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孔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
作者:邓夫春
来源:《商情》2011年第16期
[摘要]冲孔灌注桩是灌注桩的一种,由于冲孔灌注桩的广泛适用性,被大量的应用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由于冲孔灌注桩的施工特点,施工无法直观的检查到如孔底沉渣、孔径变化、混凝土灌注情况等,因而本文对如何确保冲孔桩灌注桩的施工质量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冲孔灌注桩 水下灌注砼 质量控制 公路工程
冲孔灌注桩是灌注桩的一种。是将冲锥式钻头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以自由下落的冲击力来破碎岩层,然后用掏渣筒来掏取孔内的渣浆成孔。然后在孔内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成。 冲孔灌注桩可适用于各种填土层、粘土层、粉土层、淤泥层、砂土层、碎石土层、砾卵石层、岩溶发育岩层或裂陈发育的地层施工,桩孔直径通常为600-1500mm,最大直径可达2500mm,冲孔深度最大可达50m左右。
由于冲孔桩灌注桩的广泛适用性,被大量的应用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但由于其施工特点,具有较高的隐蔽性,施工无法直观的检查到如孔底沉渣、孔径变化、混凝土灌注情况等、因而如何保证冲孔桩灌注桩的施工质量,需要一套系统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目前大部分冲孔灌注桩工程的施工通常采用导管法浇筑混凝土。其施工原理是利用重力提供动能,将混凝土通过密封连接的钢导管灌入到初期灌注的混凝土下面,推顶之前灌注的混凝土及其上面的泥浆上升,形成连续密实的混凝土桩身。
冲孔灌注桩施工首先要做好桩基的施工放样工作,冲孔过程中为了防止孔位偏移或孔身倾斜,应经常检查钻机的垂直度、孔位中心位置,如发现有过大偏差,应将桩机架重新安装牢固,并对导向架进行水平和垂直校正,检修桩机设备;如偏斜过大,填入石子粘土,重新冲进,控制冲孔速度,往复检查纠正。 成孔后按照设计及规范检查孔径、孔深、孔底沉渣厚度、泥浆比重、含砂率等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灌注水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一、保证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
发电机、储料斗、漏斗、溜槽以及其他有关灌注机具使用前都应进行检查,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另外导管是灌注水下混凝土的重要工具,其直径大小要根据灌注强度要求进行选择。要求导管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密封性良好,管壁光滑、导管平直,无穿孔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纹,导管接口处应有弹性垫圈密封。如果导管接头密封不严,焊缝破裂,水从接头或焊缝中浸入会引起事故,因此施工之前必须要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二、水下灌注砼的性能参数
1.水泥一般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宜不早于1.5h,宜选用标号在325以上的水泥。所选的水泥品种应通过初凝时间和抗压强度试验。要注意水泥的用量要达到规范规定的标准。
2.水下灌注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坍落度宜为180-220mm;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60kg/m3(当掺入粉煤灰时水泥用量可不受此限);
3.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含砂率宜为40%-50%,并宜选用中粗砂;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40mm;并应满足,粗骨料可选用卵石或碎石,其骨料粒径不得大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1/3。 4.砼初凝时间一般砼初凝时间仅3-5小时,只能满足浅孔小桩径灌注要求,若桩基较长灌注时间需要5-7小时,应加缓凝剂,使砼初凝时间大于8小时,掺入外加剂前,必须经过实验,以确定外加剂的使用种类、掺入量和掺入程序。 三、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重点注意的问题
混凝土灌注施工工艺是冲孔灌注桩施工的重要工序。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首批混凝土量必须满足导管埋深不能小于1.5M,所以漏斗和储料斗及漏斗和输送泵的混凝土储存数量要充足。根据导管内混凝土压力与管外水压力平衡的原则,导管内混凝土必须保持的最小高度为:Hd=RwHw/Rc。而管中混凝土的体积就应为Vd=πd2•Hd/4(d为导管直径)。首批混凝土若埋深不足,混凝土下灌后不能埋没导管底口,会导致泥浆从导管底口进入。如果出现这种导管入水现象应立即将导管提出,将散落在孔底的混凝土拌合物清除。
孔径越大,首批灌注的砼量越多,由于砼量大,搅拌时间长,因此可能出现离析现象,首批砼在下落过程中,由于和易性变差,受的阻力变大,常出现导管中堵满砼,甚至漏斗内还有部分砼,此时应加大设备的起重能力,以便迅速向漏斗加砼,然后再稍拉导管,若起重能力不足,则应用卷扬机拉紧漏斗晃动,这样能使砼顺利下滑至孔底,下灌后,继续向漏斗加入砼,进行后续灌注。
2.后续砼灌注后续砼灌注中,当出现非连续性灌注时,漏斗中的砼下落后,应当牵动导管,并观察孔口返浆情况,直至孔口不再返浆,再向漏斗中加入砼,牵动导管的作用如下。 有利于后续砼的顺利下落,否则砼在导管中存留时间稍长,其流动性能变差,与导管间磨擦阻力随之增强,造成水泥浆缓缓流坠,而骨料都滞留在导管中,使砼与管壁摩擦阻力增强,灌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砼下落困难,导致断桩,同时,由于粗骨料间有大量空隙,后续砼加入后形成的高压气囊,会挤破管节间的密封胶垫而导致漏水,有时还会形成蜂窝状砼,严重影响成桩质量。 牵动导管增强砼向周边扩散,加强桩身与周边地层的有效结合,增大桩体摩擦阻力,同时加大砼与钢筋笼的结合力,从而提高桩基承载力。
3.后期砼的灌注在砼灌注后期,由于孔内压力较小,往往上部砼不如下部密实,这时应稍提漏斗增大落差,以提高其密实度。
4.砼灌注速度在控制砼初凝时间的同时,必须合理地加快灌注速度,这对提高砼的灌注质量十分重要,因此应做好灌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灌注过程中各道工序的密切配合工作。 5.同时还应注意其他注意事项,如清孔须彻底,如果清孔不彻底会造成混凝土中夹泥;又如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宜通过滑槽徐徐流入漏斗和导管,不得将混凝土整斗从上面倾入管内,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气压挤压橡胶垫而使导管漏水。
6.总的来讲,混凝土灌注时要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统一指挥,快速、连续施工。一气呵成、快速灌注成功的桩往往质量比较好,因此水下混凝土灌注桩质量的提高,需要施工、监理、验收各个环节共同协作来完成。灌注时提高水下施工质量,验收时认真对待。灌注过程要注意观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避免损失扩大。
冲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是系统的、统一的、连续的,从测量放样至冲孔施工、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水下混凝土灌注监控、缺一不可,虽然冲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检验存在一定困难,但通过过程中每道工序的精心施工与检验,冲孔灌注桩质量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