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想
1.文化知识积累 2.语文兴趣激发 3.研究意识培养 导入须知 1. 大槐树传说
元朝末年,战争连绵不断,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到了明朝初年,我国许多地方,特别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区呈现着民多逃亡、城廓为墟、田地荒芜的冷落、凄凉景象。山东、河南、河北受战争破坏最为严重。
到了永乐初年,情况仍未好转。战争的创伤尚未愈合,紧接着又出现了较大的天灾。永乐元年(1403年)甲午,直隶、北京、山东、河南饥。庚寅,山东蝗。丁酉,河南蝗。永乐二年八月,淫雨毁北京城5000余丈。10月,黄河决口,冲毁开封城。
面对这种社会经济异常凋敝的情况,朱元璋和朱棣意识到,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扭转,对于新生的明王朝是十分不利的。于是,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就决定实行“移民屯田,开垦荒地”的政策。当时,就北方来说,山西受战争破坏较小,四境安宁,而且多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特别是汾河沿岸广大地区,地沃水足,人烟尤为稠密。于是,明洪武、永乐年间,政府便大量从山西南部迁民。 从现有史料来看,明初从山西迁民共有6次,这些移民,不仅被迁送到山东、河南、河北、北京,还有的迁送到了遥远的淮河以南。 山西这6次移民,都与洪洞大槐树发生过关系。据史载,明初从山西迁民,不管老百姓家在何府何州何县,都要先集中到洪洞县去。洪洞县贾村,当时有一古刹名叫广济寺。寺旁有一棵大槐树。明政府在广济寺为移民登记,“发给凭照、川资”,尔后再由此处编队迁送。老百姓在离开洪洞时,人人悲伤,个个哭泣。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箩筐,手拄破棍;有的灌一桶霍泉水(洪洞县的一股泉水),有的撮一把洪洞土,有的藏几片槐树叶,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状极可悯。当广济寺在视线中渐渐消失时,人们总想在最后一瞥中寻找个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作为今后怀念故乡的标记。此时,恰好能看见耸立在广济寺旁的那株古槐。那槐树苍老挺拔,枝繁叶茂,高耸入云,在秋阳的照射下,闪着翠绿色的光亮。树上还有乌鸦窝,高筑枝头。于是,这株古槐上老鸹窝的形象便牢牢印在所有迁民们的心中。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父传子,子传孙,“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便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
今天,洪洞大槐树已成旅游胜地。游人服装不同,语言各异,但都说:“这里就是我的老家!”此番移民活动发生于十五世纪,也因此,同姓陌生人见面总会说“五百年前是一家”
2. 姓氏密码
姓氏暗藏遗传密码。中国长期以来姓氏随男,而从遗传学角度来说,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体。因此,Y染色体就同姓氏一起遗传给男性后代。由此,具有同样姓氏的人群也就具有同样类型的Y染色体以及它所携带的遗传基因。家族“血统”便由此而永远传承下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因此而找到了生物学依据。 3.数字姓氏
《中国姓氏大辞典》共收录了23813个姓氏。其中,单字姓6931个,复姓和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十字姓1个。“百家姓”何止百家。目前仍在使用的中国人姓氏超过7000种,汉族和少数民族姓氏大约各占一半。据最新统计,以所占人口而言,依次为: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十个,总人口近四亿,其中李、王、张人口均已近一亿。 4.奇谈怪姓
除常见姓氏外,还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独特姓氏。 器官名称有:头、骨、心、肾、肠、手、爪。
动物名称有:鸭、鸽、羔、狼、鸡、猴、狗、蛇。 气象名词有:雪、风。
日常用品有:瓜、桃、琴、窗、盒、筷、葫,柴、米、油、盐、茶。 性别名词有:雌、男、嫂。
数字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 动词有:笑、揉、猜、拣。
色彩名词:赤、橙、黄、绿、青、蓝、紫„„生活中常见的13种颜色,全都是姓。
朝代名称:夏、商、周、秦、汉、魏、蜀、吴、晋、隋、唐、宋、金、元、明、清。
这些稀有姓氏,最多也几十人,最少的只有一位。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姓”本身也成为一个姓氏,而罪、癣、哑、冢、脏、孬、等在常人看来有点“问题”的字,竟然也都被人用作姓氏。在姓氏大省河南,甚至还有“妻、妾、骂、邪、”等姓。除了上述这些罕见的姓之外,我觉得,还有五个既非常罕见,又“触目惊心”。死 、难、黑 、 老 、毒。 5.域外姓氏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姓氏传承得像中国这样完整而且有内涵。中国人姓氏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在世界其他地区,姓氏的产生不过是近一千年的事情。欧洲大陆普遍使用姓的历史只有400年。日本虽然也有姓的存在,但文化内涵并不深入,一般平民的姓大约在明治维新以后才开始。之前,姓只有贵族才能拥有,贵族以下只能有名,而没有姓。1875年政府颁布法令,实施户籍登记,日本人才急匆匆为自己找姓,多以所居住地名为姓,因此多为两字姓,当时日本人一下子涌现出3万多个姓来。 6.春节探源
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从夏代开始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春节的名称和日期各个朝代虽各有不同,但节日的精神思想和习俗基本一致。尧舜时代,将春节叫做“载”,是万象更新的意思;夏代将春节叫做“岁”,表示春天随着新年到来,日期定为正月初一;到了商代称春节为“祀”,表示旧历四时已尽,日期定为十二月初一;周代称春节为“年”,是根据庄稼成熟为年,成熟一次为一年,甲骨文“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字也是谷穗成熟的样子,日期定为十一月初一,过年时,人们欢聚一起,庆祝五谷丰登,祈祷新年吉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秦王朝春节定为十月初一;汉朝时期称春节为“元日”,汉武帝将春节的日期又恢复到正月初一。辛亥革命后改用公历(阳历、新历)纪年,元旦为1月1日,民间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新年的春节,直到现在。 我国古代春节的习俗较多,不同的地区也有一些差异,但主要就是放爆竹、喝屠苏酒、贴门神和对联、祭祖、赶庙会和拜年等。北宋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元日》一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概括了古人过春节的主要习俗。
古代人放爆竹,不是现代人用火药纸筒做成的鞭炮,是将真竹子燃烧,这个习俗是从远古时代燃篝火演变而来的。竹节中空气受热膨胀破节,发出乒乓爆炸的响声。燃烧爆竹不仅可以照明取暧,而且是为了驱逐侵害人的野兽和邪气鬼恶,同时也增加了节日欢乐愉快的气氛。 预习案
1. 姓氏趣闻我来说
2.同姓名人知多少
3. 身边稀姓有哪些
4.本地节日大家谈 课外探究
1.我说我姓(我的祖先哪里来) 例举 姓氏源流 (1)杨姓起源
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南有晋水,就改称晋侯。春秋时杨灭于晋国,成为晋国羊舌的封地。晋武公(燮的10世孙)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伯侨之孙突食邑于羊舌,为
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突之孙,字叔向,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今山西洪洞),其子伯石以邑名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强宗祁氏、羊舌氏,伯石有子逃于华山仙谷 ,遂居华阴(今属陕西),称为杨氏,史称杨氏正宗。是为山西杨氏。
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出自他姓改杨姓。如福建林姓迁居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北史》载,杨义臣本姓尉迟,后改杨氏,等等。
他族改姓杨氏。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有三字姓莫胡卢氏改为杨氏。
迁徙分布:杨姓的发源地在今山西省境内。杨为晋所灭后,其子孙便向西发展繁衍,首先是迁入陕西境,后再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今河南省境内,成为后世杨姓发展的主流。至汉代时,杨姓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姓入川也在 (2)张姓起源
出自黄帝之后代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及《元和姓纂》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箭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
2.民族杂谈(你所知道的少数民族其来龙去脉、趣闻逸说、大事名人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