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唐宋文学》样题(整理) 2

2022-09-20 来源:步旅网


唐代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

1、初唐作家中提倡“兴寄”与“风骨”的诗人是陈子昂。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所描写的是洞庭湖的景致。

3、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出自于温庭筠《梦江南》

4、“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出自于白居易《长恨歌》。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于王维《山居秋暝》。

6、完成诗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7、“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出自于柳宗元《渔翁》。

8、唐代传奇之名来源于作家裴铏的小说集《传奇》。

9、“黄粱美梦”一语出自沈既济《枕中记》。

10、“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自于杨炯《从军行》。

11、“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出自于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12、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沈佺期、宋之问二位诗人最后完成的。

1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自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1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于李商隐《夜雨寄北》。

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于韩愈《进学解》。

16、《长恨歌传》的作者是陈鸿。

17、唐诗中有“孤篇横绝”之誉的杰作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8、“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出自于骆宾王《在狱咏蝉》

19、“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出自于韩愈《原毁》

20、“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出自于” 崔颢《黄鹤楼》。

21、“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出自于王昌龄《闺怨》

22、“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出自于李商隐《马嵬》。

23、唐代作家中将寓言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的是柳宗元。

24、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作家是白居易。

25、“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出自于李贺《梦天》。

26、“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出自于杜甫《月夜》。

27、“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于刘禹锡《乌衣巷》。

2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出自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9、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的“古人”指的是燕昭王。

30、“南柯一梦”出自于唐传奇小说作品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31、唐代文学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上承魏晋南北朝文学,属于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后期下启两宋文学,属于中古期的第二段。

32、在贞观诗坛的后期,出现了一位重要诗人上官仪,形成一种诗风“上官体”。

33、上官仪提出之“六对”、“八对”说,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

34、魏征曾总结南北朝文学说:“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并主张“各去所短,合其两长”。

35、佛禅思想对王孟等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无生”观念。

36、“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自于王翰《凉州词》。

37、王昌龄是专攻七绝的高手。

38、在动辄自比王侯的盛唐诗人中,高适是唯一做到高官而封侯者。

39、李白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完全打破了传统乐府用赋体叙事的手法。

40、唐文宗曾下诏,将李白的歌诗,裴旻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称为“三绝”。

41、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长于七绝,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42、被后人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诗作是《登高》。

4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于诗人元稹之手。

4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出自于温庭筠《商山早行》。

45、晚唐诗坛上,强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诗人是司空图。

46、“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讽刺的对象是隋炀帝。

47、“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中的“菡萏”指荷花。

48、温庭筠在《花间集》中被列于首位,他是第一个努力作词的人,是花间派的鼻祖。

49、“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出自于冯延巳《谒金门》。

50、李煜词无论前期后期,有其一贯的特点,那就是“真”。

二、选择题:

1D、2D、3D、4C、5A、6D、7A、8B、9B、10C、11B、

12D、13D、14C、15B、16B、17C、18B、19D、20B

1、下列作品不属于白居易的作品有-------------。

A、《轻肥》 B、《卖炭翁》 C、《买花》 D、《舂陵行》。

2、下列诗句中不属于杜甫作品的有---------------。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B、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C、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D、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3、下列诗句把不属于王维作品的有 。

A、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D、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4、下列作品中内容不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A、《听颖师弹琴》 B、《李凭箜篌引》 C、《子夜吴歌》 D、《琵琶行》

5、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李白诗歌特点的有------------------------。

A、常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作细致的描述。 B、喷发式的抒情方式。

C、诗歌中写得最多的是白色。 D、壮美与优美并存。

6、下列作品不属于李贺的有 。

A、《梦天》 B、《金铜仙人辞汉歌》

C、《雁门太守行》 D、《听颖师弹琴》

7、下列作品不属于六朝志怪小说的有------------------。

A、《西京杂记》 B、《博物志》 C、《搜神记》 D、《拾遗记》

8、曾经高吟“不才明主弃”而走向山水的诗人是-------------。

A、王维 B、孟浩然 C、李白 D、常建

9、下列表述不符合韩孟诗派的有-------------------。

A、以丑为美,以俗为美。 B、主张文学创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

C、笔补造化。 D、不平则鸣。

10、与词相配的音乐是----------------。

A、雅乐 B、清乐 C、燕乐(宴乐) D、江南吴歌。

1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出自于 的作品。

A、张若虚 B、刘希夷 C、孟浩然 D、刘禹锡

12、下列诗句中不属于王维作品的是 。

A、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B、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B、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D、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13、下列表述不符合杜甫的一项是 。

A、当生活坎坷、身处离乱时,杜诗便表现为沉郁顿挫。

B、当生活稍微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

C、杜诗的“诗史”性质,主要的还不在于它提供了史的事实。

D、杜甫的叙事诗并没有融入强烈的抒情。

14、偏爱水行,曾吟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诗人是 。

A、王维 B、张若虚 C、孟浩然 D、谢灵运

15、“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是诗人 的诗句。

A、陶渊明 B、王维 C、孟浩然 D、杜甫

16、曾自许为“五言长城”的诗人是 。

A、王昌龄 B、刘长卿 C、刘禹锡 D、李白

17、唐代传奇创作的繁荣期是在 。

A、初唐 B、盛唐 C、中唐 D、晚唐

18、下列诗句中不属于王昌龄的是 。

A、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C、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D、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9、“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中的“锦城”即今天的 。

A、重庆 B、西安 C、扬州 D成都

20、下列传奇作品中以大团圆结局的是 。

A、莺莺传 B、李娃传 C、霍小玉传 D、长恨歌传

三、判断题:

1、2、3、4、6、7、8、9、10、11、12、13、14、15、16、18、19、20“√”

5、17“×”

1、在唐代作家中,很少有单独受到或儒或道或佛一家的影响的,他们大多儒释道的思想都有,只是成分多少,或隐或显的问题。( )

2、唐代文人读书山林的风气对文学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

3、从文学发展自身说,唐代文学的繁荣乃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

4、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 )

5、以高适、岑参等为中心的诗人的诗作创造了静逸明秀之美。( )

6、最早而且最全面反映安史之乱所造成大破坏、大灾难的是杜甫。( )

7、李白诗歌虽然也有不少作品写及战乱(指安史之乱),但没有转向写底层百姓的苦

难。( )

8、以律诗写组诗,极大地扩大了律诗的表现力,这是杜甫在律诗发展史上的贡献。( )

9、杜诗的“诗史”性质,主要的还不在于它提供了史的事实,而是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 )

10、岑参的边塞诗成就主要是在他第二次出塞期间取得的。( )

11、高适的边塞诗,多数写于蓟北之行和入河西幕府期间,是根据诗人亲临边塞的实际生活体验写成的。( )

12、刘长卿诗歌在意象的运用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化的倾向,一般不对特定景物作工细的描写。( )

13、中唐诗人中,李贺的诗对晚唐诗风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 )

14、与韩孟相比,李贺诗更重视内心世界的挖掘,更重视主观化的幻想。( )

15、韩孟诗派的诗歌理论,由重诗的社会功能转向诗的抒情特质,转向重创作主体内心的展露和艺术创造力的发挥。( )

16、暗淡清冷的词语色彩,使大历诗整体上给人以凄凉衰飒的风格印象。( )

17、刘禹锡最为人称道的是咏史怀古的诗作`,如《西塞山怀古》《登金陵凤凰台》等

是其中的代表作。()

18、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情趣的结晶。( )

19、李商隐诗歌对心灵世界作出前人未曾有过的深入开拓与表现。( )

20、冯延巳不仅开启了南唐词风,而且还影响到宋代晏殊、欧阳修等词家。( )

四、名词解释:

1、初唐四杰:指初唐诗坛上的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名高而位卑,官小才大,心中充满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共同的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诗中始见壮大的气势,具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

2、上官体:初唐诗人上官仪,作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即重视诗歌的形式技巧、追求声辞之美,代表了当时宫廷诗的最高水平,时人称其诗为“上官体”。

3、沈宋体: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完成了律诗的定型,于是后人称律诗为“沈宋体”。

4、盛唐气象:是后人对盛唐诗歌时代特征的一种概括,盛唐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形式完美,技巧精纯,风格明朗,诗歌洋溢着昂扬进取、积极振奋的时代气息,回荡着热烈奔放、乐观浪漫的青春旋律。

5、山水诗派:指以山水自然物色为主要表现对象或借景写情的诗歌流派,它开创于南

朝谢灵运,盛唐时期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人将这一题材的创作推向高峰。

6、边塞诗派:指以边塞风光或边塞生活为主要题材的诗歌流派,盛唐时期,高适、岑参等诗人在这一题材的创作上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7、韩孟诗派:中唐贞元、元和时期,以韩愈、孟郊为核心的一群诗人,在理论上提出“不平则鸣”之说,在诗歌创作中积极创新,追求雄奇怪异之美,后人称之为韩孟诗派。

8、元白诗派:中唐时期,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中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诗歌的讽谕作用,后人称之为元白诗派。

9、花间词派:晚唐五代词坛上的一个流派,其名源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此派在创作上主要描写女性的姿色和生活情状,表现男女之情,在艺术上文采繁华,轻柔艳丽。代表作家有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

10、通江唱和:指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被贬后以诗歌相酬唱的现象,因他们的贬所一在通州,一在江州,所以其间的唱和被称作“通江唱和”。

11、大历诗风:指中唐大历至贞元年间诗歌创作风貌,以韦应物、刘长卿及大历十才子等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

12、沉郁顿挫:是对杜甫诗歌创作主要风格特征的概括,所谓沉郁,指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指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13、三十六体:晚唐骈体文创作成为文坛的主流,尤其是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三人以擅长骈体齐名,因为他们在其从兄弟中皆排行第十六,所以,时人号为“三十六体”。

14、苦吟诗人:晚唐诗坛上以贾岛、姚合为代表的诗人,由于对社会生活关心不够,阅历范围狭窄,入诗的事料相对贫乏,所以以苦吟的态度创作着“清新奇僻”的诗作,后人将他们及其追逐者称为苦吟诗人。

15、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此名源于晚唐作家裴铏的小说集《传奇》。传奇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文异事,如《莺莺传》、《枕中记》等,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进入成熟期。

五、问答题:

1、结合具体作品谈谈李白乐府诗的创新。

李白乐府诗的创新主要表现在:1)借古题写时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如《丁都护歌》;2)用古题写己怀,如《将进酒》《行路难》等;3)在写法上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完全打破了传统乐府用赋体叙事的写法,如《行路难》。

2、谈谈李商隐诗歌的多义性及其成因。

李商隐诗歌的多义性主要体现在其“无题诗”一类,其境界和情思朦胧,在内涵上可以有多种解读,如《锦瑟》。其成因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1)诗人将心灵世界作为表现对象,而且其心境又非常复杂,各种情绪互相牵连渗透,难辨难分;2)。与其诗歌意象的独特有一定的联系,其诗歌意象多富非现实的色彩,被心灵化了;3)大量用典,又擅长对典故的内涵加以增殖改造,用典的方式也别开生面。4)与其诗歌独特的意象组合也很有关系,其意象往往错综跳跃,不受现实生活中的时空和因果顺序限制。

3、结合作品谈谈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征。

沉郁顿挫是对杜甫诗歌风格特征的概括,所谓沉郁,主要指杜诗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指感情的表达波浪起伏、反复低回。这一风格特征在其《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有集中的体现,诗作分别表现了居京十年的郁勃不平、自京赴奉先途中愤愤懑平以及回到奉先家中的悲痛欲绝,但每当其感情快要喷发之时,却有意地转移话题,自我节制,如此三番便形成了波浪起伏、反复低回的抒情特征。

4、结合具体作品谈谈高适、岑参边塞诗的不同。

高适、岑参边塞诗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前者以敏锐的目光洞察边关中所存在的问题,揭示其中不合理现象,因此,其诗现实性强,如《燕歌行》;而后者则以好奇的心理,描写边塞奇特的风景,表现豪迈情怀,诗歌充满浪漫色彩,如《白雪歌》、《走马川行》等。

5、谈谈白居易新乐府诗的得与失。

白居易新乐府诗的优点有1)中心突出,旨意明确,一篇专咏一事。2)形式灵活,语言通俗。3)善于生动地描写人物,感情浓烈。其不足之处有:1)为了做到“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往往不惜以丧失艺术性为代价;2)有些诗无感而发,堆积议论和说教,写得枯燥乏味;3)语言上因一意追求浅显务尽而失之于直露无隐,不够精炼含蓄。

6、试比较刘禹锡、柳宗元诗歌创作的不同特点。

刘禹锡、柳宗元交情甚笃,才华相当,政治遭遇非常接近,因此在诗歌创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但由于性格的差异,他们的诗歌有具有不同的特点:刘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

气,身受挫折,却不曾绝望,其诗昂扬、外扩、气雄、风情朗丽,如《西塞山怀古》《秋词》《竹枝词》;而柳性格激切孤直,甚至有些偏狭,面对沉重的人生忧患,想超越却不能自拔,其诗沉重、内敛、骨峭、淡泊简古。如《江雪》《渔翁》。

7、为什么说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成熟期的到来?

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成熟期的到来,因为:1)唐代传奇作家是有意创作小说的,不再像六朝作家的“实录”,而是以想象和虚构进行艺术加工;2)情节引人入胜,结构完整,不再是“丛残小语”、片段式的;3)人物描写生动形象;4)在语言、辞采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中也取得突出的成就。

8、结合作品,谈谈杜诗中萧散自然的风格特征。

萧散自然是杜甫诗歌风格的又一重要特色,主要体现于闲适的情趣,安静明秀的境界以及细致的景物描写等方面,如《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9、谈谈杜诗不同风格的形成与其不同境遇之关系。

杜诗的不同风格的形成,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心境相关。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或处于战乱之中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慷慨悲歌。这时的诗歌便表现出沉郁顿挫,如困顿长安、陷落贼中、华州鄜州时期,所作诗歌多是这类风格。当他生活稍为安定时,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成都草堂的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

10、谈谈杜甫对中唐诗坛的影响。

杜甫对中唐诗歌产生深刻影响,白居易、元稹继承其缘事而发、写民生疾苦的一面,而且受到杜甫五言排律夹叙夹议的影响;韩愈、孟郊、李贺则受到杜甫的奇崛、散文化和炼字的影响。

11、以诗歌写时事是杜甫与白居易的共同点,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两位诗人在方面的不同点。

其间的不同主要在于,杜甫写所见所感,生民疾苦与一己遭遇之悲怆情怀融为一体,虽于写实中时时夹以议论,含讽喻之意,却并非以讽喻为出发点。杜诗出之以情,白诗出之以理念,将“为君”而作视为诗歌的主要目的,从而极度突出了诗歌的现实功利色彩,将诗歌导入了狭窄的路途。因为过分重视诗歌的讽刺功用,从而将诗歌等同于谏书、奏章,使不少诗的形象性为讽刺性的说理议论所取代。

12、试述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复杂性。

《长恨歌》主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作品对李杨故事的态度上,一方面,诗作的前半篇渲染唐玄宗好色废政,杨贵妃恃宠而骄,终于导致安史之乱,这既是对历史事实的基本概括,也是诗歌“长恨”的因由,其中包含作者一定程度的讽刺、批判态度;另一方面,诗作在描写杨贵妃的死以及其死后唐玄宗刻骨铭心的思念,笼罩着沉重哀伤的悲剧氛围,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二人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对美的毁灭的沉重感伤。

13、谈谈李商隐在诗歌史上的贡献。

李商隐的诗歌创作,给在盛唐和中唐已经有过充分发展的唐诗,以重大的推进,使其再次出现高峰。具体表现一下几个方面:1)对心灵世界作出了前人未曾有过的深入开拓与

表现;2)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艺术表现的领域:非逻辑的、跳跃的意象组合;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的创造;把实景虚化。3)在无题诗、咏史诗、咏物诗三种类型诗歌的发展商作出重要贡献。4)载体裁方面,其七律、七绝,深婉精丽,充分发挥了这两种诗体在抒写情感、表现心理方面的潜能。总之,李商隐诗继李白、杜甫、韩愈之后,再次为诗国开疆辟土的大家。

14、结合作品谈谈温庭筠与韦庄词风的区别。

温韦二人均是花间派代表作家,其词风都有花间词所共有的婉媚、柔丽、轻艳的特征,但韦词又常常以其清疏的笔法和显直明朗的抒情,异于温庭筠。温词客观描绘,虽可能时或寓有沦落失意的苦闷,却非常隐约,只是唤起人的一种深美德联想而已。韦词则直抒胸臆,显而易见。温词意象迭出,以两句能包含多层意蕴,韦词则以首词围绕以件事从容展开。温词绵密而韦词疏朗,温词雕饰而韦词自然。温词如《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韦词如《思帝乡》“春日游”。

15、结合作品谈谈李煜词的本色和真情性。

李煜词的本色和真情性,在三个方面显得很突出:一、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他那种亡国破家的不幸,非常感人;二、本色而不雕琢,读多用口语和白描,词篇虽美,却是丽质天成,不靠容饰和词藻;三、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

16、结合作品谈谈柳宗元山水游记的风格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上承郦道元《水经注》的成就,而又有了突破性的提高,它不是对山水的纯客观描写,而是在描写中贯注了一股浓烈的寂寥心境,且借对山水的传神写照来

表现一种永恒的宇宙情怀。如《钴鉧潭西小丘记》。

17、赏析李白的《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

诗歌创作于诗人首次入长安求仕失败而归之时,借《行路难》这一乐府旧题来表现自己功业难成的苦闷。前四句化用鲍照《拟行路难》中的诗句,以“对案不能食”表现苦闷的心情,接着便以两个比喻,表达自己理想的不得实现。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又以两个典故,写对未来的憧憬。可是,求仕失败的现实又让他感慨世事艰难,四个短句即表现其彷徨而无奈的心境。最后两句又忽然奋起,表现出对未来的乐观和自信,豪迈而飘逸。整首诗作感情跌宕起伏,句式参差错落,集中体现了李白乐府诗的风格。

18、赏析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词作写于李煜晚年,甚至被视为其绝笔之作。作品以伤春发兴,表达其对故国的情思。词作以晚春雨夜为背景,巧妙地以梦境的欢乐反衬出梦醒后的悲哀,尤其是后两句,借流水落花春将去写其过去美好的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也暗示人亦将不久于斯世。“肝肠断绝,遗恨千古”。

19、赏析杜甫的《登高》。

诗歌作于大历二年在夔府东屯养病期间,于九月九日扶病登高有感而发。在内容上,前半幅以萧瑟的秋景烘托悲凉的心境,后半幅即景抒情,慨叹飘泊异乡的悲苦境遇,全诗充满着沉郁悲凉的气氛。在艺术上,堪称典范之作:结构严谨,一三、二四、五七、六八句,两两相扣;律对精工而不露痕迹;情景交融,境界壮阔。

20、赏析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此篇词作是温庭筠的代表作。作品主要表现一位闺阁女子的怨情,但不是直接抒写,而是通过摄取主人公的一个生活片段来暗示,通过对闺阁的画屏、女子的容貌服饰及动作的工笔描写,来暗示其内心的寂寞与幽怨。写得富艳精工,深隐含蓄,集中体现了温庭筠词作的风格特征。

宋代文学

一、判断(+代表正确,×代表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 10 + 11+ 12+ 13+ 14× 15 × 16+ 17× 18× 19

× 20× 21× 22+ 23+ 24× 25+ 26+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1、宋诗以平谈为美。

2、柳开是宋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的文学家。

3、欧阳修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

4、王安石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

5、在两宋词坛上,周邦彦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6、柳永改变了词的审美情调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

7、“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是欧阳修诗中的名句。

8、“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胡诠的诗句。

9、“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埃之外”是胡寅对辛弃疾词的评价。

10、苏轼的词作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11、黄庭坚主张作诗要“点铁成金”,即作诗要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12、曾几作《江西诗派宗社图》,把黄庭坚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

13、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是江西诗派的创作倾向。

14、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是西昆体诗人中成就最高的诗人。

15、晏几道的词集名《珠玉词》。

16、欧阳修是宋代词人中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

17、柳永是率先用题序的词人。

18“尤工于羁旅行役”是南宋陈振孙对晏几道词的评价。

19、欧阳修古文学习的是韩柳古文中奇险深奥的倾向。

20、苏舜钦诗风格上以追求“平淡”为终极目标。

21、曾巩的《读孟尝君传》不足百字,短小精悍。

22、李清照提出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

23、黄庭坚论诗“以俗为雅”,论词也雅俗并重。

24、“挥玉箸,洒珍珠”中的“玉箸”是玉制的筷子。

25、辛弃疾很早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壮志。

2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示儿》诗中的诗句。

27、《剑南诗稿》是吕本中的诗集。

28、杨万里的田园诗,以《四时田园杂兴》最为著名。

29、辛弃疾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

30、陈亮每一词写就,则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

31、周邦彦17首词自注有工尺谱,是今存唯一的宋代词乐文献。

32、史达祖工于咏物,他的《双双燕》堪称咏燕绝唱。

33、刘辰翁词“帐下健儿休尽锐,草间赤子俱求活”表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34、《宋文鉴》的编选者是著名古文家吕祖谦。

35、《文章正宗》和《续文章正宗》是真德秀编选的散文集。

36、“四灵”作诗以贾岛、姚合为宗。

3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翁卷《乡村四月》中的诗句。

3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陈允平《青龙渡头》中的诗句。

39、元好问是金代诗坛上首屈的一指的诗人。

40范仲淹词是宋代豪放词的滥觞。

二 、 选择

1文以载道 2西昆派 3张先 4柳永《鹤冲天》 5平易自然 6梅尧臣 7王安石 8先扬后抑 9苏轼《石钟山记》 10理趣诗

11苏轼 12陈师道 13曾几《三衢道中》 14柳永《望海潮》 15黄庭坚 16小山词 17歌曲 18晏几道 19晏几道《鹧鸪天》 20《小山词》 21秦观词 22贺铸 23周邦彦 24周邦彦 25朱淑真 26李清照 27唐琬 28州桥 29辛弃疾

词 30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31吴文英词 32张炎 33刘克庄 34《五岳盟誓记》 35朱熹 36陆游《关山月》 37汪元量

1、在文与道的关系上,宋代文坛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

A、文以载道 B、 文以贯道

2、主张“历览遗篇,研味前作,挹其芳润,发于希慕,更迭唱和,互相切劘”的是-----------。

A、西昆派 B、江西诗派

3、大量用词赠别酬唱并率先在词中用题序的词人是------------------。

A、柳永 B、 张先

4、“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出自--------------。

A、苏轼《定风波》 B、 柳永《鹤冲天》

5、欧阳修散文的主体风格是--------------。

A、平易自然 B、雄浑豪放

6、“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这一推崇诗歌平淡美的观点,出自------------。

A、欧阳修 B、 梅尧臣

7、“所为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的文学观点,出自---------------。

A、王安石 B、苏轼

8“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的修辞手法是-----。

A、先抑后扬 B、衬托

9、“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出自----------。

A、苏轼《石钟山记》 B、 欧阳修《醉翁亭记》

10、《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是苏轼的----------------。

A、抒情诗 B、理趣诗

11、宋代散文成就最高的文学家是-----------------。

A、苏轼 B、 欧阳修

12、主张作诗“宁拙毋巧,宁朴毋华”的是--------------。

A、黄庭坚 B、 陈师道

13、“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出自------------。

A、陈与义《牡丹》 B、曾几《三衢道中》

1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

A、姜夔《扬州慢》 B、柳永《望海潮》

15、认为东坡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的观点,出自---------------------。

A、黄庭坚、 B、晃补之

16、晏几道的词集是--------------------------。

A、《小山词》 B、《珠玉词》

17、“歌尽桃花扇底风”的“风”,其意为---------------------。

A、流动的空气 B、歌曲

18、常以梦境重温往日爱情甜蜜的词人是-------------------。

A、晏几道 B、 陆游

19、“梦魂惯得无拘捡,又踏杨花过谢桥”出自---------------------。

A、晏殊《浣溪纱》 B、 晏几道《鹧鸪天》

20、冯煦的“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是评价------------------------。

A、小山词 B、清真词

21、周济所说的“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是评价-------------------。

A、晏几道词 B、 秦观词

22、宋代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并存的词人是----------------------。

A、(黄庭坚 B、 贺铸

23、用字不仅分平仄,而且严分仄声字的上去入三声的词人是-----------------------。

A、秦观 B、周邦彦

24、宋代“下字运意,皆有法度”的词人是-------------------。

A、苏轼 B、周邦彦

25、宋代因大胆追求爱情,死后“不能葬骨于地下”的女词人是--------------------。

A、李清照 B、 朱淑贞

26、宋代“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的女词人是-----------------------。

A、李清照 B、朱淑贞

27、“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惊鸿”其意为--------------------。

A、惊飞的大雁 B、 喻陆游妻唐琬

28、“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出自----------------------。

A、《州桥》 B、 《宜春苑》

29、“大声鞺鞑,小声铿訇,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是刘克庄评价-------------。

A、苏轼词 B、辛弃疾词

30、抗金将领张浚读后“罢席而入”的词是---------------------。

A、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B、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31、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是指--------------------。

A、吴文英词 B、姜夔词

32、《词源》是一部论乐理和词艺词法的著作,其作者是---------------------。

A、姜夔 B、张炎

33、作词“总不涉闺情春怨”一以国家命运为念的词人是--------------------。

A、刘克庄 B、刘过

34、岳飞在戒马倥偬中作的著名政论文是-------------------。

A、《论恢复事宜疏》 B、《五岳盟誓记》

35、“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出自-------------------。

A、朱熹 B、 周敦颐

36、《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出自-------------------。

A、陆游《关山月》 B、刘克庄《军中乐》

37、将宋亡过程纪之于诗的《醉歌》《湖州歌》和《越州歌》其作者是-------------------。

A、谢翱 B、汪元量

三 填空

1、“先天下之忧而忧”出自范仲淹散文《岳阳楼记》。

2、“唐宋八大家”有六人属于宋代,他们是欧阳修、“三苏”王安石和曾巩。

3、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是宋诗异于唐诗的特征。

4、咏梅绝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出自林逋诗《山园小梅》。

5、“张三影”是宋代词人张先,“贺梅子”是宋代词人贺铸。

6、“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是欧阳修在他的《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的。

7、“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是指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

8、苏轼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两篇文章,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

9、秦观、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

10、“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中的“乐天”是诗人白居易,“子美”是诗人杜甫。

11、“欧梅”是指宋代诗人欧阳修和梅尧臣。

12、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13、“今代词手,唯秦七,黄九尔,唐诸人不逮也”中的“秦七”是秦观,黄九是黄庭坚。

14、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15、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1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7、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18、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0、“绿肥红瘦”的“肥”,其意为多,“瘦”其意为少。

2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陆游诗歌《临安春雨初霁》中的诗句。

22、小菏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3、范成大诗中价值最高的是使金诗和田园诗。

24、“二安”中的“易安”是词人李清照,“幼安”是词人辛弃疾。

25、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26、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27、张孝祥词中有苏轼中秋词的豪情逸志而别开新境的词是《念奴娇·过洞庭》。

28、此生谁料,身在天山,心老怆周州。

29、红酥手,黄藤酒,泪痕红浥鲛绡透。

30、“二窗”是指词人吴文英和周密,吴文英号梦窗,周密号草窗。

31、“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耳,宁能处小朝延求活耶”出自胡诠《戊午上高宗封事》一文。

32、南宋著名的笔记散文集,有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洪迈的《容斋随笔》。

3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过伶仃洋》诗中的诗句。

34、“天地有正气”是文天祥《正气歌》诗中的诗句。

35、辽代诗作成就较大的女诗人是肖观音和肖瑟瑟。

36、“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赵翼《题元遗山集》诗中的诗句。

37、元好问诗以为上乘,他的论诗诗是《论诗绝句三十首》。

38、元好问的《中州集》不仅具有文献价值,也是金代历史的宝贵史料。

四 、 名词解释

1、“白体”诗人:宋初效法白居易诗作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肪、徐铉等。

2、“晚唐体”诗人:宋初模仿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有“九僧”、潘阆、魏野、林逋等。他们继承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描绘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

3、“西昆体”: 是指以扬亿、钱惟演等人的《西昆酬唱集》为代表的一种诗歌风格。这种诗歌的思想内容贫乏,但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

4、江西诗派:宋代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他们大多是江西人,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是他们共同的创作倾向。

5、山谷体:黄庭坚诗歌风格特征鲜明自成一体,称为“山谷体”。它的生新程度高,典型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也具有奇险、生硬、不够自然等缺点。

6、一祖三宗:江西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称杜甫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江西诗派之宗。

7、活法:“活法”是江西诗派诗人吕本中提出的诗歌理论,他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即主张作诗摆脱既有的法则而自有所得。

8、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它的本质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

9、“别是一家”: “别是一家”是李清照的词论观,是指词是与诗不同的抒情文体,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以便协律可歌,否则,词就成了“句读不葺之诗”,失却了词自身的文体特征。

10、中兴四大诗人:指南宋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四位诗人。

11、以文为词:是指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

12、辛派词人:南宋受辛弃疾影响的一派词人,如张孝祥、陆游、陈亮等。他们的词作洋溢着爱国精神,艺术风格豪放。

13、永嘉四灵:指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他们的名字中都有“灵”字,故合称为“四灵”。

14、江湖诗派:南宋书商陈起为以献诗卖文维持生计的江湖谒客刻印诗集,称为《江湖集》,这些诗人就称为江湖诗派,如戴复古、刘克庄等。

15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独具特色,称为“诚斋体”,其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

16张三影:张先以“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絮轻无影”三句词,得名“张三影”。

17苏门四学士:指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四位诗人。

18点铁成金:黄庭坚的诗歌理论。指引用前人诗句加以变化形容,推陈出新。

五、 问答

1、试论宋词兴盛的原因。

首先,宋代纵情享乐之风盛行,歌台舞榭和歌儿舞女成为士大夫生活的重要内容,促进了词的兴盛。其次,宋代诗文和词有明确的分工,诗文主要用来述志,词用来娱情,文人可以比较自由地书写旖旎风情,这种诗词的分工促进了词的兴盛。此外,词是宋代文化消费的热点,社会对词的广泛需求,刺激了词人的创作热情,也促进了词的繁荣和发展。

2、举例阐述柳永词的主要内容。

柳永词首先是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其次是表现了被遗失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再次是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此外还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举例略)

3、试述苏轼对词的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苏轼对词的发展的历史性贡献为:(1)他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提出了词“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2)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3)变革词风,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4、以《兰陵王·柳》为例,分析周邦彦词章法结构的特点。

周词时空结构上体现为跳跃性的回环往复式结构,过去、现在、未来和我方、他方的时空场景交错叠映,章法严密而结构繁复多变,如《兰陵王·柳》第一片写自我的飘泊,挽

合今昔,第二片写目前送别情景,既有往事的回忆,又有别后愁苦的设想。第三片又由眼前景折回到前事。今昔回环,情景事交错,极尽吞吐之妙。

5、分析陆游《关山月》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其思想内容为:诗假托一位老战士之口,痛责统治者以一纸和议抛弃半壁江山、苟且偷生贪图享乐的无耻行径,倾诉了爱国将士和沦陷区人民的满腔悲愤。对比是这首诗最显著的艺术特点(举例略)

6、举例分析“诚斋体”诗歌的特点。

诚斋体诗歌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富于理趣,其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举例略)

7、举例论析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1)辛词创造了战争和军事活动的意象,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转换。(2)“以文为词”将古文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3)独创性地用经史子等散文中的语汇入词,扩大和丰富了词的语汇。(举例略)

8、分析吴文英《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中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艺术手法。

开篇打破登高怀古词写眼前实景的思维定势,以出人意表的想象将灵岩山和馆娃宫等虚幻化,把灵岩山比拟为青天陨落的星辰,这是化实为虚。西施的遗迹本是一片废墟,作者却以超常的联想逼真地表现出当年采香径中残存的脂香腥味和响廨廊里西施穿着木屐漫步的声响,这是化虚为实。

9、以《眉妩·新月》为例分析王沂孙咏物词的特点。

其特点为:(1)善于隶事用典。王词不是直接描摹物态,而是根据主观的意念巧妙地选取有特定含意的典故与所咏之物有机融合使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互相生发。如本词以“磨玉斧”“补金镜”的典故,在新月的意象里抒发词人的家国之感。(2)擅长用象征和拟人的手法,将所咏之物拟人化,使之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如本词以无法补圆的新月,象征国家不能统一。

六、鉴赏

1、鉴赏晏殊词《浣溪沙》,分析词中“情中有思”即浓情中渗透着理性情思的特质。

鉴赏要点:上片写对酒听歌的现境及对美好景物、情事的留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下片写词人对这种现象的感受与思索。词在伤春怀人的表层意象中,蕴涵着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夕阳”“落花”两种意象,象征着年华的流逝和情爱的失落,体现出词人对时光迫促、生命有限的沉思和体悟。

2、鉴赏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鉴赏要点:上片写词人魂牵梦绕着神州的巨变,故都的沦陷,村庄的残破,生灵的涂炭。他质问和探询悲剧的根源:是谁造成砥柱倾折,敌人横行,民众蒙难?将批判锋芒直指皇帝。下片写送别时的景象,对胡诠友情的回顾与别后的怀念,并对他奋不顾身的战斗精神表示支持和鼓励。词洋溢着高昂的爱国精神,使传统的抒写个人离愁的送别词具有豪放风格。

3、鉴赏辛弃疾《摸鱼儿》

鉴赏要点:词写春天又匆匆归去,词人由惜春、留春转而怨春,表现出强烈的时间意识和对生命流逝的惋惜怨恨,也对耽误了词人风云际会、建功立业“佳期”的妒贤害能者,如“玉环飞燕”的痛愤,诅咒他们必将化为尘土,结句抒发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词摧刚为柔,表面是写伤春惜春的柔情,实则深含不屈不挠的刚健豪气。

4、鉴赏姜夔《扬州慢》

鉴赏要点:内容鉴赏(略)。艺术上,词不是直接刻画,而是侧面着笔,通过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的描写,表抒写词人对战后扬州残破的深沉感慨。另一个特点是景中含情,化景物为情思,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写景抒情及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境入词,也是词的艺术特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