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对本部分教学内容的要求:
认识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其转化关系。 1认识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知道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3知道卤代烃与醇、酚、醛、羧酸、酯之间的相互转化。 4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教学设计的思想
卤代烃性质这节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对其代表物――溴乙烷性质的探究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从整体上掌握,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溴乙烷在氢氧化钾水溶液和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两种不同条件下反发生反应的观察与思考,让学生学习卤代烃化学性质的同时,通过对比的方法认识有机化学的重要反应――消去反应。通过设计习题让学生初步感受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运用。
三、学生基本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基本情况等。
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从而对有机化学的工具性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在第二章中又学习了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等相关知识做铺垫。
四、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已经学习过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充分认识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
2.初步形成根据有机物结构特点分析他能与何种试剂发生何种类型的反应生成何种产物的思路.
3.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有机化学反应,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一般程序。 过程与方法:
1.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充分理解卤代烃的性质.
2.能依据有机化学反应的原理,初步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优选并完成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同时关注有机物的合理使用。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溴乙烷的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及条件。
六、所需教学资源及教具等
溴乙烷球棍模型;溴乙烷和NaOH水溶液的反应;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的反应。
七、教学过程:
活动一:自己搭建溴乙烷的结构,并写出溴乙烷的电子式、结构式
介绍卤代烃 活动二:根据课本找出生活中用卤代烃做原料的物质(展示课本P41图片)
活动三: 取溴乙烷药品观察其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等性质
(2)思考:溴乙烷中存在的是溴原子还是溴离子。
从乙烷的结构思考溴乙烷的结构,从结构中思考溴乙烷的性质
活动四:设计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的实验
1. 需要什么仪器? 注意:(1)在搭建过程中遵循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原则 (2)注意药品的用量问题 2. 实验步骤:
(1)将5ml溴乙烷与15ml氢氧化钠水溶液充分混合,观察,用小试管收集产物 (2)加热直至大试管中的液体不再分层为止。(说明溴乙烷发生反应) 3. 学生操作
4. 学生回答实验现象: 5. 思考讨论:
(1) (2) (3) (4) 反应的产物是什么?(提示:从结构考虑) 如何检验产物呢?(乙醇还是溴离子) 怎样检验?加何类物质?什么现象? 你的方案是否需要改进呢?(学生操作小试管中加水)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反应方程式: 通过对比实验得出产物 属于 反应
利用问题讨论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的反应实验
消去反应: 思考:(1)为什么要在气体通入KMnO4酸性溶液前加一个盛有水的试管?起什么作用? (2)除KMnO4酸性溶液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检验乙烯?此时还有必要将气体先通入水中吗?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的反应方程式:
消去反应的定义:
对比以上两个反应 活动五:讨论、比较、总结填写下表 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反应物 反应条件 生成物 结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