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机报的发展趋势
2021-02-04
来源:步旅网
浅谈手机报的发展趋势 李立家 (黑龙江电视台新闻中心,哈尔滨150090) 关于手机报的定义很多.我个人比 料也都通过对现有相关媒体的剪辑、下 商的有效合作.优化管理是起至关重要 较认同一下两种定义:1.手机报“就是依 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 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 可通过手机测览到当天发生的新闻”。它 的实质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 相结合的产物。2.手机报“就是具有独特 风格的,以手机等移动终端为载体,将电 子信息、服务资讯传递给用户的一种媒 体。其形式上应适合手机屏幕,手机的操 作、阅读习惯。内容上注重个性化,即时 互动性。并提供一些特色资讯服务”。 由于手机报正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它的 各种定义的不完整性是可以理解的。这 些定义的出现。也证实了手机报的发展 空间是无限的,潜力还需要我们的大力 发掘。 一、对手机报的内容分析 目前的手机报主要以综合性定位为 主。但是也有开发系列子报的如娱乐手 机报、财经手机报、体育手机报、图片手 机报等。目前手机报内容模式虽然各有 特色。但在栏目设置和手机报定位上存 在同质化问题。内容是制约和影响手机 报发展的核心因素 首先,传统媒体内容商对于手机报 的制作,仍然处于简单运营的状态,内容 表现形式较为单一,只是用简单的文字、 图片和声音来表现。这一制约因素有着 多方面的原因。技术上.手机报的表现形 式为彩信、短信和wap或3G网站。这就决 定了手机报表现形式的局限。因此,手机 报内容模式的创新,必须围绕着独创性、 差异性以及手机的独特传播特点来进 行。 其次.目前的手机报原创内容较少, 缺乏作为一种新产品所应具有的独特业 务。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为例,它的 新闻基本上都是来源于对纸质报纸上现 有新闻的编辑、精简,图片和一些影像资 296活力2010・4 载,传输到手机信息平台上。虽然实现了 对纸质媒体《中国妇女报》优质资源的二 次利用.大大节约了成本。但是,手机报 的读者通常是那些处于移动状态、连坐 下笃定读报时间都没有的群体,今天的 报纸形式、文章长度甚至语言习惯都并 不符合手机快速、简洁的传播方式.不对 内容进行大幅度整合是无法满足读者阅 读需求的。从长远看.手机报应结合自身 媒体特点和受众定位,从文章结构、表达 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探索出适合自身 的“个性化”的内容报道。依托传统媒体 对内容的拷贝,终将限制手机报的发展。 二、对手机报的运营情况的分析 全国发行的手机报基本上都是三方 合作:中国移动(提供通道)。报社(内容 提供商,flPCP),服务提供商(提供软件支 持和系统维护,flOSP)。地方性报纸都采 用地区模式。一般都由报社和当地的移 动公司两方合作,报社提供内容.移动提 供通道并委托SP做技术支持.报社本身 并不和SP直接联系。在地区模式下,移动 公司和报纸的合作关系更为紧密.因而 手机报推广和发送的成本要比全国模式 低很多。一般每天分早晚两次发送信息. 订阅费用一般在每月5—8元。在订阅收入 的分配上,广东为五五分成,浙江是四六 分成(报社四成,移动六成)。这种采用移 动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分成合作的方 式,虽然与全国模式相比更节约成本。但 是它与全国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 就是管理上问题。移动运营商和内容提 供商的分离、独立.让手机报的发展没有 一个融会贯通的空间和通道.移动运营 商处在这场合作中的垄断地位,不懂得 有效利用媒体.而作为内容提供商的媒 体又无权掌控管理大权,这就在一定程 度上制约了手机报的发展。要想实现运 营模式的多赢,引动运营商与内容提供 的作用。 三、手机报的未来发展趋势——独 立媒体 我国手机报从2004年起步至今。历 时四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从最开始 《中国妇女报》彩信版的出现——地方模 式手机报的兴起——主流新闻媒体<人 民日报》手机报的发展。实际上,这三个 阶段体现了手机报发展迈出的三大步。 现有的手机报形式.只是手机报发展的 初级阶段。随着用户群体的培养,技术条 件的成熟和手机自身的媒体化进程.手 机报必然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手机报 将会成为一种多媒体化、交互式信息服 务。真正媒体化的新发展。是手机报真正 的发展方向。 构想: (一)作为第五媒体的手机,有着无 限的发展空间,只要我们精心挖掘。就会 发现,它的媒体潜力是无限的。我个人认 为手机报的发展。必然会慢慢摆脱传统 媒体的束缚。开拓出一种全新的媒体平 台,为手机用户提供新鲜资讯。与增值服 务。内容上的开拓创新是必要的.属于手 机报独特的报道方式是手机报未来生存 发展的重中之重。例如.可以发展手机报 的实时接收新闻方式。即时编辑不定量 短信或彩信信息,满足手机用户对信息 的渴求。或者打J ̄wapM站分类定制手机 报平台,让手机报用户随时订阅他喜欢、 关注的新闻信息等等。 (二)手机报作为新生媒体,在与传 统媒体争夺市场份额的同时。也要加强 合作,认清自身的优势所在,强化自身特 点,打造品牌形象。实现共赢。报纸、广 播、互联网都能与手机报实现联合赢利。 共同发展,不存在谁取代谁。谁消灭谁。 口 (编辑,穆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