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常见的酸和碱单元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2022-09-22 来源:步旅网
常见的酸和碱单元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下列有关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C.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8 A.Na2SO4,BaCl2,KNO3,NaCl C.NaOH,Na2SO4,FeCl3,BaCl2

B.用1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B.Na2SO4,Na2CO3,BaCl2,HCl D.NaCl,AgNO3,NaNO3,HCl

2.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C+O2

CO2

2Fe+3CO2

B.2H2O

2H2↑+O2↑

C.3CO+Fe2O3D.HCl+AgNO3=AgCl↓+HNO3

4.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渣中( ) A.只有银 C.可能含有锌

B.只有银和铁 D.一定有银、铁、锌

5.两个或多个同时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5P3O10等,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 ) A.H2S3O9

B.H2S2O7

C.H2S4O13

D.H2S5O16

6.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B.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 C.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D.若要除去H2中的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

7.某不纯的锌块6.5 克,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0.18 克,则锌块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 A.镁 B.铜 C.铝 D.铁

8.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烧碱和纯碱的溶液都显碱性一两者都是碱类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升华放热

9.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表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C.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B.生石灰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D.浓硫酸有挥发性,在试剂瓶口有白雾现象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溶液的pH时,需先用水湿润pH试纸

B.滴瓶(如图)上的滴管用完后,应先清洗再放回滴瓶中 C.水是常见的溶剂,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 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12.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说法:①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可能有锌或铁 ②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可能呈蓝色 ③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存在4种溶质 ④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则滤液中至少存在3种溶质。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A.用石墨做电极

B.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 C.用石墨粉做润滑剂 D.用铁做成铁钉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盐酸长时间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 B.浓硫酸敞口放置后溶剂会逐渐减少

C.氢氧化钠固体长时间敞口放置质量增加,其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 D.氢氧化钠去除油污和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相同

15.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提取Cu,并得到ZnSO4溶液,主要转化流程如图。已知:①反应条件已略去;② Cu + H2SO4 + H2O2 = CuSO4 + 2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为加快铜帽反应溶解的速率,过程I宜控制在80℃左右进行 B.过程II中,只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过程III的物质D选用稀盐酸

D.溶液E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硫酸锌晶体

16.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如图)放置一个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滤纸上的指示剂 烧杯中的溶液 A 酚酞溶液 浓氨水 B 酚酞溶液 浓盐酸 C 石蕊溶液 浓氨水 D 石蕊溶液 浓盐酸

A.A B.B C.C D.D

17.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铁丝没有制成螺旋状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 C.将未打磨铝丝插入氯化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比燃烧的镁带质量大﹣﹣有的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8.下列生产实践中,没有用熟石灰的是 ( ) A.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 C.干燥气体

B.建筑工业上制三合土 D.处理工厂中含硫酸的废水

19.为测定某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样品只含氧化铜和氧化镁,取10g该样品,向其中加入15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4%

B.76%

C.38%

D.7.6%

20.托盘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在左盘烧杯中加入5g锌粒,在右盘烧杯中加入5g

铁粉,充分反应后,两烧杯底部均有固体剩余,则此时天平 A.偏向左边

B.仍然平衡

C.偏向右边

D.无法判断

21.将一定质量的铝粉和锌粉加入到硝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定有锌和铜

B.若滤渣中加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一定为无色 C.若滤液中有硝酸锌,则滤渣中一定没有铝和锌 D.若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锌和铜

22.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质量增加的是( ) A.烧碱

B.浓硫酸

C.浓盐酸

D.双氧水

23.汞合金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补牙材料。汞合金补牙材料中除含有汞外,还含有锌、锡、铜等金属。下列有关该汞合金补牙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汞合金的熔点比汞低 C.汞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锡的大 A.CuO B.Fe(OH)3 C.Fe2O3 D.Na2CO3

25.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B.食用酸性较强的食物对该材料有腐蚀性 D.汞合金是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24.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能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氧气的溶解度曲线

C.等质量的Mg和Fe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D.浓盐酸露置空气中

26.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溶液中滴入石蕊仍为紫色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

27.醋酸(化学式为C2H4O2)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其水溶液显酸性。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向醋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一个醋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28.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④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证明变质 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确定成分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测定纯度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生成的气体,称量 除去杂质 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9.用如图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浓盐酸与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 C.氯化氢分子比氨分子运动得快 D.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30.小明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

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AB段的化学反应是:Al2O3+6HCl═2AlCl3+3H2O B.A点盐酸浓度最低C点盐酸浓度最大 C.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体温度 D.D、E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A、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省略了,所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解析: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A、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省略了,所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不是16g,故A说法错误;

B、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要选择量程比所量取液体体积略大的量筒,所以可以用1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故B说法正确;

C、pH试纸只能粗略的测pH值的整数值,无法精确到小数点,所以pH试纸不能测得某溶液的pH为7.8,故C说法错误;

D、根据空气中的成分以体积含量计算,氧气约占21%,故D说法错误。故选B

2.B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不加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进行鉴别的试题,首先应考

虑能否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找出一种或两种关键物质,然后用它们作为试剂来鉴别其他物质.如颜色无法鉴别,则应考虑彼此相互混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不加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进行鉴别的试题,首先应考虑能否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找出一种或两种关键物质,然后用它们作为试剂来鉴别其他物质.如颜色无法鉴别,则应考虑彼此相互混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中的异同点,来加以鉴别.A组中Na2SO4与其他三种反应的现象和BaCl2与其他三种反应的现象相同,故此组无法鉴别.B组中Na2SO4与其他三种反应的现象是一个沉淀,两个无现象;Na2CO3作试剂时是一个沉淀,一个产生气体,一个无现象;BaCl2作试剂时是两个沉淀,一个无现象;HCl作试剂时是一个产生气体,两个无现象.由以上分析可知,本组四种物质分别作试剂与其他三种物质反应的现象各不相同,所以是可以区别开来的.C组中FeCl3溶液为黄色,用它作为试剂,可以鉴别出NaOH,但其他物质无法区别开,所以这组无法鉴别.D组中只有AgNO3与HCl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其他物质也无法鉴别. 考点:物质的鉴别,复分解反应

3.D 【解析】

A、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化合反应,故此选项错误. B、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属分解反应,故此选项错误.

C、不符合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此选项错误

解析:D 【解析】

A、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化合反应,故此选项错误. B、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属分解反应,故此选项错误.

C、不符合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此选项错误. D、因为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复分解反应,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

【点评】此题是对反应类型判定的考查,解决的关键是把握好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并能利用这一特点做出准确的反应类型判断,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4.B 【解析】 【详解】

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硝酸银、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氢>银,铁粉不能与混合溶液中的硝酸锌发生反应,所以在滤渣中不会有金属锌;则铁粉只与AgNO3溶

解析:B 【解析】

【详解】

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硝酸银、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氢>银,铁粉不能与混合溶液中的硝酸锌发生反应,所以在滤渣中不会有金属锌;则铁粉只与AgNO3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而在反应后的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铁粉过量,故滤渣的成分为铁和银,B正确。 故选:B。

5.A 【解析】 【分析】

根据选项中的化学式推测可能的硫酸分子的个数,假设给定的选项物质就是脱水所得产物,根据其硫原子的个数推测对应的硫酸分子的个数,进而分析脱水的结果。 【详解】

A、1个分子中含有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选项中的化学式推测可能的硫酸分子的个数,假设给定的选项物质就是脱水所得产物,根据其硫原子的个数推测对应的硫酸分子的个数,进而分析脱水的结果。 【详解】

A、1个分子中含有3个硫原子,则可能对应3分子的硫酸,3H2SO4=H2S3O9+H4O3,脱的不是水分子,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故符合题意;

B、1个分子中含有两个硫原子,则可能对应两分子的硫酸,2H2SO4=H2S2O7+H2O,脱的是水分子,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故不符合题意;

C、1个分子中含有4个硫原子,则可能对应4分子的硫酸,4H2SO4=H2S4O13+3H2O,脱的是水分子,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故不符合题意;

D、1个分子中含有5个硫原子,则可能对应5分子的硫酸,5H2SO4=H2S5O16+4H2O,脱的是水分子,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明确硫原子的个数推测对应的硫酸分子的个数、确定脱的是否是水分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C 【解析】

试题分析: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B端通入;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A端进入;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若要除去H2中的CO2可在此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B端通入;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A端进入;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若要除去H2中的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A端通入。故选C. 考点:气体的收集

7.B 【解析】 【详解】

如果是纯净的锌块6.5 克,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0.2 克,但现在因为混有杂质只产生0.18 克,可以知道混有的杂质应该是相同质量产生氢气比锌要少;根据计算,可以知

解析:B 【解析】 【详解】

如果是纯净的锌块6.5 克,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0.2 克,但现在因为混有杂质只产生0.18 克,可以知道混有的杂质应该是相同质量产生氢气比锌要少;根据计算,可以知道金属与足量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与铝-

化合价2 成正比,其中镁- ,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24223,铁-,都比锌-要大,即相同质量的镁、铝、铁比相同质量的锌产生的275665氢气要多,所以如果锌中混有这三种金属中的一种,产生的氢气都要比0.2 克多,故A、C、D三项都错;铜与稀盐酸不反应,即不产生氢气,所以如果是锌中混有铜,则产生的氢气会少于0.2 克。故选B。

8.B 【解析】 【分析】

烧碱和纯碱分别是氢氧化钠、碳酸钠的俗称。 【详解】

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A不正确;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

解析:B 【解析】 【分析】

烧碱和纯碱分别是氢氧化钠、碳酸钠的俗称。 【详解】

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A不正确;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B正确;

C、烧碱和纯碱分别是氢氧化钠、碳酸钠的俗称,两者分别属于碱类、盐类,故C不正确; D、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D不正确。故选B。 【点睛】

碱是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酸是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9.D 【解析】 【分析】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解析:D 【解析】 【分析】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详解】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不正确;

B、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故B不正确;

C、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2H5OH,故C不正确;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金属腐蚀属于化学变化,一定有能量变化,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10.C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其表面潮湿而逐渐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热量,溶液的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小木棍蘸取浓硫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其表面潮湿而逐渐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热量,溶液的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故选项说法正确。 D、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1.D 【解析】 【分析】

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水是常见的溶剂,但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分子很小

解析:D 【解析】 【分析】

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水是常见的溶剂,但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分子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不断运动。 【详解】

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A不正确;

B、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故B不正确;

C、水是常见的溶剂,但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如碘在水中不溶解,在汽油中溶解,故C不正确;

D、分子的性质有:分子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不断运动,“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D。

12.B 【解析】 【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铁>锌>氢>铜>银,可知,铁不能与硝酸锌反应,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铁>锌>氢>铜>银,可知,铁不能与硝酸锌反应,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 【详解】

①铁不能与硝酸锌反应,滤渣中不可能有锌,说法错误;

②在滤渣中有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生成,说明铁反应完全,硝酸铜可能有剩余,滤液可能为蓝色,说法正确。

③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有硝酸银,则硝酸银未被反应完,则此时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为:硝酸亚铁、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说法正确。 ④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说明硝酸银反应完全,此时滤液中至少存在硝酸亚铁、硝酸锌,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可以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分析。

13.B 【解析】

试题分析:经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经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酸能和碱的中和反应,是由酸的化学性质决定的。 考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经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经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酸能和碱的中和反应,是由酸的化学性质决定的。

考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4.C 【解析】 【详解】

A. 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和空气中的水分结合成盐酸液滴,浓盐酸长时间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选项错误; B. 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后溶剂会逐渐增多,选项错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和空气中的水分结合成盐酸液滴,浓盐酸长时间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选项错误;

B. 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后溶剂会逐渐增多,选项错误;

C. 氢氧化钠固体长时间敞口放置可吸水潮解,也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故氢氧化钠敞口放置质量增加,其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D. 氢氧化钠去除油污是因为氢氧化钠和油脂反应生成有机酸盐,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是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选项错误。故选C。

15.D 【解析】 【详解】

A、为加快铜帽反应溶解的速率,过程I宜控制在107.35℃以下进行,因为过氧化氢的闪点为107.35℃,选项错误;

B、溶液A中的溶质有硫酸锌、硫酸铜和硫酸三种物质,物质B

解析:D 【解析】 【详解】

A、为加快铜帽反应溶解的速率,过程I宜控制在107.35℃以下进行,因为过氧化氢的闪点为107.35℃,选项错误;

B、溶液A中的溶质有硫酸锌、硫酸铜和硫酸三种物质,物质B 为金属锌,锌分别与稀硫酸、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反应中锌、铜、氢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选项错误; C、固体C中含有锌、铜两种金属单质,为得到硫酸锌,加入的物质D应为稀硫酸,选项错误;

D、溶液E中的溶质为硫酸锌,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硫酸锌晶体,选项正确,故填D。

16.B 【解析】 【详解】

A.由题意可知滤纸上的指示剂是酚酞,而烧杯中的溶液是浓氨水,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气体显碱性,酚酞遇碱显红色,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使滤纸变红色,说明滤纸上的是酚酞。烧杯挥发

解析:B 【解析】 【详解】

A.由题意可知滤纸上的指示剂是酚酞,而烧杯中的溶液是浓氨水,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气体显碱性,酚酞遇碱显红色,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使滤纸变红色,说明滤纸上的是酚酞。烧杯挥发的物质使红色消失,说明是酸性物质,浓盐酸有挥发性,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使红色褪去,选项正

确,故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遇石蕊会使其变蓝,选项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滤纸上的指示剂不可能是石蕊,因为碱不能使它变红,选项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B 【解析】 【详解】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是由于瓶底未加少量的水或细沙,故A不正确;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原因可能是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等,故B正确; C、将

解析:B 【解析】 【详解】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是由于瓶底未加少量的水或细沙,故A不正确;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原因可能是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等,故B正确;

C、将未打磨铝丝插入氯化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是由于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故C不正确;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比燃烧的镁带质量大,是由于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D不正确。故选B。

18.C 【解析】 【分析】

氢氧化钙具有碱性,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 【详解】

A、熟石灰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则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 ,故A正确;

B、熟石灰在建筑工业上用于制三合

解析:C 【解析】 【分析】

氢氧化钙具有碱性,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 【详解】

A、熟石灰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则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 ,故A正确;

B、熟石灰在建筑工业上用于制三合土,故B正确; C、熟石灰不具有吸水性,不能干燥气体 ,故C不正确;

D、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则可处理工厂中含硫酸的废水,故D正确。故选C。 【点睛】

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19.B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 【详解】

设氧化铜质量为x,则氧化镁质量为: 根据题意有:

样品中金属元素质量: 则该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 【详解】

设氧化铜质量为x,则氧化镁质量为:10g﹣x

CuO+2HCl=CuCl2+H2O80x7373x802HCl7373x150g7.3%﹣80

MgO+4010g﹣x=MgCl2+H2O

根据题意有:40( 150g7.3%﹣73x)=73(10g﹣x) 80x=8g

样品中金属元素质量:8g6424+2g=7.6g 8040则该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故选B。 【点睛】

7.6g100%=76% 10g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100%

样品的质量20.B 【解析】 【详解】

由于反应之前,天平保持平衡,而且,反应之后两烧杯底部都有固体剩余,说明金属过量,盐酸量不足,所以,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所以反应之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故B项正确。 【点睛】 金

解析:B 【解析】 【详解】

由于反应之前,天平保持平衡,而且,反应之后两烧杯底部都有固体剩余,说明金属过量,盐酸量不足,所以,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所以反应之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故B项正确。 【点睛】

金属过量,盐酸量不足,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21.D 【解析】 【分析】

根据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铝>锌>铜,将一定质量的铝粉和锌粉加入到硝酸铜溶液中,铝会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铝粉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详解】 A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铝>锌>铜,将一定质量的铝粉和锌粉加入到硝酸铜溶液中,铝会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铝粉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详解】

A、若滤液为蓝色,说明了铝和锌已完全发生了反应,则滤渣中一定没有锌和铜,故选项错误;

B、若滤渣中加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了铝和锌没有剩余,滤液的硫酸铜不一定完全反应,滤液可能为蓝色,故选项错误;

C、若滤液中有硝酸锌,则滤渣中一定没有铝,可能含有锌,故选项错误;

D、若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锌和铜,可能含有铝,故选项正确。故选D。

22.A 【解析】 【分析】

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反应质量增加,也就是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 【详解】

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

解析:A 【解析】 【分析】

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反应质量增加,也就是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 【详解】

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质量增加,故A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其质量减少,故C不正确;

D、双氧水常温下能分解产生氧气,露置于空气中,会使其质量减少,故D不正确。故选A。

23.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合金的概念和特征分析。

A、根据题意,常温下汞合金应为固体,而汞为液体,故汞合金的熔点比汞的熔点高,错误;

B、根据题意,汞合金中含有锌、锡、铜等金属,其中锌、锡的活动性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合金的概念和特征分析。

A、根据题意,常温下汞合金应为固体,而汞为液体,故汞合金的熔点比汞的熔点高,错

误;

B、根据题意,汞合金中含有锌、锡、铜等金属,其中锌、锡的活动性都位于氢之前,故能与酸反应,所以食用酸性较强的食物对该材料有腐蚀性,正确; C、合金的硬度比各成分的硬度要高,正确; D、根据合金的概念可知合金是混合物,正确。故选A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合金的概念和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D 【解析】

A、CuO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得溶液为蓝色溶液,故选项错误; B、Fe(OH)3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得溶液为黄色溶液,故选项错误;

C、Fe2O3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

解析:D 【解析】

A、CuO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得溶液为蓝色溶液,故选项错误; B、Fe(OH)3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得溶液为黄色溶液,故选项错误; C、Fe2O3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得溶液为黄色溶液,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得溶液为无色溶液,故选项正确;

25.C 【解析】 【详解】

A、浓硫酸中加入水酸性减弱,pH变大但不会达到或超过7,图像超过了7,错误;

B、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不是增大,错误; C、等质量的镁、铁反应时,因为镁比铁活泼,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浓硫酸中加入水酸性减弱,pH变大但不会达到或超过7,图像超过了7,错误; B、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不是增大,错误;

C、等质量的镁、铁反应时,因为镁比铁活泼,所以镁反应的速度快;因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所以镁生成的氢气质量大,正确;

D、浓盐酸是因其挥发性使溶质氯化氢的质量减小,导致溶液质量减小,但不会减小到零,错误。故选C。

26.B

【解析】 【详解】

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酸性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石蕊仍然是紫色。故选B。

解析:B 【解析】 【详解】

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酸性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石蕊仍然是紫色。故选B。

27.D 【解析】

A、醋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2)=6:1:8,其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正确;B、根据醋酸(C2H4O2) 的化学式可知,醋酸是由碳、氢、氧

解析:D 【解析】

A、醋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2)=6:1:8,其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正确;B、根据醋酸(C2H4O2) 的化学式可知,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正确;C、醋酸是一种酸,其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正确;D、一个醋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子中不含其他分子,错误。故选D。

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8.D 【解析】 【详解】

①NaOH变质为,检验用稀盐酸;②确定成分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向滤液中加入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红色则成分中一定有NaOH,若无红色出现,则成分中无NaOH;③Na

解析:D 【解析】 【详解】 ①NaOH变质为

,检验

用稀盐酸;②确定成分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

沉淀,向滤液中加入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红色则成分中一定有NaOH,若无红色出现,则成分中无NaOH;③NaOH固体不仅会吸收二氧化碳,还吸收水蒸气,称量后导致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偏大;则碳酸钠的质量偏大,即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小,纯度偏小;④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过滤即可得到氢氧化钠溶液;故合理的是

①④。故选D。

29.C 【解析】 【分析】

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 【详解】

A、ab段变红,bc段变蓝可以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

解析:C 【解析】 【分析】

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 【详解】

A、ab段变红,bc段变蓝可以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C、b处产生白烟,说明氨分子运动的快,氯化氢分子运动的慢;D、在该过程有新的物质氯化铵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30.B 【解析】

试题分析:A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氧化铝先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气体产生,所以压强不变,正确;B、A点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A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氧化铝先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气体产生,所以压强不变,正确;B、A点时反应还没有开始,所以盐酸的浓度最大,C点时完全反应盐酸浓度最低,错误;C、由于铝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完全反应以后,随着冷却,气压会降低,正确;D、完全反应以后不再产生气体,所以D、E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正确。

考点:考查铝和氧化铝与酸反应的有关性质的知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