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综合交通运输支撑工程实施方案

2023-06-09 来源:步旅网
综合交通运输支撑工程实施方案

一、综合交通运输支撑工程

提升综合立体交通网物流功能。推动皖江地区大通道大枢纽建设, 推进皖北地区路网提质扩容加密,强化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联通 通道建设,深化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交旅融合发展。实施“翅膀 上的安徽”建设工程。实施“通江达海”工程。实施城乡交通运输一 体化示范工程。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优化。到2025年,铁路网覆盖90%以上县 (市),其中高速铁路网覆盖80%以上县(市)。

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建设芜湖等智慧绿色港口,开展智慧港口试 点示范。打造引江济淮智慧航道。推进建设合肥等智慧机场。协同推 进宁芜等智慧公路示范项目。以合宁、宁芜等智慧高速公路为试点, 推进智能应用。研究推进G60科创走廊高速磁悬浮通道布局和合肥一 芜湖试验工程建设。 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体系

构建现代物流设施网络。支持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提升 合肥陆港型、芜湖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合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功能,布局建设示范物流园区和冷链集配中心。

拓展物流服务新领域新模式。加强工业园区、专业市场等物流基 础设施统筹布局、联动发展,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

激发流通主体发展活力。支持骨干物流企业通过战略性兼并重组、 联盟合作、合资合作等方式拓展服务网络,提高行业竞争力,在供应 链服务、智能仓储、多式联运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 企业。引导物流企业与煤炭、粮食、矿产、建材等企业紧密合作,提 升采购、运输、仓储、通关保税等物流服务功能。

提升国际物流竞争力。拓展日韩、东南亚和港澳台的国际及地区 航线,加密美国、欧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国际货运航线。争 取每年新开通国际全货机航线2-3条。

建立健全应急物流体系。健全”省一市一县一乡”四级应急物资 储备网络,加快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合理优化库点布局。 三、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健全现代商贸流通设施网络加快合肥、马鞍山、池州、黄山等国 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开展夜间文旅消费“四个十佳”品 牌遴选与评选,释放文旅夜间消费潜力。

推动商贸流通业态转型升级。鼓励电商多渠道多场景跨界发展, 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线下延伸拓展。推进实体商业多业态多模式融 合发展,培育发展场景式、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支持

在社区发展24小时零售、无人零售。引导电商平台、传统企业发挥流 通数据优势,提升产销衔接水平,拓展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深度 发掘消费潜力。到2025年,网上零售额达到3600亿元。

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支持骨干商贸流通企业通过兼并重 组、联盟合作、连锁经营等方式走出去,向生产、物流、金融、网络 信息等上下游拓展,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鼓励传统中小 微商贸企业发掘细分市场,拓展经营领域,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到 2025年,培育年销售额过百亿元商贸企业20家,年销售额过50亿的 商贸企业50家。

促进内外贸流通一体化发展。实施商贸服务畅通行动,拓展皖美 制造、皖美农品、皖美旅游、皖美味道等发展空间,开展“皖美制造 •畅行全球”国际市场开拓活动。建设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 宣城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及一批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推进蚌埠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建设合肥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支持中 国声谷建设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在合肥中欧班列沿线等地布局海 外仓。利用好RCEP协定市场开放承诺和规则,推动扩大产品进出口。 到2025年,培育省级出口品牌400个,跨境电商交易额达500亿元。 四、强化流通领域金融支撑能力

完善流通领域金融服务。建立健全流通领域保险、融资担保等配 套机制,合理分散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引导保险机构完善流通领域货 物运输等保险服务。建立流通领域融资项目库。推广亳州药都农商行 经验,建好用好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和“信易贷”平台。发挥金融租 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作用,加大对商贸、交通物流、农村流通等金融 支持力度。到2025年,建成中小微企业融资信用信息数据库,完善省、 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等数字基础设施。

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金融机构优化融资和结算服务,有序 发展信用融资和应收账款、预付款、存货、仓单等动产质押融资业务。 推动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动产资源权属“应确尽确”。支持有条件的企 业发债融资,签发供应链票据。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更加便利的供应链 票据贴现融资,丰富营业中断险、仓单财产险等保险服务供给。到 2025年,力争培育全国性供应链金融企业(平台)1—2个。

七、增强流通领域信用支撑能力

加快建设重要产品追溯系统。鼓励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等依法 依规建立重要产品追溯系统。在茶叶、中药饮片等领域探索开展追溯 体系试点。开展食品、中药材追溯标准化工作,健全重要产品追溯数 据信息。支持面向社会公众提供追溯信息查询服务。加大可追溯产品 推广力度,扩大可追溯产品消费规模。

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支持合肥、淮北、芜湖、安 庆等市开展全国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标准试点。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 道”,实施“容缺受理” “加速办理”等便利服务措施。推进皖江六 市、皖北六市城市信用合作。推动省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信易贷”平台与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对接。依托长三角纳税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开展跨区迁移企业的信用评价和应用。

资料整理来源:安徽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方案(2022—2025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