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东省深圳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22-08-13 来源:步旅网
广东省深圳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6·山西) 古诗文诵读,首先是读准字音。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B .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陶潜) C . 征蓬(pén)出汉塞(sè)。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王维)

D .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 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出师表》诸葛亮) 2. (2分) (2019·成都)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涛涛白浪的大胡子。 B .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C . 大致说来,苏州园林里的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俭朴而别具匠心。 D .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习惯和愿望总是莫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3. (2分)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警察教授王大伟编写的歌谣刚一播出就深受听众喜爱,后来,他一发而不可收 , 编写出几十首押韵的警示语歌谣并结集成《平安歌谣》一书出版。

B . 一首《扬州慢》,王悦只默读了两遍就记住了,背诵起来不仅流畅,还一字不差,如此惊人的记忆力,我们这些普通的学生是鞭长莫及的。

C . 夏日炎炎的七月,新安百货公司举行“反季节促销”活动,看到价格比平时便宜了两到三成的名牌服装,许多顾客慷慨解囊 , 大量抢购。

D . 如今,这里不再是昔日贫穷落后的小镇,而是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处处是厂房,宽阔的马路上车来车往,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4. (2分) (2016九上·崇仁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伟大祖国的建设之中呢?

B . 一个国家遇上艰难的国运时,能否闯过去,关键在于这个国家有雄健的国民。 C .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得到的。 D .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5. (2分) (2017八下·日照月考) 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爱和怀念之情。

B . 胡适的《我的母亲》通过写母亲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表现了母亲

第 1 页 共 8 页

容忍、温和的性格。

C . 《我的第一本书》围绕人生的“第一本书”来回忆童年的一段经历,字里行间展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品味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D . 列夫托尔斯泰是18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二、 写作题 (共1题;共5分)

6. (5分) (2017·乐山) 半命题作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扬起那面执着的风帆,到达他所追寻的“沧海”岸!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心中,同样有着属于自己的一面小小风帆。那面风帆或许是我们童年的梦想、现在的追求……亦或是我们正在享受的亲情、友谊、关爱……亦或是我们心中铭刻的快乐、勇敢、自信……亦或是我们坚守的努力、奋斗、超越……风帆上还可能写着我们所热爱的文学、艺术、运动……扬起那面风帆,你就会跨越那片“沧海”,到达你理想的彼岸……

请以“扬起 的风帆” 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套作抄袭;④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7. (1分) 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________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8. (6分) (2019八上·秀洲月考) 古诗文名句填空。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我们营造了大千世界的种种美景,只要我们能静心感受。王维在 “________”(《使至塞上》)中感受到塞外的壮美苍茫;崔颢从怀古之思中回到现实中来,远眺晴空下的大江对岸,不禁发出“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的赞美;刘祯的“________,________”(《赠从弟》) 一句咏叹,我们展现了青松的傲岸姿态。只是浮躁的现代人慢慢地遗忘了身边的美景,就像陶弘景所说“ ________”。(《答谢中书书》)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9. (12分) (2019七上·台山期中)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广居右北平,勾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廉,得赏踢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第 2 页 共 8 页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避之数岁/非在数十步之内 B . 尝食/饭疏食 , 饮水

C . 士以此爱,乐为用/乐亦在其中矣 D . 度不中不发/仁在其中矣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3) 李广是个怎样的人?

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

10. (27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牡丹的拒绝

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欧阳修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

这个春实在大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像的空间。想像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像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的进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

第 3 页 共 8 页

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 (1)

看牡丹为什么一定要到洛阳去? (2)

文章用了较多的篇幅写到洛阳而没看到牡丹,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3)

文章说“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联系全文说说牡丹的“个性”是什么? (4)

牡丹“同人一样”,它“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人的“品位”是什么? (5)

文章写当年“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的传说,对写现在的“牡丹拒绝寒冷”,有什么作用?

(6)

下边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般人写牡丹都是赞美牡丹的绚丽娇艳、雍容华贵,而本文却另辟蹊径,赞美“牡丹的拒绝”,因而显得不同凡响。

B . 文章描写牡丹先扬后抑再扬,一唱三叹,在 曲折之中表现出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崇高品质。

C . 作者在文中采用的是第二人称的写法,但重点仍然是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感悟。

D . “富贵与高 贵只是一字之差”,说明“富贵”和“高贵”之间的距离并不大,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11. (1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地铁——无锡腾飞的强力引擎

① 地铁1号线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无锡市轨道办有关人士3月31日确认,年初上马的2号线22个站点目前均已开工,两条地铁线46座车站同时展开建设的宏大场景开始上演。在已经不太遥远的大后年,无锡市民将收获1、2号线相继竣工通车的喜悦和便利。

②“十二五”期间,无锡步入地铁时代。地铁1号线连起了太湖新城和惠山新城,2号线串起了蠡湖新城和锡东新城,明年有望开工的3号线连接惠山城铁站和无锡机场 , 后年计划启动的4号线则将3条地铁线串成一个网络,更利于发挥地铁运行功能。其中,3号线将在无锡机场站完成与苏州地铁3号线的对接。地铁延伸之处,城市

第 4 页 共 8 页

空间大大拓展,城乡一体化水平也将跃上一个新的层级。

③ 因为地铁的出现,城市腾飞装上了强力引擎。一条条地铁线在缩短区域时空距离、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迅速集聚了产业、人才等一系列要素。市轨道办的规划图上,围绕地铁车站建设,一个个城市综合体不久后将次第亮相。如在1号线南端的雪浪站,一个城市综合体即将破土动工,这个集商业、酒店、办公、住宅等于一体的综合体,将形成与地铁、公交、社会车辆换乘的无缝对接,掀起雪浪地区城市现代化的新浪潮。

(1)

从第②段划线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并说明作用。 (2)

第③段的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2. (2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坚持“一件事原则” 亲爱的埃迪:

①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仅是不明智的选择,而且是不切实际的考虑。在这封信里,我向你谈谈“一件事原则”,即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

②在对一百多位获得杰出成就的人士的商业哲学观点进行分析之后,著名行为学者哈迈尔发现了这个事实:他们每个人都具有专心致志的优点。

③最成功的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地作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譬如,伍尔沃斯的目标是要在全国各地设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这件工作上,最终成为著名的商界走亨;林肯致力于解放黑奴,他排除万难专心于此,因此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李斯特内心充满了成为一名伟大律师的欲望,他把一切心力专注于这项目标,结果成为美国著名的律师之一。

④孩子,这些人物都是你所熟悉的,从他们的成功可以看出,所有成大事的人,都把明确的目标当作他们努力的主要推动力。专心就是把意识集中在这个目标上的行为,井要一直集中到找出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而且将之付诸实际行动。自信心和欲望是构成他们专心行为的主要因素。没有这些因素,专心致志的神奇力量将无从谈起。为什么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拥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缺乏自信心,而且没有什么强烈的欲望。

⑤孩子,对于任何东西,你都可以渴望得到,只要你的需求合乎理性,并且十分强烈,那么专心这种力量将会帮助你得到它。假设你准备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或是一位杰出的演说家,或是一位显赫的商界主管,或是一位能力高超的金融家……那么你最好在每天就寝前及起床后,花上l0分钟把你的思想集中在这项愿望上,以决定应该如何进行才有可能把它变成事实。

⑥当你要专心致志地集中你的思想时,应该把你的眼光投向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假想你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假想你是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演说家,假想你是住极有影响力的人物,并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付出努力。

第 5 页 共 8 页

⑦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把它做成功,这样你就不会感到筋疲力尽。把你决定去做的那件事当成是一大排抽屉中的一个抽屉。你的工作只是一次拉开一个抽屉,令人满意地完成抽屉内的工作,然后将抽屉推回去。不要总想着所有的抽屉,而要将精力集中于你已经打开了的那个抽屉。了解你在每次任务中所需担负的责任.了解你的极限。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和失去控制,那你就是在浪费你的效率、健康和快乐。选择最重要的事先做,把其他的事放在一边。做得少一点儿,做得好一点儿.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⑧孩子,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如果你能向一个目标集中注意力,成功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全心专注在你所期望的一件事上,必如所期。祝你进步!

深爱你的父亲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请给第③段再写一个事实论据。 (3)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③一⑥段的论证思路。 (4)

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第 6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 写作题 (共1题;共5分)

6-1、

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7-1、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8-1、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9-1、 9-2、9-3、

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7分)

10-1、10-2、10-3

第 7 页 共 8 页

10-4、10-5、10-6、 11-1、11-2、12-1、12-2

12-3

12-4、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