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岛昔称“胶澳”,1891年,清政府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始建至今100多年,青岛由当初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座大城市,有3次巨大的飞跃。本文将简述青岛古今的对比以及发展情况。
1897年以后德占青岛,通过城市选址、港口和胶济铁路的设置,为城市规模的形成以及此后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1914年和1938年日本两次占领青岛,在德国规划的基础上再次对青岛进行了规划建设。1945年,日本战败国民党政府接管青岛,仍为特别市。11992年开始实施的东部大开发战略,使青岛在短短二十几年间飞速发展。
一、城市选址
德国选择青岛作为殖民地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德国人对胶州湾的兴趣开始于李希霍芬的调查报告,认为其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建港条件,并且“欲图远东势力之发达,非占胶州湾不可”。按照德国侵略的总方针,着重于建设军事据点以及贸易港口。日占时期因其“工业日本、农业中国”的方针,着重于工业及交通方面的建设。解放后至今,仍以港口为重点多方面发展。
日德时期城市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一带的地势较平缓地区,现在因为对于城市规模的要求,青岛开始向东部发展,但是囿于地形及地势的阻碍,并不能形成新的城市中心。随着近几年的发展,东部用地也显不足,严重限制了青岛的发展。因此于1984年开始开发建设黄岛经济开发区。但是如今认为这一发展并不是明智之举,虽然黄岛区与青岛仅距4.5公里,也具有良好的作为港口城市的条件,但是毕竟与青岛相隔一个胶州湾,交通十分不方便。
德占时期青岛地图(1910年) 日占时期青岛地图(1940年)
二、港口及铁路
德占青岛后立即开始了大规模的建港筑路活动,于1898年始建青岛港口。10年时间共建成大港小港4座码头、栈桥、船渠港及防波堤和6条铁路专线。青岛的优势在于铁路及港口的相互配合,铁路线直接铺设到港口内的码头上,货物运输非常方便。昔日作为货物运输的栈桥今日已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
1899年胶济铁路动工,于1904年通车,全线长400多公里,时至今日仍是青岛联系山东内陆的一条重要通道。方便了港口对货物运输和城市客流的需要,港口和铁路相辅相成,带动青岛走上了现代化发展之路。
三、轴线及路网
自德国人为青岛制定了市区扩张规划之后,青岛就形成了沿胶州湾东海岸由南向北带型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
青岛多山地,德国规划的道路与地形有很好的结合,路网是不规则的方格形,但没有明确分工。按照当时的规划分区,德国区位于市南沿海环境优美的地段,分区明确,中国区在北部,住宅和工商业混杂。中德两区亦有明确的分区。因为中德区经济条件不同,其路网规划也不同,德区干道宽20~25米,车行道10米,路间距80~100米。中区干道宽10~12米,车行道8米,间距一般40米左右。因为当时车辆较少,因此交通问题并不严重。德国注重道路与景观的结合,很多道路正对景
观,如江苏路正对小青岛,中山路正对栈桥。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但是对于如今的青岛彼时的路网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架设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等加强与黄岛经济开发区以及周边城市的联系。但是仅靠这二者是完全不够的,经常发生堵车,并且如果要绕过胶州湾到达黄岛则要行驶120多公里。青岛的地形并不平坦,且德建施的道路除主干道外都过于狭窄,有些甚至只能让两股车流行驶,所以现在青岛市有很多单行道,并且因为地形的限制,路网极其复杂扭曲,并且一条路上地形起伏较大,有很多大斜坡的存在。所以很多外地司机进入青岛都是感觉无从行驶的。较多的地形起伏使市民并不能使用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市内的汽车数量因此剧增,又因为狭窄的道路不能满足众多车辆行驶的需要,堵车已经成为现在青岛的一大特色。道路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岛的发展。
如今青岛路网图
四、建筑
德国和日本都将市中心置于如今的中山路一带,所建建筑都具有殖民色彩。德占时期建筑以提督总署、法院、监狱、教堂等为代表,都是当时的德国建筑形式。日占时期以日本女子中学、日本居留民团为代表,建设一些仿德式和资本主义新形势建筑。本土的建筑以里院形式为主,红墙黄瓦,与绿树蓝天相衬,形成了青岛特有的城市色彩。
但是如今,独特的城市色彩已不复存在,德日时期的建筑大多进行了改建作为了景点,独具特色的里院建筑已被拆除的所剩无几,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取代了原来的城市色彩。在上世纪80年代
之后,青岛的建设进程飞快发展,并且盲目发展。沿海一带海岸线的景观已被盲目建设的高层建筑破坏,青岛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城市色彩。 总结:盲目的建设对于城市发展并没有有利作用,我们要更佳弄清楚城市规划与发展的关系,在今后的城市发展建设中选择正确的对城市有利的道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