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浅析

2023-02-19 来源:步旅网
基层建设与和谐区域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浅析惠小刚中国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哈拉沟煤矿,陕西榆林719315摘要:本文就实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有机结合,促进企业全面开展此项工作,提高政府的监管效率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关键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建设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决策部署,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风险预控、关口前移、遏制事故的工作目标,各地、各行业都在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力求这项重大举措能够尽快落地,发挥双重预防机制在事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一、风险分析的思路1风险的概念风险的定义很多,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描述,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危险出现的概率、发生何种事故及其概率、导致何种损失及其概率都是不确定的,这种事故形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就是风险,其实质是导致损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不确定性。2影响风险大小的因素分析分析风险的影响因素:(1)如果要用一个影响因素(变量)来对风险进行描述,那么风险与系统自身的危险性(破坏性)直接相关,是事故发生的内因。(2)按照国家标准《风险管理术语》给出的风险的定义是“风险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其后果的组合”,从这一经典定义中可以看出影响风险的第二个因素是造成灾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由于采取了本质安全管控措施,那么风险就很小。(3)第三个影响风险的因素表现为事故损失或事故后果,而事故损失与事故致害半径内暴露于危险之中的人员和财产数量直接相关.如果危险区域内人员和财产数量越多,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会越大,风险就越大。(4)影响风险的第四个因素是承灾体在危险区域内的暴露程度,这里面有两个变量,一个是暴露的时间,另一个是暴露的空间,在危险区域内停留时间越长,风险越大,反之越小。二、双重预防机制目前面临的问题1风险分级方法简单目前大部分企业采用的风险分级方法主要为LEG法和风险矩阵法。在风险分级中,对事故后果的认可大部分人基本差别不大。/但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方面,由于国内臼前缺少这些方面数据的积累,基于认知、\经验、经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员选值差别较大.这样导致风险分级的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基本处于定性和半定量的水平。2风险分级缺乏宏观性危险源是表述在某一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可能导致事故的一种原因,危险源风险分级是对其导致事故的后果和可能性的分析,因此比较适合于具体作业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使用,是微观的安全管理手段。它不能反映一台设备设施,一个工艺过程、一个厂房或一个工厂的整体危险性,缺乏宏观上指导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和政府安全监管的作用。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问分布图实施起来还存在困难。3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缺少有效联系虽然很多企业引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后对危险源的识别和风险分级作了大量的工作,但基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管理体制,与以危险源识别和风险管理为基础的管理体系存在管理思维上的差异,很多企业付出巨大努力进行的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不会利用,束之高阁。双重预防机制的相关文件也未明确要利用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的结果去指导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开展。不能使两项工作有机联系起来,同样也会使此项工作的成果受到影响。三、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和巩固的建议1建立正确的概念在安全生产管理领域进一步理顺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风险及风险分级等相关概念、相互关系和表述方式。明确重大危险源与重大风险的区别。重大危险源是一个单元,简单的可理解为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而重大危险是能造成较大事故后果并且发生概率很高的危险因素。2建立完整的基础数据支持由于缺少事故发生概率和故障发生概率的基础数据,在评定风险时无法相对准确的给出可能性的定量化数据。对风险的评定无法定量和进行比较。目前随着信息化的开展和云计算的发展,有了建立这些数据库的条件和基础,应建立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分析体系,尽快建立事故发生概率和故障发生概率的基础数据,以便为风险评定定量化服务,为安全生产管理服务。3分层分级管控风险分级分四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建立在某一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可能导致事故的一种原因的辨识与分级。突出某一危险源风险的大小,便于现场作业人员和基层安全管理人员使用。第二层面是将第一层面识别出的突出某一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的整体风险,突出场所内危险的工艺和设备等的综合风险大小。这一步的风险等级评定后,可根据评级结果绘制某一车间或生产单元内的“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便于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使用。第三层面是将第一个层面和第二个层面识别出危险源和风险进行综合分析。评定。得出某一生产车间或场所的综合风险大小。这一步的风险等级评定后可以进行危险点的评级,也可在全厂内绘制某一厂房或生产单元的“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便于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使用。第四层面是将第三个层面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评定,得出某一生产单位或企业的综合风险大小。这一步的风险等级评定后可以在一个行政区域内绘制某一生产单位或企业的“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便于企业的集团管理人员和安全行政监管人员使用。4强化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的相互促进危险源识别和风险分级评定不是目的,只是安全管理的工具和手段,要科学的利用风险分级评定的结果指导安全生产管理,其中隐患排查就是很好的方式,企业和监管人员可以利用风险分级的结果编制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表,强化对高风险危险源、设备设施、工艺等的监督检查,用于指导隐患排查。四、结束语风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内因,隐患的产生是事故发生的外因。双重预防体系从事故演变规律中抓住了防范事故的关键环节。风险辨识是基础、风险分级是难点、隐患排查是关键、风险管控是重点。作者简介:惠小刚(1984一),陕西渭南人,2011年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现供职于中国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哈拉沟煤矿,主要研究方向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