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数字技术支持下专业学习共同体内教师的新角色

2023-11-22 来源:步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数字技术支持下专业学习共同体内教师的新角色

作者:梁勇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第17期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向纵深推进的今天,学校教师群体学习并利用数字技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近年来,笔者以数字技术为底层支撑,实现从学科教师到课程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并积极推进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在合作学习中适应新的角色——独立学习与思考者、知识共享与传播者、课程设计与管理者、学习引领与合作者。教师角色转变的本质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其目的是建构以教师专业为核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效。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学习共同体;技术支持;合作学习;新角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7-0079-04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而要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发挥教育信息化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培养教师群体的TP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素养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变革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方式和手段。 近年来,笔者致力于研究和实践技术支持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与教师发展,通过网络学习、主题阅读、行动研究等途径,逐步从学科教学成长为学校课程管理者,并引领学校教师积极组建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在专业学习共同体内,教师们围绕学校全面推进的“技术支持的统整项目课程”和技术支持的学生学习,以数字技术作为学习支架和沟通媒介,以多重的、全新的角色参与,引领多视角、多层面的合作学习,力图实现学校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和个体的个性成长。

● 知识的学习者与思考者:合作的基础与起点

21世纪人才要具有哪些特质?21世纪的学习是怎么样的?需要建构怎样的课程体系?数字技术为教育带来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探究,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每位教师都应当由此展开深入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探索。而数字技术可以在获取丰富的学习内容、技术支持的深度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等重要层面帮助教师获得专业发展与专业提升。 1.互联网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前,技术支持的网络化学习、混合学习和泛在学习得到了学校教师的认可和欢迎。在笔者所在学校,无线网络已全面覆盖,教师实行BYOD(自带设备),可以随时随地运用移动终端,通过新方式连接校外更为广泛的知识内容,开展专业学习。

教师可以利用知识检索工具(Google、Baidu、数字图书馆、Wiki百科、教育资源库等)、电子期刊、教育网站、网络课程、知识博客、教师博客圈等进行网络化学习,获取需要的教育教学知识。

2.数字技术支持教师的深度学习

尼采说过,没有思考,再多的体验也毫无价值。这正好解释了教师在诸多研修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听着激动,听完冲动,最终一动不动。因此,无论是通过网络学习、书籍阅读获得的知识,还是从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得的体验,都必须经过教师本身的内化(结构化思考)才能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教育教学经验。

概念图、思维导图、数据表格等技术工具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把思维过程、结果和其他隐性知识通过图表、文字等方式形象化和外显化。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可以建立模型,而建立模型的过程就是帮助教师思维具体化、可视化的过程,从而能够使教师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观点,同时所建立的模型也可以作为阅读交流的可视化素材。

教师可以通过基于互联网和技术支架的专题学习和主题阅读,迅速获得大量有关学校管理、课程设计与管理、学习科学等方面的前沿理论知识和典型经验,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建立针对现象的智力模型,并以此丰富或改造原有的知识结构,实现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创新。同时,越来越多的教师乐于运用各种绩效工具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时间管理、事务管理等,利用博客、微博等社会性软件进行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研究论文的写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的独立学习与思考不但能够有效深化区域教师培训(自上而下教师培训往往在内容选择上偏向流行的、复杂的技术)的实质效果,而且能够突出教师职业的具体需求以及教师自身的特点与爱好,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效率。 3.数字技术支持教师的经验建构

更好的深度学习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构化输出,如教师的学术化写作、PPT等。 ● 知识的共享者与传播者:共同体的链接与聚拢

教师专业化是通过一个个教师具体的专业活动来实现的。换言之,来自一线教师的前沿理念、优秀策略、具体方法和实用工具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有帮助。而组建基于教师个体独立发展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则是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笔者所在学校建立了教师与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师之间的链接,变革了教师知识建构模式(从个体建构到群体共同建构),引领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教师个体与群体共同发展)。 1.创设技术支持的经验交流机会与平台

笔者所在学校以年青教师为主,需要从课程理念、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大量全员培训(以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为主),如果经常举行现场培训,势必给学校和教师带来诸多不便。因此,除了依照传统开展读书沙龙、知识分享、经验交流等现场活动以帮助教师或其他教育者共享自己的教育实践外,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改变教师校本培训的形式,提高教师交流分享的效率和效果。

如图1所示,这是笔者所在学校“在线课程小组”组长卢琼珊老师通过沪江网提供的社会化软件CCTalk为全校教师开展的校本培训,她以“网络直播”的方式为大家分享了《如何上网络直播课》,而全校教师在自己的电脑上就可以学习、培训。此后,许多教师都开始尝试把“网络直播课”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现在,教师都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或移动电脑,可以在学校或家里使用,而QQ群、微信群、电子邮件、博客等社交平台为教师与同事分享自己的可行性观点提供了更多可能。这种点对点的交流更具有深度和有效性,但需要良好的学习共同体文化的浸润才有可能出现与深入。 2.运用技术工具进行知识管理和信息传播

有效的经验交流应该由单向传递引发多向互动,最终达到共同重构。技术作为“学习者手里的工具”,能够帮助学习者在知识管理、知识传播、经验重构等方面获得更好的技能。 在经验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印象笔记、OneNote等网络笔记工具记录分享者的观点,并进行跨平台知识管理。同时,这些工具软件里的内容能够轻易导出并形成Word、PDF、JPEG等格式的文件,通过个人博客、班级博客、微信公众号等社会化平台进行网络化传播,与更为广泛的人群进行分享、交流和讨论。 3.形成以教师专业学习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

知识应该是由个体先进行建构,再通过与世界的相互作用由群体共同重构。共同体内的经验交流、群体反馈都有力地支持了教师群体的知识建构和专业提升。首先,聆听者以独立学习和思考对分享者的经验进行理解和转化,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其次,分享者根据聆听者的反馈进行反思与重构,让自己的理念或经验更加完善;最后,分享者与聆听者就某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后,会共同创造出新的具有价值的经验。而学习共同体利用互联网社交平台的传播能够产生广泛的学习效应。

● 课程的设计者与管理者:教研的目标与任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师即课程”强调的是教师的课程意识以及课程设计和管理的能力。笔者所在学校自2014年9月创校伊始就全面推进“技术支持的统整项目课程”,十分注重教师作为学校课程的“主人”,要求学科教师能熟练运用适当的数字技术,全程参与学校课程的设计开发、教学实施和过程管理,并利用课程资源评估的学生学习和课程效果。

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但这也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全面提高教师的TPCK素养,从而提升课程品质,优化课程管理,提高教师工作质效。 1.技术支持的课程框架和内容设计

技术支持的统整项目课程的核心是打破学科与学科的边界,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课程体系。因而在课程实践中,教师不是一个人引领一个课堂,而是以年级为单位组成课程建构共同体,设计让学习与生活深度关联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指向学生面向未来的综合素养。 好的课程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经历不断添加、分类整理、优化提炼的过程,而电子版思维导图正好可以为其提供完美的支持。首先,课程组的所有教师依据主题,从自身学科出发,结合自身特点展开联想,将所有人的想法和创意罗列出来,并随时补充进来;其次,对这些想法和创意进行合并、分类、整理;最后,进行优化提炼,形成最终的课程框架。

2.技术支持的课程实施过程管理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每个年级每学期都会开展一个具有国际元素的主题式统整课程,现在学校共有12个不同层面的课程项目。为此,学校借鉴企业优秀管理模式,采取课程项目负责制,由教师领袖担任课程项目负责人,负责组建和引领年级教师团队在学校主题课程框架下开展课程内容设计、具体教学活动和课程展示活动。

同时,开展多个统整项目课程,需要学校层面的沟通协调。上页图2是以概念图呈现的“统整项目课程设计与实施架构”,力图帮助全体教师整体把握统整项目课程推进的基本流程、人员安排、活动及要求,更重要的是明确每位成员在课程过程中的定位。

此外,学校还会使用Excel制作课程时间轴,标注课程推进节点,显示课程完成情况,运用可视化工具制作活动场地示意图,运用桌面邮件系统、QQ群等工具进行活动协调…… 3.技术支持的课程资源共享及学生成长档案建设

技术支持下的统整项目课程是一种开放性的项目型课程,其课程资源具有原创性和独特性。因此,学校特别注重课程资源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学校运用QQ、微信和邮箱进行小体积课程资料的及时传输和收集,注册并开放百度云盘或快盘等公共存储空间以供学生和家长提交作品和学习反馈,所有课程资源最终都将收藏在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校FTP服务器提供的公共空间。社会化软件支持的资源共享过程,成功地连接了校区与校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保证了课程资源的完备和收集过程的快捷。这一方式同样适用于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管理。 ● 学习的引领者与合作者: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引领学生提升学习质效。在统整项目课程推进过程中,最令人欣慰的是全体教师已经将课程的统整意识和技术的融入意识运用到日常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运用简单实用的认知技术工具在各个学科进行可视化、个性化学习,运用社会化平台进行沟通交流,构建基于学生学习作品分享的学习共同体,全面提升学习质量。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初页、iMovie、糖堂、彩视、音乐圈等简单实用且有趣的软件创作作品,并把自己的作品发布到网络公共平台,与朋友、家长及全世界分享的时候,他们会因为别人的建议而迅速修正自己的不足,更会因为他人的赞扬而对自己创造出来的知识具有无与伦比的拥有感和成就感。而作为教师,只需要安静地欣赏着、持续地保护着这种状态就够了。 ● 结语

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已不可逆转,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组建学习共同体,在个体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并引领学生学习,从而实现群体和个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教师通过专业学习共同体参与技术支持的合作学习,获得数字化素养,促使角色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目的是建构以教师专业为核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课程体系和学习共同体,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效。 参考文献:

[1]焦建利,汪晓东,秦丹.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文献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9(1):18-24.

[2]戴维·乔纳森.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用于概念转变的思维工具[M].顾小青,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施伦普.课程领导者与教育技术[M].任晓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戴维·乔纳森,简·豪兰,乔伊·摩尔等.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M].任友群,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安德烈·焦尔当.学习的本质[M].杭零,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James A.Beane.课程统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