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试卷答题得分: 书写分(全卷书写2分): 总分:
一、请先读题,再仔细听录音两遍,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一带一路”国家青年最想带回自己家乡的“特产”是(A).(分) A.高铁、网购、移动支付 共享单车 B.高铁、淘宝、支付宝、摩拜单车 C.高铁、京东、微信、OF0单车 D.高铁、网购、无人机、共享单车
2.今年9月21日,“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以(C)的时速奔驰在京沪高铁上(1分) A.260公里 B.300公里 C.350公里 D.360公里
3. 中国高速铁路营运里程于2019年底突破2.2万公里,居世界(B)。(1分) C. 第三 D.第五
4. 这篇新闻中主要运用了( )的方法,说明中国高铁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1分,多选)
A. 列数字 B.作比较 C.举例子 D.分类别
5. 中国高铁成为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抢手货”,对其意义及影响以下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高铁形成了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铁路系统 B. 中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C. 中国高铁排名“新四大发明”之首
D. 中国高铁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八纵八横”铁路网。 二、积累与运用。(共25分) 6.看拼音,写词语。(10分)
qì ɡài jì lù shēn ào hé ǎi kě qīn yōu lǜ kū jié yín sònɡ xuán yá qiào bì 7.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勉励 挺拨 致敬 漫不经心 B.坚巨 誊恋 吉样 长途跋涉 C.设想 骏马 详细 大病新愈 D.挽联 精致 慈样 振耳欲聋 8.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2+1+3+2=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二千多年前诗经中就以“柳”作为别离的意象了。
(2)李贺在《马诗》中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是:_____金络脑,__________。
(3)讲求诚信是做人的美德,《礼记》中说“诚者,__________;诚之者,__________。”《老子》也用“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话告诉我们,轻易许诺的人很少会讲信用。
(4)读“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使人感到杜甫笔下春雨的轻柔。读“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感到的是辛弃疾在丰收之时的喜悦之情。 9.判断下列说法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天净沙·秋》是元代白朴的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 )
(2)“高山流水”这个词可以用来比喻乐曲高妙,也可以比喻知音难觅( ) (3)《草房子》的作者曹文轩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
(4)张籍的“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和纳兰性德的“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都表现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
(5)《绿山墙的安妮》中,主人公安妮是一个不知年龄、来自何方的小女孩,她拥有常人所没有的“灵
第1页/共5页
敏听力”。( )
三、阅读与理解。(40分)
★课内选文考查:(3小题,共6分)
青山不老(节选)
梁衡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0. “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联系课文内容,“这样”是指( )(2分) A. 守在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里再也出不来了 B. 他要一直把树种下去,让自己名传千古
C. 用自己的全部生命致力于绿化山川、保护家园、造福后代 D. 一直守在这里,陪伴着自己已经死去的老伴
11. 下面人物的精神品质和老人不同的是( )。(2分)
A. 作为政治家的周恩来在病床上还批阅文件,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B. 科学家华罗庚75岁还坚持讲学,在一次讲课中突发疾病而去世。
C. 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抨击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即使病重还在坚持写文章。 D. 残疾青年骗“我”他们家里有马,让“我”不花钱看书 12.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联系课文内容,这位老人是将生命转化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读书目考查:(8小题,共20分) 《草房子》节选 (一)
桑桑心里痒痒的,觉得自己非有一张网不可。他在屋里屋外转来转去,一眼看到了支在父母大床上的蚊帐,这明明是蚊帐,但在桑桑的眼中,它却分明是一张很不错的网。他三下两下就将蚊帐扯了下来,然后找来一把剪子,三下五除二地将蚊帐改制成了一张网,然后又叫来阿恕他们,用竹竿做成网架,撑了一条放鸭的小船,到河上打鱼去了,河两岸的人都到河边上来看,问“:桑桑那网是用什么做成的?”桑桑回答:“用蚊帐。”桑桑心里想:我不用蚁帐又能用什么呢?两岸的人都乐,女教师温幼菊担忧地说:“桑桑,你又要挨打了。”桑桑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在两岸那么多有趣的目光注视下,他却还是很兴奋地沉浸在打鱼的快乐与冲动里。
13. 下列人物都属于《草房子》这部作品的一组是( )
A. 温菊 桑桑 纸月 葵花 B.陆鹤 杜小康 桑乔 秦大奶奶 B. 细马 白雀 纸月 毛毛 D蒋一轮 邱二妈 根鸟 秃鹤
14. 桑桑是贯穿《草房子》整部小说的人物,他既淘气又善良,既鲁莽又细腻,上面短文主要表现了他的( )(2分)
A淘气、善良 B.鲁莽、细腻 C淘气、鲁莽 D.善良、细腻
15. “在两岸那么多有趣的目光注视下,他却还是很兴奋地沉没在打鱼的快乐与冲动里”,桑桑此时的心理也表现在下面( )这件事中。(2分)
A. 大热天穿一身棉衣在校园里走 B.哄骗妹妹柳柳的玉米 C 帮助蒋一轮给白雀送信 D.到板仓去找纸月
16. 你一定还记得《穷人》中,桑娜把邻居西蒙的孩子带回家后忐不安的心情吧。选文中桑桑撕了家中的蚊帐做渔网,当妈妈问他用什么打鱼的时候,他的心情如何,会怎样想呢?请想象桑桑的心情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页/共5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油麻地小学的表演开始了,一切正常,甚至是超水平发挥。桑亦的笑容已克制不住地流露出来。他有点坐不住了,想站起来为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鼓掌。
当表演进行了大约三分之二,整个过程已进入最后一个高潮时,一直面孔庄严的秃鹤,突然地将头上的帽子摘掉,扔向远处。那是一顶黑帽子,当飞过人头时,让人联想到那是一只遭到枪击的黑乌鸦从空中跌落了下来。这使队伍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紧接着,是场外的人,如久闭黑暗之中忽然一下看见了一盏大放光明的灯火,顿时被秃鹤那颗秃头吸引住了。那时候的孩子上学,年龄参差不齐,秃鹤十岁才进校门,本就比一般孩子高出一头,此时,那颗壳头就显得格外突出。其他孩子都戴着帽子,并且都有一头好头发,而他是寸毛不长,却大光其头。这种戏剧性的效果,很快产生。场外的哄笑,立即淹没了站在台子上喊口令的那个女孩的口令声,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一下子失去了指挥,动作变得凌乱不堪。场外的笑声又很快感染了场内的人,他们也一边做着动作边看着秃鹤的头,完全忘记了自己为油麻地小学争得荣誉的重任。先是几个女生笑得四肢发软,把本应做得很结实的动作,做得像檐口飘下来的水一样不成形状,紧接着是几个平素就很不老实的男生趁机将动作做得横七竖八完全地走样,其中的一个男生甚至像打醉拳一般东摇西晃,把几个女生撞得连连躲闪。
桑乔一脸尴尬。
只有壳鹤一人却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全神贯注地做着应该做的动作,简直是滴水不漏。做到跳跃动作时,只见他像装了弹簧一样,在地上轻盈地弹跳。那颗秃头,便在空中一耸一耸。当时,正是明亮的阳光从云中斜射下来,犹如一个大舞台上的追光灯正追着那个演员,秃鹤的秃头便在空中闪闪发亮。
桑乔都克制不住地笑了,但他很快把笑凝在脸上。
就这样,秃鹤以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的轻慢与侮辱。
17. 文中带点词“结实”在词典里有以下几种解释:A.结出果实:B.坚固、牢固:C.健壮D指言语或动作等分量重、力量大。在短文中的意思应选( )
18. “秃鹤以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的轻慢与侮辱”根据短文内容,秃鹤“特有的方式”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关于秃鹤的故事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纯静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失声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小说中,秃鹤做了什么事情转变了大家对他的态度?你认为他是“最英俊的少年”吗,为什么?(2+3=6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关于《草房子》中的人物,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 杜小康在杜家山穷水尽遭到灭顶之灾时,勇敢地站了起来,继承父业,成长为一个坚强的为家庭生计拼搏的男子汉
B. 纸月善良懂事,从不让奶奶操心,被人欺负也不愿告诉奶奶,桑桑还因为她改掉了许多坏毛病。 C. 秦大奶奶先后两次因为救油麻地小学的学生而落水,第二次落水让她失去了生命 D. 纸月最后离开了油麻地小学,她做了一个书包送给桑桑,书包上绣着荷花。 ★课外选文阅读:(5小题,共14分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 )抬起头( )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常言说“独木不成林”,可在西双版纳,一棵树往往就是一片森林,有的竟是一座空中花园。一棵千年的大椿树,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直插泥土,简直就像是一
第3页/共5页
根根粗壮的支柱,很难分得清哪里是主干,哪里是气根。远远望去,一棵树就是一片森林。另外,在那些高大的乔木或油棕上,往往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依附植物。每逢春天,许多依附植物能够开出鲜艳的花朵,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争奇斗艳,一棵树就是一座空中花园。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 )留下一段树桩,很快( )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功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10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的可以活200到400年。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种类繁多,郁都葱葱的植物,不仅美化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21. 联系上下文,将下列关联词分别填入第二、第四自然段的括号内。(2分 A只要……就…… B.只有……才……
22. “悬”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公开揭示;②无着落,没结果:③挂:④挂念:⑤距离远 “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这句话中“悬”的意思应选( )(2分) 23. 人们把西双版纳称为“绿色宝石”,是因为( ) A. 这里的植物种类繁多,郁郁葱葱 B. 这里的植物含油量高,还是木材仓库 C. 西双版纳盛产绿色的宝石
D. 这里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24. 读第四自然段,提炼信息完成填空。(4分) (1) 西双版纳的植物中含油量最高的是_______。
(2) 黑心树的特点,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所以人们称它为“______________”。
25.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西双版纳正在大力开展旅游产业,有人认为开展旅游产业会影响西双版纳的环境保护,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你的思考。(4分)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生活与表达。(30分)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
第4页/共5页
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选题一:我们生活中的幸福其实很多:求知是一种幸福,给予是一种幸福,亲近自然是一种幸福,回报社会也是一种幸福,享受成功是一种幸福,历经磨难是一种幸福……请以“_______是一种幸福”为题,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词句,写一篇文章
选题二:合作是一种能力,在合作中,人与人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生活中、学习中你是怎么与别人合作的?是否共同完成了任务?在与别人合作时,你有怎样的感受……请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取一两件事,以“合作”为题,写一篇文章。
以上选题,任选一题进行写作。要求:文体不限;文中涉及班级、老师或同学的名字请用“X或健康的昵称代替:不少于450字;网络流行语言慎用。
第5页/共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