。【关键词】医养结合;SWOT分析;养老
“医养结合”是医和养一体化的养老模式,是集养生、养老、医疗、康复等于一体,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医”包括保健康复、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等;“养”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慰藉服务、文化活动服务等[1]。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但实践中的探索已有数年。它既解决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分离的问题,又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照护服务需求。这种养老服务模式仍处于探索之中,未形成一个有效的体系标准[2]。笔者对南通市医养结合具体实施现状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个方面进行了SWOT分析。
市护理型养老机构35家,专业护理院15所,开放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总床位数的45%。在养老模式上主要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三种养老模式。“医养结合”是兼有医疗和养老功能的新型模式,还没有在我市完全铺开,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在老龄社会背景下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将会是我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老年人在养老和医疗方面所面临的双重困境的必然选择和有效路径。
二、养老服务机构模式的SWOT分析
(一)优势
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遇到突发情况时可以得到及时救治的同时,也减少了老人在家庭和医院之间的周转时间,减轻了家庭负担。这种生活照护与医疗服务无缝对接的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帮助老人们安享晚年生活,改变了医疗和养老相分离的局面,提供生活照料、大病康复和临终关怀等服务,更好地满足老人“引导性问题-必备知识-案例思考与练习”的顺序编写。
一、南通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基本情况
深入实施医养结合工作是2018年南通市政府重点工作。全产费用、废品损失-分配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生产费用在本期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结转本期完工产品成本”的工作流程进行内容编排、设计任务。生产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必备的知识、方法与技能主要集中在品种法运用项目中阐述、训练,在其他项目中以案例介绍为主。每一个项目的最后一个任务均设计为“总结概括”,总结出该种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特定程序等。这些项目的主要活动为案例思考与练习。
项目9:成本报表与简单的成本分析。
(四)组织教师执笔编写
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师讨论确定了教材编写原则,在教材结构后,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由教研室从中选择了有主编、参编教材经历的五位教师组成教材编写组,教研室主任担任组长,负责协调,审阅定稿。其他四位:一位负责统稿和项目9的编写,另三位各负责两个项目的编写,编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编写小组讨论解决。
(三)统一教材编写体例
教材目录设计只是教材内容的框架设计并使之序化。教材的具体内容如何组织,需要明确教材的编写体例。教材体例是指每个项目或模块的编写要素及要求。在学习借鉴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等教材体例时,结合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我们设计了如下的教材体例:每一个项目按“学习目标-项目综述-项目案例资料-任务-项目小结”的顺序编写,每一个任务下按
【参考文献】
[1]魏小八.成本会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石伟平,匡瑛.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019年第39期(总第363期)深度关注
对于养老和医疗的双重需要。报销的手续。
(二)劣势
医养结合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无论是政府、家庭还是社会,大多都对其缺乏深层认识。况且与传统的养老机构相比,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的费用还高出很多,大多数经济条件一般的老人承受不起这笔开销,导致服务的覆盖人群结构性失衡,使机构收入减少,也不利于老人健康公平性的实现;养老机构内医护人员的数量和业务素质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小型养老机构对专业人才不具有吸引力,会影响养机构医疗服务的质量,导致恶性循环。
(二)推动老年护理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切实加大对医养结合机构的医护人员、工勤人员和护工的培训和考核力度,不断增强人员的专业性,逐步规范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人员培训机制,为医养结合的发展提供人力保障。建立相关资格认证体系,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资质。以加快培养老年医学以及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为着力点,提高人员素质。卫生院校设置老年康复学科,培养迎合养老需求的高素质卫生人才。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形成良性互动,定期进行人才培训或进修,为养老护理专员提供实践平台,提高人员素质和医护水平[5]。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聘请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利于实时掌握入住老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做好老年人的心理卫生指导。提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福利待遇,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机会
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关于加强老年健康工作的意见》,提出对到养老机构工作的卫生人才提供专项资金奖励,吸引更多的卫生人才到养老机构服务。2015年,卫生计生委等部门颁布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鼓励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机构融合发展,重点加强对老年病医疗机构、护理院等医养结合机构的建设。2016年,人社部门出台的《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长期护理开始逐步纳入医保。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医养结合顺利运行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3]。
(三)养老机构方面
养老机构应满足老年人生活、娱乐、健康等多方面的需求。对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及养老需求评估工作,明确机构服务对象,做好分流服务,即对于普通有生活自理能力的慢病老人,可通过医疗机构定期检查解决康复问题,对于急性病或常年卧床老人应重视全面生活护理,提供大病康复服务、临终关怀等[6],拓展医养结合实现形式。
(四)威胁
养老机构运营成本高,规模较小的养老机构要么没有能力提供医疗服务,要么运营压力增大。在市场竞争压力下,不同规模和性质的养老机构对老年人的吸引力不同,产生了“门可罗雀”和“人满为患”的分化现象。《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中虽然提出长期护理开始逐步纳入医保,但是我国老年人护理保险费用的核算目前仍然没有具体的规定,在养老机构中产生的医疗护理费用报销无明确依据,而且报销起来手续相当麻烦。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养老院仍呈独立发展状态,市场化方式整合医疗与养老服务可能会存在恶性竞争,影响合作的实现和医养结合养老功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刘惠音.积极助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健康发展的政策性探讨——以哈尔滨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为例[J].老龄科学研究,2016,4(04):46-53.[2]吴侃,钱佳慧,罗会强,等.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构建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10):1805-1807.
[3]统达,李维嘉,董晓欣.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11):1371-1373.
[4]陈娜,王长青.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医养结合服务共同体探索与实践[J].中国老年学,2015,35(22):6596-6598.
[5]邓诺,卢建华,周业勤.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索[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07):1805-1807.
[6]培航,焦明丽,吴群红,等.公共服务外包视角下民营医院参与医养结合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6,30(01):1-4.
三、对策
(一)政府方面
卫生部门严格医疗机构准入机制,民政部门监管养老床位建设工作。同时,应完善并落实优惠政策,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以综合协调为前提,健全管理体制。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做好医疗、养老机构两者之间的衔接工作。把老年人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对医保报销制度进行完善[4],探索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形成与医保政策的有效衔接;探索老年人病种付费的报销方式,简化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