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那么多海昏侯,你仍需要这一篇【展场实录】
画事君说北京最近有一个神奇的展览,那就是首都博物馆的海昏侯考古成果展。
为啥说神奇呢,不是因为里面响当当的出土文物,而是采取预约制的首博网站上,出现了以下画面。这是什么情况?一周以内全部约满!
虽然前有石渠宝笈的排队六小时,也知道海昏侯展览在江西参观人次超过19万,我还是没有预料到,这种远离大众的,高高在上的,不能吃不能穿的文化艺术展览,能够变得如此风靡。
于是画事君跑去了现场,更让人欣慰的是,人们并不是只冲着那些金饼铜钱去看,而是细细地观赏青铜器,银器,玉器,欣赏它们的形状,赞叹它们的图案。参观过程中,我听到很多低声的称赞,呀,真好看。
真的感到很开心。
想起今天早上去美国大使馆面签,签证官问我,你去米国干啥?我把照夜白的图片递给他,说,我要去看这幅画。他说,呀,真好看。然后就通过了。美好的艺术,是全世界的通行证。而展览,是呈现它们的最好方式。在海昏侯的展览上,我看到了很多在媒体上未曾看到的细节,很多图片上展现不出来的辉煌。
今天,画事君带你去看海昏侯。视死如生之墓
这次展览被命名为五色炫曜,不是炫耀,是炫曜。取自司马相如的《长门赋》——“五色炫以相曜兮”,是在形容宫殿中璀璨的各种颜色。然而《长门赋》却是汉武帝的皇后陈阿
娇失宠后,请司马相如写的,为了向汉武帝表达自己的伤心,宫殿华美,君却不来。
好像刘贺的命运,锦衣玉食,王侯之子,倾城倾国的李夫人是他的祖母。而他却33岁就去世了。当过王,当过侯,当过皇帝,当过庶人,像一个谜。
海昏侯墓5年前被发现的故事,听起来很有中央台《走近科学》的赶脚。村民们想不到这片荒地下面竟然埋着海昏侯。
作为陕西人,画事君就有经验的多,在西安,几乎是只要动土,必挖出东西。这些荒凉的郊区,下面几乎都会有大墓。记得西安修地铁时,路线是考古所参与制定的,要避开唐代墓葬群。但是施工时,还是三天挖出一个墓,因为碰上了明代文官墓葬群。挖出的墓太多,后来报纸标题都变成了“昨天地铁施工又发掘一古墓,回填处理不影响施工进度”。前一段时间《寻龙诀》热映,“摸金校尉”这个词火了起来,很多人觉得盗墓似乎是一件很潇洒的事。而实际上,发掘古墓是这个样子的。几乎可以说大部分时间就是在挖泥挖土。非常苦逼。工具也非常的小,竹签,毛笔等,为的是不伤害文物,所以就干的慢,工作时间很长。海昏侯国的地点在南昌东北,鄱阳湖边。主墓的户型是这样样子的。仔细看一下,户型方正,分割合理,一切功能围绕着墓主起居进行。门口有车库,两边有厨房,酒吧,书房,钱粮库,衣帽间,娱乐室……
汉代人是把墓地当做自己另一个家在建啊……这就叫做事死如生是不?钟鸣鼎食之家
以上这些内容,都是可以通过网络了解的,但是下面这些实物,你真的要到现场去感受它们的气息。
比如汉瓦当古朴而美丽的花纹。连着瓦当的筒瓦,上面那些岁月的痕迹。你可以从图
片上看到这些成套的铜编钟。但是你看不到它身上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存在的,繁密精致的花纹。这套编钟看起来还有金色花纹。细看这些花纹,是错金工艺。黑色和金色的搭配非常大气。 错金是金属丝镶嵌工艺的一种,用金银丝在器物的表面上镶嵌成花纹或文字。用金镶嵌称错金,加银则称错金银。 就连这些装饰乳钉上,都有细细的纹路。实在是拍不清楚。这是一只鼎。鼎并没有什么稀奇,是古代贵族煮饭标配器具。但这只鼎的底部有特殊的夹层,可以放置炭火加热保温。画事君暗暗想,莫非是吃火锅用的?而这个刻字的鼎,则不单单是一种实用器具了。大概认得这几个字是“昌邑籍田铜鼎……”
昌邑,是刘贺父亲刘髆(读博)的封号。刘髆是昌邑王,刘贺在五岁的时候,继承父亲的王位,也当了昌邑王。籍田是在春耕前,天子率诸侯进行耕田的一种吉礼,表示重视农耕,祈求丰收。说明这个鼎,是一个礼器,而不是实用器。刻的真是金石铿锵。从整体看,器形非常大气和庄重。尤其当你蹲下,与它平视,甚至仰视,你就会明白,古人为什么拿一个做饭锅,当做权力的象征。这样的青铜瓶,花纹繁密精致,美到窒息。仔细看它的360度,会发现这是两个半瓶焊接的。网络图片上不易看到的细节。下面这件奇怪的东西叫做染炉,我开始还以为是肥皂盒。染炉是做什么用的呢?有好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盛酱汁的,吃肉的时候蘸着吃,所以叫染炉,用来盛放和加热酱汁。
但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酱汁何须加热?这应该是最早的小火锅。
我的图片拍的很渣,现场看到这件,感觉非常玲珑可爱。下面这只青铜鼎,大概是因为墓室中缺氧,氧化层不完全,可以看到铜的本色。所以,请电视剧不要再用黑乎乎的青铜杯喝水吃饭了好吗,这些东东当时做出来是铜金属色。刚才是一排排编钟,这里是一排排的鼎。看完这个区域,我忽然想到,这就叫做钟鸣鼎食之家啊,一瞬间,这个成语从来没有如此形象鲜活过。鼎食场景也在汉代画像砖上有体现。这是此次发掘中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用来蒸煮的“大锅”。有小半人高。这只“大锅”的盖子内部,还有三个圆环,
向锅内垂悬,不知是用来做什么的,画事君推测,是用来挂蒸东西的篦子,或者直接挂一只鸡鸭来蒸。可以看到,经过几千年,盖子还是严丝合缝。盖子侧面还有小孔,方便蒸汽扩散。除了“大锅”,还有“小锅”,还配饭勺。我想说这个锅的装饰花纹也太现代,草间弥生被甩出十条街。这两个铜器的使用场景也画在了画像砖里。优雅生活方式
这两年,很多品牌很爱用“生活方式”这个词,说自己卖的不是货物,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到底什么叫生活方式?这也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答案,在画事君看来,无非是一种生活上的美学选择,就是你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都有一种自己的审美倾向。如此看来,海昏侯的生活方式,绝对是奢华而不失优雅的。比如下面这组萌萌的神兽,叫做镇。就是压东西用的。但并非镇纸,而是席镇。大家知道,汉代人是没有椅子的,他们都是席地而坐,为了避免席子卷起来或者移动,就有了席镇。这张孙卫的《高逸图》,就有一个席地而坐的高士,席子角上压着一个席镇,还系着漂亮的蝴蝶结。但是孙卫画中坐的其实已经不是席子,更像是地毯。海昏侯墓中出土了席镇,自然也出土了席子,是竹编的。席镇一般都是四个一组,也有镇压邪祟之意,所以席镇一般都比较吉祥。比如这组憨笑的小人。还有大雁形席镇。这组萌萌的鹿是画事君的大爱。难为他怎么想来!鹿和禄谐音,所以也是好兆头。汉代人宽袍大袖,为了避免挂到衣服,一般来说,席镇的形状都是收缩的。鹿角向后处理,也是这个原因。
我琢磨着,这个造型可以做成一个放大的复制品,当鱼缸或者花盆。
海昏侯的席镇大部分都是萌萌的动物,可见他内心还是有可爱天真的部分存在。这只博山炉斑驳的颜色,让我爱上青铜器。这个烛台历经岁月已经歪歪斜斜了。但是他的细节却依然那么现代迷人,这个正八边形的设计,多么简洁有范。这是此次出土文物中比较著名的鱼雁灯,原理和著名的长信宫灯类似,都是通过物理构造能够排走油烟。而大雁和鱼的搭配,再现了生物界的捕食场景,感觉海昏侯是个热爱自然的孩纸呢。下面这只也是一
个能够排走油烟的灯。感觉非常简洁,古朴。这是一组厨房用具,没错,捣蒜用的。但我想说的是,铜杵的线条未免也太好看,呈流线型,温柔又挺拔。下面这两只带勾(腰带扣)的线条,是多么秀美挺拔,和上面的铜杵异曲同工。这种感觉还延续在海昏侯墓中出土的书法里。尤其是这行隶书。注意画圈的死字的这个弯折勾。我第一眼看到就被这一笔震惊了!这也太帅了吧!太潇洒了吧!历经千年,你还能看到落墨时的笔尖流转和速度,这一笔怎么写出来的!
去看海昏侯的器物时,更多地感受到他的很多器物,都有这种线条和风格,潇洒,流畅,外表温柔,而又蕴含着挺拔和坚韧。这不就是君子吗?谦谦君子,比德与玉,温柔敦厚。忽然觉得,这才是汉朝的时代精神呀,这才是促成这种优雅生活方式的精神内核呀。
这才是海昏侯出土成果展的三分之一而已,我还没有讲完,又挖了一个大坑会继续填。
然而,我也不知道你们在小小的手机屏幕上,能够通过这些粗糙的图片,感受到多少信息,而在展览现场,隔着玻璃,我已经足够震撼。当你看到下面这样的图片,看到一个王国的繁华被深埋地下,忽然理解了古人说的那句话“功名都付尘与土。”这就是一个好展览能够带给我的感动,一批好东西带给我的精神享受。说实话,生活在北上广这样的大都市,承受着高房价,交通堵塞,雾霾围城的种种痛苦,所能聊以自慰的,不过就是这些较为稀缺的精神享受。
然而,相比国外的美术馆,博物馆天天门庭若市,我们的好展览还不够多,看展览的人也太少。或许和国人的现状有关,我们还是习惯低头看脚下的尘土,习惯在枯燥的时光里看情绪发泄的鸡汤文。诚然,骂一骂贱人或low逼,是一件出气的事,但那并不会给你的人生加分。
艺术是天上的星辰,你必须时常仰望才能看到。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仰望艺术的星辰,画事君最近参与创业了一个APP,一个看展览的应用,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最好的艺术展,然后去到现场,遇见最好的艺术品,遇见你生命里本该看到的美。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可以交到精神上共通的朋友,一起看画,一起看艺术的朋友。
生活也许会因此多了一点不实际的香味。
为了将这个app做到最好,画事君想请大家告诉我:1、目前来说,阻碍你去接触艺术的最大障碍是什么?2、而在一个app里,你最想要哪些功能,能够帮助你和家人,孩子,朋友一起接近艺术?(可以在评论里说,也可以后台留言,更欢迎你长篇大论)还有最最重要的,海昏侯现场实录还没讲完,下一次要聊他那些美到爆炸的金银器,大家要持续关注民国画事,我会继续来填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