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领域
故事《猴子捞月亮(一)》
一、活动名称:
中班语言领域故事《猴子捞月亮(一)》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猴子们的对话。
2、感受故事的趣味,知道猴子的尾巴是弯弯的、长长的,可以倒挂在树上。
三、活动准备:
1、教学图片《猴子捞月亮》
2、幼儿用书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月亮?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二)展开部分:
1、出示教学图片,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
(1)晚上,一只小猴子在井边看到了什么?它说了什么?
(2)大猴子听见了,跑过来说了什么?老猴子听见了,跑过来说了什么?
(3)猴子们是怎样捞月亮的?
(4)最后,老猴子发现了什么?它是怎样说的?猴子们是怎么样做的?
3、引导幼儿分角色学说对话。
4、集体看图片讲述故事。
(三)结束部分: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猴子们为什么在井里捞不到月亮?
请小朋友回家找一找答案。
五、活动延伸:
1、将教学图片投放在活动区角(语言区),让幼儿练习讲故事。
2、请幼儿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附故事:
猴子捞月亮
一天晚上,天上的月亮又圆又亮。一只小猴子路过一口水井,它朝井里一看,咦,井里有一个月亮。
小猴子大叫:“不好了,不好了,月亮掉进井里了!”
大猴子听见了,赶紧跑过来看,大叫:“不好了,不好了,月亮掉进井里了!”
老猴子听见了,也跑过来看。老猴子对所有的猴子说:“不好了,不好了,月亮掉进井里了!我们把月亮捞上来吧!”
于是,大家爬上了大树。老猴子用自己长长的尾巴挂住树枝,其他猴子一个抓住一个,一直倒挂在井里。
小猴子伸手去捞月亮,可是,捞了半天,什么也没有捞到。
这时候,老猴子忽然抬头一看,对大家说:“你们看,月亮不是还挂在天上嘛!”
小猴子,大猴子一个一个都跑上来,抬头看着又圆又亮的月亮,吱吱吱吱地笑了起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