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
作者:杨箫屿
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20期
【摘 要】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陆续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已是其自身建设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适应高职教育长久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学生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教学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包含了信息化基础建设、网络资源建设、信息系统等多方面的建设,信息化技术可应用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工作,将会给学校、教师、学生等不同角色带来各自的利益。但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循序渐进、由面到点逐步开展建设工作,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旦有所成就将为高职院校的长久发展带来诸多便利,也将大幅度的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也表现出来很多不足之处,很多高职院校只注重校园建设而忽略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的后期管理和维护不到位,信息化建设工作常常忽略学生这一核心主体,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本文起先分析了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普遍现状,然后针对现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希望通过本文观点能够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出可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1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多年来,信息化建设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是符合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和提高办学质量的实际需要。近些年,高职院校发展迅猛,办学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由此带来的管理压力和教学成本也不小,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可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缓解其管理压力。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旨在通过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等信息技术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在教师教学、学生管理、行政管理、创优评估、校企合作等诸多学校工作方面发挥其应有作用。以信息化教学建设为例,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课堂将被改变,通过计算机实验室引入辅助教学类软件系统可充分调用学生积极性,并将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转化为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其教学效果显著。 2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2.1 校园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近几年来,国家教育部大力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从政策上、资金上都有相应的扶持。但我国高职教育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其振兴仍然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很多高职院校的建校初期都经历了由技校、中职院校等多所院校的合并历史,可以说学校的基础建设工作花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在这一阶段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并非是头等大事,进而被很多高职院校所忽视[1]。即便部分高校陆续开展了这项工作,但也不乏有为了迎合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而开展的信息化建设。 2.2 信息化建设方向偏离目标
信息化建设方向的明确有利于该项工作的进一步实施,高职院校是普通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建设工作除了包含普通高校的工作范畴外,还应满足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特点。很多高校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对学校整体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忽略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一些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信息化等工作方向的建设也往往被忽略。 2.3 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和后期维护不到位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和后期维护工作存在着一定的滞后。当信息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果时,缺乏独立的管理人员或机构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是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信息化建设的管理需要较为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后期维护,而很多高校在这方面的人员安排不到位或职能划分不清晰导致这项工作长期空岗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信息化建设的后期管理和维护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其运作过程大多以记录数据、操作数据、输出数据为核心业务,管理和维护工作不及时将导致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停滞不前。 2.4 师资队伍信息技术水平尚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需要。
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熟练的应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平台进行教学、教务、学生管理等操作功能的使用。虽然各高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进修、培训以提高其信息化操作水平,但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仍然普遍偏低。也有很多工龄较高的教师并不能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想中解放出来,这使得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业务水平尚不能与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步伐一致,从而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稳固发展。 3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3.1 调动广大教师参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近些年,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这与国家的大力扶持密不可分,可以说为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营造了一种宏观上的便利条件。信息化建设工作对于各高职院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要求高职院校的广大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思想中解放出来,开拓视野、主动学习,从思想上要积极接受和学习有关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内容,从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动上要跟得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2]。高职院校的相关部门应开展有关此项工作的讲座、研讨等不同形式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3.2 准确定位,加强对信息化建设范畴的界定
教育信息化建设应本着以“信息服务于教育”为核心的思路开展工作,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应保证工作初衷具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管理可行性和应用可行性。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可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出发,硬件建设范畴包括了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等信息设备的采购与搭建;软件建设范畴可从师资队伍信息化管理、教科研信息化管理、学生寝室信息化管理、课堂教学信息化管理等多个方面着手。 3.3 完善信息化基础建设,丰富信息化建设资源
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建设是保证其有效应用的必要条件,信息化基础建设包括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教师办公室、网络环境、软件系统等诸多方面。其中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需配备学生学习终端PC机、局域网和广域网等信息化环境,在这些机房中应用网络课堂类的软件系统以加强学习端PC机的日常管理,在保证正常网络教学与试验秩序的同时,通过此类软件系统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信息化建设随着基础建设的完成,应不断丰富其信息化资源素材,将教师授课过程所积累的课件、讲义、案例、实训项目、精品课视频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上传到信息化网络平台,做到全校教学资源的免费共享,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知识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拓展。
3.4 鼓励教师参与信息化建设、增强教工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技能
为适应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发展道路,应鼓励有信息化专业技能的教师参与到院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去。一方面,可通过教师的参与去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教职工所参与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后期管理和维护工作也变得有的放矢。增强教工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技能,要营造信息化建设氛围,增强教工应用信息化意识,提升教工信息化素质。通过增强教职工计算机应用水平提升其利用信息化资源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以提升工作效率。要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纳入到绩效考核等事项中去,鼓励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的频率、提升信息化教学的效果、提振学生的学习动力等。
总之,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脚踏实地的稳步开展。需在硬件建设、软件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诸多方面做出努力,需各高职院校之间通力合作、互相借鉴、相互配合方能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红.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